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刺激下,我国工业增速很快。
首先,工业起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朗。今年以来,整个工业增速在逐步回升,到9月份,当月增加值增长了13.9%。
其次,企业的效益状况也开始好转。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虽然同比下降10.6%,但是降幅已经比1到5月份缩少了12个百分点。
从工业投资的情况来看,处于保增长水平。今年投资额最低的月份,工业投资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从工业整个用电情况来看,增速持续回升。从6月份开始,整个工业用电已经是扭转了下滑的态势,9月份,工业用电量为227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5%),同比增长了8.8%,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
以上是当前工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其回升态势体现出政策性的依赖度比较突出。
首先从装备制造情况来看,由于惠农政策和汽车政策的扶持,今年以来,汽车的产销增速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增速达25.9%,利润增长了33.3%。由于汽车的高速增长推动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得快速发展,拉动装备制造业增长8.85个百分点,成为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船舶行业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比上半年减少了8.6%。
电子信息行业在家电下乡的政策以及通信业3G推动的作用下,电子、通信、系统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视分别增长15%以上。提高最多的是平板电视,增幅提高了24%。这三类产品目前增长达到95%。
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虽然工业经济逐步回升,企稳向好的局面也在局部得到确认,但是整个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
一方面,我国工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是国际市场起稳回升的步伐仍然是艰难和缓慢的,对我国经济的拉动非常困难。比如说电子制造业。虽然9月份,增幅超过了20.3%,内销有所提升,但是电子制造产品的出口值下降了4.4%。。增速回升的动力仍然不足。
另外,国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步加强。由于金融危机各国都把贸易保护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使得国际贸易保护势头逐渐增强,而且,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是在不断增强。比如9月初,美国对我国的轮胎启动了保护措施,紧接着印度国家也开始效仿。加上一些发达国家用知识产权进行自我保护,致使中国的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消费增长主要是依赖政策刺激,再加上企业投资能力减弱,虽然我们讲到了整个工业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保持在20%,但是主要是来自于政府的投资,企业的投资能力是在下降的,而且投资意愿不强,这种状态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改观,造成工业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长的内需供应不能平衡发展。
第三,推进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产能过剩问题还很突出。比如钢铁行业,如今产量过剩近2亿吨,全国的主要钢铁市场还在增加,到了9月底,全国钢铁市场库存量是93.1%。新能源领域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太阳能使用的原材料多晶硅就存在建设问题,特别是近期国家对电子制造业出台了一些扶持平板电视的政策,很多企业都在纷纷上马平板电视项目,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严重。
另外,高端技术产品缺乏。比如9月份,钢材进口量为50.7%,虽然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已经产能过剩,但是进口量还在大幅增加。因为进口的钢材中80%都是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我们至今还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再比如风电领域,风电设备制造业今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之而来的,也就出现了快速扩张的现象,但都是简单的设备组装。
第四,市场竞争的压力仍在增强。这表现在,外资市场的压力以及国外品牌加大对中国品牌的压力。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出现平板电视显示屏紧缺的时期,一些外资企业就开始用低价收购显示屏资源,压制中国企业,使得国内企业由于资源的短缺而大量生产,导致产能过剩。 再比如通信行业这种中间产业,由于上下游企业的价格压力,使得我国国内品牌的中端产品企业现在的销售利润率不足1%。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产业市场在无序竞争中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下面,我想介绍一下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硬道理。
一是,以科技创新强占企业制高点。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把加强自主创新强占新型企业制高点作为企业复苏的要求。国外一些新的技术标准、新的专利的频频出现,给我国的新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
“智慧地球”理念的出现和实施,为我国实现技术突破和应用提升带来了一些机遇,但是对我们国家的技术和安全问题同样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新技术的推进推动了全球产业链重新分配。未来产业链的分工和强占制高点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但是,基本上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很多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未来如何提高我国产业链分工的地位,争取制高点,这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
第三,当前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产品比较少。我国现在出口的商品90%都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到10%。另外,电子产品中许多产品产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它的核心技术还是需要进口,数控设备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仍旧没有掌握,我国每年销售的产品中的20%—24%还需要从国外配制。
第四,我国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对外实力不足。比如,纺织行业中的纺织机械以及高端产品,其70%—75%都要依赖进口。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大国,而且计算机的生产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但是85%的集成电路芯片还要依赖进口,另外,100%的光纤制造设备都要进口而来。
第五,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差距明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同时,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下。我们国家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仅3.2%,欧美、日、韩在2002年就已经达到7%,最高的达到10%。研发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我们万人劳动力的研发人员配制只有19人,发达国家已经超过100人以上。
当前,技术创新的终点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重大专项,逐步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通过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促进过程硬件应用;通过实施新一代宽带完成网络建设,实施数控机床专项调整振兴计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质量和品牌战略,提升工业发展层次;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工业起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朗。今年以来,整个工业增速在逐步回升,到9月份,当月增加值增长了13.9%。
