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香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念需要时间慢慢调养。”
  这句歌词出自张小九的《余香》。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一家安静的书吧。刚好这句歌词触动了我心底的一根弦,抬头看了看前台滚动的屏幕,瞟到了歌名,便深深地记了下来。
  那天从书吧出来后,正好是落日黄昏,苍穹仿佛在进行一场盛大的金色烟火盛会,整座城市都被笼罩了一层灿烂且朦胧的颜色。我戴上耳机,搜索那首《余香》,点击单曲循环。它就这么一直在我耳边回放着,连同那一场记忆,回放着,循环着。
  也是这样一个迷离绚烂的黄昏,你离开了。
  那天,你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妈妈很快就回来,你要乖乖听话。”当时的我才七岁,似懂非懂地看着你红肿的眼睛和硬扯嘴角微笑的样子,傻傻地问:“妈妈,你不要我了吗?”刹那间,你的眼泪夺眶而出,紧紧地抱着我哽咽着,重复念叨着“好好听话”四个字。
  你抱了我许久,我嗅到你发间熟悉的香气,但我没想到,那是你留给我的最后的余香。我死命地盯着地板两条融在一起的影子,没有流一滴眼泪。
  最终,你还是拉着行李箱走了,落日的余晖温柔地洒在你的发间,发出闪亮的光芒。那一瞬,我突然很想哭。七岁的我,好像第一次知晓了“离别”二字的重量,像一块块砝码,压在命运的秤上,掂量着所有的悲欢离合。
  很久以后,在每次恨你决绝离开的瞬间,我再想到这个拥抱的力度,分明是深深的不舍,分明夹杂着爱意和无奈,于是,我就原谅了你无声的离别。
  可我还是恨,我恨我自己,没有再用力一点,恳求你留下来。
  那时候的我,每天都在计算着日子,一天、两天、三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你杳无音信,仿佛彻底离开了我的世界。我每天都忍不住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刚开始爸爸还会温柔地说“妈妈只是去外婆家,很快就回来了”,后来被问得不耐烦了就只冷冷地扔下一句“妈妈不会再回来了”。我从开始的等待、期待,到后来的失望、绝望,逐渐接受了“妈妈不会再回来了”的这个事实。
  我多么想像你一样狠心,把你从我生命的记事簿里就此抹去,可我做不到。你不知道,我偷偷地把你的枕套取下来,套到自己的枕头上,多少个夜晚,枕着熟悉的余香,想念你,眼泪潸然流到天亮。
  衣柜里,房间里,书架里,这一整个屋子里的每个角落,到处都是你的余香。它们萦绕在我的鼻尖,吸入我的肺里,总是呛得我热泪盈眶,可我不想遗忘这一份余香。仿佛香气留存,你就不曾离开。


  在一个清晨,爸爸突然让我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许久未曾听见但依旧能瞬间让我情绪的河流泛滥成灾的声音。是你。没错,真的是你。
  我能感觉到你的紧张和不自在,是啊,毕竟时间的距离让我们变得生疏遥远了,尽管我不想承认。
  你简单地询问我的近况,终于绕到正题,说很久没见我,很想我,问我可不可以来你现在居住的城市跟你见一面。我下意识地抬头看爸爸的表情,他叹息了一声点点头,我说:“可以啊。”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分明感受到了心脏的颤抖,那份日思夜念在胸腔暗涌着,只差一个理由,破堤泄洪。
  再度重逢的那天,你局促不安,像个做错事情的孩子极力想弥补的办法,于是我们的相处变得小心翼翼。踏入你的新家后,我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叔叔和一个陌生的妹妹,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我也没有丝毫的悲伤。或许,我其实一直都希望在离开我的日子里,你真的过得幸福快乐。
