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老头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南市场有个卖豆腐的老头。高矮胖瘦没啥特点,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你卖我买,就这么回事,没必要打听他姓甚名谁。日子久了,人们就口耳相传,城南有个豆腐老头,豆腐不错,卤水点的,又嫩又滑,没夹杂米粉什么的,货真价实。
   我一家子都喜欢吃豆腐,尤其喜欢卤水做的。客家人喜欢酿豆腐,酿的时候把豆腐两面煎一煎,金黄金黄的,外焦里嫩,酿起来也不会把豆腐块挤碎,肉馅塞进豆腐里,扁平的豆腐立马变成了一个个圆鼓鼓的小公仔,憨憨的可爱。而石膏点的豆腐却不行,煎时容易脱皮,脱皮了就变成斑脸了,不好看。
   要开同学會了,我被分配了一个任务,找一个叫胡东的同学,联系他参会。同学会的牵头人说,据说他住在县城,是贝墩镇人,别的信息没有。你得好找。还真是好找啊!40年了,我依稀记得这名字,可他的形象一点印记也没有。虽说是三年高中同窗,可彼此没说过一句话。那年代,男女有别,不光我一个,别的女生也大都这样。想想,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遗憾。
   问了几个在县城有联系的同学,他们也说不知道,几十年没联系,没见过面。
   这天清晨,我又去城南市场买豆腐。豆腐老头见我来了,不等我开口,就开始捡豆腐了。有一块裂了个小角,他捡起又放在一边,不装进塑料袋里,自言自语说,这块裂了个角,不给你了。我忽然感觉,他是贝墩镇人,客家话与客家话很相近,但又有细微区分,不是本地人很难区别开来。我问:你是贝墩人?他说,是呀,买了我豆腐几年了,还不知道啊?我说知道,就是没得闲聊。向你打听个人,你认识一个叫胡东的人吗?就是贝墩人呀。他说你打听他干啥?我把开同学会的意思说了。他说,我就是胡东呀。你是?我说我是谢彩莲。啊,你是谢彩莲?一时间,我们同时无语,又同时慨叹,我的天啊!
   我们闲聊了一上午。说是闲聊,其实并不闲,他的豆腐很好卖,做手脚不赢,我帮着他卖豆腐。闲聊中得知他高中毕业后做了一名民办老师,教数学,从小学教到初中,从民办教到公办。退休后捡起祖传的磨豆腐、卖豆腐。没办法啊,他说,房价那么贵,全部积蓄才交了首付。孩子没能耐,挣不到钱,只好靠这营生来交按揭货款了。
   走的时候我叮嘱,同学会一定要参加啊,他说一定一定。末了,死活不收我这豆腐钱。我推辞不过,只好依了。
   没想到,同学会他借故没有来。
   打这以后,他还是在磨豆腐卖豆腐,不过,我再也不曾去他那买过豆腐了。好像有个心结打不开,有点像高中时不曾说过一句话,似是,但又不全是。
其他文献
尽管做了很多种设想,当他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心跳还是快了很多。可惜,他没有认真看看我,我有点失落。   男人五十是极品,说的就是他这种男人:事业有成,儒雅稳重。听说他一直没有结婚,没有女人。我不信,谁都不信,深圳最不缺的是什么?女人!满大街都是漂亮女人。   你不用问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他说。   那一年,他毅然决然摔碎了众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只身从西北南下。机遇总是眷顾聪明和勤奋的人,
期刊
正月初八。我坐在书房里喝茶,心里想着写一篇关于万琦老师的文章。岁月匆匆流走,身后的往事堆积成河,因流逝而显得模糊,梦幻,波光粼粼。走过的道路不会消失,一些人,一些事总会沉淀成心底的印记。此时,在铺满阳光的窗台上,那盆圣诞珈蓝菜开的正好。   在辽宁文学界,万琦老师是一个标志性人物,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裹挟着许多人的文学记忆、青春记忆。说到辽宁的作家,万琦老师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指,每每谈起,如数家
期刊
