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关键词】学校特色;本质;转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64-04
【作者简介】杨友平,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
美籍作家刘轩在《寻找自己》一书中说:“我们活着,是为了寻找自己!”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时下,校校做“品牌”,个个争“不同”,特色建设颇为“繁荣”。然而,在学校特色发展的转型期,误读、盲从、低俗、偏颇等问题并不鲜见,需要理性思考、修正化归,积极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有效路径。
一、“问诊”:我是其中的“哪一个”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有利于增强学校活力,提升办学品质。而特色建设牵涉到整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方法与路径、传统与创新等方面关系,把握不好,容易顾此失彼,走入误区。
误区一:跟着竞赛走,特色“窄化”
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历来不缺市场。考察一下特色学校的典型经验,管理者无不津津乐道于取得的赛绩,“奖牌成色决定学校特色”几成定识。为了在艺术会演、体育竞赛、学科比赛中争金夺银,学校各显神通,高薪聘教练,想法挖苗子,甚至占课抓训练,艺术、体育、科技等所谓的“特色”在精英竞技中粉墨登场,“小众”的奖牌光环容易遮蔽管理者的教育眼光。
误区二:围着个人转,特色“泛化”
校长是影响学校文化的核心人物,其办学主张、领导水平、专业素养等引领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如果校长浅读或误判“特色”,一味围绕个人喜好转,就有可能使学校特色被“泛化”。张校长主张抓写字,李校长主张搞民乐,一任一个主意,校本教材满校飞,十年下来还是老样子;王校长喜好书法,带领全体师生练书法,整个校园只有书法的“黑白红”,即便实现了“字如其人”的价值,“千人一面”的特色岂是教育追求之本?
误区三:追着文件跑,特色“虚化”
自上而下的文化推动本无可厚非,但行政干预过多,反而会束缚学校特色办学的自主性。领导拍拍脑袋决策,学校挖空心思创建,一纸并不一定科学的特色条例,引来多少“说空话”者。有的学校为了特色达标,想方设法搞一个“人无我有”的项目,外聘师资开销大,“借鸡生蛋”难长久;有的学校“智慧过人”,来点“一招鲜”策略,几十人的“啦啦操”或形式化的千人跑操就“独领风骚”。表面上是“区域化”推进,实则是虚假繁荣。
误区四:随着“潮流”漂,特色“俗化”
如今传统文化趋热,不少学校盲目跟风,喊着“回归”口号,穿汉服,拜孔子,背古训,难懂的文言满墙挂,“俗化”了经典文化。有的学校搞民俗特色,将好端端的校舍粉饰成俗气的“主题公园”。有的学校搞国学运动,不加研究与筛选,大量的古文直接搬进课堂,全校学生摇头晃脑背诵。有的学校建设特色文化,牵强附会地进行“文化解读”,甚至将一些明显违反文字规范的标语搬上了文化墙。诸如此类的“特色”,不要也罢。
二、“寻本”:学校特色“为哪般”
什么是学校特色?目前,学者对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概念界定尚存异议,孰宽孰窄难有定论。笔者认为,“特色学校”是学校的某个方面有鲜明个性与优势的显性特征。“学校特色”是独特、优质、整体和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
其实,我们不妨跳出专家的概念圈定,把注意力投向特色办学的初衷:为什么要发展学校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见,“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特色建设的核心旨归。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讲,学校追求特色发展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特色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1]。
鉴于“质量”与“内涵”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需要紧扣特质,固化认识,让形态多样的特色共性可依。
第一,整体发展性。特色学校的形成,不是学校局部的提升与优化,它本身即具有整体性的特点。[2]学校特色建设应追求“有特色的文化完形”[3],要指向“每一个”,努力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整体可持续发展。
第二,品质优越性。学校不但要在办学思想与理念上具有先进性,而且要在某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上具有先进经验和传统优势,并不断提高品质,在同类学校中保持领先水平。
