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疆棉区生产中,机采棉得到了大力度推广,在机采棉品种、采收、栽培、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阶段,机采棉得到了大范围应用,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机采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同时,在机采棉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机采棉品种要求越来越高,新品种选育成为了机采棉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在总结新疆棉区机采棉品种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新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新疆 棉区 机采棉 问题 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079-01
在新疆,棉花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大面积收获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劳动力。近些年来,劳动力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工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人工费越来越高,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就要加强对机采棉的推广。同时,为了提高机采棉效率,一定要加强新品种选育,以此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
1 新疆棉区机采棉品种存在的问题
1.1 始果节位低
从生产推广种植的棉花品种方面而言,通常棉花始节高度是8-10cm,机采棉品种也只有15-18cm,在采收过程中,非常容易吸附田间残留地膜、杂草、尘土等[1]。除此之外,在采棉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些脱叶剂,其属于枯叶剂的一种,在喷洒之后,因为气候干燥,加之枯叶剂的作用,导致棉叶快速干枯,并且非常容易破碎,在树型果枝分布茂盛的情况下,棉叶不易掉落到地上,在进行机采棉的时候,棉叶非常容易混入棉花中,清理难度较大。这些因素导致新疆机采棉问题非常突出,如易混入尘土、残膜等。
1.2 纤维短质量差
现今,机采棉品种棉花普遍存在着纤维短、成熟度差、整齐度差、强度低等问题。在棉花机采、清花去杂、轧花等环节中,要求棉花纤维具有较高的品质,为此,在机采棉中,必须保证棉花品种具有纤维长、成熟度佳、强度高等特点,以此确保棉花品质。
1.3 株型松散晚熟
从现今推广种植的机采棉品种而言,大部分品种均存在生长茂盛、植株松散、生育期长、果枝长、成熟晚、脱落率高、茎秆纤细易倒伏等问题,导致机采棉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机采棉新品种选育策略
2.1 引进创新种质资源
在棉花新品种选育中,种质资源作为基础与前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现今,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创新方式与存放条件相对落后,致使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差、类型单一,在抗逆性、纤维品质等方面也未得到突破。为此,一定要从不同渠道引进、征集、创新、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并且增加和世界各种植国家的合作交流[2]。与此同时,加强和国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进行合作交流,设立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展棉花种质资源的引进渠道,完善种质资源的保存,设立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此强化机采棉新品种的选育。
2.2 创新棉花育种方法
现阶段,新疆棉花品种多由简单单交、三交或者复合杂交等常规选育方法而成,因为此种方法费时费工、投入大、见效慢,阻碍了机采棉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棉花转基因技术与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强化常规育种方法和生物技术育种方式的结合,利用DNA标记技术直接对目标性状位点予以改良、创新、选择,并且利用转基因技术予以针对性选择,根据南繁北育的原则,可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步伐,以此培育出适应生产要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抗旱、抗病、早熟、优质、适合机采的棉花新品种,进而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
2.3 培育适合机采的棉花新品种
机采棉的品质要求主要有:株型紧凑,植株筒型,节位高度30-40cm;枝秆匀称,光合作用强,通风透光性好;根系发达,茎秆弹性佳且粗壮,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能;上中下三桃分布均匀,脱落率低,结铃性好,成熟早;苞叶、叶片中等偏小,易脱落。除此之外,纤维长度应超过30-31mm,整齐度大于85%,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机采棉的纤维品质与质量;铃重在5.8-6.3g之间,子指10g,衣分在40-43%之间,不掉絮,不夹壳,吐絮顺畅,且含絮力适当,减少遗留棉、撞落棉,有效提高采净率,减小清地劳动强度,进而有效提高机采棉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疆棉区生产中,为了提高机采棉的品种质量与工作效率,一定要重视机采棉新品种的选育,在兼顾纤维品质、产量、抗性的基础上,减少机采棉的水分含量与杂质,从而有效提高棉花质量,为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娟,董承光,孔宪辉,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棉花,2013,40(04):7-8.
[2]郭承君,孔庆平,艾文礼,等.新疆棉区机采棉品种存在问题及新品种选育[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73-74.
