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贝奥武甫》作为欧洲最早的史诗之一,记录了欧洲先祖最初“结构”世界、解释世界的企图。《贝奥武甫》是对固有人物角色模式的一种重构,是结构主义解析的一个范例文本。
关键词:史诗;结构主义;人物角色模式;重构
一、史诗:“结构”世界的永恒追求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世界的脚步。人类祖先极其敏锐地对周围的世界作出反应,同时将这些反应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流传至今。
史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诞生的文学形式之一,是人类先祖剖析自身、解释世界、拓展思考疆界的智慧结晶。在史诗中,人类将自己的思想意识、感知结果综合为一套体系“强加”给世界,最终建立起最初的世界体系。
一部史诗就是人类为认识世界而作出的一次尝试,它以隐喻、象征、神话等一系列方式追问与逼近表象背后的世界本质。“结构”世界是史诗的永恒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史诗“结构”世界的企图与几千年后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史诗企图建构与解释的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与模式,而结构主义则将具体个案抽象出来,将目光转向纯粹的关系本身。
几千年前,当人类先祖写下史诗之时,或许出于本能,或许出于“认识世界”、解释神秘现象(诸如电闪雷鸣等)的懵懂意识。而今天的结构主义者们则不同,他们具备一种清晰的“结构意识”,并用这种意识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最终建构起一个个独立的系统。
在此意义上,用结构主义的眼光重新审视史诗,建立起关于史诗自身、史诗情节的相关系统,不仅有趣,也显得尤为必要。
二、《贝奥武甫》:一种角色模式的重构
《贝奥武甫》自公元5-6世纪开始在民间以口头形式流传,公元8世纪在英国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民族史诗,被视为英格兰文学的起点。史诗是一部欧洲先祖的斗争史,欧洲先祖们为保持本民族的生存与繁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这种抗争既针对反复无常的大自然,也针对人类内部的民族矛盾而展开。虽然成文于8世纪的英国,《贝奥武甫》反映的却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格兰之前(中古北欧)的民族史。
史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神话中的英雄、主人公贝奥武甫先后战胜巨怪葛婪代和母怪的英雄事迹为主要线索,描述了主人公年轻时斩妖除魔的光辉业绩;第二部分记述贝奥武甫晚年不畏火龙、英勇奋战直至牺牲的壮举。
与传统情节分析和文本细读相比,结构主义视角令《贝奥武甫》的解读展现出一幅宏观、全新的图景。
结构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眼里,永恒的结构才是最终目标。“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可以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1]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生改变,世界的本质即会改变,走向与原先截然不同的方向。在此视角下,要分析《贝奥武甫》,重点并不在于具体的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而在于发掘那些隐藏于文本深处、操纵故事延展的根本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贝奥武甫》囊括了形形色色、性格不一的人物。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性格分析,这些人物会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眩晕感。但是在结构主义的视角下,所有的人物都可归为以下几类:①英雄;②恶魔(反面角色);③施予者(英雄所效力的主人、奖赏英雄功绩者);④助手(帮助英雄成就事业的人);⑤假英雄。
在《贝奥武甫》中,“英雄”对应于贝奥武甫,他身强力壮、机智无畏,先后战胜三头巨怪,保卫了丹麦与高特国的和平与安乐;“恶魔”对应于三头巨怪——葛婪代、葛婪代的母亲(母怪)以及火龙;“施予者”对应于丹麦国王罗瑟迦;“助手”对应于帮助贝奥武甫一起斩妖除魔的十一位随从;“假英雄”的作用在于烘托英雄,史诗中翁弗思的愚昧可笑、不自量力从反面衬托出贝奥武甫的高大无畏。
进一步概括总结以上五类人物角色,可以得出更为简洁清晰的一组范畴,即主体—助手—敌手。英雄是全部故事的核心主体,其他人物角色皆围绕着这一主体逐个铺陈开来。在上面的五类人物角色中,施予者为英雄提供斩妖除魔的后备支持与成功之后的赏赐,在此意义上,丹麦国王罗瑟迦可以与十一位随从同时归入助手的角色模式之中;而恶魔(葛婪代、母怪、火龙)与假英雄(翁弗思)都是阻碍英雄建功立业、获得最终胜利的因素,皆可并入敌手的范畴。
这些便是构成《贝奥武甫》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文本的角色模式。以这些要素为基础,各个人物类型之间通过建立各种不同的组合关系,最终架构起整个故事情节与史诗结构。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音位是使语音相区别的最小语言单位。正是凭借不同音位间的对立与差异,我们才得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节,进而区分不同的词语。倘若不同的人物对应的是语音,那么格雷马斯所谓的“行动素”对应的就是音位的概念。正是不同的行动素构成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进而构成最终的人物角色模式。