第三,自我独创性。学校特色不能靠复制移植或模仿而得,而要基于学校自我的分析提炼,挖掘自身内隐的独特价值,寻找适合自己的办学思想、理念与呈现方式,彰显自我的独特魅力。
第四,文化生成性。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立等可取的“快餐”,而是一个从优势项目或学科中,逐步升华提炼出师生意识、精神层面的共同追求,使之蕴含在鲜活的学校文化中,生成一种稳定的特色文化的长期的过程。
三、“化归”:寻找自己的“那一个”
发展学校特色,既有必须遵循的共性规律,又有个性的校本选择。如何基于学校“本我”,实现从优势项目到“文化”的深度转化,是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们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致力于水墨特色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学校特色深化的有效路径。
1.从“亮点”到“点亮”,让特色共性可用
在特色建设中,寻找和培植一个“亮点”项目并不难,难就难在共性文化的“点亮”,使特色与学校文化达成一个深度的统一,推动由项目运作向整体发展转型。这需要从文化创生的立场出发,理性分析自我,围绕学校精神、办学愿景、特色主旨、建设理念、发展思路等作整体而适己的“定制”,让学校特色能够向学校教育的“四面八方”打开。 我校从2005年开始培植儿童画优势项目;2007年建设美术优势学科;2011年启动国画特色建设;2013年被评为市3A特色学校,有100多人的水墨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全国一等奖5个,其中教育部一等奖1个),特色建设成果颇丰。但经过理性思考,我们认为学校的特色尚停留在小众化层面。2013年学校教代会提出“水墨特色再发展”的主张,形成特色“向文化转型”的共识。
(1)文化定位。学校确定了发展“水墨阳羡”(“阳羡”,学校所在地域的古称)的文化主题和“以画养品,以文化人”的价值主旨,使特色建设与学校的儿童立场、校训(“力行”)、办学愿景(阳羡:一个阳光灿烂得令人羡慕的地方)相呼应,依托水墨的“形式美”,寻找本我的“文化美”。
(2)思路定向。学校设计架构“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学校特色”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项目”到“文化”的深层转化。
(3)理念定识。我们基于学校整体发展提出了“用文化浸润童年,用精神浸染童心,用水墨浸盛童趣”的教育理念,试图通过水墨“亮点”去“点亮”学校文化,用文化精神与人性自由晕染出“灿烂阳羡”的文化力。
2.从“发生”到“生发”,让特色个性可融
特色之“特”在于其独特个性的存在,特色之“色”在于其优势放大的效应。由于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教育理念与方式等不同,每所学校都客观“发生”着某种个性和优势的积淀,需通过价值提炼、调整提优、课程提升等再优化的运作活动,冲破项目和学科“壁垒”,在自己的土壤中“生发”出新的文化,并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整体,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项目自适。学校从水墨画教学的优势项目切入,创建水墨特色。一是为求“美”,让美贯穿教育各个层次;二是为求“自由方式”,借鉴儿童水墨自然自由的方式,“融化硬生生的教学”,通过“改课”促进“课改”;三是为求“文化传递”,用水墨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发活泼泼的心灵”。
(2)精神自需。学校经过一定历史积淀与文化凝聚的校训,是学校特色的灵魂所在。我们围绕本校的“力行”校训,提炼出水墨精神“六要素”:神,精神、情操;气,气度、气质;意,意味、情趣;韵,自然、韵味;品,品质、品行;智,灵性、智慧。并对其进行校本化的解读,梳理自己的“水墨阳羡”精神脉络,融入课程,生发文化。
(3)课程自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特色深化的关键环节,也是特色个性显现的重要方面,需要“扎得更深”地思考、“指向核心”地构建、“结合本土”地发掘、“基于自己”地表述。我们通过“水墨阳羡”校本课程不断更新与优化学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3.从“好看”到“看好”,让特色知性可读
“校容校貌构成了学校特色的表象层。”[4]透过表象,也能洞见学校特色的“知性”之美。古人云:“旁求俊乂,以辅至化。”这种“知性”美既是一种形式美的“好看”,又是一种陶化人的“看好”。
