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消费理念的培养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全融入社会面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培育
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副产品”——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如果谋取的物质财富超过生活所需,必然会成为祸害。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迫切需要全体公民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而最应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就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高校学生的绿色消费理念的培养,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清洁、美丽、少污染、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的期待,也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大学生消费意识和行为现状
在当前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为了真实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针对某些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现状,更好地推行绿色消费观,根据查找的资料与调查得出,每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11%,每月费用700~1000元的大学生,占29%左右,每月500~700元的大学生占42%,每月费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8%。在这些学生当中,一部分学生在网络和通讯方面的费用占主要开支。经过对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是明智的,他们能从艰苦朴素传统、勤俭节约出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健康合理。但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学生还存在一些不理性消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的人情消费流行。据调查,在人情应酬(包括同学、朋友、恋人等)方面,每月消费100元以下的占70.5%,100~150元的占19.5%,150元以上的占10.0%。如今在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人情消费是请客吃饭送礼物,从过生日、过节、入党、评三好、比赛获奖、获奖学金等,都可以成为请客吃饭的理由,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否则便被视为“不识时务”、不够交情,还有部分学生更认为要在人际关系学会投资,很多官场、商场上必须“研究研究”,因而在大学校园里人情消费已经蔚然成风,实际上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第二,存在“享受主义”的趋势。信息时代造就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人人都有一台手机,手头宽裕的有电子书、MP5、数码相机、电脑等,更奢侈的是有极少部分学生竟然带着宠物、开着名车来上学。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通讯消费方面,每月消费100元以下的仅占13.0%,在100~150元的占41.0%,150元以上的占46.0%。其中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信息费一个月都是在300~500条左右。在上网消费方面,查资料每月消费20元以下的占43.0%,上网聊天、看新闻的20元到50元的占48.8%,玩游戏、购物50元以上的占7.2%。此外,旅游、运动、影音耗材等成为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第三,存在攀比、图虚荣消费趋势。调查显示,有些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一定程度上存在攀比、虚荣心理。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拥有1~3件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29%,拥有3~5件的占59%,一件也没有仅占12%;当问及“购买名牌的动机”时,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其中33.9%的大学生选择希望增加亲戚、朋友、恋人或者陌生人的关注,57.1%的大学生选择“显现自己品位,体现出和别人的差距”,只有9%的大学生选择是“名牌质量好经久耐用”。调查中还有少数同学表明,为了讲究时尚想买一款手机如Iphone或为了Ipad等高端数码产品,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学习开支;有些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时尚衣服,不惜透支办信用卡或者找同学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反映出一些学生的消费行为因为虚荣心自不量力,而虚荣心的作怪很容易引起消费攀比心理的升级,从而导致极个别大学生走犯罪之路。
二、提倡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学生应该义不容辞地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绿色的生存空间。
(一)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长期坚持和追求“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绿色的地球正在被人类制造的黑烟熏黄、染黑,人类所面临的已是一个满目疮痍、不堪重负的星球。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气候异常和灾害频发,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人类生存的危机。于是,人们作出了实行“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指出,中国生态与环境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低碳经济的建设是主要担当者和责任者。低碳消费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有助于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饭、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爱护一花一草一木,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珍惜和循环使用水资源,走低碳之路,唱绿色之歌。在学校绿色消费观的倡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校企合作,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方案,研究低碳、环保新型技术。积极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提高自身的绿色消费观念,关注各种环境保护法规,及时举报环境污染。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增强了绿色消费理念,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效益。在绿色消费观的指导下,让大学生不再追求物质主义、享受主义、消费主义,而是走向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消费中的角色和责任,把绿色消费的观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从而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和全面的,应该是身心与品德等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虽然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而畸形的人格,于个人、于社会均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格。绿色消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体现。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崇尚绿色消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道德素质、一种社会公德、一种文明程度的体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学生要树立全面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球环境问题更受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我们在破坏环境、制造污染的时候,应该想到受害者不仅是我们周围的人,而且污染会逐渐地扩散到全世界。我们珍惜我们身边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洁净的空气,优雅的环境是我们全球人共享的,因此对于其他地方、其他国家,我们也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参与力量。19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组织发动了一个“为环境而静坐”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世界地球日,轰动了整个美国的大学校园,200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环保活动,从而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运动。这次环保运动不仅启发了人们要维护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和议会引起对环境的高度关注,而且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以及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的确立。大学生要带头做环保主义者,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了解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全人类的生存环境、全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具有环境道德意识,身体力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是大学生未来走向世界,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积极反作用。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是建设绿色地球的必要前提。如何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呢?
