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走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误区

来源 :长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里拿着新教材,大多数同行可能都和我一样不知所措,于是带着许多问题走进专家讲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眼花潦乱,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精彩纷呈,教师点拨引导的恰如其分,使人茅塞顿开,好像一下子领悟到了新教材新教法的真谛。但是当自己学着专家的样子试着上一堂课时便发现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其原因就在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常发挥。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片面地模仿专家教法,忽视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
  
  摒弃以前机械的模仿与重复的教学方法,代之以亲历数学活动,从而理解数学知识,这是一件说起来非常容易,想起来非常美好,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分组讨论,现行班级人数多且学生基础有好有差,智力有好有坏,差异太大,有些简单问题,成绩好的学生一看就会,这样其他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甚至有些还没开始思考,答案就已出来了。有些复杂一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只顾自己独立思考或动手,与此同时中等或中等以下学生不知如何去思考、去动手,根本谈不上亲历数学活动。我认为由于教学的条件与教学对象不同,专家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方法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不能原样照搬照套,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有选择性的运用和发挥。
  
  二、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忽视学生的自主独立的思维和分析
  
  在教学工作中,有些老师是先当编剧后当导演,备课时可谓是精心设计,不但是设计好了教学内容,而且设计好了要提的问题,甚至设计好了这个问题由谁来回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一步步地装入自己精心设计好的圈套之中,从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很顺利效果很好,殊不知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其一,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代替了学生自主地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会产生一种隋性,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独立去解决时缺乏信心而不知所措;二是由于老师对提出的问题设计得过于完整,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充分地暴露而及时地纠正,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三是不当的点拨和引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各自富有个性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致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发散思维受到了限制,因此点拨和引导时要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经过充分地思考而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途径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在学生思路陷入歧途时进行点拨和引导(重在分析这种方法错误的原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繁琐时(在肯定学生方法的同时)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三、片面地强调巧思妙解,忽视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有时某种特殊的方法还显得特别地简单,因此有些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种教学对学生极为不利。
  1 “巧思妙解”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解法,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变换一个条件或一个简单的结论,就会使之完全失去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效果,因此它的实用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2 片面地强调题目的巧思妙解,必然会冲淡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其实基本的思想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并非“巧思妙解”。
  3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过多地强调“巧思妙解”,就会使学生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对基本的思想方法的训练和掌握,甚至当学生遇到方法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会错误地认为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没有找到,从而对这种唯一的但比较复杂的方法失去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摆正“巧思妙解”与“基本的思想方法”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基本的思想方法的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四、片面地追求知识的运用,忽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总是认为成绩好就是会考试、会解题,于是老师拼命地讲题,学生拼命地做题,而把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置于一边。翻开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是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是从生活实际的需要而导入,然后逐步地探究而形成的。教材的这种编排除了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公式或定理所适用的环境,使用公式或定理时必需满足的条件,便于对公式或定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对公式或定理的使用方法和范围的扩展从而对它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只能是照搬、照套不能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
  “教有法而无定法”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专家的方法虽好但不能死搬硬套,传统的方法虽然陈旧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掌握好时间和空间,把握好分寸,以“有效性”为原则,千万不要陷入数学教学的误区。
其他文献
在实践过程中,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新的一个副产品——风险.创新总是对原有东西的突破和对新的目标的追求,其间必然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风险,表现为
一个时期以来,世界性用工荒不断蔓延.但与国外不同,中国频频出现的“民工荒”不单是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经济现象乃至政治现象.“民工荒”的背后隐藏着“四荒”:家庭荒、制度荒
柯布西耶通过对二十世纪初工业推动下城市社会发展的观察和研究,发表的《明日之城市》在今天仍有重要参考利用价值.其中表达了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设想并以巴黎为例提出城市发展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均在加剧,国外学者对各国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对策以及政策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会对我们认识和改善我国收入不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
摘 要: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机制,主要由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精准识别是前提和基础,关系着联动帮扶、贫困户进入退出机制以及效绩考核的精确性。随着精准扶贫瞄准单位的下沉,精准识别的展开最终将依托于基层政府实施。由于基层治理陷入了政府主导推进精准扶贫与民主自治村务相冲突的“怪圈”,识别机制也出现异化,发生偏离,最终导致精准扶贫没有产生理论设想的结果。当前
摘 要:近年来,内蒙古地区蒙医药行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其发展现状出发,简要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法律对策。  关键词:蒙医药;法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29;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2-0053-02  一、内蒙古蒙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近年來,内蒙古地区蒙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蒙药方面,全区蒙中药材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在依法治国方针的大势下,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的法制社会建设是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虽然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民众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讲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原因,提出一些改善办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定
微创,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全身各系统功能的影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被喻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普外科及妇科的腹腔镜、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