教育需要“直面未知的世界”,“未来属于有不一样特质的孩子”。[5]学校更重要的使命是“发现”学生的个性,“看好”不同特质的精彩,“寻找新的教育起点”[6],为每个儿童的“好未来”而教。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校不应满足于“奖杯”“美作”等视觉上的“好看”,而应追求儿童成长的姿态“好看”和儿童幸福未来的“看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墙”和“可读的书”。
(1)长廊即课程。学校把原来只有美化功能的百米长廊改造成“水墨阳羡”主题文化长廊,展示“水墨的精神”“幸福的老师”“成长的学生”等文化板块。长廊绿藤下可赏、可憩,物化的“校本课程”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
(2)展厅即课堂。学校“水墨阳羡”展厅在“长度”与“宽度”上做文章:一方面组织个人和集体水墨作品展览,让特长更“长”;另一方面让小摄影、小篆刻、小制作、小发明、小藏书、小集邮等专题展进展厅,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需要,让兴趣更“宽”。学校展厅成为每个学生可参与的“第二课堂”。
(3)走廊即画廊。学校每个走廊窗户顶都安装了“简易挂钩”,200多个少儿国画院学生富有个性的水墨小品都能用卷轴形式展示,让学生的每一幅画都“好看”。
(4)楼台即展台。学校从“人人有才”理念出发,细致采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特别为一些平时表现不怎么抢眼的“后进生”颁发“校长特别奖”,并将颁奖照布置在楼台等显眼处,让每个学生的未来都“看好”。
4.从“生本”到“本生”,让特色童性可玩
“玩”是儿童这个自然生命体的最大“童性”(指儿童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和活动特征),也是他们最认同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玩”可让文化更容易地抵达儿童心灵,自然生长并外显出更富灵性的文化特质,真正实现儿童“本生”(自身)发展的教育本义。故,发展特色应秉持儿童立场,以“生本”为出发点,顺应孩子“童性”,用儿童的视角审视,用儿童的方式学习,用儿童的心智思考。
(1)老师能玩:“学术”变“玩术”。理学大师程颢说:“读书要玩味。”教师发展专业也要“玩味”,不光为自己玩,也为读懂儿童带学生玩。“玩”出专业乐趣与专业素养,“玩”成生活方式与教学品质,达到师生同成长的本来目的。
我校美术组五位美术老师一有空闲,就会聚到一起品茶玩墨、切磋研究,渐渐地吸引了一批老师自觉参与,形成了一种“玩墨香”的办公室文化。学校顺水推舟,聘请十多位本土画家为学术导师,引领老师们参与研修、参观画展、沙龙研讨等文化活动,促进专业成长。目前,美术组的这五位教师全部成长为省市美协书协的会员和学校教学骨干。
(2)学生想玩:“教学”变“玩学”。学生主动参与特色活动的程度决定学校特色建设的深度。深化特色需研究孩子的“童性”,发现儿童的“玩性”,把“教”转化为“学”,把“学”转化为“玩”,用柔软的方式构建学生“想玩”的平台,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沉浸在“玩”与“学”的意义中,玩出情趣与智慧,学出快乐与成效。 ——教学有故事。在水墨画教学中,我们不仅向学生传授水墨技法,更加重视文化晕染,提倡“有故事地教,有个性地学”,用文化打动学生。
——素材有意思。我们注意将水墨素材与茶壶文化结合、与儿歌诗词结合、与童心童趣结合,对接本土文化的“地气”与儿童自然的“灵气”,多向表达,自由吸纳。
——形式有玩头。我们采取同题异构、联合作画、群体作画、诗词配画等儿童喜爱的方式,吸引学生“玩”在其中。如,2014年4月,我校百名学生开展乡土采风活动,并在首届徐悲鸿艺术节现场创作了一幅《幸福阳羡》百米水墨长卷捐赠给徐悲鸿艺术馆收藏。
(3)活动好玩:“感动”变“感悟”。儿童的学习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感性色彩的心智活动。因此,学校要设计、组织能够感动童心的好玩活动,积极回应儿童发现、体验的需求,通过儿童自己喜欢的体验活动,在儿童内心深处生成难忘的童年记忆。儿童活动应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部分。
——水墨采风。我们将文化博物馆、精陶研究所、名人壶庄等文化场馆作为师生的水墨采风基地,带领学生打破课堂边界,亲近社会与自然,触碰生动的文化素材。我们还在市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等艺术殿堂隆重举办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感动于成长之美。
——文化自历。我们建立“一个研究主题,一次文化体验,一张实践照片,一点写生感悟,一幅水墨作品”的经历与创作活动样式,通过设计制作小品纸扇、水墨挂历、生态画册以及讲连环故事、作品赏评等活动,建立学科联系,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感悟文化之美。
5.从“人化”到“化人”,让特色理性可行
