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童话该不该讲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孙女士问:我女儿6岁,特别喜欢听童话。但最近给她讲《海的女儿》,她听完后来了一句:“以后我要是遇到王子,也会为了他放弃一切。”女儿的话让我很不舒服,并开始反思:有些童话蕴含了太多成年要素,会不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些不好的心理暗示呢?我到底应该给她讲什么样的童话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小雷答:儿童最喜欢听童话故事,因为童话里的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童话中的语言能让儿童感受到活生生的世界。家长给孩子讲童话还能增进亲子交流,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是,童话大多都包含所有人终将面对的人生问题:恐惧、死亡、仁义、寻找伴侣、追寻生命意义……这赋予童话更为深刻的意义。
  不过确实不少童话故事蕴含“黑暗元素”,比如《海的女儿》体现偏激的爱、《西游记》处处是暴力。其实,不少童话最初是由民谣改编来的,蕴含了政治含义。比如《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为消除德意志各公国与自由城市间的文化差异而搜集的民间传说。只要父母花心思对童话精挑细选,同时注意讲述技巧,就能起到正面效果。
  首先,可选择带有“黑暗元素”的故事,但结局一定要是正义的、给人希望的,能更有效地构建孩子的正面价值观。西方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莱姆认为,含野蛮内容的童话有助孩子宣泄潜意识里与生俱来的负面冲动,如攻击本能等。许多童话中的怪物和坏人还能反衬出美德的可贵,让孩子们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心理学大师弗洛姆也曾说过:童话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初涉了虐待、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让孩子在童话里提前进行了一场现实社会生存演习,给他们面对未知现实的勇气。结局一定要是好的,这不但教会孩子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糟,要乐观地看待问题,更教会孩子们应对挫折的耐心和勇气。
  其次,故事要简短。给学龄前的孩子讲故事不宜超过15分钟。年龄越小,选择的故事也要越短小,句子也要越短越好。
  再次,选择简单明了的剧情和“刻板形象”明显的动物。比如残忍的狼、狡猾的狐狸、蠢笨的熊、懒惰的猪、高傲的天鹅等。因为从发展心理学看,7岁前的孩子思维直接,无法理解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
  第四,最好用表演的方式来讲故事。善用动作、手势、表情、跟随感情变化的语调,让孩子对故事情境有个直观的感受,对人物的行为有直观的影响,还能锻炼孩子体察人物感情的能力。
  最后,家长可以要求孩子续写故事的结尾,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让孩子续写《皇帝的新装》,说说皇帝和小男孩最终如何了。
其他文献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
张露萍,四川崇庆县人,原名余硕卿,1921年出生在北平。她是战斗在敌人虎穴中的一位年轻的女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11月由党派到重庆从事地下工作,领导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秘密党小组。1940年被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军统白公馆、息烽监狱,1945年7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年仅24岁。  奔赴延安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全国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