(一)正确的绿色消费观是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前提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比较弱,环保参与积极性还很低,环保满意度情况还不是很满意,也敲响了中国公众必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警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在全民环保问题上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没有树立起明确的绿色消费观念。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如人情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享受消费等,这些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造成并加重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倡导正确的绿色消费观,要求大学生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大力提倡绿色消费,逐步提高消费中的精神文化含量。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玷先生认为,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绿色消费行为来源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绿色消费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消费理念的确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应不断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人的健康需要绿色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具体到生活中,一方面注重自己的生存环境,保障生命健康;另一方面要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避免过度的浪费,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高校校园中要建立绿色消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有效途径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如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技活动,长沙组织的“保护母亲河—湘江”的志愿者活动,带领大学生保护母亲河,拯救母亲河等;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绿色产业,推广绿色产品,开展绿色旅游,开办绿色消费讲座,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有关消费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结合地球日、环境日等开展绿色消费专题纪念活动等等,在活动中突出绿色消费主题,让大学生感受到绿色消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追求绿色消费时尚,带动绿色消费行为。
(三)发挥绿色消费辐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身边有父母、同学、朋友,也有社会公民、企业、政府的言行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的绿色消费理念教育和行为训练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在一定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家庭、社区、城市以至整个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必须克服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消费至上理念,戒除“奢侈消费”、“面子消费”,养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绿色消费实践活动,宣传如随手关灯关龙头、步行上班、减少电梯使用、购买小排量汽车、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行为成为众多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而对于公共消费,可以模仿国外的一些做法,组成“自然之友”、“地球卫士”等环保组织,呼吁社会加强绿色消费,对于那些假公济私、铺张浪费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现象可以采取批评、教育甚至强制性措施。尤其社会各界对于各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政府官员及其家人消费需要应实施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大力倡导节俭的消费风气,维护社会公平,让大学生参与绿色监督机制,督促消费者主动选择绿色消费,推进绿色消费理念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鸿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宁.消费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潘家耕.论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范翠平,曲洪志.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10).
[5]罗聘.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关键词: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培育
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副产品”——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如果谋取的物质财富超过生活所需,必然会成为祸害。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迫切需要全体公民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而最应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就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高校学生的绿色消费理念的培养,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清洁、美丽、少污染、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的期待,也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大学生消费意识和行为现状
在当前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为了真实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针对某些大学生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现状,更好地推行绿色消费观,根据查找的资料与调查得出,每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11%,每月费用700~1000元的大学生,占29%左右,每月500~700元的大学生占42%,每月费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8%。在这些学生当中,一部分学生在网络和通讯方面的费用占主要开支。经过对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是明智的,他们能从艰苦朴素传统、勤俭节约出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健康合理。但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学生还存在一些不理性消费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的人情消费流行。据调查,在人情应酬(包括同学、朋友、恋人等)方面,每月消费100元以下的占70.5%,100~150元的占19.5%,150元以上的占10.0%。如今在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人情消费是请客吃饭送礼物,从过生日、过节、入党、评三好、比赛获奖、获奖学金等,都可以成为请客吃饭的理由,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否则便被视为“不识时务”、不够交情,还有部分学生更认为要在人际关系学会投资,很多官场、商场上必须“研究研究”,因而在大学校园里人情消费已经蔚然成风,实际上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第二,存在“享受主义”的趋势。信息时代造就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人人都有一台手机,手头宽裕的有电子书、MP5、数码相机、电脑等,更奢侈的是有极少部分学生竟然带着宠物、开着名车来上学。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在通讯消费方面,每月消费100元以下的仅占13.0%,在100~150元的占41.0%,150元以上的占46.0%。其中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信息费一个月都是在300~500条左右。在上网消费方面,查资料每月消费20元以下的占43.0%,上网聊天、看新闻的20元到50元的占48.8%,玩游戏、购物50元以上的占7.2%。此外,旅游、运动、影音耗材等成为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
第三,存在攀比、图虚荣消费趋势。调查显示,有些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一定程度上存在攀比、虚荣心理。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拥有1~3件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29%,拥有3~5件的占59%,一件也没有仅占12%;当问及“购买名牌的动机”时,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其中33.9%的大学生选择希望增加亲戚、朋友、恋人或者陌生人的关注,57.1%的大学生选择“显现自己品位,体现出和别人的差距”,只有9%的大学生选择是“名牌质量好经久耐用”。调查中还有少数同学表明,为了讲究时尚想买一款手机如Iphone或为了Ipad等高端数码产品,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学习开支;有些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时尚衣服,不惜透支办信用卡或者找同学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反映出一些学生的消费行为因为虚荣心自不量力,而虚荣心的作怪很容易引起消费攀比心理的升级,从而导致极个别大学生走犯罪之路。
二、提倡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学生应该义不容辞地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绿色的生存空间。
