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他的代表作《蝇王》中广泛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尽管小说的主人公只是一群孩子,但是,他们在孤岛上的生活正是人类社会的缩影。作品用故事象征现实生活,象征人类社会。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索作品的主题。
关健词: 《蝇王》 人物 象征
《蝇王》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在一次未来的核战争中,一群男孩儿乘飞机撤离英国。飞机在海上失事,孩子们流落到孤岛上,开始了完全由他们自己支配的新生活。起初,他们还能够维持文明生活,竭力建立民主而有序的社会,但是文明渐渐失去了对孩子们的影响,伴随着对野兽的恐惧,孩子们分裂为两派:理智民主派和疯狂专制派,并且开始了血腥的残杀……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孩子,所描述的也是孩子们的活动,但它却不能简单地被当作一部儿童文学来对待。戈尔丁正是选择孩子这样一个和初期人类有着更多相似性的人群,作为小说的主要象征体,通过描写各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纷争,以及涉及的各种事物,来探索人的本质,揭示社会现实。因此,了解和分析小说的人物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小说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索作品的主题。
一、文明的象征:拉尔夫
拉尔夫是小说的主角,一个金发的男孩儿。因为他勇敢、坚强又不乏主见,孩子们选他为首领,手里拿着那个象征着民主和文明的海螺。他按照大家的意愿行事,尽职尽责,致力于在荒岛上建立文明民主的社会。拉尔夫知道怎样才能获救,他力主保存火堆,发出求救的信号;他不反对狩猎,却认为狩猎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获救才能最终赢得生存……拉尔夫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和理性的力量。但是,拉尔夫个性乖戾、傲慢。作为首领,他仅仅知道指挥孩子们进行各种活动,却不知道怎样把孩子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甚至瞧不起这些小家伙们。拉尔夫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皮格在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时甚至和孩子们一起嘲笑皮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也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对西蒙的迫害。最终,拉尔夫眼睁睁地看着皮格惨遭杀害,自己也被追杀得无处可逃,他未能把孩子们引向光明。这一切都在暗示着人类的民主是多么的脆弱无力。拉尔夫获得营救时,他再也控制不住为“天真的失去”放声大哭起来。这种“天真的失去”正是拉尔夫无知的结束,是他对人性黑暗本质的痛苦认识的开始。
二、科学的象征:皮格
皮格出身贫寒。他聪明、善良,而且意识超前。他把贝壳做成螺号,提出以螺号来召集会议,主张点小堆火来保证烟火的长期性,反对用大火以防毁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他还提出在海滩上建造茅屋来御寒避雨。皮格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智慧。皮格的眼镜让他成为人类科学的象征。眼镜是孤岛上唯一能为孩子们带来火的东西,而火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火让孩子们可以向远方发出求救的信号,也成了他们争夺的焦点并且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分裂。皮格过高地估计了知识的力量,却没有意识到人性黑暗的本质。皮格向往着成人的世界。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想着要是有成人就好了。而成人的世界却更加残酷,而且恰恰是因为成人之间的残杀才使得他们流落到孤岛上。皮格最后抱着象征着民主的螺号惨死,他至死都坚信民主的力量。这无疑是对人类社会的讽喻,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疯狂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提醒着人们专制的力量是多么可怕,而民主又是多么脆弱。
三、真理的象征:西蒙
西蒙敢于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有着非凡的洞察力,是小说中最富于理智的人物。孩子们流落荒岛后担心岛上有野兽,于是开始四处搜寻,西蒙却一语道破:“也许你们惧怕的野兽正是我们自己。”这当然不能为孩子们所理解。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解除孩子们的恐惧,他独自一人去探个究竟。在森林里,西蒙遇到了那个象征着野蛮和邪恶的“蝇王”。恍惚中,“蝇王”对他说道:“你以为野兽可以捕尽杀绝,真是异想天开!……正是我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野兽才捕杀不尽。”和“蝇王”梦魇般的对白让西蒙领悟到邪恶就是在人类自身之中,人性是黑暗、罪恶的。这也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西蒙迫切地想把真相告诉其他的孩子,可却在孩子们原始野蛮的狂舞盛典中被当作野兽活活杀死了。理智被野蛮践踏,邪恶战胜了善良,无知取代了真理。
