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电影是指专为电视媒体播放而创作拍摄的电影,这种融合了电视和电影两大艺术的新形式,最早诞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八十年代在英国出现。在我国,电视电影出现的时间要晚于西方,但自 1999 年诞生至今的十八年的时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大大弥补了观众对影视艺术的渴求,也一直倍受专家学者的关注。但随着院线电影的火爆、网络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視电影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那么在当下的影视市场环境下,分析电视电影目前面临的现状、自身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尤其今后该如何进行创作,从而有更好的发展,对电视电影人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视电影 现状 趋势 创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在电视剧、国外大片的双重冲击,以及自身数量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呈现出惨淡的状态。到九十年代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开始尝试拍摄电视电影。通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电视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当时院线相对缺乏的状态下,广大观众养成了“打开电视看电影”的观影习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讲,国家在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院线电影的火爆、电视剧的热播、新媒体的兴起,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影视文化市场的大繁荣。观众面对更多的选择,享受到多元化的观影体验。与上述艺术形式相比,电视电影无论从视觉感受、音响震撼力、场面处理、甚至传播灵活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不足。相当比例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使得电视电影的影响力远不如从前。
一、 电视电影发展历程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往往一开始会受到质疑,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电视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在探索中前进。
1.诞生之初
1999 年 1 月 1 日,杨亚洲导演的《牛哥的故事之一别了冬天》通过审查,1999 年春节第一次播出电视电影《岁岁平安》,宣告中国电视电影的诞生。这期间共创作的 178 部作品(1999 年 47 部,2000 年 131 部)中,也不乏优秀作品。如《阿桃》(2000),展现了一对小姐妹的湘西生活;《上车,走吧》(1999),以外地进京打工的小巴司机为切入点,反映出“北漂”艰辛与奋斗;《公鸡打鸣,母鸡下蛋》(2000)则着眼于农村发展,讲述了鸡爪村一对小夫妻的故事。 2000 年 1 月 20 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电视电影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电视电影研讨会。本次会议历时两天,众多专家学者就电视电影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填补了电视电影的理论研究的诸多空白之处。 此时的电视电影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处在一个相对匮乏的状态。可以说,从 1999 年电视电影诞生,到 2000 年电视电影研讨会的召开,是电视电影从无到有、起步发展的阶段。
2.跨步发展期
2001 年 6 月 1 日,电影频道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电视电影“百合奖”的颁奖仪式,并每年颁发一次,用以表彰评奖年度的优秀电视电影,鼓励更多的电影人投入到电视电影创作中。同年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金鸡奖等各大奖项也纷纷设立单独的奖项颁发给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很多电视电影更是获得了国际认可。2003 年,“首度走出国门参赛的中国电视电影《黑白》(2001,李虹导演,安子、艾敬主演)在第 16 届法国兰斯国际电视节上荣获评委会特别奖,这也是中国电视电影首度海外折桂。”2005 年,演员何琳凭借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2003)获得第 33 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亚洲女星第一次获此殊荣。由此可见,中国电视电影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在短短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同时,电视电影出现系列创作,以《杨门女将》、《法官老张轶事》等优秀作品为例,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从 2001 年开始,中国电视电影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当理论与实践并行之后,电视电影进入跨步式发展。
3.稳步前进期
