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非线性RLC电路弹簧耦合系统3次超谐共振研究

来源 :电子器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电感非线性RLC电路弹簧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受简谐激励的具有电感非线性RLC电路弹簧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得到系统满足3次超谐共振条件的一次近似解以及对应的定常解。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系统参数对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当系统3次超谐共振调谐值等于零时,幅频响应曲线的振幅最大。增大电压、极板面积和非线性电感系数,幅频响应曲线的振幅和共振区增大。增大极板间距、电阻和线性电感系数,幅频响应曲线的振幅和共振区减小。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极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
其他文献
以场发射基本原理为基础,建立四种四极管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微孔径场发射阵列进行了模拟。在建立模型时,采用的是相同的结构参数,如栅极到阳极间的距离,发射体尖锥的材料和形状
在使用模板匹配方法检测织物瑕疵的过程中,通过实时采集、分析织物的灰度图像,获得织物纹理的统计信息,并从中提取出正常纹理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成自适应更新的匹配模板和自适应变化的瑕疵判决阈值,使模板和判决阈值不需要人为干预,能够随织物的实际纹理自适应的变化,提高了算法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先后对365个甘薯品种、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使甘薯的群别类型由8个增加到13个.并且使A,B,C三群所占比例由原来的78.42%下降到72.70%,扩大了三群之外群别的品种数量,丰富了亲本材料的
该系统目的在于对光源不同波长的光强信号进行采集,进而通过计算获取光源的光谱、色温等参数。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的关键软硬件部分的实现;系统主要采
确定了芯片剪切强度的三种工艺规范区域:分别是芯片面积小于0.32mm^2、大于4.13mm^2和在两者之间的三种规范区域;并使用工序能力指数Cpk对芯片剪切强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
阐述了光波导真延时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通过氟化聚酰亚胺聚合物条形光波导和光开关阵列的集成,提出了一种集成光波导开关阵列真延时模块的设计方案,将
根据已知小麦1Bx14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对HMW-GS在Glu-Bx14位点已知的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凡具有1Bx14的品种都能扩增出419bp的特异性带,与SDS-PAGE电
介绍了一种利用MOS管线性区特性实现满摆幅输入的跨导器.通过分析电路中MOS管的二阶效应,利用差分放大器以负反馈形式接入偏置和输出端并联电流源的方法,对电路进行了结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