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29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组织全省、地(市)、州县文化馆、图书馆业务骨干及部分文化馆、图书馆馆长共31名人员赴重庆参加了为期40天的“汉藏文化交流项目”基层公共文化骨干培训班。
本项目是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为进一步推进青海省现代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效提升六州藏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基层文化骨干开展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文化骨干成长为基层文化工作的业务内行和能手,推动青海、重庆两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助力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积极向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汇报对接,争取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汉藏文化交流项目”。
此次培训得到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和重庆艺术职业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培训取得实效,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在培训内容选取、培训人员选派、培训班班委确定等方面在前期做了大量而有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青海省公共文化建设,提升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重庆艺术职业学院根据青海省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结合重庆市各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改革实践经验,对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都做了精心安排、并有正对性的做出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由于组织有力,主办双方对接到位,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采用集中授课、交流研讨、现场观摩、跟岗学习、班会联谊、撰写每周学习信息、结业学习心得等主要环节。理论教学重庆艺术职业学院,邀请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建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巫志南、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授张新华、西南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孙道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阮可等多位专家、学者,主要讲授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工作讲话精神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十三五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国家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实践、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志愿服务与品牌建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云与文化超市、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文化志愿者服务与品牌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及效能建设地方案列解读、基层图书馆服务与市民阅读等。
现场观摩、跟岗学习时间为三周,将培训班分成八个小组,分别到重庆市各区文化馆、图书馆进行跟岗培训。期间学员们更多关注和了解数字文化、总分馆制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大渡口区文化馆对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的建设,积累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在当地乃至全国也很有特色。
交流讨论是安排在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更岗学习之间,学员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跟岗实践的心得相结合,再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和工作岗位,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2017年12月6日在重庆市阳光酒店会议中举行了结业典礼,出席结业典礼的领导有: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胜利、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董杰人、重庆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胡莉、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共文化处处长边振刚、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周文成、青海省图书馆馆长张景元。
此次培训班取得的主要成效
1、提升了学员们自身的理论水平
本次培训班学员大多来自基层一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者,每个人专业水平、工作经历都不相同,而且绝大部分同志没有接受过这样封闭式、系统化、专门化的培训,通过本次重点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的内容展开培训,不仅将平时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了重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最新颖的观点、最前沿的理念、最鲜活的经验,整体提升了广大学员自身的理论水平。
2、开拓了视野
一是感受了重庆市各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多样化的综合服务模式;二是领略了总分管制、数字文化服务等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优化效能;三是直观感受到重庆市在“文化自信”的大潮当中各类贴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共享工程信息服务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模式等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感受到先进创新的工作理念、员工們细致、细腻、细心的工作精神;不仅开拓了视野,同时也找到了差距。
3、拓宽了工作思路
自2013年在国家文化部和青海省文化厅共同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服务工作以来,目的就是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认识到,基层文化服务不单单是去教授几只广场舞,组织开展几场文化活动,挖掘一些民间艺人,打造几只特色民间团队、开展短期读书活动等这么简单。虽然青海受地域、经济、人才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文化的发展,但是青海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让这些民间文化队伍,民间艺术人才,民间传统文化维持发展、全民读书活动、创新生存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当下的一个难题。
本项目是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为进一步推进青海省现代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有效提升六州藏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基层文化骨干开展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公共文化骨干成长为基层文化工作的业务内行和能手,推动青海、重庆两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助力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积极向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汇报对接,争取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汉藏文化交流项目”。
此次培训得到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和重庆艺术职业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培训取得实效,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在培训内容选取、培训人员选派、培训班班委确定等方面在前期做了大量而有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青海省公共文化建设,提升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重庆艺术职业学院根据青海省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结合重庆市各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改革实践经验,对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都做了精心安排、并有正对性的做出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由于组织有力,主办双方对接到位,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采用集中授课、交流研讨、现场观摩、跟岗学习、班会联谊、撰写每周学习信息、结业学习心得等主要环节。理论教学重庆艺术职业学院,邀请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建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巫志南、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授张新华、西南大学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孙道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阮可等多位专家、学者,主要讲授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工作讲话精神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十三五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国家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和实践、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志愿服务与品牌建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云与文化超市、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文化志愿者服务与品牌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及效能建设地方案列解读、基层图书馆服务与市民阅读等。
现场观摩、跟岗学习时间为三周,将培训班分成八个小组,分别到重庆市各区文化馆、图书馆进行跟岗培训。期间学员们更多关注和了解数字文化、总分馆制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大渡口区文化馆对总分馆制服务体系的建设,积累了先进的工作经验,在当地乃至全国也很有特色。
交流讨论是安排在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更岗学习之间,学员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跟岗实践的心得相结合,再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和工作岗位,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2017年12月6日在重庆市阳光酒店会议中举行了结业典礼,出席结业典礼的领导有: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胜利、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董杰人、重庆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胡莉、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共文化处处长边振刚、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周文成、青海省图书馆馆长张景元。
此次培训班取得的主要成效
1、提升了学员们自身的理论水平
本次培训班学员大多来自基层一线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者,每个人专业水平、工作经历都不相同,而且绝大部分同志没有接受过这样封闭式、系统化、专门化的培训,通过本次重点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与建设的内容展开培训,不仅将平时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了重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最新颖的观点、最前沿的理念、最鲜活的经验,整体提升了广大学员自身的理论水平。
2、开拓了视野
一是感受了重庆市各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多样化的综合服务模式;二是领略了总分管制、数字文化服务等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的优化效能;三是直观感受到重庆市在“文化自信”的大潮当中各类贴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共享工程信息服务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模式等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感受到先进创新的工作理念、员工們细致、细腻、细心的工作精神;不仅开拓了视野,同时也找到了差距。
3、拓宽了工作思路
自2013年在国家文化部和青海省文化厅共同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服务工作以来,目的就是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们认识到,基层文化服务不单单是去教授几只广场舞,组织开展几场文化活动,挖掘一些民间艺人,打造几只特色民间团队、开展短期读书活动等这么简单。虽然青海受地域、经济、人才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文化的发展,但是青海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让这些民间文化队伍,民间艺术人才,民间传统文化维持发展、全民读书活动、创新生存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当下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