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发展, 2005 年,中国电视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电影局正式将电视电影纳入数字电影的管理范畴,所有的数字高清电视电影创作要求制作一个电影版,以便将来可以进入数字院线。“2006 年,高清作品占全部作品的 94.6%。”“2007 年,高清数字作品达到 100%。”在拍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剧情创作上也有了显著进步。在数量上,电视电影基本稳定在每年百部上下,不再追求数量的增长,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质量提升上面。选材更加多样化,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武侠片、军旅片、战争片、农村片等各种类型的作品,同时还出现了灾难片、体育片等选材相对冷门的类型影片。灾难片《雪狼》(2005)讲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狼之间周旋、对峙及战斗过程,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育片《摔跤少年》(2006)讲述的是一个墩子从村里壮小伙一步步成长,到最终接受专业摔跤训练的故事。这些不同的选材极大的丰富了电视电影的影片类型,促进了电视电影的发展。
二、当前电视电影创作发展的困境
电视电影作为站在电视和电影两个巨人肩膀上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两者的优点进行发展,是影视合流的产物。但同时,它又缺乏很多电视和电影的优势,在影视行业高度发展、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电视电影似乎被冲击到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与诞生之初,影片匮乏、受众没有太多选择而使得电视电影获得巨大市场的情况相比,此时的电视电影发展则面临了很大困境。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有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做到认清当前困境。
1.社会大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
纵观现阶段的电影市场,一片空前的繁荣盛景。院线电影票房屡破新高,从之前的千万票房称尊,到现在十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屡见不鲜,再到诸如《美人鱼》、《捉妖记》等影片屡创票房奇迹,院线电影在电影领军的路上愈行愈远。以美国好莱坞为首,到印度的宝莱坞,中国的各大电影制作公司,在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上,逐渐形成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制度。面对各方面都成熟完善的院线电影,诞生了不到二十年的电视电影显然还不够成熟。相对于院线电影动辄几亿元的大制作、大投资,愈发重视现代高科技手段,电视电影的制作就格外单薄。 同时,电视剧市场也呈现井喷之势。近年来,以《闯关东》、《甄嬛传》、《大丈夫》、《琅琊榜》、《北平无战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国产电视剧强势登陆各大电视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四大名著、《渴望》、《我爱我家》等一批优秀电视剧就为电视剧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而如今,随着拍摄制作技术、电视剧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当前的国产电视剧无论从剧情发展、人物塑造,到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电视剧的观众进一步扩大,很大一批电影观众被分流出去。 而随着娱乐行业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也成为观众的一大选择。与电视剧、电影相比,综艺节目轻松搞笑的风格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尽管这些节目的娱乐性大于艺术性,但这也是收到观众欢迎的最主要的原因。观众可以只单凭综艺节目“搞笑”就将其作为选择。从轰动一时的《超级女声》、到老少皆知的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再到《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都成为现象级的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也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在这种形势下,观众面临的选择太多,电视电影的位置就呈现出略显尴尬的处境。它既没有综艺节目那般广泛、快速的营销渠道,也没有电视剧、院线电影那样强大的号召力。尤其在院线电影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网络越来越普及、文化 呈现快速消费的情形下,许多电视电影的收视率,都依靠观众和电视电影进行“偶遇”。电影频道的“铁忠粉”也逐渐开始流失。 2.电视电影自身的局限性
“银幕电影最主要等艺术特征是具有审美的奇观性。巨大的银幕首次为人类塑造了一个四维的以奇观性为主的审美空间。”院线电影从“大银幕”时代,逐渐发展到如今“3D”、“4D”乃至“5D”体验,给了电影观众在传统观赏电影之外的新奇体验。在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前十名的院线电影中(包括进口电影),只有《港囧》是 2D 影片。可见观众对 3D 版院线电影的需求之大。而电视电影无论是从选材上、人物塑造上、表现手法上还是媒介传播上,都更加贴近生活。观众在观看电视电影时,“电视观影是在日常观景中,这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观众可以随意走动,边看电影边干其他事情,电视提供给观众的是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与院线电影相比,电视电影的“大荧幕”所带来视觉冲击力和观赏体验就显得很单薄,无论是从场面表现、特技展现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口味越来越“刁钻”的观赏者的要求。 其次,电视电影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小。在大银幕电影没有现阶段普及的时期,电视电影可以和电视剧平分收视天下,受众在缺少选择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对进行大量的关注。但是现阶段,网络的普及,电影院线的普及和升级,愿意守在电视机跟前去观赏电视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其受众群慢慢集中于家庭主妇、村镇农民和部分时间紧张的人群身上。这些受众的观影水平和观影口味不会很高,这也导致了电视电影的产品质量不由自主的跟着下降。题材大多集中于反应日常生活、平民生活的家长里短。