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努力开拓、勇于创造发明的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迎接21世纪的国际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呀呀学语的幼儿,就向大人问这问那,甚至提出的问题令大人也无法解答。如:“小狗会哭吗?太阳石怎么出来的?这为什么是红色的?”这是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自觉的、独立的思考品质,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充分体验学习给人带来的愉悦。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室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把握事物的前提,是完成学生任务的重要保证。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有任务的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引发求知。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并对其进行训练。例如:观察一幅画,应指导学生观察应该看的内容,抓住主要的东西,有步骤的观察,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手脑口眼并有。试想儿童无机会启发观察思考,无机会提问,哪儿来的创造呢?更谈不上培养“好奇”,保护“好奇”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就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题,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人才。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再创造”活动,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储备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学习唯一重要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是人的一种认知活动,如同游泳一样,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学生也必须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再创造”,让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使他们形成开放的思路和视野。如学习古诗要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必须根据文字进行再创造,有时让学生根据诗意画图,有时让学生根据诗讲述其含义,这一切都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可以设想学生们根据古诗图画的不一样,讲述的用词句式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将知识融入学生熟知的、有吸引力的事物中去,通过适当的情境设置,使知识在学生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化静为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文字的内容图像化,从而更便于学生掌握。这就是教育者在有意识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如果长期以往,教师能抓住每一教学活动的契机,创世情境,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初步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素质教育将更上一层楼,在稳中求发展。
  三、强化创造意识
  我们一定要保护和发展学生求知的好奇心,使它成为获取知识,发展创造才能的源泉。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凡事必有疑问,常常能提出种种天真却不失哲理的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还能获取大量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大脑以合理的丰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多让学生了解一些名家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如牛顿如何发现地心吸引力,瓦特如何发明、创造蒸汽机,鲁班如何发明锯等。这些故事揭示出好奇心成为发明创造的原动力。通过这些实例,澄清创造必须有渊博知识的模糊概念,消除对创造的神秘感。克服对学生采取单一接受的模式,淡化对高分的追求。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教学采取了强化应试训练的手段,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了高分低能,体质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设计出游最佳效果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人才。
  激发创新观念,鼓励大胆质疑,勇于发问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成绩优秀,但没有主见,缺乏能力和信心,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性,让他们不仅会动脑、动口、而且更会动手。不能只看他们学到的知识多少,更应注重他们适应社会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斗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获取知识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并使他们从被动的回答问题到主动大胆的提出质疑,从中品尝学习的乐趣,不断积极探求,进而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未知的世界对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好奇心由于他们不能根据自己现实的愿望需求去选择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启发诱导。
  四、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造才能主要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新素质在动态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包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丰富的创造想象,敏锐的直觉思维,灵活的发散思维等。“思维从疑问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人的地位发展中至为关键。思维与解决问题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学生通过独立地靠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展过程。如果没创造性思维,学生就只能在狭小的思维圈子里打转,甚至即便在这个小圈子里,也会经常裹足不前。   当学生在学习一个概念,一种基本规律时,要让他们有意识的问自己,这东西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另外的样子,并在思考中找出新学知识和已学知识的异同和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训练,以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鼓励解题新意,引导自编练习题,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为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提问问题的设计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察,比如追问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答”,“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思考的步骤”等等,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会思考,学生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应扭转只重答案的结果,而忽视答题思路的教学观点。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智力活动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思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那些简洁巧妙、概括力强、有独到见解的思考方法,应给予肯定和表扬,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创造性的学习即指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过程。具体的说,创造性就是在学习中自己独立的提出一个与课本不同的思想,一个与例题不同的解法,一个简化的步骤,一个新的解题策略,一个新的制作方法。例如,读书时产生的想法,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那你的想法对课本只能是理解,对老师的讲解只能是录音,而没有产生新的东西。每个学生应该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把所学到的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然后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到自己的见解。好比速算法发明者史丰收,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对速算法产生疑点。他想:做算术题如果与习惯的做法相反,会是什么结果呢?于是他就坚忍不拔的进行探索,终于创造出速算法。所以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大胆的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但会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更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空间。
  另外,还可以把所学的知识,通过各种方法,如比较、分析、综合、嫁接、杂交等产生新的知识成果,如我国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他博览古代医学典籍,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吸取众家之长,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编成《本草纲目》,这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而闻名于世。当然这种创作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重视普遍联系中的思维。要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重视各种观念的结合,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要有灵感。
  六、优化创造性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具价值的人格特质,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学习,树立信心,大胆的展示,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的改进,才能让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
  小学生个性千差万别,他们的发展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使其各具特长。要培养学生深信自己刻意求新的意义,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认准目标、锲而不舍、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勇往直前精神和意志。一个人要想大有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能经受住艰苦环境的磨练,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温室里是养不出参天大树的。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韧性,曾益其所不能。”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的组织适合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真实、精彩的展示个性。
  马克思说过:“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个性才能之中。”在激发个性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它的成长的价值和意义一一得以实现。
  培养学生经常思考自己的课题有新的设想和打算,并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不断修正错误,修正自己创新蓝图的意念。教师用美好的前景引发学生的向往和追求,热情耐心的帮助他们解决自己课题中的困难,并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意境中有新的设想和打算,不断的增强自信心。要使学生善于广集博采,不断追求新知,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冲破心理障碍,树立解放思想的观点。每个人都会因为外界刺激影响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善于冲破心理屏障就会阻碍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摸清情况,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教育学生消除一切思想顾虑,解除心理上的一切压力,突破旧观念、旧体系,在艰苦的探索中,有新发展、新发明。
  总之,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造就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从每个教学环节抓起,使学生真正成为会学习、善思考、敢质疑、能创造的21世纪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中庙街道办事处龙桥小学)
其他文献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陂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3—0015—05  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重视对文字、音频视频、漫画、图表等史料的开发和解读,而轻视对历史地图的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俨然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历史地图是人类某一历史时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