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诗人卢延让有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卢延让锤炼语言的真实写照,道尽了文学创作中炼字的艰辛。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在《送无可上人》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句下,加注了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以及吟成之后的欢欣。
炼字,是指锤炼词语,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炼字题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诗歌鉴赏题中。
一、高考试卷中炼字题的命题模式
高考试卷中炼字题的命题模式有三种:①诗中某联上下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试着找出来,并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②结合全诗,对诗中的某个字进行分析,赏析它的妙处;③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二、真题再现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年~1106年):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诗人通过描绘峻峭的西山与险要的赤壁,展现了一幅意境开阔、险象环生的画面,并由此引发对英雄人物和历史陈迹的感慨。面对时空的轮转,作者的心绪化为平静,闲适的渔翁生活也就自然成为诗人生命中的主旋律。作者笔下的宿鹭与飞鸿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的精神生活。
答案:用得传神的两个字是“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字则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便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的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解析:此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托小孤山以言志。“孤”字既写出了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景,又塑造了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小孤山挺立在长江之中,面对狂风巨浪毫无畏惧,借此抒发了作者面对南宋危局,挺身而出,希望力挽狂澜,抗击元军的一腔豪情,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危局,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成为中流砥柱的伟大情怀。
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中流砥柱的地理特征与诗人中流砥柱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
三、解题点睛
1.答题模式
首先,肯定哪一个字用得好;其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面义和深层义;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至句中描摹的景象;最后,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注意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常见的艺术手法有三种:①比喻。如2008年上海卷“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一句中的“雪”字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隐含着诗人对自己过早衰老的感慨;②拟人。如2008年全国Ⅱ卷“小雨丝丝欲网春”一句中的“网”字把小雨拟人化,小雨好像要织成一张留住春天的网,生动形象,想象新奇;③反衬。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色,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以乐景衬哀情,使得哀情更哀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中学)
炼字,是指锤炼词语,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炼字题在历年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诗歌鉴赏题中。
一、高考试卷中炼字题的命题模式
高考试卷中炼字题的命题模式有三种:①诗中某联上下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试着找出来,并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②结合全诗,对诗中的某个字进行分析,赏析它的妙处;③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二、真题再现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年~1106年):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诗人通过描绘峻峭的西山与险要的赤壁,展现了一幅意境开阔、险象环生的画面,并由此引发对英雄人物和历史陈迹的感慨。面对时空的轮转,作者的心绪化为平静,闲适的渔翁生活也就自然成为诗人生命中的主旋律。作者笔下的宿鹭与飞鸿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的精神生活。
答案:用得传神的两个字是“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字则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便构成了作者在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的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解析:此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托小孤山以言志。“孤”字既写出了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景,又塑造了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小孤山挺立在长江之中,面对狂风巨浪毫无畏惧,借此抒发了作者面对南宋危局,挺身而出,希望力挽狂澜,抗击元军的一腔豪情,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危局,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成为中流砥柱的伟大情怀。
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中流砥柱的地理特征与诗人中流砥柱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
三、解题点睛
1.答题模式
首先,肯定哪一个字用得好;其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表面义和深层义;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至句中描摹的景象;最后,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注意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常见的艺术手法有三种:①比喻。如2008年上海卷“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一句中的“雪”字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隐含着诗人对自己过早衰老的感慨;②拟人。如2008年全国Ⅱ卷“小雨丝丝欲网春”一句中的“网”字把小雨拟人化,小雨好像要织成一张留住春天的网,生动形象,想象新奇;③反衬。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色,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心惊。以乐景衬哀情,使得哀情更哀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