(一)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长期坚持和追求“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绿色的地球正在被人类制造的黑烟熏黄、染黑,人类所面临的已是一个满目疮痍、不堪重负的星球。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气候异常和灾害频发,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人类生存的危机。于是,人们作出了实行“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指出,中国生态与环境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低碳经济的建设是主要担当者和责任者。低碳消费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有助于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饭、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爱护一花一草一木,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珍惜和循环使用水资源,走低碳之路,唱绿色之歌。在学校绿色消费观的倡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校企合作,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方案,研究低碳、环保新型技术。积极加入环保志愿者队伍,提高自身的绿色消费观念,关注各种环境保护法规,及时举报环境污染。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增强了绿色消费理念,而且也带来了社会效益。在绿色消费观的指导下,让大学生不再追求物质主义、享受主义、消费主义,而是走向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消费中的角色和责任,把绿色消费的观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从而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和全面的,应该是身心与品德等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虽然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而畸形的人格,于个人、于社会均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格。绿色消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体现。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崇尚绿色消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道德素质、一种社会公德、一种文明程度的体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学生要树立全面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球环境问题更受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我们在破坏环境、制造污染的时候,应该想到受害者不仅是我们周围的人,而且污染会逐渐地扩散到全世界。我们珍惜我们身边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洁净的空气,优雅的环境是我们全球人共享的,因此对于其他地方、其他国家,我们也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学生是社会的主要参与力量。19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组织发动了一个“为环境而静坐”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世界地球日,轰动了整个美国的大学校园,2000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环保活动,从而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环保运动。这次环保运动不仅启发了人们要维护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和议会引起对环境的高度关注,而且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以及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的确立。大学生要带头做环保主义者,向他人宣传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了解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全人类的生存环境、全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具有环境道德意识,身体力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是大学生未来走向世界,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积极反作用。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是建设绿色地球的必要前提。如何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呢?
(一)正确的绿色消费观是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前提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比较弱,环保参与积极性还很低,环保满意度情况还不是很满意,也敲响了中国公众必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警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在全民环保问题上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没有树立起明确的绿色消费观念。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如人情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享受消费等,这些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造成并加重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倡导正确的绿色消费观,要求大学生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大力提倡绿色消费,逐步提高消费中的精神文化含量。绿色消费是一种新的理性消费模式,是科学消费的重要内涵之一。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玷先生认为,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在社会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万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绿色消费行为来源于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绿色消费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消费理念的确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应不断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人的健康需要绿色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具体到生活中,一方面注重自己的生存环境,保障生命健康;另一方面要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避免过度的浪费,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高校校园中要建立绿色消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理念的有效途径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如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技活动,长沙组织的“保护母亲河—湘江”的志愿者活动,带领大学生保护母亲河,拯救母亲河等;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绿色产业,推广绿色产品,开展绿色旅游,开办绿色消费讲座,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有关消费的社会调查和研究,结合地球日、环境日等开展绿色消费专题纪念活动等等,在活动中突出绿色消费主题,让大学生感受到绿色消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追求绿色消费时尚,带动绿色消费行为。
(三)发挥绿色消费辐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群体中,身边有父母、同学、朋友,也有社会公民、企业、政府的言行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的绿色消费理念教育和行为训练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会在一定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家庭、社区、城市以至整个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必须克服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消费至上理念,戒除“奢侈消费”、“面子消费”,养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绿色消费实践活动,宣传如随手关灯关龙头、步行上班、减少电梯使用、购买小排量汽车、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行为成为众多城市居民的自觉行动。而对于公共消费,可以模仿国外的一些做法,组成“自然之友”、“地球卫士”等环保组织,呼吁社会加强绿色消费,对于那些假公济私、铺张浪费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现象可以采取批评、教育甚至强制性措施。尤其社会各界对于各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消费、政府官员及其家人消费需要应实施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大力倡导节俭的消费风气,维护社会公平,让大学生参与绿色监督机制,督促消费者主动选择绿色消费,推进绿色消费理念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鸿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宁.消费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潘家耕.论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范翠平,曲洪志.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10).
[5]罗聘.浅议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