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方法,期望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设计
一、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①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②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③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议;④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⑤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二)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
(三)界面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设计的遗漏、缺陷、纠纷以及索赔等全都发生在界面上,并且界面上的纠纷也最难处理,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界面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各个设计专业在交界处存在严重的设计冲突,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其二,设计与施工可行性出现矛盾。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普遍存在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施工想矛盾的状况,不仅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必须给予重视。
(四)设计质量评价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的评价主要由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对建筑设计质量进行评定,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建筑设计质量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非常规性与有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时点上。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专业人士进行的,主要的利益主体却很少参加其中,因此这样的评价体制很难反映不同主体的意见,那么其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有些评价是在阶段成果产生后开展的,有的甚至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缺乏对设计的评价和控制,作用非常有限。
二、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
在建筑设计中包含了诸多的专业且涉及的内容较广,设计是群体性的活动,要保证建筑设计管理正常有序有效的进行,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框架是必须的,所设计的设计管理制度使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指令传达路径简单明确。这样可以避免逐级或多级请示造成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进而避免整个设计进度难以推进。一个完整明确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 号文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三)建立健全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设计界面可以说是决定建筑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积极解决设计界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就是建立无等级协调模式,这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界面出现的问题,避免部门之间矛盾的产生,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不存在强制性管理指令,所有问题均可以通过沟通协商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可建立专家评审组。当各方对冲突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且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便可以通过专家评审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做出评价和决策,以此来解决各方的冲突。
(四)做好设计成本与进度控制
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在于设计。设计概算便是只在项目获得可行性研究审核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开展的概括性初始预算。其是一种综合考虑项目运行可能形成的成本费用及投资方投入资金量而具体编制的预算。通常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要占到项目总投资成本的75%左右。所以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造价上限施工图预算应控制在设计概算的前期工程造价范围内。
(五)重视方案创作和创优工作
过去设计企业承接业务主要靠关系或建设方对设计企业的一般性了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建筑方案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善,建筑方案中标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建筑设计企业对确定投标的项目无论大小都应仔细选配人员,认真进行方案策划、论证,集思广益,力求最佳;对重点或大型项目投标应由总建筑师亲自挂帅,精选人才,组织多方案评选,力求有投必中。对中标方案的设计人员还应给予重奖,对于未中标方案的设计人员,也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并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安排外出培训、出国考察时,向优秀方案创作人员倾斜,以提高方案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设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设计规范、业主的设计文件、拟建建筑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经济性与施工可行性。同时,也要求设计人员积累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现场的设备与现有的施工技术,将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科技创新应用于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以保证建设设计的质量与建筑施工进度。该文依次介绍了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建筑设计管理需考虑的方面等,为我国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家驹.金磊.建筑设计管理科学方法论模式研究与构想[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0).
[2]牛帅.影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赵夏.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设计
一、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①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②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③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议;④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⑤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二)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
(三)界面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设计的遗漏、缺陷、纠纷以及索赔等全都发生在界面上,并且界面上的纠纷也最难处理,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中,界面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各个设计专业在交界处存在严重的设计冲突,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其二,设计与施工可行性出现矛盾。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普遍存在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施工想矛盾的状况,不仅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施工质量的下降,必须给予重视。
(四)设计质量评价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的评价主要由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对建筑设计质量进行评定,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建筑设计质量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非常规性与有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时点上。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专业人士进行的,主要的利益主体却很少参加其中,因此这样的评价体制很难反映不同主体的意见,那么其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有些评价是在阶段成果产生后开展的,有的甚至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缺乏对设计的评价和控制,作用非常有限。
二、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
在建筑设计中包含了诸多的专业且涉及的内容较广,设计是群体性的活动,要保证建筑设计管理正常有序有效的进行,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框架是必须的,所设计的设计管理制度使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指令传达路径简单明确。这样可以避免逐级或多级请示造成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进而避免整个设计进度难以推进。一个完整明确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建设[2000]41 号文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规定的审查主要是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所以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三)建立健全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设计界面可以说是决定建筑设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积极解决设计界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就是建立无等级协调模式,这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界面出现的问题,避免部门之间矛盾的产生,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不存在强制性管理指令,所有问题均可以通过沟通协商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可建立专家评审组。当各方对冲突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且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便可以通过专家评审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做出评价和决策,以此来解决各方的冲突。
(四)做好设计成本与进度控制
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在于设计。设计概算便是只在项目获得可行性研究审核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开展的概括性初始预算。其是一种综合考虑项目运行可能形成的成本费用及投资方投入资金量而具体编制的预算。通常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要占到项目总投资成本的75%左右。所以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造价上限施工图预算应控制在设计概算的前期工程造价范围内。
(五)重视方案创作和创优工作
过去设计企业承接业务主要靠关系或建设方对设计企业的一般性了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建筑方案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善,建筑方案中标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建筑设计企业对确定投标的项目无论大小都应仔细选配人员,认真进行方案策划、论证,集思广益,力求最佳;对重点或大型项目投标应由总建筑师亲自挂帅,精选人才,组织多方案评选,力求有投必中。对中标方案的设计人员还应给予重奖,对于未中标方案的设计人员,也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并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安排外出培训、出国考察时,向优秀方案创作人员倾斜,以提高方案创作人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设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设计规范、业主的设计文件、拟建建筑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经济性与施工可行性。同时,也要求设计人员积累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现场的设备与现有的施工技术,将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科技创新应用于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以保证建设设计的质量与建筑施工进度。该文依次介绍了建筑设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建筑设计管理需考虑的方面等,为我国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家驹.金磊.建筑设计管理科学方法论模式研究与构想[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10).
[2]牛帅.影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赵夏.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