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挖掘语文阅读资源,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提升语言品析能力,可以使人走近文明,进入一种境界,从而获取一份智慧,一种活力。
【关键词】挖掘;阅读;资源;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品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这一规定,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学生读书的情况如何?“00后在校生阅读的书中,主要以教辅类读物为主,真正的课外阅读书籍非常少,00后在校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这是一群志愿者历时5个月得出的结论。这一情况反映了这一学龄段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才能提高语文能力。读好书,才能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挖掘语文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品析能力,每一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一、运用多媒体整合语文阅读资源,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例如,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讲解。如果只凭经验办事,一口气讲到底,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原因是学生对生活本身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利用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情景,可以借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进行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调动和刺激学生的感官。原来学生很难想象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使学生能深入体验生活,犹如身临其境,体会诗人所处的兵荒马乱的年代以及当时的感受。那么很容易把学生及时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不断地感悟和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分享阅读的乐趣,提升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中外名著有所了解,中学语文教材从名著中节选了不少章节作为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可以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课文学完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课后扩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发表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体现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体验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不断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莎士比亚喜剧》等等,以了解更多的经典历史故事。此时,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引申到课外,再现阅读中的趣味体验,此时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高潮,化难为易,步步深入,开展有趣味的活动。如:开展“每日荐讲一首古诗”“每月一次手抄报”“每学期一本好摘录本”;又如:各班根据自班特点开展的“诗歌朗诵会”“专题故事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笑话故事等)”“好词好句交流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这些活动不仅能进一步发挥课外阅读独特的教育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和同学分享阅读的乐趣,相互促进,提升表达能力。
三、以写促读,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作文训练、读书笔记、演讲、推荐好书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广泛地获取一定的阅读量,做好读书笔记。曾经有一位学生写《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读书笔记,从《水浒传》中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这篇习作令其他同学称赞不已。通过导读,学生的思路拓宽了,通过导读学生的乐于学习的气氛逐渐形成,在阅读中自然而然,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将课内和课外知识相结合。例如,让学生欣赏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看完后,让学生谈谈对爱心的理解,有学生回答:“只要我们从小事开始,以爱心待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关注那一次次不幸或者灾难,我们的爱心,从四面八方汇集,就会变得很大很大。”由此,从生活的本身出发,生发学生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毫无保留地体现出来了。语文教学也能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
多读书,多读好书,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使人走近文明,进入一种境界,从而获取一份智慧,一种活力。挖掘语文阅读资源的途径,应该让学生进入生活这个大课堂,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有意识地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不断提升语言品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
[2]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
[3]梁红妮.初中语文阅读之我见[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
[4]黄友胜.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编辑:陈岑)
【关键词】挖掘;阅读;资源;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品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这一规定,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学生读书的情况如何?“00后在校生阅读的书中,主要以教辅类读物为主,真正的课外阅读书籍非常少,00后在校课外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这是一群志愿者历时5个月得出的结论。这一情况反映了这一学龄段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才能提高语文能力。读好书,才能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因此,挖掘语文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品析能力,每一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一、运用多媒体整合语文阅读资源,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例如,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讲解。如果只凭经验办事,一口气讲到底,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原因是学生对生活本身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利用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情景,可以借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进行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调动和刺激学生的感官。原来学生很难想象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使学生能深入体验生活,犹如身临其境,体会诗人所处的兵荒马乱的年代以及当时的感受。那么很容易把学生及时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不断地感悟和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分享阅读的乐趣,提升表达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中外名著有所了解,中学语文教材从名著中节选了不少章节作为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可以把对原著的介绍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课文学完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课后扩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发表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体现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体验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不断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提升。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莎士比亚喜剧》等等,以了解更多的经典历史故事。此时,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引申到课外,再现阅读中的趣味体验,此时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高潮,化难为易,步步深入,开展有趣味的活动。如:开展“每日荐讲一首古诗”“每月一次手抄报”“每学期一本好摘录本”;又如:各班根据自班特点开展的“诗歌朗诵会”“专题故事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笑话故事等)”“好词好句交流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这些活动不仅能进一步发挥课外阅读独特的教育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和同学分享阅读的乐趣,相互促进,提升表达能力。
三、以写促读,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提升综合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作文训练、读书笔记、演讲、推荐好书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广泛地获取一定的阅读量,做好读书笔记。曾经有一位学生写《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读书笔记,从《水浒传》中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这篇习作令其他同学称赞不已。通过导读,学生的思路拓宽了,通过导读学生的乐于学习的气氛逐渐形成,在阅读中自然而然,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要将课内和课外知识相结合。例如,让学生欣赏一则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看完后,让学生谈谈对爱心的理解,有学生回答:“只要我们从小事开始,以爱心待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关注那一次次不幸或者灾难,我们的爱心,从四面八方汇集,就会变得很大很大。”由此,从生活的本身出发,生发学生自己的体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毫无保留地体现出来了。语文教学也能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
多读书,多读好书,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使人走近文明,进入一种境界,从而获取一份智慧,一种活力。挖掘语文阅读资源的途径,应该让学生进入生活这个大课堂,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有意识地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不断提升语言品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车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
[2]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
[3]梁红妮.初中语文阅读之我见[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
[4]黄友胜.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