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刘儒德教授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作者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一本书。所谓“顶天”,说的是书里每个心理效应都取自心理学的实验和理论,上连科学的殿堂;所谓“立地”,说的是对这些心理效应的应用都来自真实的班主任成功经验,下接实践的地气。仔细阅读这本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本指导性和实效性特别强的书,刘教授在书中一共介绍了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48种心理效应,每一种心理效应都由一个生活案例引出,然后再用心理学原理进行阐释,最后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常常都会遇到许多鲜活的案例,但总是无法将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更无法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如果班主任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工作可能会劳而无功,教学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对照着书中所提到的案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为什么不完成作业的孩子越来越多呢?那是“破窗效应”,对于出现一次违纪的学生,若老师没有及时地批评教育,并引导其改正,其他的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它提醒我:班级管理无小事,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班级各项违纪行为,避免不良风气的形成。
为什么足球竞赛中孩子们能超常发挥、奋战到底呢?赛前我对孩子们的鼓励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它告诉我: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老师的关注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为什么在你自认为呕心沥血,循循善诱教育学生时,他们的反应却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左耳进右耳出?那是“超限效应”。它警示我:对学生的批评要适而有度,切不可喋喋不休。
为什么多次明令禁止小学生私自游泳,却“屡禁不止”呢?那是“禁果效应”。它启发我:不提倡学生去做的事情不要硬性禁止,而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沟通,否则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在班级出现“偷窃”事件的时候要慎重处理呢?那是“角色效应”,它暗示我:切忌给学生一个坏角色,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变坏,即使他做错了事情,也应该积极地引导改正,一旦贴上了“小偷”的角色标签,也许,他的一生因此而改变。
太多太多的案例让我警醒,我时而为自己正确的做法骄傲,时而有些后怕,一方面为自己没有犯常识性的错误而庆幸,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对学生关爱不够而感到惭愧。以书为镜,鉴人鉴己,细细咀嚼书中的文字,实在收获良多。
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理论的积淀与支撑,使我改变了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让我从心灵深处去关怀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班主任工作变得专业又不失浪漫、理性又不失激情、辛劳却不失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儒学校区)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常常都会遇到许多鲜活的案例,但总是无法将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更无法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实际上,“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如果班主任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工作可能会劳而无功,教学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对照着书中所提到的案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为什么不完成作业的孩子越来越多呢?那是“破窗效应”,对于出现一次违纪的学生,若老师没有及时地批评教育,并引导其改正,其他的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它提醒我:班级管理无小事,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班级各项违纪行为,避免不良风气的形成。
为什么足球竞赛中孩子们能超常发挥、奋战到底呢?赛前我对孩子们的鼓励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它告诉我: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老师的关注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
为什么在你自认为呕心沥血,循循善诱教育学生时,他们的反应却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左耳进右耳出?那是“超限效应”。它警示我:对学生的批评要适而有度,切不可喋喋不休。
为什么多次明令禁止小学生私自游泳,却“屡禁不止”呢?那是“禁果效应”。它启发我:不提倡学生去做的事情不要硬性禁止,而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沟通,否则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在班级出现“偷窃”事件的时候要慎重处理呢?那是“角色效应”,它暗示我:切忌给学生一个坏角色,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变坏,即使他做错了事情,也应该积极地引导改正,一旦贴上了“小偷”的角色标签,也许,他的一生因此而改变。
太多太多的案例让我警醒,我时而为自己正确的做法骄傲,时而有些后怕,一方面为自己没有犯常识性的错误而庆幸,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对学生关爱不够而感到惭愧。以书为镜,鉴人鉴己,细细咀嚼书中的文字,实在收获良多。
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理论的积淀与支撑,使我改变了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让我从心灵深处去关怀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班主任工作变得专业又不失浪漫、理性又不失激情、辛劳却不失幸福。
(作者单位: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儒学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