发展学校特色的核心目标指向“化人”,实现从优势项目向特色文化转化的关键也是人。因此,学校内部管理要围绕校长、教师、学生等“人”这个决定因素展开,建立理性而“人化”的特色运行机制,摆脱非理性和非人性化的消极因素,形成“人化”与“化人”的价值呼应,并在“人化”与“化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文化提升。
(1)“同化”机制。要在理性精神与人本精神观照下,建立起师生行为与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内部管理机制,支持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一是以“价值”为向标,引导师生围绕共同愿景,凝聚追求共同价值的向心力;二是以“责任”为纽带,倡导责任意识,引导师生行动自觉,提高执行力,支撑学校特色持续发展;三是以“创新”为核心,引导师生开展自主协作,激发特色创新的活力。
(2)“消解”机制。特色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问题与矛盾,必须遵循规律,依靠校长、教师等建设主体,通过课题研究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化解问题,不断改进特色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3)“互动”机制。除了内部的自律自为,还要建立沟通内外的交流机制,吸收整合有益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学校发起成立以“交流借鉴,协作研究,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宗旨的“无锡市水墨教学特色学校联盟”,围绕水墨画教学和特色建设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充分利用和共享资源,不断吸纳群体智慧,促进共同发展。
特色“化归”的路径有很多,关键要立足“本我”,务本力行,开拓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道,让学校特色在“可用”“可融”“可读”“可玩”“可行”等实践中不断自由生长,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熙.为学校特色发展找一条合适的路径[J].人民教育,2014(9).
[2]叶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3]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
[4]杨九俊.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教育研究,2013(10).
[5][6]李帆.教育:直面未知的世界[J].人民教育,2013(6).
【关键词】学校特色;本质;转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64-04
【作者简介】杨友平,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
美籍作家刘轩在《寻找自己》一书中说:“我们活着,是为了寻找自己!”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时下,校校做“品牌”,个个争“不同”,特色建设颇为“繁荣”。然而,在学校特色发展的转型期,误读、盲从、低俗、偏颇等问题并不鲜见,需要理性思考、修正化归,积极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有效路径。
一、“问诊”:我是其中的“哪一个”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有利于增强学校活力,提升办学品质。而特色建设牵涉到整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方法与路径、传统与创新等方面关系,把握不好,容易顾此失彼,走入误区。
误区一:跟着竞赛走,特色“窄化”
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历来不缺市场。考察一下特色学校的典型经验,管理者无不津津乐道于取得的赛绩,“奖牌成色决定学校特色”几成定识。为了在艺术会演、体育竞赛、学科比赛中争金夺银,学校各显神通,高薪聘教练,想法挖苗子,甚至占课抓训练,艺术、体育、科技等所谓的“特色”在精英竞技中粉墨登场,“小众”的奖牌光环容易遮蔽管理者的教育眼光。
误区二:围着个人转,特色“泛化”
校长是影响学校文化的核心人物,其办学主张、领导水平、专业素养等引领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如果校长浅读或误判“特色”,一味围绕个人喜好转,就有可能使学校特色被“泛化”。张校长主张抓写字,李校长主张搞民乐,一任一个主意,校本教材满校飞,十年下来还是老样子;王校长喜好书法,带领全体师生练书法,整个校园只有书法的“黑白红”,即便实现了“字如其人”的价值,“千人一面”的特色岂是教育追求之本?
