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梳理文献,总结出我国劳动教育的目标经历了“探索试误——调整修正——深化改进”三个阶段,结合现实分析当前我国劳动教育正处于目标深化改进阶段。劳动教育目标的重心转向不仅是社会进步和国家进步发展的诉求,也是学校教育功能完善的必须,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实现需要国家的支持、学校的落实和家庭的辅助,三位一体,统一战线,共同推进。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劳动素养
劳以树德,劳以增智,劳以强体,劳以育美,劳动教育是五育中的关键一环,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2015年教育部连同共青中央团、全国少工委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并指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贯彻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全面的部署。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活动,对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学校作为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牵涉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不仅事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影响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同时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对课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首要任务是明确其目标。
一、劳动教育目标变革历程及其新内涵
(一)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目标
新中国成立至今,根据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探索试误阶段——调整修正阶段——深化改进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7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生产力的恢复和重建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体力劳动者,劳动教育实施制度有待完善,是我国劳动教育的探索试误时期。1954年,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语里指出,“要对全体师生说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强调体力劳动的一切劳动的基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更集中关注学生的体力劳动教育,注重对劳动技能的训练,以促进我国生产劳动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1977~2014年,这一时期劳动教育进入调整修正时期,劳动教育旨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后备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颇受重视,劳动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强调,学生要“树立劳动观点,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规格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这一时期为深化改进时期,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在实践创新维度中专门提到了劳动意识。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目标的侧重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前期国家经济建设劳动力短缺,劳动教育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劳动技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力;二是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学生劳动素养,为国家建设培养具备劳动创造力的人才。
(二)劳动教育目标的新内涵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是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落实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渠道”。劳动教育目标是归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顺于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忠于国家建设和进步而做出的决策。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重心在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通过让学生参加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常识和技能,体验劳动的苦与乐,感受劳动收获的喜悦,能够尊重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日常劳动习惯,在此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劳动。
二、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进步的诉求
时代在发展,服务型和技术型劳动逐渐增加,对劳动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应转向对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使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中掌握劳动知识,获取劳动技能,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培养全面發展的创新型人才。劳动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劳动知识,训练其劳动技能,更要引导他们开展“创新型劳动”,重点培养一支具备超强创造力的队伍,做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储备军。
(二)学校教育功能的落实
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落实学校教育功能和成就学生幸福的着力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培养人才。劳动教育课程之于学校的其他课程而言,属于综合性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增长学生的劳动知识,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处理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变革,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须,也是落实学校教育功能的必须。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的总体性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统一的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互联共进,但各育之间的育人价值不同,又彼此区别。德育旨在教人“以善待人”;智育在于使人“明智认理”;体育旨在“健体强身”;美育在于“求真觅美”,而劳动教育在于寻求“财富之源”,财富不仅指的是物质财务,更是精神财富。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有:劳动观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劳动品质塑造;为职业劳动奠基。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过程,也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劳动教育内容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获得劳动知识和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懂得尊重普通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二是服务性劳动,指的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或技能服务社会或他人,以使学生在付出劳动的过程中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三是日常生活劳动,指的是学生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参与的劳动。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自理能力和自立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和担当。
三、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实践趋向
(一)国家:统一体系,鼓勵研究,政策相辅
1.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主要理论来源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渠道,也是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主要理论来源。系统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学校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主要依托。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应涵盖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综合劳动素养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素养。在知识层面上,劳动教育目标不仅要包括对劳动的本体性知识的认识,及劳动的内涵、价值和功能等知识;还要包括对劳动对象性的认识,即劳动对象所要从事的劳动类别、工具和劳动技巧等方面的认识。在情感体验层面上,劳动教育的目标包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能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对劳动成果的期待和收获成果的喜悦。在劳动素养方面,劳动教育目标则需要包括责任担当、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坚韧不屈等品质,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2.鼓励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是促进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有效途径
从现有的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着力于研究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而忽略了对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以及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鼓励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是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实践的不断探索,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深入研究,不仅能丰富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理论内容,更能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提供更多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指导,更科学地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转向,帮助学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3.政策支持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保障
