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材高挑,步履轻盈,面容和蔼,话语轻柔,柔弱中不乏坚定,谦恭中充满自信,这是彭海珍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但她那肩担道义、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让人折服。
彭海珍,现任双峰县精神病医院院长,该院创始人之一,双峰县精神病学科带头人。从事精神病临床工作十余年来,她一直用自己赤诚之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和职工的心田,把双峰县精神病医院打造成了全省唯一一家县级精神病医院。她先后被授予省“芙蓉杯百岗明星”、“巾帼建功标兵”、“助残工作先进个人”、“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决心——让病人过上正常生活
1988年,刚满18岁的彭海珍从卫校临床西医内科专业毕业,分配到双峰县梓门桥镇中心医院工作。1997年初,双峰县决定创建精神病康复中心,但当时没有专门的精神科临床医生,主管部门曾物色过几位男医师,但他们都心有顾虑,不敢接这副沉沉甸甸的担子。在这节骨眼上,有人提议,为什么不让“业务素质好、事业心又强”的彭海珍试一试?当医院领导找她谈话时,她也曾犹豫再三,担心自己年轻,学的又是西医内科、专业不对口,怕挑不起这副担子,再说自己是个女同志,精神病护理治疗工作更辛苦、责任更大。但她一想到这是工作的需要,组织的信任,况且自己喜欢接受挑战,最终还是答应了。
同年3月,双峰县精神病康复中心正式成立,彭海珍穿着洁白的大褂接治的第一位患者是孤寡老人宋大娘,60多岁的宋大娘双手黄黄的、牙齿也黄黄的,浑身散发着阵阵刺鼻的臭味,由于严重的精神失常,老人已经意识不清,手上、牙齿上黄色的东西是粪便,看到与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老人因患病而处境如此凄惨,善良的彭海珍一边替老人清洗一边流着眼泪,她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当好一名精神科医生,还病人以正常的生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精神病学对于彭海珍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她深知自己精神病临床应用知识匮乏,完全是个“门外汉”。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刻苦钻研,阅读了大量关于精神病临床应用方面的书籍,并虚心请教有关专家、学者,先后拜著名精神病专家栗平华、朱景涛和朱文亮等为师。在专家的悉心指点下,结合自己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她开始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精神病防治路子。10年来,她利用出差和学习的机会,先后数十次前往省精神病研究所以及长沙、邵阳、衡阳等地拜师学习或跟班进修,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的防治方法,而且注重中西结合和辨证施治,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门诊人数年年攀升,十年来共收治患者31000多人,20000多名患者重新回归社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信心——打造全省一流县级精神病医院
2004年起,彭海珍先后担任双峰县精神病医院副院长、院长,她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以热心、细心、耐心、爱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和职工。靠一片赤诚之心,她带领医院全体职工,把双峰县精神病医院从零开始打造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精神病医院。
为了工作,彭海珍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即使有时在家休假,只要听到病人有什么情况,就会立即赶往离家10多里的医院。去年,湖北省汉口县有一位女患者因劳累过度导致旧病复发,脱衣剥裤,自言自语,当家属把她送到医院时,已是深夜一点多。因为当晚不值班,彭海珍早早就睡了,但得知情况后,她立即赶往医院,走到半路上,车子又出了毛病,她硬是一个人摸黑走了十多里路赶到医院,并和值班医师一道,一面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面细心护理,一直守了个通宵。她的行为不仅感动了病人家属,也深深地感动了医院其他员工,他们都把彭院长当作自己学习的楷模,不少人都说“彭院长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管好了医院。”
在管理方面,彭海珍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和方法。她接手时,医院负债运转,人心涣散,几乎难以为继。上任之初,彭海珍并不急于发号施令,而是找医师护士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然后制订了一整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她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做好,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做到。严格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加上一片赤诚,使原来一盘散沙的医院逐步变得井然有序,步入正轨。
