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变革中寻找德育的生长点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在德育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进行了多年探索实践,也取得显著成果。
  一、精细管理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 建立和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多年来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治校为原则,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和实施《“八项常规”管理制度》、《学生课间管理规定》、《学生文明礼仪要求》、《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办法》等学生管理制度,它对规范学生行为,建立良好班风校风起到重要作用。
  “八项常规”涵盖学生在学校每一天的行为表现,内容包括(1)早读(2)课堂纪律(3)课间操(4)班容班貌和卫生(5)单车摆放 (6)课间与午休 (7)眼保健操 (8)仪容仪表八项。2007年开始学校实施了《学生课间管理规定》,它作为《“八项常规”管理制度》的细化和补充,进一步加强学生课间活动的管理。《学生课间管理规定》是对学生早上到校、课间活动、中午午休、放学离校等时段作出了明细要求,如“同学谈话时应小声进行,以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在走廊上走动时应轻声慢步;严禁追逐、喧闹;到课室外上课的班级,先在课室门前集队,在班长带领下靠右行走,行走时应轻声慢步”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实现校园内“让声音降下来,让脚步慢下来,让校园静下来”,创建一个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学校还制订有《学生文明礼仪要求》、《学生操行量化评定办法》,在每学期开学初,各班制订等《班规》等。
  制度是行为的指南,是成功的保证,切合实际的科学管理制度,对提高管理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八项常规”管理制度》是班主任日常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了解和评价班级管理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准则。管理和教育学生有依据、有准则,比我们简单的批评更有效果,老师信服,学生接受。《学生课间管理规定》是作为《“八项常规”管理制度》的细化和补充,也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突出体现。一般情况下,学校对学生课堂纪律作了严格要求,课间学生活动没有发生打架等严重问题,老师是不大理会的,他们会认为下课后让学生放松一下也很有必要。现在学校都是多层楼房建筑,无论从安全角度看还是文明礼仪要求看,学生高声喊叫、追逐打闹都不是好现象。西方国家学校及我国香港的学校,对学生课间活动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在他们眼中高声谈话是一种陋习,但我们却习以为常。因此,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各班在制订《班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班会课全体同学讨论,制订《班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学校制度过程,是提高学生的认识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
  (二)建设德育团队确保管理成效
  德育处坚持每周召开德育例会,了解各年级学生情况,研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布置当周德育工作;各年级根据德育处要求召开年级班主任会议,及时落实学校工作要求;每两周组织一次全体班主任集中培训,学习全国优秀班主任经验或班主任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
  1.形成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老师参与的班级教育教学研究团队,增强班级管理和教育的力量。学校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研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商讨解决问题办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学校建立完备德育管理教育网络。学校有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处、安全办、团委、年级组、班主任组成的德育管理和教育团队,还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和社工,每天还安排有值周行政、值日老师、护管进行检查和督促。学校学生会是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他们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校团委负责学生会,大约有近100名的学生干部组成,学生会干部竞选产生,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团委定期召开会议指导工作,学生工作积极性高,工作认真,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 、创设平台,
  多渠道开展教育活动
  (一)周一升旗礼是庄重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有激情洋溢和富有感染力的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有值周行政的工作总结,对学生一周常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点,有校长亲自给参加各类活动、比赛获奖同学颁奖活动,内容充实,教育性强。
  (二)校园电视台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建立由学生主持的校园电视台,每周一的班会课开播15分钟,重点是校内新闻和学生课间活动的情况反馈,内容直接涉及到年级、班级、和学生个人,对树立正气,营造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重要作用。
  (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有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学校跆拳道队、民乐团、舞蹈队等课外活动组织,为学生發展个人兴趣特长提供了机会。他们经过严格训练,掌握了过硬的本领,他们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和亮点。他们精湛的演出不但技艺出众,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品德素养,使来访者赞叹。老师在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对他们思想教育,如跆拳道讲究“道义”,民乐团、舞蹈队讲求高雅和礼仪。他们在专业发展的同时不会忽视文化课学习,他们当中不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三、“自然分材”教学改革
  深化学校德育内涵
  三年前,我校推行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学改革,课堂以“自学、互帮、点拨、检测”四环节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引开展学习活动。课改不但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同时也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
  (一)新课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分材”教学一个重要特点是实现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以学生学为主,老师起引导和点拨作用。班级设立小型的学习小组和绩效评价机制,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高,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课堂上学生学习活跃,参与度高,原来上课开小差、睡觉等不良现象现在很少出现。
  (二)新课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围坐形式上课,小组讨论互帮以及学生充当小老师发言,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改变了以前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开始掌握探究问题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三) 新课改让后进生得到更多关注
  课堂上,学生开展互帮探究学习,使原来无心学习的同学也受到感染,在同龄人的影响下互相促进。一节课,老师讲课最多占1/3时间,更多时间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新课改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上课时,学生讨论互帮是重要环节,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使学生能较多机会表达自己见解、看法。学生们当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同时,心理会获得巨大的快乐和满足。所以,学生喜欢上课,喜欢与同学老师交流。现在学生做错事时,同学提醒或老师批评都能诚恳接受,以往抵触甚至发生摩擦的现象很少发生。班主任感到现在学生好管多了,学德育处学生问题也少多了。教学改革改变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校园内人际关系和谐。
  (五)教育教学紧密配合,相互促进
  随着“自然分材”教学改革在我校铺开,我们发现,教育教学工作是密不可分和互相促进的。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老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新课堂教学模式直接促进了学生思想改变,为学校德育开启了 一条新的途径。
  
  【简绍林,深圳市文汇中学德育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副主任】
  
  责任编辑/齐欣
其他文献
借着研讨《世界学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一书的机缘,商丘师范学院经济法与法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问题的笔会。参与者有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2年12月15—16日,由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与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两岸新诗博士论坛”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大学、
近日,依据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暂行办法》的要求和空军《在保定市第一中学进行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调整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为充分发挥河北
一侯玉山出生在河北省的安平县,父母都是做丝网生意的,自己有一座工厂。安平县的丝网生意在世界都有名,侯玉山父母的规模在安平虽然排不上前几名,也有资产三千多万。在侯玉山
乡愁离不开那些承载着悲欢离合故事和喜怒哀乐记忆的老屋。沁出人间烟火气息的老屋如同年高老者,曾经拖儿带女护佑全家平安,如今慈祥地守候在岁月之河的岸边,不着一字,不发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一个边远山区的农村,有一位怀孕的妻子半夜痛得很厉害,她就要生孩子了。她的丈夫急忙把医生找来,准备为妻子接生。因为他们这里还没有电灯,所以,医生把一盏灯笼交到这位准
我试图给一些日常的具体事物,插上飞翔的翅膀。——题记太阳的出场方式塔吊下,悬挂着一颗太阳。太阳浮在海面。塔吊傲然挺立。需要一个怎样的角度和一双怎样的眼睛,才可以发
2012年10月19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了一场题为“‘问题'与‘主义':重审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姜涛、张桃洲、段从学、冷霜、
每每与朋友谈论人生和爱情这样的话题时,都会有一种无奈之感:人生若有“如果”这两个字存在,是不是就不会有遗憾了?当年,民国才女张爱玲,如果嫁给桑弧,可能她在文学创作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