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超越了血缘和生死:于大华和肇玉芳的民警儿子于海,在追捕嫌犯过程中壮烈牺牲。于海的战友们,19年来接力履行着“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的铮铮誓言,把于海的父母唤作“爸妈”,像亲生儿女一样照顾着老人,陪老人过节,病床前护理,带他们旅游。他们用行动消除了两位老人对于养老、医疗的担心,并有了新的精神寄托,老少两代携手完成了和谐家庭的精神重建。
失去一个儿子,来了一群孩子
2019年9月22日,沈阳市回龙岗公墓,一群民警簇拥着两位素衣老人,为于海烈士献花祭扫,气氛庄严肃穆。于海是两位老人的独子,牺牲前是沈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一名刑警。这一天是于海牺牲19周年忌日。
19年来,每到清明和于海忌日,祭扫烈士墓已成为沈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新老民警约定俗成的规矩。19年间,于海的战友们把他的父母唤作“爸妈”,用温暖陪伴帮助老人消弭失子之痛,让这个家庭回归正常。
于大华的家中,有关于海的照片、证书、用过的警衔仍然留存着,儿子从警是他莫大的骄傲。
“他从小就想当警察,上初中时有一次被校外的小混混拦住要钱,他回家后愤愤地说长大后就当警察,把这些坏人全都抓起来。”于大华说。
1998年,于海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公安部门,先后从事过反扒、刑警等工作。
2000年9月22日下午,沈陽警方接到群众举报,一辆被盗车辆在大东区三家子一带出现。已经连续工作一天一夜的于海主动请战,与另外6名民警迅速出击。就在于海接近该车准备实施抓捕的瞬间,歹徒突然加大油门,直冲于海撞去,鲜血顿时染红了马路。虽经全力抢救,年仅23岁的于海终因心脏主动脉破裂、胸腔积血过多而壮烈牺牲。
尽管事过19年,忆及往事,两位老人仍难掩悲情:“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感觉天都塌了!”于海牺牲时,老两口领取了抚恤金和慰问金,没再提过任何要求,甚至拒领丧葬费。“当时一直有个幻觉,感觉这钱没收,儿子就还活着。”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几乎击垮了老两口,他们整天以泪洗面。于海生前的战友轮流来家里陪两位老人。肇玉芳至今记得,他们挤在床前的沙发上,又不太会说劝慰的话,就那样默默地守着。
有一阵子,肇玉芳看见这些孩子穿着警服在眼前,就忍不住流泪。孩子们很细心,再来的时候就都不穿警服了。有时候从单位赶过来,来不及换警服,就在楼下的车里匆忙换一下。
不久后,于大华和肇玉芳去外地亲戚家串门,顺便散散心。当时两人还没有手机,这些孩子联系不上他们,在全城整整找了3天,最后想尽办法才弄清原委。
“回家后,这些孩子看到我俩都哭了,要我们以后出门一定告诉他们一声。他们是怕我俩想不开出意外,那一刻我们被这些孩子感动了,他们是在真心实意关心我们。”肇玉芳说。
就这样,这些孩子介入了于大华夫妇的生活,他们的陪伴,慢慢减轻了两位老人的失子之痛。
唤一声“爸妈”,关心照顾19年
料理完于海的后事,于海的战友们围着肇玉芳说:“以后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当时肇玉芳并没当真,以为这是孩子们同情自己说的一句客套话,但后来的事情远远超过她的预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孩子中有人开始称呼于大华、肇玉芳为“爸妈”,大家也陆续跟着改口,彼此并没有尴尬。
讲起和这些“儿女”之间的故事,肇玉芳有说不完的话。范驰、黄旭、师帅、张顺国、石明……一些孩子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原单位,但也没有中断来往。
2011年夏天,于大华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心肌梗死,需要马上做心脏支架手术。肇玉芳吓得手脚发软,连在手术通知书上签字的笔都无法握住。无助的肇玉芳给范驰打了电话,范驰立即赶到医院,毫不犹豫地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黄旭出差回到沈阳后也直接赶到医院。
在于大华住院的日子里,孩子们轮班去护理。肇玉芳说:“医院的环境不好,我不想他们在医院待太久,可他们说自家人有啥客气的。看到他们忙前忙后,这心里特别温暖和踏实。”
2015年正月初六一大早,于大华刚起床就接到黄旭的电话:“爸,起床没?下趟楼啊。”于大华下楼一看,黄旭端着一大屉饺子,上面盖着保鲜膜,身后还有一堆礼物。
原来,这年是于大华66岁生日年,按照北方习俗,儿女要在正月初六这天给父母包68个饺子。“我也算挺坚强的,可那天真没绷住,流了泪,难得孩子这份心。”于大华回忆说。