作为院长,彭海珍不仅认真履行着医师的职责,还经常跑省城,走市府,争项目,揽资金,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可她从没有要求医院报销过一分钱差旅费。两年来,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病房全部进行了改造、装修,购置了生化仪、心电图仪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监测设备,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住院病人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效益从每年亏损十多万元到盈利几十万,给双峰县精神病人节省医疗费用250多万元,直接减免贫困病人医药费近2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05年,在县残联的协助下,双峰县精神病医院争取上级资金,连续3年为全县100个精神病人每年解决360元的药费,同时下乡送药300多次,免费给病人检查,并带领职工不辞劳苦深入全县十六个乡镇巡回义诊,同时在一些中学义务开设了精神与心理卫生讲座。
爱心——抚慰迷失错乱的心灵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与贫困艰难相连,而送到精神病医院来的患者,更缺乏亲人的关怀和照顾,很多患者住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探视,彭海珍和同事们总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由于病因的复杂性,患者发病突然且表现各异,他们或沉默古怪,或癫疯狂躁,行为失常、理智匮乏是其普通特征,打人骂人是常有的事,这不仅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在工作中,彭海珍不知挨过多少病人的拳打脚踢和恶语辱骂,经常被污水泼脏衣服,或被踢倒在地,挨耳光更是家常便饭,但她总是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家里人和同事们都劝她换个工作,可她却总是说“他们得这个病已经够可怜的了,如果连我们当医生的都嫌弃,那还有谁来管他们呀!”。一次巡房诊治时,一名患者病情发作,突然猛击她的头部和腹部,整整一个星期她都眼睛青肿,小腹疼痛。看到她痛苦的样子,爱人心疼不已,要她辞职或换个工作环境,可彭海珍却反而安慰道:“不要紧,他们是病人嘛,等他们病情稳定就不会这样了。”
双峰县烟湾村村民冯某,患精神病数年,2001年10月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达一个月,身体消瘦得皮包骨头,去长沙、邵阳等地辗转求医无明显好转,后经人介绍转入双峰县精神病医院,经诊断为木僵型精神分裂症,彭海珍亲自给他喂水喂药,接屎接尿,精心调治,不久,冯某康复了。已经准备后事的家人高兴地称赞彭海珍为“救命恩人”。
2005年5月,医院接到杏子铺镇先锋村村民打来的电话,请求救治因久患精神病而奄奄一息的胡金汉。彭海珍和同事们立即租车赶到患者家中,只见老人一丝不挂地躺在地上,满身污垢,臭气熏鼻,而老人的妻子体弱多病,无力照顾。见此情景,彭海珍提出先为老人洗个澡,在老人骂骂咧咧声中,为他抹香皂、擦身,穿好衣服,扶到床上,再详细询问病情,开具处方。聚在门外观望的村民无不肃然起敬,直夸这样的医师世上少见。
2009年4月,医院接治了一位慕名前来的邵阳籍女患者曾某,16岁的曾某因家庭贫困、学习负担重等多种原因引发了精神病,确诊为严重的抑郁症,在一些大医院治疗数月未愈。到医院后,彭海珍热情接待,并指派由主治医师彭冲彰等人组成专门的治疗护理小组,治疗期间,彭院长与她促膝谈心,耐心细致地开导她,和她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为她梳头、理发、洗衣服。经过近两个月的悉心照顾和药物治疗,曾某只花了2000多元就康复出院,其家人感激不已,为医院送来了一面大锦旗,以感谢全体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厚爱。
父母心──愧对亲人的期盼
在彭海珍的时间表里,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更是经常的事,她对精神病临床工作的专注,已到了痴迷的地步,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社会、患者及其家庭的高度称赞。但谈到家人,特别是谈及14岁的儿子时,彭海珍的眼晴湿润了,她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儿子,我对他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刚到精神病医院的时候,儿子刚刚踏入学校的大门,而现在他已初中毕业,10多年来,因工作繁忙,彭海珍从来没有去学校接送过孩子,连家长会都没有参加过。儿子经常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节假日有爸爸妈妈陪他们玩?而你却总是那样忙?”每一次看到儿子委屈而略带抱怨的神情,彭海珍的心里总是酸酸的。
彭海珍的爱人在县城管大队上班,每天也都是早出晚归,工作十分辛苦。一到双休或者节假日,别的夫妻领着孩子游公园、访亲友,其乐融融,彭海珍却因为要加班或下乡,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家人照管,而双方的老人,她也难得有时间去看望。为此,爱人颇有微词,好在家人都通情达理,慢慢地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张神奇的处方,一份美好的爱就是一副最好的药剂。彭海珍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把爱的阳光撒进每一位患者的心田,把未来的希望传递给每一个残缺的家庭。