结构主义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发现了语言结构内部的聚合(联想)与组合(句段)关系。具有相同功能的词汇聚合成集,并遵循语言规则,构成一个个横向的句段。《贝奥武甫》中具有相同行动素(相同性格、立场)的人物聚合成同一种角色(范畴),而最终让人物之间建立起关系、完成史诗横向故事架构的是组合规则。
根据格雷马斯的理论,这种组合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1、契约性结构,包括契约的建立和中止、分裂或重新统一等;2、表演性结构,包括艰难的考验、斗争、任务的执行情况等;3、分离性结构,包括迁移、离别、到达等等。
《贝奥武甫》中各种人物角色之间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正是这样一种规则。根据分离规则,贝奥武甫离别家乡高特,抵达丹麦降妖除魔,史诗由此开始;英雄抵达丹麦之后接受丹麦国王的嘱托,踏上降妖除魔的征途,可视为契约的建立;而在取得最终胜利之前贝奥武甫所经历的那些考验、斗争以及期间发生的其他事件(赏赐、欢宴、娶妻等)皆带有表演性色彩,趣味横生。
《贝奥武甫》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结构主义理论家格雷马斯的归纳总结。可以想见的是,倘若改变三种组合规则中的一种(比如贝奥武甫与丹麦国王之间的契约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建立,或是突然中止),那么史诗的情节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故事会完全变成另一种样子(葛婪代和母怪可能继续肆虐丹麦,丹麦和高特有可能结怨并陷入战争)。
因此,《贝奥武甫》可以被视为对一种固有角色模式的重构,即文本中存在的那些人物角色分类(聚合)先于文本而存在,通过欧洲先祖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建立关系的方法(组合规则),最终完成了一次“结构”的过程。诚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神话的“意义”不可能存在于构成神话的各种孤立的要素之中,它天生就存在于那些孤立要素的组合方式之中。
三、结语
《贝奥武甫》是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诗,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结构”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开拓性尝试。在不同角色模式的基础上,文本通过组合关系的各种变换与选择,最终完成了一次人物角色模式的重构,使一个不朽的故事得以流传千古。
如果整个史诗文学被看做一种巨型的语言,那么《贝奥武甫》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言语。这句言语本身体现出史诗文学的方方面面:音位(行动素)、音节(人物角色模式)、词语、句子(整部史诗故事)以及语言规则(人物关系组合规则)。
《贝奥武甫》的世界是英雄与图腾的中古北欧世界。《贝奥武甫》是自成系统、结构完整的史诗作品,是结构主义解析的范例性文本。
注释:
[1]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史诗;结构主义;人物角色模式;重构
一、史诗:“结构”世界的永恒追求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世界的脚步。人类祖先极其敏锐地对周围的世界作出反应,同时将这些反应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流传至今。
史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诞生的文学形式之一,是人类先祖剖析自身、解释世界、拓展思考疆界的智慧结晶。在史诗中,人类将自己的思想意识、感知结果综合为一套体系“强加”给世界,最终建立起最初的世界体系。
一部史诗就是人类为认识世界而作出的一次尝试,它以隐喻、象征、神话等一系列方式追问与逼近表象背后的世界本质。“结构”世界是史诗的永恒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史诗“结构”世界的企图与几千年后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史诗企图建构与解释的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与模式,而结构主义则将具体个案抽象出来,将目光转向纯粹的关系本身。
几千年前,当人类先祖写下史诗之时,或许出于本能,或许出于“认识世界”、解释神秘现象(诸如电闪雷鸣等)的懵懂意识。而今天的结构主义者们则不同,他们具备一种清晰的“结构意识”,并用这种意识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最终建构起一个个独立的系统。
在此意义上,用结构主义的眼光重新审视史诗,建立起关于史诗自身、史诗情节的相关系统,不仅有趣,也显得尤为必要。
二、《贝奥武甫》:一种角色模式的重构
《贝奥武甫》自公元5-6世纪开始在民间以口头形式流传,公元8世纪在英国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民族史诗,被视为英格兰文学的起点。史诗是一部欧洲先祖的斗争史,欧洲先祖们为保持本民族的生存与繁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这种抗争既针对反复无常的大自然,也针对人类内部的民族矛盾而展开。虽然成文于8世纪的英国,《贝奥武甫》反映的却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格兰之前(中古北欧)的民族史。
史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神话中的英雄、主人公贝奥武甫先后战胜巨怪葛婪代和母怪的英雄事迹为主要线索,描述了主人公年轻时斩妖除魔的光辉业绩;第二部分记述贝奥武甫晚年不畏火龙、英勇奋战直至牺牲的壮举。
与传统情节分析和文本细读相比,结构主义视角令《贝奥武甫》的解读展现出一幅宏观、全新的图景。