  一起相处的那几天,叔叔妹妹都对我很好,你对我更是宠爱有加,那份丢失的感情在一瞬间又寻觅回来了,短暂的幸福叫我贪婪地不想再度失去。
  我问你为什么一直不联系我,你说其实你打了好多个电话给爸爸,哀求他让我跟你说说话,可是爸爸一直以不要打扰我学习为由拒绝了,后来爸爸还换了手机号码,你问了好多人才得到号码重新联系上我。你说你和爸爸实在合不来,所以选择了离婚,爸爸恨你丢下不懂事的我,所以一直惩罚你不让你联系我。说这些的时候,你又红了眼睛,好几次别过脸偷偷用手背擦拭眼泪,不让我瞧见。
  来之前我在心里打过无数草稿,我想訴说这些年我一直挣扎在想你的痛苦里,我想诉说我也恨过你,觉得你是个无情冷漠的妈妈,但在这一刻,我沉默了。因为我分明在你的话语里读出了深深的愧疚和苦楚。在离开我联系不上我的这些年里,你的痛苦和思念也不见得比我少几分。我知道你有苦苦地寻找过我,我知道你依旧想念着我爱着我,就足够了。
  要走的那天,你帮我打包好行李,送我到车站门口,像小时候那样摸我的头,只是现在,你需要踮起脚来才能摸到,你对我说:“如果愿意,可以过来和妈妈住。”我笑了笑,没说话,只是紧紧地抱住你。你的发间还是有同样的香气,淡淡的,一直挥之不去。
  我感到脖子有滚烫的液体滑落,我知道,你又哭了。命运真的是一场辗转反侧的轮回,离别又重逢,悲欢又离合,因为羁绊,我们兜兜转转始终逃离不了这场漩涡。
  我依旧盯着地板上两道相融的影子,像多年前那个离别的午后,一言不发地拥抱着,一切牵挂都湮没在这场沉默里。那天,我依旧没流一滴眼泪,但我知道,我的心里落下了一场密密麻麻的雨,淋湿了过往,也原谅了所有。
  在回途的路上,我想起那天晚上你问我这么多年来恨你吗。我想脱口而出的那个“恨”字,却在即将滑出气腔的那一瞬哽咽在喉咙里,发不出声来,雾气朦胧了眼睛。其实我已经分不清是恨是爱了,哪里有恨呢,不过是太爱了而衍生的另一种情绪罢了。
  其实在眼泪滑落的一瞬间,我就有了答案,恨只是我解脱想念的一种载体,分明都是满腔入骨的思念和爱意。我泪流满面地摇了摇头,你如释重负地流着泪,笑了。
  在列车上,我头靠着窗,戴上耳机,循环着那首《余香》。
  往日记起来
  暂能慰藉心肠
  详尽来回首
  才忽觉是荒唐
  别惦记岸边垂的杨
  你白色衣裳
  只是发间的雨
  想来仍留余香
  窗外突然下起了细雨,绵绵长长。我好像又嗅到了那份熟稔的余香,氤氲在记忆的每个角落里,绵绵长长,绵,绵,长,长。
其他文献
★  周一清晨,我故作冷静地画着彩绘,班里的同学却发出一阵阵爆笑,而始作俑者朱焞,正抖着他的“游泳圈”肚子在讲台上演讲。  “郑清亭,你就像鸭蛋里流出的油,西瓜最中心的那一口,猪身上的梅肉……”眼见他越说越离谱,我忍无可忍地把笔摔到他面前。  声音戛然而止,吴家丽凑过脑袋对我说:“梅肉?这个不错,吃起来肥瘦相间、肉中无筋……”我转过身瞪她,恨不得一巴掌将她和朱焞一起拍到外星球。  她也是三句话离不
期刊
著名导演杨德昌曾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的确,现实中大多数人是拥有固定轨迹的行星,纵然宇宙广袤,也只能日复一日孤单转动。电影的出现,让我们得以超脱周身环境的束缚,思维的触角能够自由探寻每个角落。  电影是乏善可陈的生活中一束燃亮晦涩天空的烟火,虽然短暂却意义非凡。当我们抬头仰望那抹绚烂时,或许会引起情感的共鸣,或许能领悟人生哲理,抑或窥见全然不同的世界……我们会因为
期刊
每个爱电影的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比如我的朋友小E,每年圣诞节的必备影片是《真爱至上》,每次累到生无可恋时会打开《疯狂动物城》,这是她对抗残酷现实的神奇魔法。  而《阿甘正传》始终是我心底最温暖的电影。  22岁生日那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阿甘正传》。当时我刚大学毕业,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唯恐自己被淘汰出局,幸好阿甘再一次治愈了我。珍妮去世后,他站在珍妮的墓前,说了这样一
期刊
