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来访者是高中生,早年亲情关系纽带有断层;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现在学习动机和策略存在认知偏差,因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导致焦虑,影响到生理机制紊乱。本人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和系统脱敏疗法,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使来访者充分认识父母对他的爱,改善了亲情关系,对学习动机重新认知,又通过放松技术,使之正确面对考试焦虑,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亲情纽带;焦虑;缓解改善;矫正;完善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男,16岁,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1.77米左右,体态偏瘦,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个体经营者,中专文化;母亲为机关干部,大专文化。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北方一个大城市,从小因为父母工作忙,路途远,从出生6个月后随祖父祖母和叔父一起生活,至小学毕业。此期间,每逢周末由父母亲接走,但张某不愿意去父母处,父母为了让其和自己亲近,买过很多玩具。上中学后,随父母生活。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秀。初中考入本地区最好的中学,但在入学考数学时,由于紧张,把计算结果抄错了,未能进入重点班,受到父母的训斥。初中时学习成绩在中上等水平,父母认为学习不十分刻苦努力。经常受到母亲的责备,父亲也在旁边帮腔。因此张某便去祖父母处居住几天。在初三即将毕业考试前,突然感到头痛,恶心,被同学老师送到医务室检查并没有什么异常,休息了两天好了,由于身体原因,在考高中时,只考上了一般高中校。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自己感到在同学中很没有面子,回到家看到父母失望的神情,也很自责,听到父母的唠叨,又很恼火,同父母吵几句,又觉得理亏。在读高中上半年的期中考试中,在政治考场上又出现头痛难忍,以至于无法考试,被老师送回家。父母带他到两个有权威的大医院检查,做了脑CT、核磁共振检查,都没有查出器质性疾病。但由于学习紧张,担心不知何时又要犯病,自己感到很不安,由母亲陪同进行心理咨询。
二、主诉
张某说:我平时学习的课程都懂,习题也做过,都会。但是到快考试的时候,我就会头痛、恶心,身体不舒服。在考场上,我心跳加快,手脚出冷汗,有时甚至发抖,开始还能忍着,勉强答题,到后来就难受的没法考试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该求助者由母亲陪同前来,他面色苍白、身体瘦高、言语少,多数时间沉默,不主动说话,低头,很少看人,情绪低落,两只手在一起撮来撮去,显出焦虑的神情。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个性虽然稍偏内向和不稳定,但基本属于中间型人格。其情绪低落,主要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造成生理机制一定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探索的时间程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考试焦虑。
问题主要表现:
1、由于早年跟爷爷奶奶生活,现在父母家,亲情关系纽带有断层;
2、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3、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忌口多、身体虚弱等;
4、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以实际行动增强来访者跟父母的亲情关系,使之感受到和认识到父母对他的爱;
②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积极面对考试;
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②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按行为理论解释: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会与周围环境互相影响和支配,在人的行为与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过程逐渐形成每个人不同的特定习惯或行为模式,其中一些人可能获得一些不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不适行为或不良行为习惯,并给个体带来极大烦恼或痛苦。这些过分的生理、情緒、行为反应都是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些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形成的,并非偶然。求助者的情绪、生理、行为上的变化都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强化,又作用于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家长长期的对求助者在前途观上有失偏颇和同学间交往等等,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都起到了催化、加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因此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求助者清除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适宜的行为反应,并通过调整认知结构共同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应采取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另外,求助者尚处在青少年期,心理问题不甚严重,也比较适用于上述咨询原理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03.
关键词:亲情纽带;焦虑;缓解改善;矫正;完善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男,16岁,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1.77米左右,体态偏瘦,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为个体经营者,中专文化;母亲为机关干部,大专文化。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北方一个大城市,从小因为父母工作忙,路途远,从出生6个月后随祖父祖母和叔父一起生活,至小学毕业。此期间,每逢周末由父母亲接走,但张某不愿意去父母处,父母为了让其和自己亲近,买过很多玩具。上中学后,随父母生活。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秀。初中考入本地区最好的中学,但在入学考数学时,由于紧张,把计算结果抄错了,未能进入重点班,受到父母的训斥。初中时学习成绩在中上等水平,父母认为学习不十分刻苦努力。经常受到母亲的责备,父亲也在旁边帮腔。因此张某便去祖父母处居住几天。在初三即将毕业考试前,突然感到头痛,恶心,被同学老师送到医务室检查并没有什么异常,休息了两天好了,由于身体原因,在考高中时,只考上了一般高中校。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自己感到在同学中很没有面子,回到家看到父母失望的神情,也很自责,听到父母的唠叨,又很恼火,同父母吵几句,又觉得理亏。在读高中上半年的期中考试中,在政治考场上又出现头痛难忍,以至于无法考试,被老师送回家。父母带他到两个有权威的大医院检查,做了脑CT、核磁共振检查,都没有查出器质性疾病。但由于学习紧张,担心不知何时又要犯病,自己感到很不安,由母亲陪同进行心理咨询。
二、主诉
张某说:我平时学习的课程都懂,习题也做过,都会。但是到快考试的时候,我就会头痛、恶心,身体不舒服。在考场上,我心跳加快,手脚出冷汗,有时甚至发抖,开始还能忍着,勉强答题,到后来就难受的没法考试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该求助者由母亲陪同前来,他面色苍白、身体瘦高、言语少,多数时间沉默,不主动说话,低头,很少看人,情绪低落,两只手在一起撮来撮去,显出焦虑的神情。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个性虽然稍偏内向和不稳定,但基本属于中间型人格。其情绪低落,主要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造成生理机制一定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探索的时间程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考试焦虑。
问题主要表现:
1、由于早年跟爷爷奶奶生活,现在父母家,亲情关系纽带有断层;
2、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3、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忌口多、身体虚弱等;
4、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教育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以实际行动增强来访者跟父母的亲情关系,使之感受到和认识到父母对他的爱;
②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积极面对考试;
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②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按行为理论解释: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主要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会与周围环境互相影响和支配,在人的行为与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通过学习过程逐渐形成每个人不同的特定习惯或行为模式,其中一些人可能获得一些不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不适行为或不良行为习惯,并给个体带来极大烦恼或痛苦。这些过分的生理、情緒、行为反应都是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些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形成的,并非偶然。求助者的情绪、生理、行为上的变化都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强化,又作用于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家长长期的对求助者在前途观上有失偏颇和同学间交往等等,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都起到了催化、加重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因此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求助者清除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适宜的行为反应,并通过调整认知结构共同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应采取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矫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另外,求助者尚处在青少年期,心理问题不甚严重,也比较适用于上述咨询原理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