在肇玉芳眼里,黄旭话不多但心特别细,下班后时不时就来家里待一阵儿,临走前还习惯性地把各屋转一遍。“一次他已经走了一会,又折了回来,手里多了两袋米,我问他咋买米了啊,他说‘我看你剩的米不多了’。”肇玉芳说。
师帅是女孩,同样很细心,尽管已经调离公交分局,但逢年过节都会来探望二老,肇玉芳有心事也习惯找她唠唠。2018年9月,沈阳市公安局举行纪念英烈活动,肇玉芳被邀参加并发言。她有点儿紧张,就拨通了师帅的电话。师帅鼓励她:“妈,不用紧张,我一会儿就去你那儿,到时我坐台下给你打气。”
没多久,师帅便买来新衣服赶来让肇玉芳试穿,还宽慰她说:“妈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参加,穿上新衣服提精气神儿。”
就这样,19年来“儿女们”从来没有落下年节、两人生日,周末泡温泉、旅游、挖野菜,带着二老走遍了全省。
“19年里我们老两口连米面油都没买过,全是孩子们孝敬的,穿的也没缺过。邻居和亲戚都说,即便亲儿子在世也未必能做到这样细致。”于大华满是感慨。
暖暖亲情,扶持老人走出阴霾
于海走后的前几年,老两口由于悲伤过度,经常生病住院,最多的一年,先后住过22次院。
2014年,于大华查出右眼基底细胞癌。“我俩都是工薪阶层,最无助的时候,孩子们齐刷刷地赶到医院,说医疗费不够大家一起拿。连病友都纳闷‘你怎么有这么多好儿女’。”
“妈,上回给您买的连衣裙怎么没穿?”“爸,给您带的海鲜吃完了吗?”“妈,你看我这几年得的奖章不少呢。”“妈,你孙子蹿个儿快一米九了”……于大华、肇玉芳的手机里,孩子们和他俩日常交流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些年,老两口眼见着孩子们事业有成,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但唯独在结婚生子上,这些孩子都刻意隐瞒,就是害怕两位老人会拿已经牺牲的儿子作对比而伤心。
“拿范驰来说吧,当初我一直张罗给他介绍对象,他总说工作忙不急。有一年路过他单位,我就上他办公室看看,看到桌上的一个相架,才知道他的孩子都好几岁了。”肇玉芳笑着说,“不过,打那以后,他经常带着老婆孩子来家里。”
去年,得知警队90后民警赵春舒回本溪老家结婚,老两口提出一定要参加他的婚礼,并最终成行。“喜欢春舒这孩子,特别实在,回老家总记着给我们带土特产。知道我喜欢挖野菜,周末他就带我到郊外去找。”肇玉芳说。
2019年春天,老两口在沈北新区承包了一片果园。孩子们知道后,一到周末就往山上跑,帮着干活、做饭。秋天果子丰收,他们又帮着四处联系卖水果。当村民问起老两口来年是否还承包果园时,他俩态度坚决:“不包了,我们不累,倒把孩子们给累够呛,心疼。”
老两口最高兴的事,是孩子们真情相伴帮助自己彻底走出阴霾,让家里有了烟火气。因为心情好,他们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最近三四年没再住过院。
编辑/纤手暖
失去一个儿子,来了一群孩子
2019年9月22日,沈阳市回龙岗公墓,一群民警簇拥着两位素衣老人,为于海烈士献花祭扫,气氛庄严肃穆。于海是两位老人的独子,牺牲前是沈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一名刑警。这一天是于海牺牲19周年忌日。
19年来,每到清明和于海忌日,祭扫烈士墓已成为沈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新老民警约定俗成的规矩。19年间,于海的战友们把他的父母唤作“爸妈”,用温暖陪伴帮助老人消弭失子之痛,让这个家庭回归正常。
于大华的家中,有关于海的照片、证书、用过的警衔仍然留存着,儿子从警是他莫大的骄傲。
“他从小就想当警察,上初中时有一次被校外的小混混拦住要钱,他回家后愤愤地说长大后就当警察,把这些坏人全都抓起来。”于大华说。
1998年,于海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公安部门,先后从事过反扒、刑警等工作。
2000年9月22日下午,沈陽警方接到群众举报,一辆被盗车辆在大东区三家子一带出现。已经连续工作一天一夜的于海主动请战,与另外6名民警迅速出击。就在于海接近该车准备实施抓捕的瞬间,歹徒突然加大油门,直冲于海撞去,鲜血顿时染红了马路。虽经全力抢救,年仅23岁的于海终因心脏主动脉破裂、胸腔积血过多而壮烈牺牲。
尽管事过19年,忆及往事,两位老人仍难掩悲情:“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感觉天都塌了!”于海牺牲时,老两口领取了抚恤金和慰问金,没再提过任何要求,甚至拒领丧葬费。“当时一直有个幻觉,感觉这钱没收,儿子就还活着。”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几乎击垮了老两口,他们整天以泪洗面。于海生前的战友轮流来家里陪两位老人。肇玉芳至今记得,他们挤在床前的沙发上,又不太会说劝慰的话,就那样默默地守着。
有一阵子,肇玉芳看见这些孩子穿着警服在眼前,就忍不住流泪。孩子们很细心,再来的时候就都不穿警服了。有时候从单位赶过来,来不及换警服,就在楼下的车里匆忙换一下。
不久后,于大华和肇玉芳去外地亲戚家串门,顺便散散心。当时两人还没有手机,这些孩子联系不上他们,在全城整整找了3天,最后想尽办法才弄清原委。
