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原发性高血压长期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醛固酮逃选。方法将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32例)和氯沙坦组(31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时的血压变化和血浆AngⅡ、Aid的活性,判断有无并发醛固酮逃逸。结果(1)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比较两组的血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哚普利组治疗l、3、6个月后血Ang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6个月后与1个月比较AngⅡ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