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是学会解题的方便之门

来源 :数学金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题多解是直觉思维不断闪现的过程;一题多解也是不断地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比较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数学美,发现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因此,我们认为一题多解是学习解题、欣赏解题的方便之门. 全文查看链接   解法2:首先用解法1的方法证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a·b=b·c,所以(a-c)·b=0. 又因为a-c≠0,b≠0,所以a-c⊥b. 又因为a,c共线,所以a⊥b,所以四边形ABCD是矩形.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导数及其应用一直是高考数学中的重点、热点、难点,特别是通常出现在理科数学试卷的压轴题中,对考生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 试题往往具有挑战性,是考生能否得高分的分水岭.  在导数的复习备考中要努力过好以下三关:第一关,会求目标函数的导函数,即能准确、熟练地根据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基本函数的导数,求出试题给出的目标函数的导数,特别要重视运算的准确性,它关系后面结果的对错;第二关,会直接应用导数解题,即能解决导
许多同学对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当一道试题涉及两条圆锥曲线时,则会更加害怕,虽然圆锥曲线试题的类型及形式千变万化,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解决:其一,用代数方法:其二,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 本文为全文
排列组合  (★★★★)必做1 若自然数n使得作竖式加法n (n 1) (n 2)均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n为“良数”. 例如:32是“良数”,因32 33 34不产生进位现象;23不是“良数”,因23 24 25产生进位现象. 那么,小于1000的“良数”的个数为( )  A. 27 B. 36 C. 39 D. 48  [牛刀小试]  精妙解法 首先考虑个位n (n 1) (n 2)<10,所以
#新中国最早的“春晚”#  你知道新中国最早的“春晚”出现在什么时候吗?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那次春晚,大咖云集:钱学森、老舍、巴金、郭沫若、梅兰芳、侯宝林……由于当时电视机在中国大陆还没普及,家家户户都用被称为“话匣子”的收音机收听了这场晚会。虽然它的排场和演出阵容都无法和现在的春晚相比,但是喜庆和欢乐都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转眼间,《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
在中学的概率计算中,主要涉及古典概率模型和几何概率模型,而这两类概率模型,都属于等可能概型,都要求所有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而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经常忽略这个“等可能性”,给解题带来不必要的错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编者按:  社会主义荣辱观(简称“八荣八耻”)提出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这样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让这一事关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真正进驻学校、进驻学生心灵?为此,我们曾组织过一些小型的座谈会,希望通过讨论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然而老实说,在座谈会上听到的并不令人鼓舞,相反,畏难情绪,无可奈何、无所作为的思想状态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重点掌握公式d=■的特点及应用条件,还要会利用所得到的方程求点的坐标或求直线方程中的参数以及求轨迹方程. 有些问题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抓住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突破口,就能找到解题捷径. 平行线间的距离可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也可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  由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能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也符合高考发展的方向,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与重点内容.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它仍然是考查的重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不同的地区,在命题设计上不尽相同,但以解答题为主的可能性更大.  ■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一般先根据随机变量的意义,确定随机变量可以取哪些值,然后根据随机变量取这些值的意
1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①了解导数的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  ②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数的概念.  2 导数的运算:  ①能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境界,一座至高至洁的精神追求,一个追求不断、修养不息、向往不止的人生精神福地。尋得一种境界,是一种殉道,是一种涅槃,更是一种烈火中的新生。人生境界作为主体在一定的精神修养所达精神状态,体现着人对生活所达意义的不同理解。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人生境界是“玄之又玄”、难以捉摸的“众妙之门”。单连春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