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不留死角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的一天,黑人妇女玛丽·汉密尔顿作为证人,在美国亚拉巴州的法庭上,接受白人检察官的调查问讯。
  “你能如实回答我的提问吗,玛丽?”检察官问道。玛丽·汉密尔顿瞟了一眼检察官,闭口不语。检察官提高音量说:“请回答问题,玛丽!”玛丽·汉密尔顿白了他一眼,依然不作声。检察官有些恼火,再次提高音量:“你能听见我的问题吗,玛丽?”玛丽·汉密尔顿瞪了他一眼,仍然一言不发。
  检察官很生气,转身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我请求您让证人配合我的调查。”法官严厉地对玛丽·汉密尔顿说:“证人,你有责任和义务如实回答提问!”
  玛丽·汉密尔顿抬起头,大声说:“法官大人,我拒绝回答这位检察官的提问!”
  “为什么?”法官问道。
  “检察官刚才叫我‘玛丽’非常不妥,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玛丽·汉密尔顿理直气壮地说,“我认为,在法庭这样一个庄重场合,他应该称呼我‘汉密尔顿小姐’才对!”
  听玛丽·汉密尔顿这么一说,检察官很感意外,完全不能认同,但是,玛丽·汉密尔顿坚持己见,拒不配合法庭调查,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最后,法官说:“我认为,玛丽这个名字是一个适当的称呼。”结果,他判定玛丽·汉密尔顿犯有蔑视法庭罪。
  玛丽·汉密尔顿不服判决,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她据理力争,态度鲜明而坚决地捍卫自己的观点。联邦最高法院经过认真审理,最终裁定检察官在法庭上对玛丽·汉密尔顿女士直呼其名,的确蔑视了司法程序的礼节,他应该郑重地使用“汉密尔顿小姐”这一称呼。
  这个真实的故事记录在《美国平等的历程》一书中。
  (选自《政府法制》)
  【赏析】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玛丽·汉密尔顿为一个称呼而较真,似乎有一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试想,如果一個人连如此简单的一个尊重你的称呼都不愿给予的话,那么,你还能指望他给予你更大的尊重吗?玛丽·汉密尔顿的较真,是在人们容易忽视的细节处画上着重号,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记一种理念——尊重他人,不可留有死角。
其他文献
前些时候,本人参加了一场“成功创业模式”的讨论,众说纷纭,议而未决。今天阅读了小羽的创业故事,颇有感触,想借此发表自己的愚见。  从小羽在科技兴国的大环境下,凭借聪明才智,依靠传统工艺研发出新式花茶的情况分析,创业依赖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  托尔斯泰有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成功创业与幸福家庭一样,其大体模式,即中华国学经典中所言的追求“天地人和”。  这里所说的“天
期刊
【文题解读】  通览整则材料,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其中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等句子,着重指出的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既有现象,可以看作材料的“背景”,这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情况,但同时,“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就是说,“这些评价”,既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
期刊
有多久的日子,我们不曾抬头微笑了?它太柔和了,配不上我们心中的豪情了吧;它太舒缓了,赶不上我们匆忙的脚步了吧;它太肤浅了,追不上我们的深沉了吧。  可是我们真的不需要它了吗?当我们在艰难的困境中奋勇前行时,当我们度过阴雨又见天晴时,当我们历经长途再见熟悉的家门时,伴随着恬淡的幸福产生的还有那种最自然、最舒展的表情。  笑并非一定是嘴角上扬?,眉毛弯弯,腮帮带点红晕的表情。它是平凡的,是一种随处可见
期刊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妙笔生花,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而又耐人寻味的评语。  唐代,某人参加科举考试,在文中引用了《尚书》中的一句话:“昧昧我思之。”该考生误将“昧昧”写成“妹妹”。主考官韩愈读后不禁哑然失笑,提笔在旁边批道:“哥哥你错了。”信手拈来,恰成妙对!  一个秀才写了一篇文章请一老先生评点。老先生阅后,批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秀才见是杜甫名句,暗自高兴。而老先生的弦外之音是:不
期刊
人世间,最能触动心弦的是亲情,最难令人忘怀的是亲情,最温暖人心的也是亲情。没有亲情的人,是孤独的、寂寞的。因为亲情如水,生活如茶叶,没有水的浸泡,茶叶怎能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回首过去,懵懂的我根本不懂什么是亲情。我向来活在既定的生活里,未曾离开亲人半步,因此我不知亲情有何深意。但自从有了离别,我终于知道原来亲情就是这样的让人如痴如醉。  在高一新生报到的那一天,妈妈你拖着大包小包陪我来学校报到。
期刊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花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在家院的庭前种了桂花和夜来香,到了晚上,香气随风四散,流动在家院四周,可是这些香花都是白色的。反而那些极美丽的花卉,像兰花、玫瑰之属,就没有什么香味了。  长大以后,才更发现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凡香气极盛的花,桂花、夜来香、水姜花、月桃花、百合花、栀子花、七里香,都是白色,即使有颜色也是非常素淡,而且它们开放的时候常是成群结队的,热闹纷繁。那些颜色艳丽
期刊
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  毛 滂  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 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收取凄清,暖日栏干助梦吟。  【赏析】  这是一首挽留友人的小词。诗题中的贾耘老,即北宋诗人贾收,家贫,无功名,与毛滂、苏轼、秦观等人多有唱和。这首词写于词人任武康县令之时,曾有《清平乐》记写与贾耘老、盛德常在东堂悠游之趣。  开头“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紧承《清平乐》结句“烟艇何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鲁迅受邀在北京大学当文学方面的讲师。他有个学生叫李小峰,不但学习刻苦,人也很机灵,深得鲁迅喜欢。当时,鲁迅和几个朋友经营新刊《语丝》的发行工作,李小峰找到鲁迅,要求承办《语丝》的发行兼管理印刷的出版业者。鲁迅和几个朋友商议后同意了。事实也证明,李小峰确实做得非常好。  李小峰有了在北大那段经营《语丝》的丰富经验,毕业后便在北京开办了北新书局,自己任老板。北新书局的开局不但格外顺利,
期刊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登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的“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的所见所闻,抓住了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体的景象。晨曦初见,西边天上几点残余寥落的星光,北方空中
期刊
【导语】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現。为明星运动员呐喊与喝彩是尊重,给普通运动员鼓励和掌声同样是尊重;在生活中,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是尊重,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也是尊重;对情趣相投的人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性格不合的人心存宽容也是尊重……  尊重往往体现在一个微小却真诚的行为上或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中。尊重是相互的,我们要获取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以人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