四、邪恶的象征:杰克
杰克是一个与前三者相对立的人物。小说是这样描述他的外表的:“他瘦高的个子,一头红色的头发上面压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满脸的雀斑、污迹,丑陋却不失机敏。”红发和丑陋正是西方传统文化中魔鬼的象征,他黑色帽子下隐藏着一颗同样黑色的心,隐藏着和魔鬼一样丑陋、邪恶的灵魂。个性残暴、崇尚野蛮、嗜杀成性的杰克不思进取,只想当首领。他利用孩子们对野兽的恐惧把他们吸引到他的部落。杰克带领他的部下抢来皮格的眼镜,点起了仅供烤肉用的火堆,肉一吃完,随即熄灭火。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杰克手中,退化为仅仅用来满足人的食物这一最低需要的简单手段。杰克带领部下狩猎,起初是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但后来却演变成游戏和杀人悲剧。故事最后,杰克用大石头砸死了皮格,又决心要把拉尔夫置于死地。在杰克身上,人类邪恶和残暴的本性暴露无疑,文明和理性丧失殆尽。对杰克的刻画无疑又一次暗讽着人类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用独裁取代了民主,千百万人追随着他们却不觉可悲。民主和真理在专制和愚昧面前是那样脆弱无力。
《蝇王》选择了一群孩子作为主人公。孩子们代表着大自然中纯真的人类,他们生活的小岛就是成人社会的缩影。小说赋予每个人物特殊的象征意义,用孩子们的故事象征现实生活,象征人类社会,戈尔丁通过展示各个人物的思想和内涵,揭示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来影射人性本质的黑暗,以及现代文明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他真诚地希望人类能够摆脱邪恶的本性,从黑暗的现实社会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威廉·戈尔丁著.龚志诚译.蝇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4]张立生.面对现实的冷峻思索:谈戈尔丁与《蝇王》的思想内容[J].外国文学研究,1983,(4):72-76.
(作者系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
关健词: 《蝇王》 人物 象征
《蝇王》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在一次未来的核战争中,一群男孩儿乘飞机撤离英国。飞机在海上失事,孩子们流落到孤岛上,开始了完全由他们自己支配的新生活。起初,他们还能够维持文明生活,竭力建立民主而有序的社会,但是文明渐渐失去了对孩子们的影响,伴随着对野兽的恐惧,孩子们分裂为两派:理智民主派和疯狂专制派,并且开始了血腥的残杀……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孩子,所描述的也是孩子们的活动,但它却不能简单地被当作一部儿童文学来对待。戈尔丁正是选择孩子这样一个和初期人类有着更多相似性的人群,作为小说的主要象征体,通过描写各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纷争,以及涉及的各种事物,来探索人的本质,揭示社会现实。因此,了解和分析小说的人物的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理解小说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几个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索作品的主题。
一、文明的象征:拉尔夫
拉尔夫是小说的主角,一个金发的男孩儿。因为他勇敢、坚强又不乏主见,孩子们选他为首领,手里拿着那个象征着民主和文明的海螺。他按照大家的意愿行事,尽职尽责,致力于在荒岛上建立文明民主的社会。拉尔夫知道怎样才能获救,他力主保存火堆,发出求救的信号;他不反对狩猎,却认为狩猎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获救才能最终赢得生存……拉尔夫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和理性的力量。但是,拉尔夫个性乖戾、傲慢。作为首领,他仅仅知道指挥孩子们进行各种活动,却不知道怎样把孩子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甚至瞧不起这些小家伙们。拉尔夫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皮格在政治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时甚至和孩子们一起嘲笑皮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也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对西蒙的迫害。最终,拉尔夫眼睁睁地看着皮格惨遭杀害,自己也被追杀得无处可逃,他未能把孩子们引向光明。这一切都在暗示着人类的民主是多么的脆弱无力。拉尔夫获得营救时,他再也控制不住为“天真的失去”放声大哭起来。这种“天真的失去”正是拉尔夫无知的结束,是他对人性黑暗本质的痛苦认识的开始。
