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孕激素受体、p53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m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在55~65岁.病因未明,它常与子宫内膜增生症并存,在一些卵巢功能性肿瘤或乳腺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比率也较高,说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1].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年轻化、上升趋势,为给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对我院近5年38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R、PR、p53蛋白标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ER、PR、p53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2002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收住产后出血病人100例,为预防产后出血,我们对于米索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年龄(26±3.4)岁,孕周38~41周.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口服米索0.4mg 100例;对照组为静推催产素100例.两组年龄、孕产、孕周、新生儿体重比较.见表1.
目的探讨直肠癌误诊原因,提高直肠癌正确诊断率从而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54例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4例中误诊为痔疮12例,痢疾8例,慢性肠炎10例,直肠息肉1例,误诊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学生犯的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错误,阐述了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语言系统的教学,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运用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目的提高皮肤痛血毒散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柱层析分离技术纯化组分,对各组分与对照品同时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TLC鉴别可检出9种药材。HPLC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若是在无麻醉镇痛下进行,显然孕妇紧张、痛苦,同时面临迷走神经反射性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威胁.现今,无痛流产术的应用日益增多.我院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间将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操作简易安全,药物价格便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