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年龄小,喜欢做游戏,区域活动能够给幼儿一个放松身心,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能启迪幼儿的智慧,也能让学生找到属于自身的个性化游戏方式,这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度剖析幼儿心理,就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活动;策略和方法
什么是区域活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就是:一个可以真正解放儿童天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游戏活动。可以这么说,区域活动指导让教师真正落实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但是,现阶段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却存在些许问题,如空间问题、规划问题以及材料投放等等,严重阻碍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下文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简要谈一谈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现阶段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让幼儿实现自主发展,避免小学化倾向,进行区域活动指导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现阶段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却存在些许问题,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空间小、幼儿较多,无法科学、合理的进行区域规划;二是有的教师在区域分类的时候,并不能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目标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划分,严重影响幼儿的区域活动体验感,三是投放材料也存在盲目、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无法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
2.区域活动内容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内容表现为形式化、表面化。区域活动只有遇到检查、参观才会组织安排,平日里幼儿很难接触到区域活动;二是活动内容缺乏艺术性。部分教师过度干预区域活动的开展,将区域活动直接变成了小组活动,有违区域活动自主、自由的本质特征;三是部分教师没有发现区域活动的本质所在;四是活动过后交流分享过于简单化。部分将交流分享变成了表彰大会,表扬那些表现较好的孩子,那些表现平庸的幼儿却得不到重视和鼓励,很容易对区域活动产生厌烦心理。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开展区域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幼儿自由、自主、个性化成长,所以,在指导上也就具有一定的共性策略。
1.利用材料指导。材料是区域活游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材料有层次地引导和传递某些信息,这对于调整和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超市”游戏活动中,笔者就跟幼儿们一块搜集相关材料,如各种食品包装盒、各种瓶瓶罐罐以及各种玩具等。通过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分类,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随后,笔者在相关区域的物品上标注价格,将“10以内的加减法”引入其中,引导幼儿利用一些纸币自主开展购物活动。通过搜集材料,幼儿自觉地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了定位,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习喜欢的区域,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性,自然也就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2.利用伙伴指导。幼儿天性活泼,思维灵敏,日常学习游戏中,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去模仿和学习其他同伴的动作和语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小朋友正在玩一个很稀奇的玩具,不一会儿的时间,他的周围肯定也会聚集大量的朋友。幼儿天生自带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幼儿这一心理,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如,在建构游戏区中,为了让幼儿都参与到“追捕盗贼”这一游戏当中去,可以让两个小朋友一个扮演警察、一个扮演盗贼,利用手枪道具进行对抗。在这一组小朋友的带领下,其它幼儿也很快就参与进来了,一个“假装”性质的游戏很快也就演变成了象征性游戏。
3.教师的指导。幼儿年龄小,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而监督和管理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不可过度,具体指导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平行介入。要求教师要保持平等公正的原则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但是,并不干预幼儿的游戏,即各玩各的。之所以进行平行指导,其目的就是让教师发挥自己的模仿作用,指导幼儿如何使用材料、工具,如何开展相关游戏活动等等。一般来说,平行介入指导主要适用于建构区、美工区以及阅读区这类操作性较强的区域。
(2)交叉介入。要求教师扮演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从而给推动游戏的进程。教师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要根据游戏情节的开展,灵活的配合幼儿的行为和语言,从而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
4.问题讨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討论游戏内容、自主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来帮助幼儿明确区域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具体讨论方式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活动前的讨论。
第一,询问幼儿的意见,让他们明确给自己想去哪个地方玩?
第二,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如何才能玩得更开心?
……
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尊重儿童的意愿,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设计游戏方式,增强了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也能增强幼儿的优越感,一举两得。
(2)活动过程中的讨论。活动中遇到问题是在所难免,如缺乏材料,区域布置不合幼儿心意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幼儿正常开展区域活动的因素。如生活区的几个孩子因为区域布置不合心意就发牢骚:“没有我家里的大冰箱、大电视和大沙发……不好玩”当听到孩子的牢骚之后,可以现场询问幼儿,让他们自主选择材料代替幼儿说的那些东西,以寻找解决的办法。
(3)活动后的分享。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幼儿进行成果分享和讨论,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如,可以把幼儿的作品利用多媒体或者实物展示呈现在全体幼儿面前,让该幼儿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其它幼儿可以进行补充,大胆表达自己的方法,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同时,也学习到他人的经验,提升了全体幼儿的能力。
总之,以上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幼儿教育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樊丽娜.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7).