没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轻轻拍打我满身灰尘  顺手捏一下我突兀的颧骨  没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天黑 亲近粗茶淡饭  天亮 没有人揪着我的耳朵拉开窗帘  递给我一把明亮的阳光  晴天 没有人追着我春种秋收  雨天 没有人蹒跚着追逐风雨  塞给我一把宠爱的雨伞  沒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生活像一堵漏洞百出的墙  没有人记住我的生辰八字  没有人提示我出门带上钥匙  践行民间的繁文俗
期刊
抽屉的雅路牌衬衫盒子里整齐地束着三把刀:一把黑色蝴蝶甩刀、一把三棱军刺;一把弹簧直刀。起初,它们或藏于枕下,或隐于衣堆,又或散落各处,常给出租屋的女房客杨婷带来短暂惊吓。随后她像拎着一只死鼠似的拎着刀朝徐业的写字台上一扔。“拜托收好你的这些宝贝!”如此反复,写字台的乳白色漆面开始蜕皮般大块剥落。直到徐业给写字台罩上一块钢化玻璃,局势才趋于缓和。桌面木色显现,与周围的乳白色漆皮浑然一体。唯一令徐业不
期刊
驼铃响起  腾格里扬起手臂  似在找一把反彈的琵笆  听黄沙,在阳光中滚烫记忆  水的体香,刻成记忆的图腾  沙漠厚唇微启  透过红纱巾  我想寻找月亮湖,寻找桃花般笑容  然后沿着驼铃的清脆  抚摸古丝绸之路  解读那匹骆驼踏出的文明  冬雨  雨一直下 坚硬的骨骼里  披上一层忧郁,在凉薄中慢慢铺展  被激起的冷在路面旋转  雨点密密麻麻  由天空劈落,形成整齐锋利的切口  带着寒光闪烁  雨
期刊
我是我家第二个孩子,姐姐出生时,父亲还在读书,所以母亲经常带着姐姐住在外婆家。父亲高中肄业回家,母亲就把姐姐放在外婆家,回来和父亲一起操持家务,参加生产队劳动。父亲做了两年生产队的记工员以后,被大队委派为民办教师,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教书生涯。后来,母亲生了我,四岁的姐姐便和母亲一起承担起照顾我的责任。再后来,母亲生了弟弟,生活的担子一下子加重了许多,母亲有些吃不消,于是,两岁左右的我便被在外村教书的
期刊
起初 无非是生硬地  把恋母的柔软情结  托举到如此切近故乡的位置  甚至 坚持着我们  对乳房无声的热诚  和无私的敬仰  既然我曾渴望  就不能低眉放弃  如同不能放弃自由  曾经有过的那些  气息和声音  必为母亲 妻子 女儿所有  它们怀抱于 生长于  我们无法归于遗忘的记忆深处  现在 我确定我逼视着  她们永远的深情 无法收敛  若干年以來 我曾干耗于  最干瘪贫瘠的土地  浑圆的沙丘
期刊
噩梦是从那天早晨开始的。   说起来,夏天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每一个早晨,我和小伙伴们都会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在湿润的土地里钻来钻去,像比赛一样,你追我赶,开心极了。但从这一天开始,我知道夏天对我们来说原来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季节。   那天早晨,突然一股水柱自天而降。开始我以为是下雨了,没想到有一滴水正好溅到我身上,火烧火燎一般,疼痛难忍,我不由地去舔了一下,舌头立马就被灼伤了。原来是地的主人在喷洒农
期刊
土豆们都有一颗菩萨心肠  命硬的土豆,从不挑肥拣瘦  一捧土、一滴水就能生存下来  不计较土地的薄厚,水的甘苦  白云在田野上空飘荡  秧苗在黄土地上匍匐  泥土之下有我亲爱的马铃薯  在泥土中默默爬行  土豆始终不说一句话  它知道多少人在等待它填饱空腹  穿越岁月的沙砾,时间的隧道  马铃薯从来不曾停下脚步  即便在黑暗中也不会迷路  黄土地能养育村庄和乡亲们  土里有金豆,土里有春雷  春雷
期刊
坐进教室  老师开始讲课  竖直的两耳朵  总是装着  那半载铁轨的声音  当当当—当当当—  上课了  叮当—叮当—叮当——  下课了  这是我和小伙伴们  唯一听懂的课文  苦苦期盼的钟声响起  才溜出校门  又被从小河里揪出来  光屁股游泳的童年  站在夏天雷鸣般的训斥中  父亲的唾沫像一场大雨  常常淋湿在睡梦中  手里握着夏天的太阳  口袋装着秧草拴着的蛙鸣  嘴里嚼着黑红的桑葚  装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