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个视频让大家后怕不已。
光线昏暗的夜里,一名三四岁的男童双手抓住方向盘,先是向左急打,在快要撞上两名行人前,又将方向盘快速向右移动。车子晃晃悠悠在路上蛇行着,看着就惊险。
然而,其父母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的危险性。
孩子的爸爸说,他自己也坐在驾驶座上,控制着刹车油门,强调车速不快,而且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孩子的母亲则在朋友圈发视频炫耀,配文曰:驾驶技术不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会让孩子开车上路?
竟然是因为儿子路上哭闹,于是爸爸试图通过以这种方式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是安抚好了,网友却被激怒了!
“这种行为简直是放任纵容,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完全不拿生命当回事,罚200扣两分,罚得太轻了。”
更有网友担心地指出:“父母这么没有规则意识,难以想象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当父母漠视规则,带着孩子挑战底线的时候,我们除了愤怒这些父母的“熊”,也会忧心那些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只有父母先坚守原则,才能养出有规则的孩子。
有一个“美国父亲超市教孩子道歉”的案例曾刷爆朋友圈。
名叫珍妮的小女孩不知什么原因不高兴,于是就把脾气发到了姐姐身上。她故意打掉了姐姐手上的东西,把姐姐吓了一跳。父亲要求珍妮向姐姐道歉,珍妮却耍赖拒不道歉,并且强调自己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而已。
父亲不为所动,对孩子说:“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你都必须得道歉。”
不管是珍妮地上撒泼打滚,还是姐姐退让说算了不要道歉了,父亲坚持认为,珍妮做错事情,不管对方要不要,道歉就是基本的原则。
在父亲温柔的坚持和耐心的引导下,珍妮最后终于说出了那个困难的“sorry”,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父亲对道歉一事不容耍赖的底线。
真心为这个父亲点赞。
不管事情有多小,不管事情的原因如何,不管对方是否介意,做错事影响到别人,就必须向人道歉。
这种原则的坚持,让孩子明白了犯错后的正确应对。也防止了孩子以后以“不小心”为借口故意伤害别人。孩子会从中学得: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讲原则时,父母最怕的是什么?估计就是孩子的哭闹。
孩子哭闹撒泼起来,父母真的是心疼又心烦,很容易乱了分寸。于是,父母往往会在孩子的哭闹中妥协、退让,就像那个新闻中让孩子开车的父亲一样,失去底线而不在意。
那,孩子哭闹时,父母如何才能坚持住原则呢?
一是坚定地说“不”。
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
孩子哭闹时,我们就很容易出现焦躁、厌烦、愤怒等负面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是孩子都会有的试探,坚定地对孩子申明原则,以及自己绝不退让的态度。孩子明白父母的态度后,就会放弃试探,接受父母不妥协的事實。
二是转移注意力。
特别是孩子在执拗敏感期的时候,有时候,脾气上来了,就会不管不顾,撒泼打滚。这时,以游戏、新奇物品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往往可以让孩子从激动的情绪和激烈的行为当中抽离出来。几次尝试后,孩子也会渐渐明白,父母声明的原则,不会因为自己撒泼打滚大哭大闹就改变。
三是言传身教。
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最离不开的,就是父母的引导和示范。在平日里,父母要首先以身作则,先自觉坚定地遵守原则。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为模式、规则意识,会在3-6岁的阶段基本定型。而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关键作用。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以身作则,从孩子小时做起、从日常做起,教孩子懂规则、守规则,帮助孩子将规则意识浸润到心里。
知乎关于“为什么做家长的一定要有原则”一问里,有个高赞回答是:家长有原则,孩子做事才会有规则感,知道界限不能逾越,秩序不能破坏。
无论是是非对错观念的形成,孩子界限规则的明确,或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父母对原则的坚持。
霍震霆对郭晶晶育儿方面赞赏有加,其中一点就是郭晶晶的讲原则。
比如,郭晶晶在某次采访时,讲到自己规定孩子做作业时,必须专心,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以玩乐。所以即使公公霍震霆来看孩子,只要孩子们作业没做完,郭晶晶也会坚持原则“不给公公面子”,让孩子先把功课做完再陪爷爷。
霍震霆对此没有不满,反而积极配合。因为他知道,郭晶晶这样做,孩子能更好地养成时间管理、做事规划的好习惯。这对孩子来说,是好事。
智慧的父母都明白:真正爱孩子,就一定要守住原则和底线,让孩子知道世界并不是以他为中心,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是非对错”,什么是“底线不容挑战”。
相信,在爱与规则的保护下,孩子一定能明辨是非、分清黑白、明晰分寸,成为一个懂规则、不越界的人。
编辑/纤手暖
光线昏暗的夜里,一名三四岁的男童双手抓住方向盘,先是向左急打,在快要撞上两名行人前,又将方向盘快速向右移动。车子晃晃悠悠在路上蛇行着,看着就惊险。
然而,其父母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的危险性。
孩子的爸爸说,他自己也坐在驾驶座上,控制着刹车油门,强调车速不快,而且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孩子的母亲则在朋友圈发视频炫耀,配文曰:驾驶技术不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会让孩子开车上路?
