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和党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基层支部是党员发展、教育和培养的主要组织,通过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作用,严把发展观,加强青年学生政治理论修养,实施党员入党再教育工程;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主动性,讲究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和针对性。使基层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做到“整体性、全过程、系统性”教育培训,进行教育和监督,使学生党员快速成长,增加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领会党员模范带头意识。
基层支部学生党员 先进性 模范性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和党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左右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不仅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也可以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实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虽然高校重视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一)党员入党前缺乏理想信念支撑,入党动机不纯,党员意识不强
现在在学生中,存在入党动机不端正现象,学生将入党作为像评优评奖一样是自身优秀的一种表彰,或者是功利意识较强,认为入党是对将来考公务员,找工作增加一份筹码。入党后也不能踏踏实实做实事,做事形式主义较强。说明他们缺乏党性意识,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共产党员党性和党员奉献精神。这样就不能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
(二)党性教育不够,理论知识匮乏
学生党员的成长缺乏理论支撑,虽然在发展之前会进行集中的党课教育,但是党课周期较短,学生对党的理论接触较少。在入党后,支部学习力度不够,学生党员入党后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导致理论学习松懈,对党的理论知之甚少,理解不够深入。
(三)主动性差,模范作用不突出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积极性下降,部分党员入党之后对自身要求较低,不能用党员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言行在学生中的示范作用,各方面甚至走了“下坡路”。同时作为学生党员,也忽视了作为学生党员应该服务同学,带动同学进步,往往更加着重于自身的发展,不能再生活中、学习中对周围同学起到传、帮、带作用,从而使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得不到体现。
二、以基层支部全过程、整体性、系统性培育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和模范性作用
基层支部是党员发展、教育和培养的主要组织,从基层支部对党员系统性教育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保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通过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作用,严把发展观,加强青年学生政治理论修养,实施党员入党再教育工程;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主动性,讲究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和针对性。使基层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做到“整体性、全过程、系统性”教育培训,进行教育和监督,使学生党员快速成长,增加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领会党员模范带头意识。
(一)加强党支部的规范性建设,保证党员培养的系统性
加强学生党支部规范性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定积极分子,明确选拔制度,考核制度,达到优中择优,有章可循,并对党员进行有力的监督,以督促党员快速进步;完善学生党支部的各项制度,如定期学习制度,定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模范人物事迹等,定期民主生活会制度,讨论问题,交流感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党员在不断的反思出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进行每月支部党日活动,及在每月固定日期支部进行主题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党员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全过程教育培养机制,形成培训环节的连续性和长效性
探索建构全过程教育培养体系,及应该把学生党员的培养做成全程化培养,即不能想发展党员了在从优秀的学生中选拔,在培养,在教学,不仅仅针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对入党再教育放松。党员的教育和培养除学校党校,二级党校课程之外主要集中在基层学生党支部,从我校的情况来看,大多学生基层党支部能够保持几年稳定。因此,学生基层党支部应做到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全程党员选拔培养工作。从入党启蒙教育,党性培养,积极分子培养,党员选拔发展,入党在教育,新生党员,毕业生党员教育融会贯通,连贯起来,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突出重点,既有针对性,又有长效性;依托朋辈帮扶,用高年级党员带动低年级党员,已发展党员带动积极分子,优秀的积极分子带动普通同学,达到传帮带效果;借助“生科80期新闻平台——时事政治、半月谈理论学习”,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将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时发挥先进性和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教育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相结合,以增加教育的时效性,达到更好的结果。如利用网络新媒体在青年思想引导上的积极作用,做到知识普及,信息传递,广泛交流,共同促进提高。进行“形象塑造工程”,可以通过对团员、学生干部、党员的形象塑造提高积极分子,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如在学生干部队伍形象塑造方面,通过理论学习,确立挂寝室名牌,干部守则和誓词在同学中树形象并接受监督,修身工程等项目。学生干部队伍是党员积极分子选拔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群体同时,加强学生干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引导、示范作用,达到培养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在带动引导积极分子的效果。