彭海珍,现任双峰县精神病医院院长,该院创始人之一,双峰县精神病学科带头人。从事精神病临床工作十余年来,她一直用自己赤诚之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和职工的心田,把双峰县精神病医院打造成了全省唯一一家县级精神病医院。她先后被授予省“芙蓉杯百岗明星”、“巾帼建功标兵”、“助残工作先进个人”、“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决心——让病人过上正常生活
1988年,刚满18岁的彭海珍从卫校临床西医内科专业毕业,分配到双峰县梓门桥镇中心医院工作。1997年初,双峰县决定创建精神病康复中心,但当时没有专门的精神科临床医生,主管部门曾物色过几位男医师,但他们都心有顾虑,不敢接这副沉沉甸甸的担子。在这节骨眼上,有人提议,为什么不让“业务素质好、事业心又强”的彭海珍试一试?当医院领导找她谈话时,她也曾犹豫再三,担心自己年轻,学的又是西医内科、专业不对口,怕挑不起这副担子,再说自己是个女同志,精神病护理治疗工作更辛苦、责任更大。但她一想到这是工作的需要,组织的信任,况且自己喜欢接受挑战,最终还是答应了。
同年3月,双峰县精神病康复中心正式成立,彭海珍穿着洁白的大褂接治的第一位患者是孤寡老人宋大娘,60多岁的宋大娘双手黄黄的、牙齿也黄黄的,浑身散发着阵阵刺鼻的臭味,由于严重的精神失常,老人已经意识不清,手上、牙齿上黄色的东西是粪便,看到与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老人因患病而处境如此凄惨,善良的彭海珍一边替老人清洗一边流着眼泪,她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当好一名精神科医生,还病人以正常的生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精神病学对于彭海珍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她深知自己精神病临床应用知识匮乏,完全是个“门外汉”。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刻苦钻研,阅读了大量关于精神病临床应用方面的书籍,并虚心请教有关专家、学者,先后拜著名精神病专家栗平华、朱景涛和朱文亮等为师。在专家的悉心指点下,结合自己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她开始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精神病防治路子。10年来,她利用出差和学习的机会,先后数十次前往省精神病研究所以及长沙、邵阳、衡阳等地拜师学习或跟班进修,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的防治方法,而且注重中西结合和辨证施治,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门诊人数年年攀升,十年来共收治患者31000多人,20000多名患者重新回归社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信心——打造全省一流县级精神病医院
2004年起,彭海珍先后担任双峰县精神病医院副院长、院长,她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以热心、细心、耐心、爱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和职工。靠一片赤诚之心,她带领医院全体职工,把双峰县精神病医院从零开始打造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精神病医院。
为了工作,彭海珍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即使有时在家休假,只要听到病人有什么情况,就会立即赶往离家10多里的医院。去年,湖北省汉口县有一位女患者因劳累过度导致旧病复发,脱衣剥裤,自言自语,当家属把她送到医院时,已是深夜一点多。因为当晚不值班,彭海珍早早就睡了,但得知情况后,她立即赶往医院,走到半路上,车子又出了毛病,她硬是一个人摸黑走了十多里路赶到医院,并和值班医师一道,一面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面细心护理,一直守了个通宵。她的行为不仅感动了病人家属,也深深地感动了医院其他员工,他们都把彭院长当作自己学习的楷模,不少人都说“彭院长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管好了医院。”
在管理方面,彭海珍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和方法。她接手时,医院负债运转,人心涣散,几乎难以为继。上任之初,彭海珍并不急于发号施令,而是找医师护士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然后制订了一整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她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做好,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做到。严格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加上一片赤诚,使原来一盘散沙的医院逐步变得井然有序,步入正轨。