[3]宋敏,王海标,高文伟,等.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J].中国棉花,2015(12):4-6.
[关键词] 新疆 棉区 机采棉 问题 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079-01
在新疆,棉花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大面积收获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劳动力。近些年来,劳动力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工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人工费越来越高,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就要加强对机采棉的推广。同时,为了提高机采棉效率,一定要加强新品种选育,以此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
1 新疆棉区机采棉品种存在的问题
1.1 始果节位低
从生产推广种植的棉花品种方面而言,通常棉花始节高度是8-10cm,机采棉品种也只有15-18cm,在采收过程中,非常容易吸附田间残留地膜、杂草、尘土等[1]。除此之外,在采棉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些脱叶剂,其属于枯叶剂的一种,在喷洒之后,因为气候干燥,加之枯叶剂的作用,导致棉叶快速干枯,并且非常容易破碎,在树型果枝分布茂盛的情况下,棉叶不易掉落到地上,在进行机采棉的时候,棉叶非常容易混入棉花中,清理难度较大。这些因素导致新疆机采棉问题非常突出,如易混入尘土、残膜等。
1.2 纤维短质量差
现今,机采棉品种棉花普遍存在着纤维短、成熟度差、整齐度差、强度低等问题。在棉花机采、清花去杂、轧花等环节中,要求棉花纤维具有较高的品质,为此,在机采棉中,必须保证棉花品种具有纤维长、成熟度佳、强度高等特点,以此确保棉花品质。
1.3 株型松散晚熟
从现今推广种植的机采棉品种而言,大部分品种均存在生长茂盛、植株松散、生育期长、果枝长、成熟晚、脱落率高、茎秆纤细易倒伏等问题,导致机采棉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机采棉新品种选育策略
2.1 引进创新种质资源
在棉花新品种选育中,种质资源作为基础与前提,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现今,新疆棉花种质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创新方式与存放条件相对落后,致使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较差、类型单一,在抗逆性、纤维品质等方面也未得到突破。为此,一定要从不同渠道引进、征集、创新、利用棉花种质资源,并且增加和世界各种植国家的合作交流[2]。与此同时,加强和国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进行合作交流,设立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拓展棉花种质资源的引进渠道,完善种质资源的保存,设立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此强化机采棉新品种的选育。
2.2 创新棉花育种方法
现阶段,新疆棉花品种多由简单单交、三交或者复合杂交等常规选育方法而成,因为此种方法费时费工、投入大、见效慢,阻碍了机采棉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棉花转基因技术与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强化常规育种方法和生物技术育种方式的结合,利用DNA标记技术直接对目标性状位点予以改良、创新、选择,并且利用转基因技术予以针对性选择,根据南繁北育的原则,可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步伐,以此培育出适应生产要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抗旱、抗病、早熟、优质、适合机采的棉花新品种,进而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
2.3 培育适合机采的棉花新品种
机采棉的品质要求主要有:株型紧凑,植株筒型,节位高度30-40cm;枝秆匀称,光合作用强,通风透光性好;根系发达,茎秆弹性佳且粗壮,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能;上中下三桃分布均匀,脱落率低,结铃性好,成熟早;苞叶、叶片中等偏小,易脱落。除此之外,纤维长度应超过30-31mm,整齐度大于85%,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机采棉的纤维品质与质量;铃重在5.8-6.3g之间,子指10g,衣分在40-43%之间,不掉絮,不夹壳,吐絮顺畅,且含絮力适当,减少遗留棉、撞落棉,有效提高采净率,减小清地劳动强度,进而有效提高机采棉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疆棉区生产中,为了提高机采棉的品种质量与工作效率,一定要重视机采棉新品种的选育,在兼顾纤维品质、产量、抗性的基础上,减少机采棉的水分含量与杂质,从而有效提高棉花质量,为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娟,董承光,孔宪辉,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棉花,2013,40(04):7-8.
[2]郭承君,孔庆平,艾文礼,等.新疆棉区机采棉品种存在问题及新品种选育[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73-74.
[3]宋敏,王海标,高文伟,等.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J].中国棉花,2015(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