二、科学的象征:皮格
皮格出身贫寒。他聪明、善良,而且意识超前。他把贝壳做成螺号,提出以螺号来召集会议,主张点小堆火来保证烟火的长期性,反对用大火以防毁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他还提出在海滩上建造茅屋来御寒避雨。皮格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智慧。皮格的眼镜让他成为人类科学的象征。眼镜是孤岛上唯一能为孩子们带来火的东西,而火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火让孩子们可以向远方发出求救的信号,也成了他们争夺的焦点并且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分裂。皮格过高地估计了知识的力量,却没有意识到人性黑暗的本质。皮格向往着成人的世界。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想着要是有成人就好了。而成人的世界却更加残酷,而且恰恰是因为成人之间的残杀才使得他们流落到孤岛上。皮格最后抱着象征着民主的螺号惨死,他至死都坚信民主的力量。这无疑是对人类社会的讽喻,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疯狂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提醒着人们专制的力量是多么可怕,而民主又是多么脆弱。
三、真理的象征:西蒙
西蒙敢于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有着非凡的洞察力,是小说中最富于理智的人物。孩子们流落荒岛后担心岛上有野兽,于是开始四处搜寻,西蒙却一语道破:“也许你们惧怕的野兽正是我们自己。”这当然不能为孩子们所理解。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解除孩子们的恐惧,他独自一人去探个究竟。在森林里,西蒙遇到了那个象征着野蛮和邪恶的“蝇王”。恍惚中,“蝇王”对他说道:“你以为野兽可以捕尽杀绝,真是异想天开!……正是我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野兽才捕杀不尽。”和“蝇王”梦魇般的对白让西蒙领悟到邪恶就是在人类自身之中,人性是黑暗、罪恶的。这也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西蒙迫切地想把真相告诉其他的孩子,可却在孩子们原始野蛮的狂舞盛典中被当作野兽活活杀死了。理智被野蛮践踏,邪恶战胜了善良,无知取代了真理。
四、邪恶的象征:杰克
杰克是一个与前三者相对立的人物。小说是这样描述他的外表的:“他瘦高的个子,一头红色的头发上面压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满脸的雀斑、污迹,丑陋却不失机敏。”红发和丑陋正是西方传统文化中魔鬼的象征,他黑色帽子下隐藏着一颗同样黑色的心,隐藏着和魔鬼一样丑陋、邪恶的灵魂。个性残暴、崇尚野蛮、嗜杀成性的杰克不思进取,只想当首领。他利用孩子们对野兽的恐惧把他们吸引到他的部落。杰克带领他的部下抢来皮格的眼镜,点起了仅供烤肉用的火堆,肉一吃完,随即熄灭火。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杰克手中,退化为仅仅用来满足人的食物这一最低需要的简单手段。杰克带领部下狩猎,起初是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但后来却演变成游戏和杀人悲剧。故事最后,杰克用大石头砸死了皮格,又决心要把拉尔夫置于死地。在杰克身上,人类邪恶和残暴的本性暴露无疑,文明和理性丧失殆尽。对杰克的刻画无疑又一次暗讽着人类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用独裁取代了民主,千百万人追随着他们却不觉可悲。民主和真理在专制和愚昧面前是那样脆弱无力。
《蝇王》选择了一群孩子作为主人公。孩子们代表着大自然中纯真的人类,他们生活的小岛就是成人社会的缩影。小说赋予每个人物特殊的象征意义,用孩子们的故事象征现实生活,象征人类社会,戈尔丁通过展示各个人物的思想和内涵,揭示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来影射人性本质的黑暗,以及现代文明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他真诚地希望人类能够摆脱邪恶的本性,从黑暗的现实社会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威廉·戈尔丁著.龚志诚译.蝇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4]张立生.面对现实的冷峻思索:谈戈尔丁与《蝇王》的思想内容[J].外国文学研究,1983,(4):72-76.
(作者系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