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一枚密祉的月亮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名曲的《小河淌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作为《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大理弥渡密祉,却几乎鲜为人知。
  今年六月,借参加大理州作家协会采风团活动之际,我有幸走进了弥渡密祉。
  密祉乡位于弥渡县的西南部,其东北与弥渡县苴力、寅街两乡接壤,其西南与巍山、南涧两县毗邻。素有花灯之乡、文化之乡、《小河淌水》的故乡的美誉。
  为了追溯《小河淌水》中那条小河神奇迷离的源头,我们径直来到了太极山。
  《小河淌水》的源头,掩映于太极山半腰桂花箐蓊郁的林木深处。这里生长着一棵站立了1700多年,香飘海内外的古银桂树。这棵古银桂,需4人才能合围,高30多米。一股鲜活旺盛的泉水,从古银桂树一旁绿树笼罩的土石间,汩汩涌流而出。月亮一样清澈,星星一样透明,像一汪流动的水晶。用手抄起一捧清亮亮的泉水,轻轻送进嘴里,顿时,一阵沁人心脾的凉爽、甘甜和芬芳,便陶醉了全身的神经和细胞。在古银桂树的另一边,竖立着一块巨大的月牙形青石。在青石上,雕刻着《小河淌水》的简谱和歌词。置身桂花箐,置身古银桂树下,置身月牙形青石旁,置身《小河淌水》中那条名叫亚溪的小河的源头,你仿佛一下子飞进了传说中那座美丽的月亮仙宫。你不由突发奇想:从前,多少个月儿亮汪汪的夜晚,有多少位青松一样英俊挺拔的小伙和山茶花一样美丽温柔的姑娘,在这深山里,打柴、赶路……山下,他们的情郎、情妹,正眼巴巴盼望着他们快快回家……经过千百年的酝酿、积淀、锤炼,一首美妙的爱情经典音乐——《小河淌水》,如月桂仙女的歌唱,悄悄飘进美丽的密祉……
  告别幽深的桂花箐,我们一路说笑着欢唱着,奔向太极山脚的文盛街。同行的作家们,有的扯开嗓子,学着腾格尔,时而粗犷豪放,时而缠绵悱恻,时而凄美漂渺地唱《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有的则用清亮悠扬的嗓音,极富抒情满怀憧憬地唱《小河淌水的故乡》:“一支东方小夜曲唱了又唱/唱不尽是心中的情感/一个美丽的地方想了又想/思念展开彩色的翅膀/……/我要去梦想的地方/我要去小河淌水的故乡/我要看一看那位唱歌的姑娘/向她诉说我心中的期盼……”
  密祉乡政府附近的文盛街,是明末清初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据说,这里曾一度流行赶“夜市”的习俗。最盛时有过十多家马店,十多家百货店,四五家药铺。家家生意兴隆,热闹非凡。那时,没有电,除了点松明火把、如豆油灯,更多的时候,也许只能借助天上洒下来的皎洁月光照明了。漫步在形如弯弯月牙般的文盛街巷,一股芬芳浓郁的淳朴民风亲切可感。这里的乡亲,言谈举止和眉宇神态间,总是洋溢着皓月般的明净、温润、宛转和儒雅。文盛街自古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享誉四方。不错的,今天,当你脚踩街心一块块方形光滑的引马青石板,手扶街道两边一堵堵古老的街墙,目睹一处处饱含岁月沧桑的文物古迹……品味着那些寻常百姓家门枋上,褪了颜色却精彩四溢的春联:“古道道古道道古,新村村新村村新”;“茶马古道通内外,太极山水育儿孙”;“山川孕育音乐圣殿名才子,亚溪尽显小河淌水神韵曲”;“小河名曲唱彻欧亚全球,文街驿道贯通普洱西藏”;“珍珠泉水流如清罗带,太极灵山景似碧玉簪”……你不得不被文盛街古老浓郁的文化气韵暗暗地折服。这就是《小河淌水》所特有的肥沃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土壤吧。
  当走进那位曾对密祉民歌《小河淌水》进行搜集整理并改编填词的尹宜公先生的故居,看到尹宜公留下的诗句:“此生如小河淌水,一世归大江奔流”时,我心中格登了一下——站在尹先生这两句诗背后的,是一片何等美丽而灿烂的月华,是一派何等清醒、明澈、宽广、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啊!难怪当年,尹先生会从密祉众多的山歌小调里,慧眼识珠,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小河淌水》中那枚悄悄隐藏却饱含光华的明月。
