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英语教学中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实验研究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对外贸英语教学中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探讨了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分组原则、实训环节组成、操作内容、教师的职责和模式的优化。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是一种使英语学习与外贸实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外贸英语教学;分组—合作;实训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008-4
  
  Abstrac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constructing group 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l in foreign trade English teaching by using cooperative theory. It explores the grouping principle, training links, operation contents, teachers’ dutie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model. Integrating English learning with foreign trade practice, group 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l is good for students’ all round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improvement.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English teach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raining model, optimization
  
  1. 引言
  外贸英语是国际贸易中通用的语言,它在外贸业务中的使用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外贸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普通英语的学习,它不是仅靠听说读写单项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只有把语言学习与外贸实务操作结合在一起,学习者才能真正理解外贸词汇和句子的内涵,记忆和熟练掌握外贸英语的表达。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语言与实务的结合呢?实践中有各种做法,比如安排有外贸实践经验的英语教师来授课,教师透彻讲解外贸术语的含义,并用外贸实例来分析外贸英语在具体场合的应用;或者由不具有经贸背景的英语教师来讲授专业知识,在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到外贸企业去见习。这些做法或由于缺乏实训条件,或由于实训不能结合实际而流于形式。尽管学生学到了一些书本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感性认识,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时只是似懂非懂;到了要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特别在与客户的口语谈判和函件的写作实践中,都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在外贸英语教学中探索并设计出一种有效的实训模式对提高外贸英语的教学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合作学习理论的启示
  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由于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合作学习受到全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在国内也日益受到重视(艾治琼,2007:13)。合作学习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法强调以小组学习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实践、个人责任、内在动机以及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的发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学术性目标,还包括了合作技能目标;不仅仅包括认知领域,还包括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冯敏,2006:53)。
  外贸英语的首要特点是它的专业化和实用性,它应用于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口语商务谈判、函电往来、商品检验、对外贸易运输以及各种单证的缮制等;其次,国际贸易活动是买卖双方为完成一项交易而进行的沟通与交流,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处理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活动,是否能够很好地与他人合作等情感因素。基于以上特点,外贸英语教学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问题情境开展模拟业务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实训教学模式是可行的。讲授与实训相结合,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为小组分配不同任务,把学生分成买方和卖方,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安排学生在小组间展开商务谈判、互致函电、相互审阅对方的信用证和单证等外贸业务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国际业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日后成为合格的贸易人才。
  由此可见,外贸英语实训的特点与合作学习法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具有同一性,均强调知识性、实用性、实践性相结合,强调语言能力培养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相结合,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因此,在外贸英语实训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分析问题并通过沟通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冯敏,2006:53-54)。正是在这一合作学习理论的启发下,笔者开展了外贸英语教学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试验的研究。
  
  3. 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操作内涵
  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操作涉及到合作成员的组成和搭配、实训的环节及操作内容、教师和学生在实训中的职责等方面,它们是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核心。
  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人员搭配
  分组合作实训首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可视学生的成绩、性别、口语表达、活跃程度、商务知识掌握程度等基本情况,并参照学生的合作意向进行科学的调配,使之达到小组内成员关系融洽、合作学习效率高、英语成绩好商务知识丰富的同学带动其他组员共同进步的效果。例如,一个26—30人左右的小班可以按4—5人一组分成六组;每组安排男生一个;口语表达好,对商务兴趣浓的至少各一位;再把其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英语口语较差的同学平均搭配到各个小组。分组的合理性是合作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
  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的环节组成及操作内容
  外贸英语的学习应结合外贸业务的流程,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让学生也学到相关的外贸专业知识并掌握外贸业务的流程及操作。分组合作实训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好外贸英语,成为应用型的实用人才,所以,这个实验的实训环节组成和设置也应遵循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笔者把外贸业务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商务谈判及合同签署阶段;跟单备货发货阶段;打单及信用证议付收汇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业务特点以及对英语和专业知识的不同要求,笔者对分组合作模式作了具体的设计和安排。
  第一阶段侧重商务谈判英语及合同英语的学习。安排两个小组合作,互为谈判对手。一个小组扮演进口商,另一个小组扮演出口商,从www.alibaba.com或www.tootoo.com等介绍进出口商品的网站找一种交易商品来进行谈判。由于网上有该商品的规格、包装、质量、技术标准、产地、价格及交货时间等信息的中英文介绍,在学生还没有机会接触产品生产环节的情况下,网上的这些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用于贸易谈判的信息。首先,卖方小组根据所选交易商品在网上的资料,制作一套图文并茂的介绍本公司和该交易商品的PPT;买方小组则在搜集资料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也制作一套展现本公司实力和该交易商品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情况介绍的PPT。然后,两个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对各自的PPT进行演示。接下来,两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主谈判代表,其他组员共同参与进行正式的贸易谈判,分别就质量、数量、价格、包装、交货期、运输安排、付款方式以及仲裁等等条款进行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最后,由卖方小组根据谈判结果,起草销售合同,并经双方代表签署生效。以上的商务谈判以口语形式进行,适用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的同步实训。对于《外贸函电》等以书面语为主的外贸英语课,则要求以上两个小组以函电的形式,通过询盘、报盘、还盘、接受等谈判环节,最终达成交易并签署销售合同。这一阶段的实训可以使学生巩固谈判英语和谈判技巧的应用,掌握合同英语的书写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外贸业务的第二阶段是跟单备货发货阶段。这一阶段的英语应用主要是信用证的开立和改证。备货发货过程中买卖双方就生产进度、产品质量、交货时间、船期安排、仓位预订等买方关心的问题,以函电的形式,通过询问和回复来进行交流。实训操作由三个小组配合,扮演进口商的小组根据双方已签署的贸易合同的内容填写开证申请书;扮演开证银行的小组按照SWIFT信用证的条款和格式,向出口商开出正式信用证;扮演出口商的小组在收到信用证后,以贸易合同的内容为依据,以信用证的条款格式为标准,逐条认真研读信用证的条款,如发现有与合同不符的条款或存在买方难于做到的软条款,卖方要马上给买方发电子邮件,指出错误并要求修改;买方则在确认错误后按要求通过原开证银行予以改正。在这一阶段的实训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须团结合作,认真细致,共同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需认识到在实际商务中,在此环节中出现任何疏漏和错误都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外贸业务的第三阶段是打单及信用证议付收汇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英语及专业知识是外贸单证的制作和信用证的议付。实训由两个小组配合进行。一个小组扮演出口商,负责整套单证的缮制,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产地证等;另一个小组扮演出口地的议付银行,对出口商提交的单证进行认真的审核,发现不符点要返还重打,直到完全正确才给出口商付款。单证的制作可以由组员分工完成,互相校对,确保没有不符点。
  教师和学生在学生分组合作实训模式中的职责
  在分组合作实训中,学生是合作小组的成员,实训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如果他们学习的兴趣不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敷衍了事、没有有效地与小组成员配合,合作实训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解释,学生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中心,外贸英语合作实训也是以学生为核心展开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实训中作用不大或者根本没用。实际上,教师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教师的职责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是外贸英语合作实训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者。要根据外贸业务所处的阶段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实训的内容和形式;视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制作PPT来进行讲演、两人对话、多人讨论、情境表演、小组辩论等形式来实施每堂课的实训操作。
  其次,教师是实训过程中的释疑解惑者。合作实训中,教师的讲授涉及到学生对实训任务、活动内容和活动规则的掌握,也关系到学生对专业和语言的理解度。具体来说,教师的讲授包括实训中遇到的外贸业务问题、外贸英语专业术语的理解、合作技巧的介绍等等。
  再次,教师是学生合作实训的监督指导者。教师要监督每个小组的实训并在必要时加以指导以增强小组实训的效果。当学生遇到语言障碍、无法言以达意的时候,或由于对业务的程序不甚了解而无法将实训进行下去的时候,教师介入并充当临时角色,有利于克服障碍,并引导实训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师生职责明晰、配合得当是实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
  