学校食堂的窗口,每天早上6:00至9:00提供面包、牛奶、油条、豆浆等各式中西早餐,其中奶黄包和卤蛋总是放在相邻的两个大餐盘里。浅浅的黄色和浓浓的酱色,一个甜,一个咸,看起来风格迥异,搞不懂为什么总是挨在一起放。  那是高一军训后的冬天,我们第一次相遇。在学生会的聚会上,我穿着鹅黄色的短毛绒外套,因为体质寒凉,外套里塞得满满当当,臃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而她穿着长羽绒服,貉子毛的毛领围着圆圆的小脸,凸
期刊
“传说在太古时期,盘古开天地以后,从上一个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洪水中,遗存下一个物种——透视人。这种人外表与人类无异,但其眼睛会透视遇见的第一层东西,即若你穿了两件衣服,他能透视外面一层衣服,但不能透视第二层衣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人们穿很多层衣服的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类贪婪欲望的膨胀,同很多其他神奇物种一样,透视人消失了……”  花生米被嚼得嘎嘣响,婼菲微眯起眼,猛地一敲比自己小三岁的
期刊
和阿怡聊起这部片子纯属偶然。当时我们坐在中关村南大街的麦当劳里,咬着板烧汉堡回忆过去。我说小时候我最爱看电影频道的《镖行天下》,本以为她肯定没听过,却见她一拍桌子十分激动地说,她最喜欢《陆小凤传奇》。  算来我们当年该是对家,因为同时段只有这两个选择。我曾为陆小凤的出现唉声叹气,而她一定也怀疑过人生,怎么这个押镖的系列还没播完。  在我的童年,观影还没形成风潮。三线小城里只有两家电影院。我的电影启
期刊
我清晰地记得,人生第一次看电影是用一顿“打”换来的。  小时候,我和隔壁家的小哥哥发生口角,进而演变成拳脚相争,我被他揍得号啕大哭,哭声引来了小哥哥的妈妈。阿姨与我家相识多年,平日里就很喜欢我,这会儿看到我的“惨状”,先是把儿子呵斥了一顿,见我还哭得伤心,哄着我说:“乖乖不哭,阿姨带你看DVD。”  是的,那时候电影院并不常见,大家都是租了光盘利用简单的影音设备在家里看电影。我一股子拧巴劲儿,叫嚷
期刊
Part1.电影  《心灵奇旅》  如果每个人诞生之前,先得找到自己的“人生火花”,那么你的“人生火花”是什么?如果你问主人公乔伊这个问题,他一定会骄傲地回答你 :当然是音乐!我是为音乐而生的。  热爱爵士乐的乔伊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电影的开头,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与名主唱合奏弹唱。然而他却在人生最快乐的时刻一脚踩空,意外来到了“生之来处”,成了“22”的心灵导师。  为了回到自己的世界,乔
期刊
我的童年在信息还未爆炸,互联网也还没开始繁荣的年代。快乐是一捧弹珠,几沓糖纸,一毛钱两粒的西瓜味泡泡糖,就连干脆面里的稀有卡片都能成为整个班级的话题中心。  那时候,电影离我还很远。  实际上,一切需要花点钱才能完成的娱乐活动,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都遥不可及。专门跑到市中心唯一的电影院去看场电影,那真是顶级奢侈的事儿了。  因此当老师宣布“周五学校组织活动,大家一起去电影院看《闪闪的红星》”时,收
期刊
赶在春花灿烂的时节,骆樱趁着周末回去看外婆。  外婆家在一个渔村小岛,周围环绕的几乎都是海,岛上路面很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这个季节的天空总是很蓝,耳边总有呼啸而过的风。外婆家在海边,有个很文艺的小院。幼时的骆樱会在傍晚的时候来院子里小坐,门框悬梁处挂着一簇风铃,风一吹,发出清脆的“丁零零”的声音,她躺在阴凉处的秋千上,来回晃着打盹。外婆会在做好晚饭后轻唤:“小樱,吃饭啦。”她就半眯着眼循着香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