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和美国版权法之间的“恩怨情仇”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狄更斯(一八一二至一八七0)生活的年代,英国版权法的实施情况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中世纪起,英国就为作者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一七0九年,英国采用了全世界第一部、不分作者国籍而予以保护的版权法(《安娜女王法》)。当然,这部法规虽对外国作者提供保护,但要求作者必须首先在英国出版其作品。相较之下,十九世纪初的美国则没有任何关于调整跨国版权的法规。联邦层面确实有保护出版物的版权法,但仅对美国作家适用,对外国作家不提供任何保护。这种缺乏对外国作家的法律保护逐渐演变为美国出版商未经同意就出版、翻印外国(尤其英文)作者的作品,更不要提支付报酬。愤怒的作家们曾聚集到一起抗争美国盗版产业,以期得到法律保护。终于在哈里特·马蒂诺(一八0二至一八七六,英国女作家)的领导下,作家们联合向美国国会提交请愿书,要求美国与英国就版权法达成协定。然而美国参众两院过目请愿书后,除了留下一个未生效的草案外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出版商免费出版,民众廉价地获得作品。久而久之,政府和民众均对此感到洋洋得意甚至认为合情合理,狄更斯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一八三九年三月,纽约一家名为《阿尔比恩》(The Albion)的杂志未经狄更斯同意就出版其作品。在此之前的一八三七年,篡改版的《匹克威克“俱乐部”》(狄更斯原著为《匹克威克外传》)在纽约出现,而该书却称作者是“W. T.蒙克里夫”。同样,《博兹札记》《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贝》的盗版也相继出现。一八四0年,
  盗版狄更斯作品的活动最为猖獗,小说《马默杜克·米德尔顿》(Marmaduke Myddleton,并非狄更斯作品)的第一部分被错误地冠以查尔斯·狄更斯的名字(或狄更斯笔名博兹),尽管他本人从未撰写过这部小说。
  书的情况就是如此,那么钱呢?二十五英镑!
  一八三七年六月,一家美国著名出版商(W. P. Carey
其他文献
英国风景画家透纳的晚年见证了整个英国对火车这一新兴事物的狂热。一八四四年左右,他创作了著名的《雨,蒸汽和速度》并在皇家学院展出——钟准在二。一八年十二期《读书》所刊《铁路改变世界》一文,提到的就是这幅画。  那幅画画得虽然粗放,但大致情态不错,正是泰晤士河上连接伦敦塔普洛(Taplow)和梅登黑德(Maidenhead)的铁路桥,由工程师伊斯安巴德·布鲁耐尔(Isambard Kingdom Br
二○一五年十二月,我买到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写的《儒家角色伦理学》(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二○一一年版。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仔细读后,颇有些感触。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经济上都经历了迅猛的起飞和快速的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会同它们的政治体制联系
2021年9月22日,默克尔在柏林总理府参加大选前的最后一次内阁会议。  在卸任前几个月,默克尔对多个国家进行了“告别访问”。连续执政16年,连续10年名列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100强”榜首位,获得世界各地高校颁发的18个荣誉博士学位,默克尔到底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欧洲屡遭危机,救还是不救?  默克尔上台之前,德国劳动力市场僵化。从1990年到2005年,德国劳动参与率从60%下降
“水星和金星对他颇怀善意,木星也呈现美好样貌。”这是乔琪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一五五○年出版的《艺苑名人传》中对米开朗琪罗出生时本命星盘的描述。瓦萨里没有给出具体的相位细节,但他所传递的信息已经足够明确:这样的配置意味着星盘主人身上表达能力与美学创造力的出色结合,并能由此获得世俗成功。《艺苑名人传》可谓欧洲艺术史写作开山之作,意大利文书名全称《最杰出的建筑家、画家与雕塑家生平
二十多年前我和高远东在一个研究室工作。那时候人们喜欢清谈,各类沙龙十分活跃,可是几乎都找不到他的影子。他的文章不多,一个人躲着读周易、鲁迅、金庸之类的书。偶和同事见面,语惊四座,神秘的玄学一直罩着他。直到他在《鲁迅研究动态》发表了那篇《〈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人们才发现了他诱人的才华。我读了那篇论文,很长时间不敢去碰鲁迅,因为自知没有相当的功夫,是不能从容地解析那个世界的。  对于他的著
加拿大学者弗莱(Northrop Frye,1912-1991)的文学理论专著《批评的剖析》(一九五七,下文简称《剖析》),是二十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公认的“当代经典著作”。该书的新修订中译版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对译文又做了一些重要的修正。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尽量使译文畅达,增加可读性;对一些重要术语,在吃透全书理论系统的基础上,做了改动和统一。如“allegory”一
碑?“碑”?《碑》?  一见之下,先就有了三种解读方式——谢阁兰的《碑》,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奇异的。  碑,出自中土,却被西化了,成为谢阁兰的“碑体诗”。这一非中非西、亦中亦西的作品,大约对西方人和东方人来说,都是陌生与新鲜的。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衡量他的作品,都须采用与本土传统完全不同的标准。  他的兴趣不在怀旧与考古。中国文化对于他不是学问而是智慧。不是认识对象而是灵感的激发点。是一种启示,
二○一三年初,有“温三农”之称的三农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主编出版了新著《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这是一本从经济危机治理的角度勾勒国家工业化六十年进程的经济史著作,也是一本视野独特的当代中国史著作。  如何描述和书写当代中国六十年的历史,是一个充满了歧义和论争的意识形态冲突场域。这六十年时间中的多次社会转型和意识形态调整,使得种种以“连续性”为书写诉求的历史描写,常常捉襟见肘。其
文嘉(一五0一至一五八三)为“吴门画派”代表画家文徵明(一四七0至一五五九)次子,字休承,号文水,别署文水道人。他承其家学,画风受其父影响尤深,以山水见长,兼擅花卉。在其传世的众多山水画中,不乏与仙人所居洞天福地相关者。这些山水画,秉承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在山水实景和意象虚景中营造一种远离尘嚣、不染尘埃的精神乐园。他透过其精心构筑的仙侣福地,传递出一种与世无争、淡泊明志的文人情怀。这在其《瀛洲仙
前些日子,看了一出备受关注的反腐题材话剧。该剧集合国内最优秀创作者,在中央雷厉风行实施反腐之时打出“反腐剧”的旗号,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瞩目与期待。  作品可谓精心打造,可惜演出效果不尽如人意。一出“反腐剧”,舞台上呈现的是纪检干部家庭婚姻生活的悲情纠葛,以及腐败分子一路行来艰辛坎坷的心路历程。在剧作家笔下,一个理应受鞭挞的腐败官员被塑造成早年家庭蒙冤受辱,愤而出人头地并伺机复仇的悲剧人物。他一路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