竟然是因为儿子路上哭闹,于是爸爸试图通过以这种方式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是安抚好了,网友却被激怒了!
“这种行为简直是放任纵容,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完全不拿生命当回事,罚200扣两分,罚得太轻了。”
更有网友担心地指出:“父母这么没有规则意识,难以想象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
当父母漠视规则,带着孩子挑战底线的时候,我们除了愤怒这些父母的“熊”,也会忧心那些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影响最大的人。只有父母先坚守原则,才能养出有规则的孩子。
有一个“美国父亲超市教孩子道歉”的案例曾刷爆朋友圈。
名叫珍妮的小女孩不知什么原因不高兴,于是就把脾气发到了姐姐身上。她故意打掉了姐姐手上的东西,把姐姐吓了一跳。父亲要求珍妮向姐姐道歉,珍妮却耍赖拒不道歉,并且强调自己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而已。
父亲不为所动,对孩子说:“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你都必须得道歉。”
不管是珍妮地上撒泼打滚,还是姐姐退让说算了不要道歉了,父亲坚持认为,珍妮做错事情,不管对方要不要,道歉就是基本的原则。
在父亲温柔的坚持和耐心的引导下,珍妮最后终于说出了那个困难的“sorry”,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父亲对道歉一事不容耍赖的底线。
真心为这个父亲点赞。
不管事情有多小,不管事情的原因如何,不管对方是否介意,做错事影响到别人,就必须向人道歉。
这种原则的坚持,让孩子明白了犯错后的正确应对。也防止了孩子以后以“不小心”为借口故意伤害别人。孩子会从中学得: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讲原则时,父母最怕的是什么?估计就是孩子的哭闹。
孩子哭闹撒泼起来,父母真的是心疼又心烦,很容易乱了分寸。于是,父母往往会在孩子的哭闹中妥协、退让,就像那个新闻中让孩子开车的父亲一样,失去底线而不在意。
那,孩子哭闹时,父母如何才能坚持住原则呢?
一是坚定地说“不”。
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
孩子哭闹时,我们就很容易出现焦躁、厌烦、愤怒等负面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是孩子都会有的试探,坚定地对孩子申明原则,以及自己绝不退让的态度。孩子明白父母的态度后,就会放弃试探,接受父母不妥协的事實。
二是转移注意力。
特别是孩子在执拗敏感期的时候,有时候,脾气上来了,就会不管不顾,撒泼打滚。这时,以游戏、新奇物品或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往往可以让孩子从激动的情绪和激烈的行为当中抽离出来。几次尝试后,孩子也会渐渐明白,父母声明的原则,不会因为自己撒泼打滚大哭大闹就改变。
三是言传身教。
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最离不开的,就是父母的引导和示范。在平日里,父母要首先以身作则,先自觉坚定地遵守原则。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为模式、规则意识,会在3-6岁的阶段基本定型。而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关键作用。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以身作则,从孩子小时做起、从日常做起,教孩子懂规则、守规则,帮助孩子将规则意识浸润到心里。
知乎关于“为什么做家长的一定要有原则”一问里,有个高赞回答是:家长有原则,孩子做事才会有规则感,知道界限不能逾越,秩序不能破坏。
无论是是非对错观念的形成,孩子界限规则的明确,或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父母对原则的坚持。
霍震霆对郭晶晶育儿方面赞赏有加,其中一点就是郭晶晶的讲原则。
比如,郭晶晶在某次采访时,讲到自己规定孩子做作业时,必须专心,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以玩乐。所以即使公公霍震霆来看孩子,只要孩子们作业没做完,郭晶晶也会坚持原则“不给公公面子”,让孩子先把功课做完再陪爷爷。
霍震霆对此没有不满,反而积极配合。因为他知道,郭晶晶这样做,孩子能更好地养成时间管理、做事规划的好习惯。这对孩子来说,是好事。
智慧的父母都明白:真正爱孩子,就一定要守住原则和底线,让孩子知道世界并不是以他为中心,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是非对错”,什么是“底线不容挑战”。
相信,在爱与规则的保护下,孩子一定能明辨是非、分清黑白、明晰分寸,成为一个懂规则、不越界的人。
编辑/纤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