[2]韩梅.基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建设——以北京市昌平区工业幼儿园环境建设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05).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活动;策略和方法
什么是区域活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就是:一个可以真正解放儿童天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游戏活动。可以这么说,区域活动指导让教师真正落实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但是,现阶段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却存在些许问题,如空间问题、规划问题以及材料投放等等,严重阻碍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下文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简要谈一谈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现阶段幼儿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让幼儿实现自主发展,避免小学化倾向,进行区域活动指导是相当有必要的。但是,现阶段部分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却存在些许问题,具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空间小、幼儿较多,无法科学、合理的进行区域规划;二是有的教师在区域分类的时候,并不能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目标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划分,严重影响幼儿的区域活动体验感,三是投放材料也存在盲目、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无法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
2.区域活动内容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内容表现为形式化、表面化。区域活动只有遇到检查、参观才会组织安排,平日里幼儿很难接触到区域活动;二是活动内容缺乏艺术性。部分教师过度干预区域活动的开展,将区域活动直接变成了小组活动,有违区域活动自主、自由的本质特征;三是部分教师没有发现区域活动的本质所在;四是活动过后交流分享过于简单化。部分将交流分享变成了表彰大会,表扬那些表现较好的孩子,那些表现平庸的幼儿却得不到重视和鼓励,很容易对区域活动产生厌烦心理。
二、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开展区域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幼儿自由、自主、个性化成长,所以,在指导上也就具有一定的共性策略。
1.利用材料指导。材料是区域活游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材料有层次地引导和传递某些信息,这对于调整和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超市”游戏活动中,笔者就跟幼儿们一块搜集相关材料,如各种食品包装盒、各种瓶瓶罐罐以及各种玩具等。通过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分类,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随后,笔者在相关区域的物品上标注价格,将“10以内的加减法”引入其中,引导幼儿利用一些纸币自主开展购物活动。通过搜集材料,幼儿自觉地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了定位,每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习喜欢的区域,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性,自然也就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2.利用伙伴指导。幼儿天性活泼,思维灵敏,日常学习游戏中,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去模仿和学习其他同伴的动作和语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小朋友正在玩一个很稀奇的玩具,不一会儿的时间,他的周围肯定也会聚集大量的朋友。幼儿天生自带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幼儿这一心理,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如,在建构游戏区中,为了让幼儿都参与到“追捕盗贼”这一游戏当中去,可以让两个小朋友一个扮演警察、一个扮演盗贼,利用手枪道具进行对抗。在这一组小朋友的带领下,其它幼儿也很快就参与进来了,一个“假装”性质的游戏很快也就演变成了象征性游戏。
3.教师的指导。幼儿年龄小,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而监督和管理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不可过度,具体指导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平行介入。要求教师要保持平等公正的原则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但是,并不干预幼儿的游戏,即各玩各的。之所以进行平行指导,其目的就是让教师发挥自己的模仿作用,指导幼儿如何使用材料、工具,如何开展相关游戏活动等等。一般来说,平行介入指导主要适用于建构区、美工区以及阅读区这类操作性较强的区域。
(2)交叉介入。要求教师扮演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从而给推动游戏的进程。教师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要根据游戏情节的开展,灵活的配合幼儿的行为和语言,从而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
4.问题讨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討论游戏内容、自主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来帮助幼儿明确区域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具体讨论方式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活动前的讨论。
第一,询问幼儿的意见,让他们明确给自己想去哪个地方玩?
第二,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如何才能玩得更开心?
……
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尊重儿童的意愿,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设计游戏方式,增强了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也能增强幼儿的优越感,一举两得。
(2)活动过程中的讨论。活动中遇到问题是在所难免,如缺乏材料,区域布置不合幼儿心意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幼儿正常开展区域活动的因素。如生活区的几个孩子因为区域布置不合心意就发牢骚:“没有我家里的大冰箱、大电视和大沙发……不好玩”当听到孩子的牢骚之后,可以现场询问幼儿,让他们自主选择材料代替幼儿说的那些东西,以寻找解决的办法。
(3)活动后的分享。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幼儿进行成果分享和讨论,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能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如,可以把幼儿的作品利用多媒体或者实物展示呈现在全体幼儿面前,让该幼儿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其它幼儿可以进行补充,大胆表达自己的方法,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同时,也学习到他人的经验,提升了全体幼儿的能力。
总之,以上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幼儿教育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樊丽娜.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7).
[2]韩梅.基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建设——以北京市昌平区工业幼儿园环境建设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