误区三:追着文件跑,特色“虚化”
自上而下的文化推动本无可厚非,但行政干预过多,反而会束缚学校特色办学的自主性。领导拍拍脑袋决策,学校挖空心思创建,一纸并不一定科学的特色条例,引来多少“说空话”者。有的学校为了特色达标,想方设法搞一个“人无我有”的项目,外聘师资开销大,“借鸡生蛋”难长久;有的学校“智慧过人”,来点“一招鲜”策略,几十人的“啦啦操”或形式化的千人跑操就“独领风骚”。表面上是“区域化”推进,实则是虚假繁荣。
误区四:随着“潮流”漂,特色“俗化”
如今传统文化趋热,不少学校盲目跟风,喊着“回归”口号,穿汉服,拜孔子,背古训,难懂的文言满墙挂,“俗化”了经典文化。有的学校搞民俗特色,将好端端的校舍粉饰成俗气的“主题公园”。有的学校搞国学运动,不加研究与筛选,大量的古文直接搬进课堂,全校学生摇头晃脑背诵。有的学校建设特色文化,牵强附会地进行“文化解读”,甚至将一些明显违反文字规范的标语搬上了文化墙。诸如此类的“特色”,不要也罢。
二、“寻本”:学校特色“为哪般”
什么是学校特色?目前,学者对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概念界定尚存异议,孰宽孰窄难有定论。笔者认为,“特色学校”是学校的某个方面有鲜明个性与优势的显性特征。“学校特色”是独特、优质、整体和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
其实,我们不妨跳出专家的概念圈定,把注意力投向特色办学的初衷:为什么要发展学校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见,“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特色建设的核心旨归。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讲,学校追求特色发展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特色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1]。
鉴于“质量”与“内涵”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需要紧扣特质,固化认识,让形态多样的特色共性可依。
第一,整体发展性。特色学校的形成,不是学校局部的提升与优化,它本身即具有整体性的特点。[2]学校特色建设应追求“有特色的文化完形”[3],要指向“每一个”,努力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整体可持续发展。
第二,品质优越性。学校不但要在办学思想与理念上具有先进性,而且要在某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上具有先进经验和传统优势,并不断提高品质,在同类学校中保持领先水平。
第三,自我独创性。学校特色不能靠复制移植或模仿而得,而要基于学校自我的分析提炼,挖掘自身内隐的独特价值,寻找适合自己的办学思想、理念与呈现方式,彰显自我的独特魅力。
第四,文化生成性。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立等可取的“快餐”,而是一个从优势项目或学科中,逐步升华提炼出师生意识、精神层面的共同追求,使之蕴含在鲜活的学校文化中,生成一种稳定的特色文化的长期的过程。
三、“化归”:寻找自己的“那一个”
发展学校特色,既有必须遵循的共性规律,又有个性的校本选择。如何基于学校“本我”,实现从优势项目到“文化”的深度转化,是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们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致力于水墨特色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学校特色深化的有效路径。
1.从“亮点”到“点亮”,让特色共性可用
在特色建设中,寻找和培植一个“亮点”项目并不难,难就难在共性文化的“点亮”,使特色与学校文化达成一个深度的统一,推动由项目运作向整体发展转型。这需要从文化创生的立场出发,理性分析自我,围绕学校精神、办学愿景、特色主旨、建设理念、发展思路等作整体而适己的“定制”,让学校特色能够向学校教育的“四面八方”打开。 我校从2005年开始培植儿童画优势项目;2007年建设美术优势学科;2011年启动国画特色建设;2013年被评为市3A特色学校,有100多人的水墨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全国一等奖5个,其中教育部一等奖1个),特色建设成果颇丰。但经过理性思考,我们认为学校的特色尚停留在小众化层面。2013年学校教代会提出“水墨特色再发展”的主张,形成特色“向文化转型”的共识。
(1)文化定位。学校确定了发展“水墨阳羡”(“阳羡”,学校所在地域的古称)的文化主题和“以画养品,以文化人”的价值主旨,使特色建设与学校的儿童立场、校训(“力行”)、办学愿景(阳羡:一个阳光灿烂得令人羡慕的地方)相呼应,依托水墨的“形式美”,寻找本我的“文化美”。
(2)思路定向。学校设计架构“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学校特色”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项目”到“文化”的深层转化。