国家的教育政策是实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变革的重要支撑。国家应从政策上加大对学校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培训。此外,结合各地区的学校特色,合理安排学校的布局规划,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保留必要的场所,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实现转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区域教育资源统筹管理,加强对地方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和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劳动课程资源的交互运用,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率,助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实现转向。
(二)学校:创新课程,与时俱进,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1.课程创新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重中之重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改变的实现路径,需要以国家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目标为蓝本,联系学校场域实际,充分运用本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全方位的文化支持体系,开创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既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本土自然和社会资源,又要考虑到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开设植物种植的相关课程时,可以以当地独有又容易种植的植物作为本节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计划除了要包含植物种植过程的内容,也应该包含植物种植前对土地的开垦,植物种植后对植物的养护等内容。
2.与时俱进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内在要求
“互联网 ”劳动教育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有力助推。当前,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娱乐和互联网交流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生活,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试点可以借势顺推,运用网络资源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随着网络的渗透,不少网络红人在网络共享自己的劳动过程,他们用唯美的画面,独特的角度记录劳动,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劳动的乐趣和收获成果的喜悦。从劳动教育角度分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热衷网上冲浪这一爱好“转危为安”,让网络视频资源或文字教程等资源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辅助资源。互联网资源丰富多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或者教师专业不对口等问题。
3.家庭教育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助推器
家庭的劳动观念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影响很大。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劳动观念的双向引导,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助推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转向落实需要得到家庭教育的辅助和支持。但学校和家庭达成统一战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是由于学校与家长接触机会少,二是家庭观念根深蒂固。但学校可以采用双向引导,通过学生的转变,引导家长改变劳动观念,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督促学生在家庭中参与日常生活劳动。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有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家长能够直接感受到孩子通过劳动而带来的变化和进步,这时便有望“颠覆”家长的传统劳动观念。当学校、教师、家长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时,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转向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虚到实。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导向,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思考,是为了能够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但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的落实策略仍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2]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9-13.
(责任编辑:吕研)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劳动素养
劳以树德,劳以增智,劳以强体,劳以育美,劳动教育是五育中的关键一环,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十分重视劳动教育的发展,2015年教育部连同共青中央团、全国少工委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并指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贯彻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全面的部署。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活动,对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学校作为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牵涉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不仅事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影响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同时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对课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首要任务是明确其目标。
一、劳动教育目标变革历程及其新内涵
(一)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目标
新中国成立至今,根据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探索试误阶段——调整修正阶段——深化改进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197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生产力的恢复和重建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体力劳动者,劳动教育实施制度有待完善,是我国劳动教育的探索试误时期。1954年,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语里指出,“要对全体师生说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强调体力劳动的一切劳动的基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更集中关注学生的体力劳动教育,注重对劳动技能的训练,以促进我国生产劳动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1977~2014年,这一时期劳动教育进入调整修正时期,劳动教育旨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后备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颇受重视,劳动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强调,学生要“树立劳动观点,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规格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这一时期为深化改进时期,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在实践创新维度中专门提到了劳动意识。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目标的侧重点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前期国家经济建设劳动力短缺,劳动教育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劳动技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力;二是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学生劳动素养,为国家建设培养具备劳动创造力的人才。
(二)劳动教育目标的新内涵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是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落实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渠道”。劳动教育目标是归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顺于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忠于国家建设和进步而做出的决策。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重心在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通过让学生参加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常识和技能,体验劳动的苦与乐,感受劳动收获的喜悦,能够尊重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日常劳动习惯,在此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劳动。
二、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进步的诉求
时代在发展,服务型和技术型劳动逐渐增加,对劳动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应转向对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使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中掌握劳动知识,获取劳动技能,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培养全面發展的创新型人才。劳动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劳动知识,训练其劳动技能,更要引导他们开展“创新型劳动”,重点培养一支具备超强创造力的队伍,做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储备军。