“回家后,这些孩子看到我俩都哭了,要我们以后出门一定告诉他们一声。他们是怕我俩想不开出意外,那一刻我们被这些孩子感动了,他们是在真心实意关心我们。”肇玉芳说。
就这样,这些孩子介入了于大华夫妇的生活,他们的陪伴,慢慢减轻了两位老人的失子之痛。
唤一声“爸妈”,关心照顾19年
料理完于海的后事,于海的战友们围着肇玉芳说:“以后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当时肇玉芳并没当真,以为这是孩子们同情自己说的一句客套话,但后来的事情远远超过她的预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孩子中有人开始称呼于大华、肇玉芳为“爸妈”,大家也陆续跟着改口,彼此并没有尴尬。
讲起和这些“儿女”之间的故事,肇玉芳有说不完的话。范驰、黄旭、师帅、张顺国、石明……一些孩子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原单位,但也没有中断来往。
2011年夏天,于大华突然晕倒,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心肌梗死,需要马上做心脏支架手术。肇玉芳吓得手脚发软,连在手术通知书上签字的笔都无法握住。无助的肇玉芳给范驰打了电话,范驰立即赶到医院,毫不犹豫地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黄旭出差回到沈阳后也直接赶到医院。
在于大华住院的日子里,孩子们轮班去护理。肇玉芳说:“医院的环境不好,我不想他们在医院待太久,可他们说自家人有啥客气的。看到他们忙前忙后,这心里特别温暖和踏实。”
2015年正月初六一大早,于大华刚起床就接到黄旭的电话:“爸,起床没?下趟楼啊。”于大华下楼一看,黄旭端着一大屉饺子,上面盖着保鲜膜,身后还有一堆礼物。
原来,这年是于大华66岁生日年,按照北方习俗,儿女要在正月初六这天给父母包68个饺子。“我也算挺坚强的,可那天真没绷住,流了泪,难得孩子这份心。”于大华回忆说。
在肇玉芳眼里,黄旭话不多但心特别细,下班后时不时就来家里待一阵儿,临走前还习惯性地把各屋转一遍。“一次他已经走了一会,又折了回来,手里多了两袋米,我问他咋买米了啊,他说‘我看你剩的米不多了’。”肇玉芳说。
师帅是女孩,同样很细心,尽管已经调离公交分局,但逢年过节都会来探望二老,肇玉芳有心事也习惯找她唠唠。2018年9月,沈阳市公安局举行纪念英烈活动,肇玉芳被邀参加并发言。她有点儿紧张,就拨通了师帅的电话。师帅鼓励她:“妈,不用紧张,我一会儿就去你那儿,到时我坐台下给你打气。”
没多久,师帅便买来新衣服赶来让肇玉芳试穿,还宽慰她说:“妈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参加,穿上新衣服提精气神儿。”
就这样,19年来“儿女们”从来没有落下年节、两人生日,周末泡温泉、旅游、挖野菜,带着二老走遍了全省。
“19年里我们老两口连米面油都没买过,全是孩子们孝敬的,穿的也没缺过。邻居和亲戚都说,即便亲儿子在世也未必能做到这样细致。”于大华满是感慨。
暖暖亲情,扶持老人走出阴霾
于海走后的前几年,老两口由于悲伤过度,经常生病住院,最多的一年,先后住过22次院。
2014年,于大华查出右眼基底细胞癌。“我俩都是工薪阶层,最无助的时候,孩子们齐刷刷地赶到医院,说医疗费不够大家一起拿。连病友都纳闷‘你怎么有这么多好儿女’。”
“妈,上回给您买的连衣裙怎么没穿?”“爸,给您带的海鲜吃完了吗?”“妈,你看我这几年得的奖章不少呢。”“妈,你孙子蹿个儿快一米九了”……于大华、肇玉芳的手机里,孩子们和他俩日常交流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些年,老两口眼见着孩子们事业有成,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但唯独在结婚生子上,这些孩子都刻意隐瞒,就是害怕两位老人会拿已经牺牲的儿子作对比而伤心。
“拿范驰来说吧,当初我一直张罗给他介绍对象,他总说工作忙不急。有一年路过他单位,我就上他办公室看看,看到桌上的一个相架,才知道他的孩子都好几岁了。”肇玉芳笑着说,“不过,打那以后,他经常带着老婆孩子来家里。”
去年,得知警队90后民警赵春舒回本溪老家结婚,老两口提出一定要参加他的婚礼,并最终成行。“喜欢春舒这孩子,特别实在,回老家总记着给我们带土特产。知道我喜欢挖野菜,周末他就带我到郊外去找。”肇玉芳说。
2019年春天,老两口在沈北新区承包了一片果园。孩子们知道后,一到周末就往山上跑,帮着干活、做饭。秋天果子丰收,他们又帮着四处联系卖水果。当村民问起老两口来年是否还承包果园时,他俩态度坚决:“不包了,我们不累,倒把孩子们给累够呛,心疼。”
老两口最高兴的事,是孩子们真情相伴帮助自己彻底走出阴霾,让家里有了烟火气。因为心情好,他们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最近三四年没再住过院。
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