结构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眼里,永恒的结构才是最终目标。“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可以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1]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生改变,世界的本质即会改变,走向与原先截然不同的方向。在此视角下,要分析《贝奥武甫》,重点并不在于具体的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而在于发掘那些隐藏于文本深处、操纵故事延展的根本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贝奥武甫》囊括了形形色色、性格不一的人物。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性格分析,这些人物会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眩晕感。但是在结构主义的视角下,所有的人物都可归为以下几类:①英雄;②恶魔(反面角色);③施予者(英雄所效力的主人、奖赏英雄功绩者);④助手(帮助英雄成就事业的人);⑤假英雄。
在《贝奥武甫》中,“英雄”对应于贝奥武甫,他身强力壮、机智无畏,先后战胜三头巨怪,保卫了丹麦与高特国的和平与安乐;“恶魔”对应于三头巨怪——葛婪代、葛婪代的母亲(母怪)以及火龙;“施予者”对应于丹麦国王罗瑟迦;“助手”对应于帮助贝奥武甫一起斩妖除魔的十一位随从;“假英雄”的作用在于烘托英雄,史诗中翁弗思的愚昧可笑、不自量力从反面衬托出贝奥武甫的高大无畏。
进一步概括总结以上五类人物角色,可以得出更为简洁清晰的一组范畴,即主体—助手—敌手。英雄是全部故事的核心主体,其他人物角色皆围绕着这一主体逐个铺陈开来。在上面的五类人物角色中,施予者为英雄提供斩妖除魔的后备支持与成功之后的赏赐,在此意义上,丹麦国王罗瑟迦可以与十一位随从同时归入助手的角色模式之中;而恶魔(葛婪代、母怪、火龙)与假英雄(翁弗思)都是阻碍英雄建功立业、获得最终胜利的因素,皆可并入敌手的范畴。
这些便是构成《贝奥武甫》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文本的角色模式。以这些要素为基础,各个人物类型之间通过建立各种不同的组合关系,最终架构起整个故事情节与史诗结构。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音位是使语音相区别的最小语言单位。正是凭借不同音位间的对立与差异,我们才得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节,进而区分不同的词语。倘若不同的人物对应的是语音,那么格雷马斯所谓的“行动素”对应的就是音位的概念。正是不同的行动素构成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进而构成最终的人物角色模式。
结构主义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发现了语言结构内部的聚合(联想)与组合(句段)关系。具有相同功能的词汇聚合成集,并遵循语言规则,构成一个个横向的句段。《贝奥武甫》中具有相同行动素(相同性格、立场)的人物聚合成同一种角色(范畴),而最终让人物之间建立起关系、完成史诗横向故事架构的是组合规则。
根据格雷马斯的理论,这种组合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1、契约性结构,包括契约的建立和中止、分裂或重新统一等;2、表演性结构,包括艰难的考验、斗争、任务的执行情况等;3、分离性结构,包括迁移、离别、到达等等。
《贝奥武甫》中各种人物角色之间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正是这样一种规则。根据分离规则,贝奥武甫离别家乡高特,抵达丹麦降妖除魔,史诗由此开始;英雄抵达丹麦之后接受丹麦国王的嘱托,踏上降妖除魔的征途,可视为契约的建立;而在取得最终胜利之前贝奥武甫所经历的那些考验、斗争以及期间发生的其他事件(赏赐、欢宴、娶妻等)皆带有表演性色彩,趣味横生。
《贝奥武甫》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结构主义理论家格雷马斯的归纳总结。可以想见的是,倘若改变三种组合规则中的一种(比如贝奥武甫与丹麦国王之间的契约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建立,或是突然中止),那么史诗的情节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故事会完全变成另一种样子(葛婪代和母怪可能继续肆虐丹麦,丹麦和高特有可能结怨并陷入战争)。
因此,《贝奥武甫》可以被视为对一种固有角色模式的重构,即文本中存在的那些人物角色分类(聚合)先于文本而存在,通过欧洲先祖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建立关系的方法(组合规则),最终完成了一次“结构”的过程。诚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神话的“意义”不可能存在于构成神话的各种孤立的要素之中,它天生就存在于那些孤立要素的组合方式之中。
三、结语
《贝奥武甫》是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诗,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结构”世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开拓性尝试。在不同角色模式的基础上,文本通过组合关系的各种变换与选择,最终完成了一次人物角色模式的重构,使一个不朽的故事得以流传千古。
如果整个史诗文学被看做一种巨型的语言,那么《贝奥武甫》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言语。这句言语本身体现出史诗文学的方方面面:音位(行动素)、音节(人物角色模式)、词语、句子(整部史诗故事)以及语言规则(人物关系组合规则)。
《贝奥武甫》的世界是英雄与图腾的中古北欧世界。《贝奥武甫》是自成系统、结构完整的史诗作品,是结构主义解析的范例性文本。
注释:
[1]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