(四)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来增强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自身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将依托学校党建创新项目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积极开展党员、积极分子、优秀团员青年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员带头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树立党员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平.试论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层支部学生党员 先进性 模范性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和党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左右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不仅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也可以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如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实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虽然高校重视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在实际中仍然存在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一)党员入党前缺乏理想信念支撑,入党动机不纯,党员意识不强
现在在学生中,存在入党动机不端正现象,学生将入党作为像评优评奖一样是自身优秀的一种表彰,或者是功利意识较强,认为入党是对将来考公务员,找工作增加一份筹码。入党后也不能踏踏实实做实事,做事形式主义较强。说明他们缺乏党性意识,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共产党员党性和党员奉献精神。这样就不能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
(二)党性教育不够,理论知识匮乏
学生党员的成长缺乏理论支撑,虽然在发展之前会进行集中的党课教育,但是党课周期较短,学生对党的理论接触较少。在入党后,支部学习力度不够,学生党员入党后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导致理论学习松懈,对党的理论知之甚少,理解不够深入。
(三)主动性差,模范作用不突出
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积极性下降,部分党员入党之后对自身要求较低,不能用党员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注重自身言行在学生中的示范作用,各方面甚至走了“下坡路”。同时作为学生党员,也忽视了作为学生党员应该服务同学,带动同学进步,往往更加着重于自身的发展,不能再生活中、学习中对周围同学起到传、帮、带作用,从而使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得不到体现。
二、以基层支部全过程、整体性、系统性培育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和模范性作用
基层支部是党员发展、教育和培养的主要组织,从基层支部对党员系统性教育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保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通过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作用,严把发展观,加强青年学生政治理论修养,实施党员入党再教育工程;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主动性,讲究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和针对性。使基层党支部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做到“整体性、全过程、系统性”教育培训,进行教育和监督,使学生党员快速成长,增加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领会党员模范带头意识。
(一)加强党支部的规范性建设,保证党员培养的系统性
加强学生党支部规范性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定积极分子,明确选拔制度,考核制度,达到优中择优,有章可循,并对党员进行有力的监督,以督促党员快速进步;完善学生党支部的各项制度,如定期学习制度,定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模范人物事迹等,定期民主生活会制度,讨论问题,交流感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党员在不断的反思出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进行每月支部党日活动,及在每月固定日期支部进行主题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党员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二)全过程教育培养机制,形成培训环节的连续性和长效性
探索建构全过程教育培养体系,及应该把学生党员的培养做成全程化培养,即不能想发展党员了在从优秀的学生中选拔,在培养,在教学,不仅仅针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对入党再教育放松。党员的教育和培养除学校党校,二级党校课程之外主要集中在基层学生党支部,从我校的情况来看,大多学生基层党支部能够保持几年稳定。因此,学生基层党支部应做到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全程党员选拔培养工作。从入党启蒙教育,党性培养,积极分子培养,党员选拔发展,入党在教育,新生党员,毕业生党员教育融会贯通,连贯起来,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特点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突出重点,既有针对性,又有长效性;依托朋辈帮扶,用高年级党员带动低年级党员,已发展党员带动积极分子,优秀的积极分子带动普通同学,达到传帮带效果;借助“生科80期新闻平台——时事政治、半月谈理论学习”,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将大学生党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时发挥先进性和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教育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相结合,以增加教育的时效性,达到更好的结果。如利用网络新媒体在青年思想引导上的积极作用,做到知识普及,信息传递,广泛交流,共同促进提高。进行“形象塑造工程”,可以通过对团员、学生干部、党员的形象塑造提高积极分子,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如在学生干部队伍形象塑造方面,通过理论学习,确立挂寝室名牌,干部守则和誓词在同学中树形象并接受监督,修身工程等项目。学生干部队伍是党员积极分子选拔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群体同时,加强学生干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引导、示范作用,达到培养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在带动引导积极分子的效果。
(四)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实践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来增强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自身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将依托学校党建创新项目和“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积极开展党员、积极分子、优秀团员青年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党员带头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树立党员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平.试论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