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娃娃和鱼

来源 :母婴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看到老一辈的人对小伢儿说:“乖!多吃点鱼,吃鱼会聪明喔!”。其实这话还真不假,吃鱼不但会让人更聪明,还可以保护心脏血管,甚至会让人更快乐。英国脑营养专家发表研究成果表明:吃鱼能健脑哦!
  
  吃鱼怎会如此神奇?
  
  鱼肉含有高蛋DHA。DHA是一种大脑营养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脂质,免于心脏病威胁。
  鱼肉富含丰富蛋白质,它含有人体所需的九种必需胺基酸,可以帮助幼儿生长发育,生病或身体有伤口时,也可以帮助恢复及愈合。这些蛋白质到我们身体后,约有87——98%皆可被我们人体所利用,所以鱼是“一级棒”的蛋白质来源喔!
  此外,鱼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D,特别是鱼的肝脏,含量最多。鱼类也含有水溶性的维生素B6、B12、烟碱酸、生物素及矿物质。
  
  各色鱼类各色营养
  
  深海的鱼类如:鲑鱼、沙丁鱼、秋刀鱼等DHA含量最多,尤其是鱼眼球附近的脂肪组织;鳕鱼、乌鱼的油脂含量高,富含维生素A及D,但含量ω-3系列脂肪酸并不是很高,黄鱼、鲈鱼、白带鱼的ω-3系列脂肪酸含量则更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鱼或沙丁鱼等,若带骨一起吃,是很好的钙质来源;海水鱼则含有丰富的碘。
  
  购鱼需注意要点:
  1、肉质要有弹性;
  2、鳃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
  4、外观完整,无鳞片脱落之现象;
  5、略带臭腥味者为新鲜的。
  
  妈妈可以这样做
  
  鱼肉好吃,可鱼刺要当心哦~~妈妈可以选择鱼刺相对少的鱼,比如罗非鱼、银鱼、雪鱼、青鱼、鲶鱼、黄花鱼、比目鱼等。这些鱼肉中几乎没有小刺。在给宝宝吃鱼时应先去掉两侧的刺,就只剩中间与脊椎骨连着的大刺了。吃鲫鱼、鲢鱼、胖头鱼、武昌鱼可给宝宝吃鱼腹肉,没有小刺。鱼头、鱼眼、鱼皮、鱼膘都无刺。可以放心给宝宝吃哦。
  鱼头中DHA含量最高。妈妈可以选择做味道鲜美鱼头汤给宝宝喝,像酸菜鱼头汤、砂锅鱼头汤、鱼头豆腐汤等等。我国早有“宁扔驴头,不扔鱼头”的古训,想必古人早知鱼头金贵喽。另外,妈妈还可以将鱼做成鱼丸给宝宝吃。
  


  现在是不是决定开始动手了呢?《母婴世界》教你两招:
  清蒸鲈鱼
  所需原料:500克左右鲈鱼、姜丝,葱、黄酒、色拉油、李锦记蒸鱼豉油、香菜
  制作过程:1 、将鲈鱼杀好洗净
  2 、盘子里先撒上姜丝,葱,然后放上鱼,取一小碗,放入黄酒、色拉油、李锦记蒸鱼豉油适量、醋数滴、盐少量拌匀,抹遍鱼全身,然后再放上葱,姜丝,香菜
  3 、锅里的水开了之后把盘子放上架子上隔水蒸,期间不能开盖,大火蒸6-7分钟即关火。
  好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清蒸鲈鱼就做好了。
  提示:若鱼较大,为了让鱼快熟和进味道,可以在背部开一刀。
  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和时间,过火,鱼肉不滑嫩,失去鲜味,口感起渣;不熟,则无法把肉从鱼身上剃下。
  鱼丸
  所需材料:去掉鱼头的花链鱼一条 鸡蛋一只 盐 葱 姜少量
  制作过程:1、用刀剔下鱼上下背上的鱼肉各一块
  2、取鱼肉,鱼皮朝下,用匙口薄一点的茶匙,一手固定鱼尾巴处一手拿茶匙顺着鱼刺从尾巴方向往头方向刮鱼茸,刮好后再用刀剁一下
  3、加入切成末的葱跟姜,再洒上一些盐充分搅拌均匀
  4、加入少量淀粉搅拌均匀,鸡蛋去蛋黄留蛋白,加入搅拌均匀,再分多次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注意每次搅拌的时候一定要往一个方向搅拌
  5、锅内烧水至70-80度,放鱼肉于手中从虎口往外挤出鱼丸入锅,烧至鱼丸浮起来就熟了。
  母婴提醒:
  1、吃鱼很好,但并不是光吃鱼就万事OK,牛奶、肉、豆类及豆制品、五谷根茎类(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六大类食物缺一不可。
  2、除了食物均衡外,还要注意食物是否富有变化性及符合孩子的口味喔!
  3、泥鳅:性味甘平,可暖中益气。营养不良小儿食之效果显著;大黄鱼;性味甘平,可益胃暖中,尤其是适合于小儿;鳜鱼:又名桂鱼,性味甘平,可益脾胃、补虚劳;小儿消化不良食之有益,多食无妨。
  4、如果宝宝真被鱼刺卡了,千万不要用饭团之类的固体物吞咽来处理,必须及时上医院请医生治疗。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生本课堂的高效性尤为重要,而研究小学英语生本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了长久的话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程改革;课堂高效  新教改下是指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新教改的全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