(二)学校教育功能的落实
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是落实学校教育功能和成就学生幸福的着力点。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培养人才。劳动教育课程之于学校的其他课程而言,属于综合性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增长学生的劳动知识,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处理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变革,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须,也是落实学校教育功能的必须。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的总体性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协调统一的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互联共进,但各育之间的育人价值不同,又彼此区别。德育旨在教人“以善待人”;智育在于使人“明智认理”;体育旨在“健体强身”;美育在于“求真觅美”,而劳动教育在于寻求“财富之源”,财富不仅指的是物质财务,更是精神财富。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有:劳动观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劳动品质塑造;为职业劳动奠基。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过程,也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劳动教育内容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劳动,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获得劳动知识和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懂得尊重普通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二是服务性劳动,指的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或技能服务社会或他人,以使学生在付出劳动的过程中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三是日常生活劳动,指的是学生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参与的劳动。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自理能力和自立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和担当。
三、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实践趋向
(一)国家:统一体系,鼓勵研究,政策相辅
1.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主要理论来源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渠道,也是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主要理论来源。系统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是学校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主要依托。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应涵盖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以及综合劳动素养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素养。在知识层面上,劳动教育目标不仅要包括对劳动的本体性知识的认识,及劳动的内涵、价值和功能等知识;还要包括对劳动对象性的认识,即劳动对象所要从事的劳动类别、工具和劳动技巧等方面的认识。在情感体验层面上,劳动教育的目标包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能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感受对劳动成果的期待和收获成果的喜悦。在劳动素养方面,劳动教育目标则需要包括责任担当、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坚韧不屈等品质,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2.鼓励劳动教育课程的研究是促进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有效途径
从现有的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着力于研究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而忽略了对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以及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鼓励劳动教育课程研究是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实践的不断探索,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深入研究,不仅能丰富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理论内容,更能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提供更多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指导,更科学地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转向,帮助学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3.政策支持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转向的保障
国家的教育政策是实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变革的重要支撑。国家应从政策上加大对学校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培训。此外,结合各地区的学校特色,合理安排学校的布局规划,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保留必要的场所,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实现转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区域教育资源统筹管理,加强对地方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探索和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劳动课程资源的交互运用,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效率,助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实现转向。
(二)学校:创新课程,与时俱进,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1.课程创新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重中之重
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改变的实现路径,需要以国家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目标为蓝本,联系学校场域实际,充分运用本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全方位的文化支持体系,开创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既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本土自然和社会资源,又要考虑到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开设植物种植的相关课程时,可以以当地独有又容易种植的植物作为本节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计划除了要包含植物种植过程的内容,也应该包含植物种植前对土地的开垦,植物种植后对植物的养护等内容。
2.与时俱进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内在要求
“互联网 ”劳动教育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有力助推。当前,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娱乐和互联网交流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生活,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试点可以借势顺推,运用网络资源作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随着网络的渗透,不少网络红人在网络共享自己的劳动过程,他们用唯美的画面,独特的角度记录劳动,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劳动的乐趣和收获成果的喜悦。从劳动教育角度分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热衷网上冲浪这一爱好“转危为安”,让网络视频资源或文字教程等资源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辅助资源。互联网资源丰富多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解决师资力量不足,或者教师专业不对口等问题。
3.家庭教育是学校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助推器
家庭的劳动观念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影响很大。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劳动观念的双向引导,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助推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转向落实需要得到家庭教育的辅助和支持。但学校和家庭达成统一战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是由于学校与家长接触机会少,二是家庭观念根深蒂固。但学校可以采用双向引导,通过学生的转变,引导家长改变劳动观念,通过与家长的交流,督促学生在家庭中参与日常生活劳动。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有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家长能够直接感受到孩子通过劳动而带来的变化和进步,这时便有望“颠覆”家长的传统劳动观念。当学校、教师、家长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时,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转向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由虚到实。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导向,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转向的思考,是为了能够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但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的落实策略仍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2]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9-13.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