其次,企业的效益状况也开始好转。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虽然同比下降10.6%,但是降幅已经比1到5月份缩少了12个百分点。
从工业投资的情况来看,处于保增长水平。今年投资额最低的月份,工业投资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从工业整个用电情况来看,增速持续回升。从6月份开始,整个工业用电已经是扭转了下滑的态势,9月份,工业用电量为227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5%),同比增长了8.8%,比上月加快2.4个百分点。
以上是当前工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其回升态势体现出政策性的依赖度比较突出。
首先从装备制造情况来看,由于惠农政策和汽车政策的扶持,今年以来,汽车的产销增速大幅度增长,生产规模增速达25.9%,利润增长了33.3%。由于汽车的高速增长推动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得快速发展,拉动装备制造业增长8.85个百分点,成为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船舶行业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比上半年减少了8.6%。
电子信息行业在家电下乡的政策以及通信业3G推动的作用下,电子、通信、系统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视分别增长15%以上。提高最多的是平板电视,增幅提高了24%。这三类产品目前增长达到95%。
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虽然工业经济逐步回升,企稳向好的局面也在局部得到确认,但是整个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
一方面,我国工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虽然有所回暖,但是国际市场起稳回升的步伐仍然是艰难和缓慢的,对我国经济的拉动非常困难。比如说电子制造业。虽然9月份,增幅超过了20.3%,内销有所提升,但是电子制造产品的出口值下降了4.4%。。增速回升的动力仍然不足。
另外,国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步加强。由于金融危机各国都把贸易保护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使得国际贸易保护势头逐渐增强,而且,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是在不断增强。比如9月初,美国对我国的轮胎启动了保护措施,紧接着印度国家也开始效仿。加上一些发达国家用知识产权进行自我保护,致使中国的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消费增长主要是依赖政策刺激,再加上企业投资能力减弱,虽然我们讲到了整个工业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保持在20%,但是主要是来自于政府的投资,企业的投资能力是在下降的,而且投资意愿不强,这种状态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改观,造成工业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长的内需供应不能平衡发展。
第三,推进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产能过剩问题还很突出。比如钢铁行业,如今产量过剩近2亿吨,全国的主要钢铁市场还在增加,到了9月底,全国钢铁市场库存量是93.1%。新能源领域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太阳能使用的原材料多晶硅就存在建设问题,特别是近期国家对电子制造业出台了一些扶持平板电视的政策,很多企业都在纷纷上马平板电视项目,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严重。
另外,高端技术产品缺乏。比如9月份,钢材进口量为50.7%,虽然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已经产能过剩,但是进口量还在大幅增加。因为进口的钢材中80%都是高端产品,这些高端产品我们至今还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再比如风电领域,风电设备制造业今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随之而来的,也就出现了快速扩张的现象,但都是简单的设备组装。
第四,市场竞争的压力仍在增强。这表现在,外资市场的压力以及国外品牌加大对中国品牌的压力。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在我国出现平板电视显示屏紧缺的时期,一些外资企业就开始用低价收购显示屏资源,压制中国企业,使得国内企业由于资源的短缺而大量生产,导致产能过剩。 再比如通信行业这种中间产业,由于上下游企业的价格压力,使得我国国内品牌的中端产品企业现在的销售利润率不足1%。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产业市场在无序竞争中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下面,我想介绍一下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硬道理。
一是,以科技创新强占企业制高点。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把加强自主创新强占新型企业制高点作为企业复苏的要求。国外一些新的技术标准、新的专利的频频出现,给我国的新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
“智慧地球”理念的出现和实施,为我国实现技术突破和应用提升带来了一些机遇,但是对我们国家的技术和安全问题同样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是,新技术的推进推动了全球产业链重新分配。未来产业链的分工和强占制高点的问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但是,基本上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很多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未来如何提高我国产业链分工的地位,争取制高点,这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
第三,当前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产品比较少。我国现在出口的商品90%都是贴牌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到10%。另外,电子产品中许多产品产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它的核心技术还是需要进口,数控设备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仍旧没有掌握,我国每年销售的产品中的20%—24%还需要从国外配制。
第四,我国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对外实力不足。比如,纺织行业中的纺织机械以及高端产品,其70%—75%都要依赖进口。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大国,而且计算机的生产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但是85%的集成电路芯片还要依赖进口,另外,100%的光纤制造设备都要进口而来。
第五,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差距明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同时,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下。我们国家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仅3.2%,欧美、日、韩在2002年就已经达到7%,最高的达到10%。研发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我们万人劳动力的研发人员配制只有19人,发达国家已经超过100人以上。
当前,技术创新的终点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重大专项,逐步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通过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促进过程硬件应用;通过实施新一代宽带完成网络建设,实施数控机床专项调整振兴计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质量和品牌战略,提升工业发展层次;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