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焕彩咏河湟 诗书流芳写春秋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逢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一周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在学养上他是我的良师,在感情上他是我的益友,因此我送给他的挽联是“忆良师百里桃花映春晖,悼益友千篇诗文载史册”。这是我对李逢春先生前半生从事教育事业桃李遍河湟,后半生从事方志編纂和文史研究工作著作等身的精彩人生的衷心赞颂。
  李逢春先生,字宜农,号耕夫,青海西宁韵家口人,1937年10月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196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1月光荣退休。曾先后任西宁十中教师、西宁六中教导主任、西宁十中副校长、西宁市政府办公厅市志办主任等职务。李逢春先生的一生是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时,他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调至市志办工作后,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西宁市志》的编辑和方志理论的研究、创新和发展上,对西宁市志各专业志的篇目设计、内容安排、体例要求、编修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要求,为西宁市地方志事业的长期发展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李逢春先生因工作表现优秀,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李逢春先生仍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地方文史的搜集、整理、研究和撰写工作上。他在参与编纂了《青海省人物志》《青海省自然灾害志》后,又陆续整理编写出版了《吴敬亭论文集》《谢善述诗文集》《青海诗踪》《西宁历代诗人诗词选注》《河湟诗词选注》《乐都诗词选注》《土族女诗人李宜晴诗词注释》、张思宪《鸿雪草堂诗集》、来维礼《双鱼草堂诗集》、李焕章《惜阴轩诗钞》、基生兰《敬业草堂嚼蜡吟》等十余部河湟历代诗人的诗集和作品,为整理地方古籍文献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李逢春先生自幼喜爱诗词,几十年间创作了大量诗篇。2017年2月,李逢春先生将自己入选多种诗词选本的诗词371首和自撰楹联13幅、赋2篇(即《西宁赋》和《乐都赋》)、记3篇(即《北山烟雨》《南凉亭记》《鄯州亭记》)合编为《耕夫诗词钞》,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逢春先生擅长诗词艺术的研究和探索,注重深入实际感悟人生,其作品以极为凝练的笔墨,烘托出极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情蕴,行文简洁犀利,想象奇特新颖;文字对仗工整,清娴淡雅幽香;语言质朴明达,刻画细致真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显示了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地实现了景致与情怀、现实与历史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地从多种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他撰写的诗词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诗词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荣获“国家艺术类金奖”“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诗圣艺术传承奖”“国家艺术大师”“当代功勋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曾当选为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华诗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青海诗词学会顾问等。其传入《国家名家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国学卷》和《世界名人录》。
  李逢春先生在地方史研究上也颇多建树,曾参与编写了《河湟民族历史文化丛书》和《乐都历史文化丛书》,有《西宁史话》《河湟史话》《河湟人物录》等著作出版问世,补充了青海地方史研究的空白。
李逢春先生书法作品

  说起李逢春先生的学习经历,有人说他只读了小学三年,但他的词赋书法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称得上难得的全才。我想他的成才除了天赋才华之外,主要靠的是刻苦自励,勤奋过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李先生的座右铭。几十年来他身体力行,终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博古通今的文史大家。我和李先生初识是在1982年,时值青海地方史志研究会正式成立,李文实、赵盛世两位青海史学泰斗分别任研究会会长、副会长,李逢春先生为理事,我作为研究会秘书与大家接触的比较多,每次年会李逢春先生总会有交流发言,他的真知酌见常常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热议。李先生为人真诚、谦和,我和李先生年龄相差十来岁,是忘年交,可我们情投意合,无话不谈,在我的学养上也得到李先生不少的鼓励和帮助。如我在撰写《青海通史》书稿时曾就一些问题请教过他。他总是尽其所能查阅资料,帮助我解决问题。前些年,乐都县举办古诗词讲习班,特请李先生主讲,一时云集了近百名古诗词爱好者。李先生精心备课,从古诗词的用韵、平仄、对仗、句式、语法讲开去,轻车熟路,深入浅出,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一期讲习班结束了,还要求举办第二期。李逢春先生在乐都这块文化沃土上又播撒下了一把国学种子,为乐都培养了一批诗词人才。