(3)理念定识。我们基于学校整体发展提出了“用文化浸润童年,用精神浸染童心,用水墨浸盛童趣”的教育理念,试图通过水墨“亮点”去“点亮”学校文化,用文化精神与人性自由晕染出“灿烂阳羡”的文化力。
2.从“发生”到“生发”,让特色个性可融
特色之“特”在于其独特个性的存在,特色之“色”在于其优势放大的效应。由于历史背景、地域环境、教育理念与方式等不同,每所学校都客观“发生”着某种个性和优势的积淀,需通过价值提炼、调整提优、课程提升等再优化的运作活动,冲破项目和学科“壁垒”,在自己的土壤中“生发”出新的文化,并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整体,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项目自适。学校从水墨画教学的优势项目切入,创建水墨特色。一是为求“美”,让美贯穿教育各个层次;二是为求“自由方式”,借鉴儿童水墨自然自由的方式,“融化硬生生的教学”,通过“改课”促进“课改”;三是为求“文化传递”,用水墨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发活泼泼的心灵”。
(2)精神自需。学校经过一定历史积淀与文化凝聚的校训,是学校特色的灵魂所在。我们围绕本校的“力行”校训,提炼出水墨精神“六要素”:神,精神、情操;气,气度、气质;意,意味、情趣;韵,自然、韵味;品,品质、品行;智,灵性、智慧。并对其进行校本化的解读,梳理自己的“水墨阳羡”精神脉络,融入课程,生发文化。
(3)课程自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特色深化的关键环节,也是特色个性显现的重要方面,需要“扎得更深”地思考、“指向核心”地构建、“结合本土”地发掘、“基于自己”地表述。我们通过“水墨阳羡”校本课程不断更新与优化学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3.从“好看”到“看好”,让特色知性可读
“校容校貌构成了学校特色的表象层。”[4]透过表象,也能洞见学校特色的“知性”之美。古人云:“旁求俊乂,以辅至化。”这种“知性”美既是一种形式美的“好看”,又是一种陶化人的“看好”。
教育需要“直面未知的世界”,“未来属于有不一样特质的孩子”。[5]学校更重要的使命是“发现”学生的个性,“看好”不同特质的精彩,“寻找新的教育起点”[6],为每个儿童的“好未来”而教。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校不应满足于“奖杯”“美作”等视觉上的“好看”,而应追求儿童成长的姿态“好看”和儿童幸福未来的“看好”,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墙”和“可读的书”。
(1)长廊即课程。学校把原来只有美化功能的百米长廊改造成“水墨阳羡”主题文化长廊,展示“水墨的精神”“幸福的老师”“成长的学生”等文化板块。长廊绿藤下可赏、可憩,物化的“校本课程”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
(2)展厅即课堂。学校“水墨阳羡”展厅在“长度”与“宽度”上做文章:一方面组织个人和集体水墨作品展览,让特长更“长”;另一方面让小摄影、小篆刻、小制作、小发明、小藏书、小集邮等专题展进展厅,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需要,让兴趣更“宽”。学校展厅成为每个学生可参与的“第二课堂”。
(3)走廊即画廊。学校每个走廊窗户顶都安装了“简易挂钩”,200多个少儿国画院学生富有个性的水墨小品都能用卷轴形式展示,让学生的每一幅画都“好看”。
(4)楼台即展台。学校从“人人有才”理念出发,细致采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特别为一些平时表现不怎么抢眼的“后进生”颁发“校长特别奖”,并将颁奖照布置在楼台等显眼处,让每个学生的未来都“看好”。
4.从“生本”到“本生”,让特色童性可玩
“玩”是儿童这个自然生命体的最大“童性”(指儿童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和活动特征),也是他们最认同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玩”可让文化更容易地抵达儿童心灵,自然生长并外显出更富灵性的文化特质,真正实现儿童“本生”(自身)发展的教育本义。故,发展特色应秉持儿童立场,以“生本”为出发点,顺应孩子“童性”,用儿童的视角审视,用儿童的方式学习,用儿童的心智思考。
(1)老师能玩:“学术”变“玩术”。理学大师程颢说:“读书要玩味。”教师发展专业也要“玩味”,不光为自己玩,也为读懂儿童带学生玩。“玩”出专业乐趣与专业素养,“玩”成生活方式与教学品质,达到师生同成长的本来目的。
我校美术组五位美术老师一有空闲,就会聚到一起品茶玩墨、切磋研究,渐渐地吸引了一批老师自觉参与,形成了一种“玩墨香”的办公室文化。学校顺水推舟,聘请十多位本土画家为学术导师,引领老师们参与研修、参观画展、沙龙研讨等文化活动,促进专业成长。目前,美术组的这五位教师全部成长为省市美协书协的会员和学校教学骨干。