作为院长,彭海珍不仅认真履行着医师的职责,还经常跑省城,走市府,争项目,揽资金,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可她从没有要求医院报销过一分钱差旅费。两年来,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病房全部进行了改造、装修,购置了生化仪、心电图仪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监测设备,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住院病人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效益从每年亏损十多万元到盈利几十万,给双峰县精神病人节省医疗费用250多万元,直接减免贫困病人医药费近2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05年,在县残联的协助下,双峰县精神病医院争取上级资金,连续3年为全县100个精神病人每年解决360元的药费,同时下乡送药300多次,免费给病人检查,并带领职工不辞劳苦深入全县十六个乡镇巡回义诊,同时在一些中学义务开设了精神与心理卫生讲座。
爱心——抚慰迷失错乱的心灵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与贫困艰难相连,而送到精神病医院来的患者,更缺乏亲人的关怀和照顾,很多患者住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来探视,彭海珍和同事们总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由于病因的复杂性,患者发病突然且表现各异,他们或沉默古怪,或癫疯狂躁,行为失常、理智匮乏是其普通特征,打人骂人是常有的事,这不仅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在工作中,彭海珍不知挨过多少病人的拳打脚踢和恶语辱骂,经常被污水泼脏衣服,或被踢倒在地,挨耳光更是家常便饭,但她总是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家里人和同事们都劝她换个工作,可她却总是说“他们得这个病已经够可怜的了,如果连我们当医生的都嫌弃,那还有谁来管他们呀!”。一次巡房诊治时,一名患者病情发作,突然猛击她的头部和腹部,整整一个星期她都眼睛青肿,小腹疼痛。看到她痛苦的样子,爱人心疼不已,要她辞职或换个工作环境,可彭海珍却反而安慰道:“不要紧,他们是病人嘛,等他们病情稳定就不会这样了。”
双峰县烟湾村村民冯某,患精神病数年,2001年10月病情进一步恶化,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达一个月,身体消瘦得皮包骨头,去长沙、邵阳等地辗转求医无明显好转,后经人介绍转入双峰县精神病医院,经诊断为木僵型精神分裂症,彭海珍亲自给他喂水喂药,接屎接尿,精心调治,不久,冯某康复了。已经准备后事的家人高兴地称赞彭海珍为“救命恩人”。
2005年5月,医院接到杏子铺镇先锋村村民打来的电话,请求救治因久患精神病而奄奄一息的胡金汉。彭海珍和同事们立即租车赶到患者家中,只见老人一丝不挂地躺在地上,满身污垢,臭气熏鼻,而老人的妻子体弱多病,无力照顾。见此情景,彭海珍提出先为老人洗个澡,在老人骂骂咧咧声中,为他抹香皂、擦身,穿好衣服,扶到床上,再详细询问病情,开具处方。聚在门外观望的村民无不肃然起敬,直夸这样的医师世上少见。
2009年4月,医院接治了一位慕名前来的邵阳籍女患者曾某,16岁的曾某因家庭贫困、学习负担重等多种原因引发了精神病,确诊为严重的抑郁症,在一些大医院治疗数月未愈。到医院后,彭海珍热情接待,并指派由主治医师彭冲彰等人组成专门的治疗护理小组,治疗期间,彭院长与她促膝谈心,耐心细致地开导她,和她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她,为她梳头、理发、洗衣服。经过近两个月的悉心照顾和药物治疗,曾某只花了2000多元就康复出院,其家人感激不已,为医院送来了一面大锦旗,以感谢全体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厚爱。
父母心──愧对亲人的期盼
在彭海珍的时间表里,基本上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更是经常的事,她对精神病临床工作的专注,已到了痴迷的地步,其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社会、患者及其家庭的高度称赞。但谈到家人,特别是谈及14岁的儿子时,彭海珍的眼晴湿润了,她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儿子,我对他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刚到精神病医院的时候,儿子刚刚踏入学校的大门,而现在他已初中毕业,10多年来,因工作繁忙,彭海珍从来没有去学校接送过孩子,连家长会都没有参加过。儿子经常说:“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节假日有爸爸妈妈陪他们玩?而你却总是那样忙?”每一次看到儿子委屈而略带抱怨的神情,彭海珍的心里总是酸酸的。
彭海珍的爱人在县城管大队上班,每天也都是早出晚归,工作十分辛苦。一到双休或者节假日,别的夫妻领着孩子游公园、访亲友,其乐融融,彭海珍却因为要加班或下乡,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家人照管,而双方的老人,她也难得有时间去看望。为此,爱人颇有微词,好在家人都通情达理,慢慢地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张神奇的处方,一份美好的爱就是一副最好的药剂。彭海珍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把爱的阳光撒进每一位患者的心田,把未来的希望传递给每一个残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