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者言真言真者心诚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外来务工者,他们生活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最低层,要为每日的生计辛勤奔波。他们大多敏于行而讷于言,不善与人侃侃而谈。但有时却能以精湛的寥寥数语,道出某种生活哲理,叫你又感慨又佩服。
  去年冬天,我外出采访。在路过一幢28层的商务大楼时,忽觉天空有水滴溅落。抬头一看,原来是几个外地的小伙子在清洗大楼的外墙。他们长索系腰,悬在半空,先用清洗液涂抹墙面,用长柄刷刷出污垢,再用水管逐层冲洗。
  趁他们休息时,我凑上前与他们的头儿开始简短的交谈。
  问:“你们……刷这么高的楼,吊在半空,怕不怕?”
  答:“嘿!怕啥?只怕没饭吃!”
  问:“你们……啥时候学的这行当?”
  答:“哼,学啥?生活一逼,啥都学会了!”
  两句回答,简短有力,干脆利落,语气轻蔑,像是在发泄心中的怨恨,又像是在嘲笑我的无知,一时把我呛得无言以对。平心而论,虽似答非答,但其中对“怕”和“学”的解释,却比一般礼节性的回答更胜一筹。因这精炼的答复既表呢如此危险的操作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又揭示了干这一行的艰辛和无奈。
  我一时无语,这头儿忽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名片塞给我,渴求似地问:“先生,您有路吗?能介绍活儿吗?我们明天就没活儿干了!”原来,全市这类清洗公司有100多家,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不得不到处揽活。这直白的举动,恳切的言词,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我曾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中午,我们20多人的午餐由一个安徽外来妹操持。她手脚勤快,中午总能煮出一大锅饭,炒出五、六样小菜。一天,打菜给我时,我指名要一些刚出锅的油爆虾,她莞而一笑拒绝。我恼羞成怒,众人也忿忿不平,于是引起争执。
  我:“你……为啥不给我虾?”
  她:“这是专为老总准备的。”
  我:“咦,一样的工作午餐,你怎么弄出了两种待遇?”
  她:“这有啥好说的!我们这是私营企业,一家一当都是老板的,我们都在为他打工,中午其实就是在他家厨房里吃饭,不是吗?老总多吃一盆虾有啥好计较的?今天各位能凑在一起吃饭,也是一种缘分,明天还不知在哪吃呢!”
  一番话说得我和众人哑口无言又心服口服,特别是“中午其实就在他家的厨房里吃饭”这句精妙的比喻既点明了大伙儿的身份,又揭示了私营企业的性质。这几句犀利又入情入理的真言立刻化解了一场争执,也让这个安徽妹子令人刮目相看。如今,“在他家的厨房里吃饭”这句话仍深深印在我脑海里,成了我和众多打工者凡事都保持心态平和的“经典名句”。
  有一天晚上,我和妻子外出散步,路经一家废品收购店。店主是一对小夫妻,听口音是外乡人,正在饭桌上为一块大排骨互相谦让着。
  夫:“孩他妈,这块大排该你吃。你光吃青菜,哪有奶水喂孩子?”
  妻:“不,该你吃,成天干这么重的活,不吃点肉哪有力气?”
  夫:“我不是为你呀,是为咱孩子,你奶水多了,才能让咱孩子长得壮实。”
  妻:“你吃了,身体壮了,不就能挣更多的钱让我吃排骨,让咱的孩子更壮实?”
  最后丈夫无奈,将大排轻咬一小口后,用筷重重压在妻的饭碗上。妻让步了,彼此相视一笑。
  咀嚼这小夫妻的对话,我很感动。双方的谦让都有理,却又难以说服对方,因为,夫妻原本就是一个融洽的整体,孩子又是共同的后代。几句对白,句句温馨体贴,表明了他们正在享受贫贱夫妻的恩爱和幸福。
  我有一个亲戚,那年来沪应聘一家公司,但面试后落选。因身边仅有的一点钱只够买一张次日返多的火车票。几经恳求,这公司的经理答应让他在一个破仓库里住一晚。
  半夜,电闪雷鸣;他忽被惊醒。只见仓库的空地上堆放着许多尚未拆封的纸箱,就连忙找出一块巨大的篷布将纸箱全都盖住。须臾,暴雨倾盆而下。
  次日一大早,经理带着一帮人心急火燎地赶到仓库,当他发现纸箱里价值100多万元的电子配件均完好无损时,激动得紧紧握住他的手。
  经理问:“你……怎会帮我遮盖货物?你只是一个落选者,这里并不是你的公司呀!”