(2)学生想玩:“教学”变“玩学”。学生主动参与特色活动的程度决定学校特色建设的深度。深化特色需研究孩子的“童性”,发现儿童的“玩性”,把“教”转化为“学”,把“学”转化为“玩”,用柔软的方式构建学生“想玩”的平台,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沉浸在“玩”与“学”的意义中,玩出情趣与智慧,学出快乐与成效。 ——教学有故事。在水墨画教学中,我们不仅向学生传授水墨技法,更加重视文化晕染,提倡“有故事地教,有个性地学”,用文化打动学生。
——素材有意思。我们注意将水墨素材与茶壶文化结合、与儿歌诗词结合、与童心童趣结合,对接本土文化的“地气”与儿童自然的“灵气”,多向表达,自由吸纳。
——形式有玩头。我们采取同题异构、联合作画、群体作画、诗词配画等儿童喜爱的方式,吸引学生“玩”在其中。如,2014年4月,我校百名学生开展乡土采风活动,并在首届徐悲鸿艺术节现场创作了一幅《幸福阳羡》百米水墨长卷捐赠给徐悲鸿艺术馆收藏。
(3)活动好玩:“感动”变“感悟”。儿童的学习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感性色彩的心智活动。因此,学校要设计、组织能够感动童心的好玩活动,积极回应儿童发现、体验的需求,通过儿童自己喜欢的体验活动,在儿童内心深处生成难忘的童年记忆。儿童活动应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部分。
——水墨采风。我们将文化博物馆、精陶研究所、名人壶庄等文化场馆作为师生的水墨采风基地,带领学生打破课堂边界,亲近社会与自然,触碰生动的文化素材。我们还在市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等艺术殿堂隆重举办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感动于成长之美。
——文化自历。我们建立“一个研究主题,一次文化体验,一张实践照片,一点写生感悟,一幅水墨作品”的经历与创作活动样式,通过设计制作小品纸扇、水墨挂历、生态画册以及讲连环故事、作品赏评等活动,建立学科联系,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感悟文化之美。
5.从“人化”到“化人”,让特色理性可行
发展学校特色的核心目标指向“化人”,实现从优势项目向特色文化转化的关键也是人。因此,学校内部管理要围绕校长、教师、学生等“人”这个决定因素展开,建立理性而“人化”的特色运行机制,摆脱非理性和非人性化的消极因素,形成“人化”与“化人”的价值呼应,并在“人化”与“化人”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文化提升。
(1)“同化”机制。要在理性精神与人本精神观照下,建立起师生行为与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内部管理机制,支持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一是以“价值”为向标,引导师生围绕共同愿景,凝聚追求共同价值的向心力;二是以“责任”为纽带,倡导责任意识,引导师生行动自觉,提高执行力,支撑学校特色持续发展;三是以“创新”为核心,引导师生开展自主协作,激发特色创新的活力。
(2)“消解”机制。特色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出现问题与矛盾,必须遵循规律,依靠校长、教师等建设主体,通过课题研究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化解问题,不断改进特色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3)“互动”机制。除了内部的自律自为,还要建立沟通内外的交流机制,吸收整合有益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学校发起成立以“交流借鉴,协作研究,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宗旨的“无锡市水墨教学特色学校联盟”,围绕水墨画教学和特色建设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充分利用和共享资源,不断吸纳群体智慧,促进共同发展。
特色“化归”的路径有很多,关键要立足“本我”,务本力行,开拓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道,让学校特色在“可用”“可融”“可读”“可玩”“可行”等实践中不断自由生长,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熙.为学校特色发展找一条合适的路径[J].人民教育,2014(9).
[2]叶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3]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
[4]杨九俊.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教育研究,2013(10).
[5][6]李帆.教育:直面未知的世界[J].人民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