  4. 分组实训模式的实验结果分析和思考
  经过一年的分组合作实训实验,笔者对试点三个班的100名学生的合作实训态度和效果进行了调查,采用LKert五分量表进行分析:1=完全不符合;2=通常不符合;3=有时符合;4=通常符合;5=完全符合(宋伟、马建柱,2007:144)。
  以上列表说明,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颇高,学习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在实训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训小组交上来的作业里,包括合同、信用证和议付单证都存在很多错误。这些错误缘于学生对商务知识的了解不够,暴露了英语(经贸)专业学生在商务知识掌握上的不足。要纠正这些错误、克服这些弱点,光靠学生的合作实训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缺乏商务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难以发现错误,并且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在自主学习中放任学生,这样的外贸英语合作实训模式是存在缺陷的。教师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实训操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讲解有关的外贸及外贸英语知识,边讲边练,这样才能使外贸英语实训模式更加完善,使其操作过程得到更好的优化。
  
  5. 结语
  从实践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外贸英语合作实训模式实验贯穿于外贸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外贸英语口语、外贸函电和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这种实训模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贸英语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参与外贸实务操作的积极性,为他们今后从事外贸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业务操作和语言应用的基础;同时,外贸英语合作实训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各方面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对造就外贸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人格个性和素质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它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学作用,除了合理分组、科学设计实训任务、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之外,教师依然承担着传统的释疑解惑的重任。
  
  参考文献
  艾治琼. 语言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述评[J]. 职业时空,2007(19):13.
  冯敏. 合作学习法——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 国际商务研究,2006(4):53-54.
  宋伟、马建柱.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探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6):144.
其他文献
语言焦虑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本文分析了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产生语言焦虑的相关因素和外语学习者产生语言焦虑后的具体表
摘要: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文本进行统计分析,调查英语写作时长、字数与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时长与字数对英语写作质最有重大影响。在限时作文条件下,40分钟是比较理想的写作时长,140字是比较合理的文本长度。时长与字数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语言的准确度、复杂度以及文章内容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时长;字数;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
CBE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培养能力为基础、注重个性的教育,充分体现以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在现有的环境中,教师过于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培养,从而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出现了文
摘 要:大学英语是必修课,两个学年四个阶段可侧重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起步、跟进、提高、冲刺,打好基础,练好技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起步阶段;跟进阶段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1)03-0079-3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1.01.024   
摘 要:课堂互动在学习者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促进课堂互动媒介的交际性任务应引起外语教师的关注。交际性任务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真实的语言与知识能力,处理好课堂上交际活动与非交际活动的关系。同时,交际性任务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交际性任务;课堂互动;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
笔者对180名博士生进行英语口语现状的问卷调查,从认知动机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博士生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对博士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中的自我效能和学习价值进行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是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关键课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Abstract: 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Halliday—the founder of systematic-functional school, whose research, however, only limited to ideational metaphor and interperson
摘 要:英语教学里的交际性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内课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用交际法教语法,正是通过一系列的交际活动的实践,达到交流思想感情,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练习,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语法教学;语法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