  李逢春先生对自己勤学努力、学而不厌;对别人提携后学、诲人不倦,这就是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李先生走了,他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学术成果和作品,还把治学的勤奋、执着、严谨,做人的诚实、宽厚、友善等优秀的品质留给了我们,这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李逢春先生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情讲述红色故事,激励广大党员重温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没喝,却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从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到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建设,从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到物阜民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撼天动地、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伫立高原极目远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国大地尽是锣鼓欢腾、歌舞蹁跹,好一派喜悦欢庆景象。目光聚焦到脚下的这片热
期刊
雷少云生平简介  雷威(1920———1976),字少云。出身于诗书小康门庭的先父,自幼聪慧好学,喜文学善书法,诸子百家广闻博览,兴趣广泛。毕生钟情青海平弦,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平弦唱词,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平弦艺术家。  先父年少时笃信佛祖,每日晨必诵经礼佛,一心参悟;继而习练书法,持之以恒。他的书法刚柔相济,自成风范。成年后,职员生涯之余,先后潜心习练三弦、笛、箫、板胡、扬琴、京胡等民族乐器,颇有
期刊
在全党全国即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得知青海省京剧团近年创作推出的以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为主人公的西部京剧《七个月零四天》、以8位地质勘探队员为祖国寻找石油,在柴达木献出宝贵生命,被誉名“南八仙”为题材的现代京剧《生如夏花》两部成功之作,被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旅游部和全国文联确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在剧目的评审过程中,有关专家不仅对两部大戏给
期刊
(九)“隔”类   冯梦龙《山歌》卷四山歌云:   隔河看見子一团花,   走到门前满面麻,   若要隔河听渠做点私情事,   世间那得更个长鸡巴。   冯氏用原汁原味的吴语方言,记录下了这首明代的吴歌。这首民歌,具有五个特征:一是四句头山歌;二是一、二、三句押韵;三是艳歌;四是用“隔××××××”起兴。这种起兴在现在的江南民歌中依然丰富。如:   苏州民歌:  隔河看见美娇娘,  
期刊
新中国的摇篮是一条船。  新中国的起点是一条船。  红船,是九州华夏的黎明,  红船,是中华民族的方舟,  红船,是人民共和国的纪念。  红船,载着向往、载着愿景,  红船,载着理想、载着信念;  从十三人到九千万……  从四万万到十四万万……  从21年到49年到2021年……  中国红鲜明,中国红鲜艳。  用铁锤和镰刀镶嵌太阳,  太阳无比璀璨,无比温暖;  用铁锤和镰刀装裱船帆,  船帆乘风
期刊
人物:   晓霞:女,17岁,西路军文工团战士   杨老汉:60岁   尕祥:男,24岁,杨老汉的儿子   民团头目:30岁   兵丁:若干   幕启:天幕上黑云翻滚,寒风刺骨。在悲壮的音乐声中,一组合唱声引来主题曲。   独唱:弹粮绝天地寒孤军奋战,  遇绝境西路军身陷祁连。  腥风起血雨淋悲壮国难,  山苍茫埋忠魂怒目苍天。  盼星辰望北斗奔回延安,  红日升乾坤变雷恥仇怨。  西路健
期刊
在“庆祝中国共產党成立100周年”文艺创作活动中,我常常想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青海省原副省长,时代楷模尕布龙同志。   我与尕布龙同志只见过一面。那还是34年前,当时的海晏县是全国绵羊改良先进县,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县”,其时国家对畜牧改良科研工作非常重视。1987年初夏,作为畜牧技术员的我们与省上的绵改专家一起去尕布龙同志的家乡,哈勒景乡永丰村进行绵羊春产后的一系列数据测试。由于尕布龙同志
期刊
百年沧桑,风起巨变!   斗转星移,寒暑轮转的100年啊,在浩渺的宇宙长河中无非是浪花一滴,可在五彩缤纷,云谲波诡的人类社会中,却能发生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灿烂的东方文明大国   中国,古称华夏,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5000年文明史。早在秦代,中国就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
期刊
一  2017年6月20日,著名藏学家蒲文成先生悄然辞世,至今快两年了。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是藏学界的一大损失。他生前刻苦钻研藏学,从历史和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多方面为传播藏民族文化、汉藏文化交流,为民族团结,为政府资政等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我们撰写此文,想全面介绍蒲文成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果和藏学研究成果,以缅怀他一生的功德业绩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蒲文成先生于1942年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