  穿过幽长的文盛街,我们来到了“小河淌水公园”。这里有一座古老的茶马古桥,名凤凰桥。桥头的亭楼上,镌刻着尹宜公题写的一副对联:“北斗烁烁珍珠泉涌,东风浩浩凤凰腾飞”。桥下蜿蜒着一条清水潺潺的小河,即亚溪河。桥头的河岸有一池明净的珍珠泉。珍珠泉边一道小照壁似的白墙上,有一幅水墨画。画里,一轮明月在高天朗照,山脚下一条小河蜿蜒流淌……珍珠泉对岸,紧依河沿,一溜儿依次分布着三组微型公园。上下两组均大致如月牙形,中间一组大致如一轮满月。公园虽小,却颇为雅致,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一桥,均能给人以不尽的美感和绵延的遐思。有一个月亮形的雕塑,特别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我在微型公园里,一面走,一面欣赏,一面感慨:密祉人真是聪明浪漫,极富诗情画意,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避不开割不断的联系。昨天,他们的先辈,凭借冰清玉洁的心灵,酣畅淋漓的歌喉,把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镂刻成《小河淌水》里亮汪汪的明月。今天,他们在村庄路口,竖立月牙形的巨石,在石头上题刻美丽的村名。在桂花箐,竖立月牙形的青石,雕刻《小河淌水》的词曲。在“小河淌水公园”,悬挂一枚枚明媚耀眼的月亮。他们是在用爱情和梦想,在人们的心灵上,雕刻着一枚枚晶莹剔透的明月啊……
  日薄西山时分,我们在微型公园旁边的小广场上,欣赏到了村民们自娱自乐的“大脚婆”花灯艺术表演。只见20多个六七十岁的“老来俏”,画脸描眉,梳髻别簪,穿红着绿,足蹬舞鞋,左手执花帕,右手撑花伞,随着音乐节拍,尽情地翩翩起舞……从她们那健康硬朗的身材,月亮般平和慈祥的面孔,怡然自得的笑容,轻松自如的舞蹈,我感到十分震惊:这才是真正的“玩灯”,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活,感受快乐人生!这才是民间花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她们周围,挤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村民。
  一位同行的乡干部向我们介绍,密祉乡村村有灯班,班班有绝活,家家跳花灯,人人敬灯神。全乡16000多人,参与跳灯的人多达14000多人。每年正月十五,是密祉花灯的盛大节日。密祉元宵花灯会是全民参与,自发组织的原生态花灯活动,是目前国内仅存最大规模的灯会,是名副其实的民间花灯狂欢节!
  同行的作家们感慨万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没完:“看看这些老人家,她们跳得如此沉醉抒情,她们不跳一天,一定会脚痒得难受呢!看看这些孩子,从小天天耳濡目染,长大了跳不好花灯才怪呢!这才是民间艺术的沃土!难怪《小河淌水》会诞生在这里!……”
  薄暮很快来临,“大脚婆”花灯表演舞兴正酣,我们都觉得意犹未尽。蓦然回首,只见洁净的高天上,升起了一轮明晃晃的圆月(呵,快到十五了)。此刻,我心里再一次回荡起那首不朽的经典音乐:“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大家都已经上车了,只有我还不想走。我总觉得有什么珍贵的东西,固执地遗落在了这里。但我一时又实在想不起,那羁绊人心的到底是什么……突然间,我好像听到了天上明月银铃般清脆的笑声……我一下子感到自己整个儿被密祉亮汪汪的月亮给紧紧地包围起来了……
  呵,就让我摘一枚密祉亮汪汪的月亮回家……
其他文献
一    记得在1985年初的一天,大理州科委的一位朋友给《大理文化》送来了一篇稿子,这是一篇写在普通信笺纸上的讲话记录,题目是《大理州如何加速现代化》。朋友说,这是在北京航天部门工作的一位名叫王希季的总工程师在大理师范专科学校报告会上的讲话记录稿;这位工程师是大理人,因大理要修建飞机场,州里特地请他回来选址。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一种误会,可能是把“航空”与“航天”混为一谈。对我来说,也确实分不清楚
期刊
时间:2010年月1月29日  地点:大理州歌舞剧院四合院内  话题:大理舞蹈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主持人:王晓云  谈话人:杨晓凡(大理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大理州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导)  喻良其(大理州群艺馆馆长、国家一级编导)  周孟君(大理州歌舞剧院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王晓云:今天要请几位谈的是大理舞蹈,尤其是它的现状、问题及出路,请各位以锵锵之言,为大理舞蹈把一下脉。还是先从
期刊