  他答:“在我们乡下,半夜下雨,男人一定得爬起来看看自家的打谷场、庭院,该遮盖的一定要遮盖得严严实实。”
  原来,我这亲戚虽只在这破仓库暂住一晚,却出于本能,无意中把这仓库当成了自家的庭院。这一问一答中,问者是好奇,加上由衷的感激;答者则用淳朴的语言,讲了一个必须遵循的家规,衬托出他可贵的人品。经理在感慨之余,当场宣布录用这小伙子。
  这一个个位卑者的真言、真心和真情,都真实地反映出他们质朴的心态和待人处世时的高尚境界。收集它们,细细品味,不仅能获得做人的道理,还能净化自己的心灵。
其他文献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宋朝大文毫苏东坡喜欢参禅,一日参禅有悟,于是提笔将感悟写了下来,自己觉得得意,想要与人分享,便派人过江送给友人佛印禅师。苏东坡这样写道:八风吹不动。佛印看罢微微一笑,提笔给苏东坡写了回复:放屁!  等送信的回来后,苏东坡见佛印如此无礼,便亲自登门找佛印理论。来到佛印处,佛印见苏东坡脸拉得那么长,也不做声,只是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字条给苏东坡看。苏东坡看完后,却是转怒为羞。佛印这样写道
期刊
现在,我想给大家讲一个男人的故事。他的名字叫桑迪·格雷本。在他的青年时期,桑迪是个非常好的学生,可是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因此只能依靠奖学金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在那里,他遇见了他的室友,他也同样正在接受学校的资助。  当桑迪读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突然感染了一种眼疾,最后被确诊为青光眼。不幸的是,这种疾病没有被及早发现,结果他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盲人。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你一直看得见的生活逐渐黑暗下来,
期刊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毕业前的一天下午。  我带着新买的书走回寝室,路过宿舍旁的篮球场,不经意的,却一眼就看见了他:深蓝色的短袖T—shirt,白色的球裤,头发随风微微扬起,瘦瘦的样子很像《灌蓝高手》里面_的藤真。每次看到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神。  我把书放回了寝室,下楼以后又来剧篮球场边,为了掩饰自己,我东张西望地把场子里四个篮框的方向都望了个遍,然而又感觉这样的时刻很幸福,远远看着他,有一、种想
期刊
从那个周六开始,我成了刘老师的囚徒。事件的缘起是:夏军神吹他极能喝酒。我看不惯这种人,就跟夏军打赌,我出资买酒,夏军能喝,权当请客,若喝不下或是醉了,双倍奉还酒钱。说实话,写完赌约,我就后悔了,我穷得连学费都交不起,还出这冤枉酒钱。不久,夏军便让一斤谷烧见底,开始豪言壮语:“狗屁爱情,假的!”这家伙又哭又闹,终于引来了教导主任。  接着,一向待我严格的班主任刘老师生气了:“我心痛的不是你们打赌,心
期刊
都说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具有草莓这种水果的某些特点,仔细瞧瞧,还真有点道理。第一,外表光鲜。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普遍提高,当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们做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充分享受他们曾经向往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于是,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他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提供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媒体的多元化和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80后对服饰、饮食、健身、智力发展的意识普遍
期刊
一个初涉职场的新鲜人,会因缺少对公司环境的了解和工作的经验而担心被炒鱿鱼,也会因“摸不清老板啥脾气”而在职场一头雾水,如履薄冰。其实,上司作为过来人,也当过“小兵”,他之所以聘用你就是想发掘你的优势为公司所用,关键你得及时亮出你的“王牌”,闪亮自己个性的同时也不忘“投其所好”。    务实又上进    前几年,计算机在普通人眼里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肯定有前途,高中毕业的可可也满怀希望地上了一家电脑
期刊
第一次见到张妍,是在港汇广场的大楼梯下面。那时还是冬天,她在人群中异常显服。高挑且瘦的身材,极短的裙子,她只有21岁,还有着校园里未脱的稚气和单纯。  第二次见到张妍,是在一家幽静的茶馆里。时隔几个月后,她似乎变得成熟了许多。没有化妆,没有客套。她说,自己是个“自来熟”,一旦彼此不分,就会敞开心扉。    做人就要“自来熟”    去年,张妍报名参加了“超级Y客大赛”,这是一次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校园
期刊
刘嘉大学毕业后凭着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一家外企谋得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留在了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经过6年的打拼,手头不仅有了一定的积蓄,还与一位漂亮的女孩建立了恋爱关系,准备年底结婚。  上周三,刘嘉通过按揭购买的新房发了钥匙,他特别兴奋。熬了两个通宵设计出了一套房子的装修方案,一下班就拿着方案和效果图匆匆赶往女友家,想和女友商量后尽快施工。  “刘嘉!”快到女友家住的公寓楼时,刘嘉突然听到有人
期刊
俺娘,农村里最朴实无华的一位母亲,无甚特别,终日在田间和灶台上忙碌着,点燃着一家人的袅袅炊烟。娘大字不识,俗话说的睁眼瞎子,然而,在娘的字典里,却用乡间最憨实的汉字为儿子祈祷幸福的未来。  苏北农村,特别是江淮一带,小孩子到了六周岁,家里的大人总要给孩子庆贺,当地兴孩子六岁剃毛头。什么叫毛头?就是在孩子的脑勺后留有一撮头发。就是小辫子,等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由孩子的舅舅把那小辫子给剃了。也许是民间
期刊
工作的关系,我和日本商人打交道比较多,他们除了精狡的一面外,其敬业勤奋的商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我随日商多和田先生到山东一家小厂去看设备。为了省钱,工厂用自己的微型面包车接客人。由于飞机晚点,多和田到达时,已是下午五点。出了机场,他随我一头钻进狭小陈旧的面包车,没有丝毫的不满,反倒说,这样就挺好,工厂就应该精打细算。  当时天降大雪,异常寒冷。多和田从南方过来,只套了件羊毛衫和风衣。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