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缺失尤为普遍,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力军,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入手,进而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科学有力的建议和举措,为推进民主校园、和谐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法律素养
  一、 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使得依法治校也成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学法、用法、守法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就总体上而言,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法律基本常识欠缺
  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基本上各高校都安排大班授课。另外,教材内容也过于笼统和简单,基本上只做些原则性、概括性的介绍。学生对该门课程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教育体制和学习理念的落后导致学生的法律基本常识欠缺。
  2.尚未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目前大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负面影响,普遍没有形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对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缺乏统一认识,在用法、守法方面也没有明确清晰的概念。
  3.违法违纪行为有增无减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增多,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大大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大学生的犯罪手段和犯罪种类不断增加,学校法律教育的匮乏也是导致这些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虽说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优秀人才,然而一旦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理念不能与时俱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影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加上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年少气盛导致他们难免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激情的背后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后果。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做事只凭主观臆断,对他人和社会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在管理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法制理念,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才能够填补法律在他们生活中的缺失。
  1.思想上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育人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要更新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错误理念。辅导员可以在日常管理中向学生传播传统的道德观念,例如“诚实守信”“以和为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传统民族精神,不断地利用道德观念对学生的法律素养施以积极影响。此外,不断给学生讲解各种法律故事,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
  2.培养大学生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法
  想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让学生彻底信服,辅导员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另外,对待学生要秉持公平的态度。只有从自身出发,做好榜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寻找最佳的解决纠纷的方法。使学生在面临纠纷时能冷静下来,不意气用事,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
  3.拓展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法律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素养提高的重要一环。课余时间,辅导员可以带学生旁听一些法庭审理,事后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评价。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普法宣传,一方面可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4.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氛围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法治化是高校贯彻依法治校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高校能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法制化的校园,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的前提。
  实践证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形成,必须要进行培养,其形成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有耐心、恒心和决心,通过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社会舆论、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予以积极熏陶,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化法制观念的新型人才,这也是我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若冰.关于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2]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水平和档次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其办学水平和发展前景。高职院校要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就必须突出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和“地域性”。要将重点专业的“职业性”特征突出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中,要大力宣传区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帮助其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的远大志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性;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protein,GFAP)的表达及二者关系与非电刺激组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
介绍山西电网调度所采用的分布式智能模拟屏系统的分布式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线驱动器、遥测显示器、智能模拟元件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管理.
摘 要:“微课”与“慕课”大环境背景相同,都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教学要求的必然产物。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如何深入开展微慕课研究与实践,要在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微课;慕课;云计算  “微课”与“慕课”大环境背景相同,都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教学要求的必然产物。但是,“微课”与“慕课”的实际需求和内容要求却不相同。  “微课”发源于微博。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先生认为,“‘微课
摘 要:在新教育环境中,加强对教师口语培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培养教师口语的意义、问题、对策和前景进行分析,以期在教师口语培训中为相关部门制订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师;口语培训;前景  教师口语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用来交流思想和传授知识的口语。在教师口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口语培训方式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针对这
摘 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就业环境中,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概念,以及就业导向模式下高职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专业学习  就业不仅影响着毕业生的前途,也关乎着国家的稳定。毕业生是否可以顺利就业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学校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
介绍原苏联800MW超临界参数机组锅炉的垂直管屏水冷壁系统、启动系统。分析超 界参数下工质的热物理特性与水冷壁系统运行特性的关系。以及防止水动力多值性、减小热偏差、避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