爱人,这是春天  血潮与心潮,都在呼啸  在千年名镇瓜洲江畔  我默立成一块石碑  见证、阅读并真实地记录——  那像从天上瀑布而下的春江潮水  那像从时间深处流来的春江潮水  那像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般铺展开来的春江潮水  它与大海连成一片,茫茫无边,浩浩荡荡  荡涤着藏污纳垢的世界和我们的心灵  她像母亲的胸怀般博大、宽广  感人肺腑,令人泪湿青裳  爱人,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我一毕业即失业
期刊
我家就住在洱海东岸的挖色村,从孩提时代起,每天都一次又一次地迎朝阳,送晚霞,感到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后来进了城市,很少回老家,也就逐渐把家乡的日落日出淡忘。  这是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又一次回老家,散步到离村不远的鹿峨山脚海滩上。默默地遥望着苍山落日,我第一次惊异地发现,太阳的美,并不在于日出的瞬间,而是在日落的时刻。我难以想象,在这个世界上,我家乡的落日竟然还有如此摄人心魄的魅力。我在海滩上站立
期刊
一    他叫“顺治”!  教过几年私塾的他爹给他这用媳妇性命换回来的宝贝取名时逢人便夸说:这名儿有两重含义,一曰今后的日子可以顺顺畅畅;二曰这可是清朝皇帝的专号,用这名儿沾点福气,我家就可发起来了。发不发还不知道,这“顺治皇帝”的名儿倒被叫开了!  没想到1960年春末这四岁在望的顺治果然“发”起来了——得了水肿。他爹为了不让他家绝根,“提着”脑袋去偷摸了两升青蚕豆。结果被民兵发现了,捉回来连打
期刊
女儿十五岁了,在祥云一中读高一,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八年前抢救女儿的惊心动魄的一幕却不时浮上我的心头,让我至今一想起来仍有些后怕……  那是女儿与死神的一场赛跑。  2000年2月的一天,我从马街回到禾甸上赤老家去看望父母。在下午四点左右,突然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你女儿吃蜂蜜水中毒了!现在人已在前所医院里抢救,你先别急,直接赶到医院来,救护车已经通知了……”对方虽强作镇定,但我
期刊
时间:2010年月3月3日  地点:大理州文联会议室  话题:大理文学创作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主持人:王晓云  谈话人:  杨泽文(大理州作协主席)  杨义龙(大理州作协副主席、大理文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纳张元(大理州作协副主席、大理学院文学院院长)  张时胜(大理州作协副主席、大理学院院报编辑)    王晓云:今天把各位请在一起,主要是想请各位谈谈大理文学创作的现状,问题及出路。杨泽文老师
期刊
沐浴了数日的风雨之后,太阳重回头顶,依旧像过去那样火辣辣地照耀着今年6月3日的天空和大地。这天上午,我有幸同大理州作家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一道去弥渡县,准备进行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  这天,一辆18座的小客车,把我和张乃光、杨泽文、杨义龙、李智红等作家的距离拉近了。面对各路文坛高手,我本打算像一条鱼那样,在弥渡的山水村落之间谦逊地闭着嘴做一回穿梭,但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之中,又不得不时常张开嘴偶尔放出几个
期刊
夏日来临的时候,我们烦倦着城市里的燥热,忽然就决定要到密祉去消受清凉。密祉是弥渡管辖的乡镇,位于弥渡县城的东南,那首著名的《小河淌水》就发源于那里。  密祉的阳光纯净得发蓝,那种没有际涯的铺展形成了气势,它所笼罩的是一幅意外形态的水墨。我们都是在城市里待久了的人,平时所见的山水都经过了人力的干预,久而久之,记忆中的山水就完全地暗淡了。现在我们走进的是纯性的乡间,置身于这片亘古的深邃和辽远的宁静,曾
期刊
有一段话似乎平淡,却可以载入大理文学的史册。  公元1979年春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为了迎接建国30周年庆典,大理州发起了献礼活动。在一次文艺界的座谈会上,时任州委书记的刘树生同志对大家说了一段非常亲切的话:“发展民族文艺是拨乱反正题中之义。目前条件有限,我们还没有能力给大家营造一座大花园,但提供一个小小花盆却是应该的。”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一份定名为《大理文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