有限的题材里,进行大量的创新和尝试成为奢望。 再者,电视电影由于播出平台的限制,在宣传推广上也没有像院线电影在线下铺天盖地的物料宣传,也没有娱乐节目一样的大量网络信息轰炸。而电视更多的则将宣传的重点放在黄金档的热播电视剧上。所以,电视电影能够分享到的收视率一降再降。 另外,受制于有关部门、机关的宣传需求和政策原因,很多所谓“主旋律”影片,以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为名,不顾自身的内容质量和制作水准,强行作为优质影片推荐给广大受众,诱导乃至欺骗受众的观影意向,也是造成电视电影口碑下降的一大原因。受众并不是排斥主旋律电影,反之对于优秀的主旋律影片是十分欢迎和乐于接受的。比如《集结号》、《智取威虎山》、《唐山大地震》、《亲爱的》、《湄公河行动》等不同类型的主旋律院线影片的评价和票房就是一大佐证。而讲述北漂生活的《上车,走吧》,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十八个手印》,弘扬无私大爱的《极限救援》等主旋律电视电影,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观众反馈,都是主旋律影片的典范。
三、今后电视电影的创作趋势
受到外部影视市场的冲击,加上电视电影自身的局限性。电视电影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认清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属于电视电影自己的创作之路。
1.加强艺术性
一部影片想要成为经典,它必然是一部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影片。院线电影由于前期的成本投入、后期的宣传发行,包括院线分账种种因素,必须要考虑票房收入、周边产品开发等商业运作。但艺术与市场并不矛盾,抛开电影的资本投入和制作,电影的艺术性更能衡量一部电影在影视市场中的价值。而电视电影投资小、制作周期短,一方面降低了创作者的制作门槛,另一方面也的确有收到了资金方面的影響。但院线电影中也不乏极具艺术性的小成本电影。电视电影多为现实主义题材,选材贴近百姓生活,因此它的艺术性就相对弱一些。但随着社会但不断进步,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单纯的写实风格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而加强艺术性,也应该是电视电影创作的必经之路。
2. 发扬主旋律
对于主旋律影片,首先要明确的知道,所为“主旋律”,不只是歌颂我党我军的光辉事迹何光辉历史的影片才能称之为“主旋律”影片。所有表现社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之列。而如何进行艺术性的影片创作,不是单纯简陋的进行歌颂,对于人物形象如何进行丰满、全面、立体的展示。 “‘高大全’的桎梏必须在创作上加以破除,因为‘高大全’从本质上束缚了人性,抹杀了人物应有的内心波澜,使人物变得刻板生硬,缺乏生活的气息乃至生命应由的气息,使人物成为某种平面高冷的符号。”塑造光辉人物形象,不仅讴歌人物的高尚的一面,同时展现出人物作为普通人的苦恼,更加“接地气”,使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更加真实可信。对于事件的发展的讲述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是“主旋律”电影创作过程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3. 发展娱乐性
在走进影院的人群中,年轻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据数据显示,“电影受众人群以 15-35 岁为主,占据比例达 90%;其中 15-25 岁的人群居首位,占据比例 55%;25-35 岁的人群站局比例 35%。”按照时间推算,这部分观众的出生时间在 1980 年至新世纪前后,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虽然 80 后、90后成为当下电影市场的主力观众,但电影发展至今日,已经深入人类生活,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更多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意走进影院看电影,但他们同样具有审美需求。电视电影就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但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观众的选择不断增多,电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娱乐方式,只单纯的表现司空见惯的百姓生活,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要想发展电视电影,必须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加影片的娱乐元素。 对于年轻观众而言,单纯的剧情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他们的观影习惯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娱乐性更强的院线电影。电视电影想要吸引这一部分观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影片的娱乐性。
4.深挖话题性
电视电影想要发展,就必须汲取院线电影的诸多优点,弥补自身因小屏幕的限制而在视听效果、场面展现等方面的劣势。除了要加强影片的艺术性,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同时加入娱乐元素吸引观众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人性、针砭时弊。电视电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据电视这一重要媒介,覆盖最广大的受众群体。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平和思考意识的提高,影片在植入艺术元素、主流价值观、娱乐元素的同时必须增添对社会话题的讨论和反思,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影片观赏度。以近几年比较成功的话题院线电影为例。2014 年上映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深刻挖掘拐卖儿童这一社会问题背后的亲情与法理的抉择,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片不仅仅是在情感上表达当一个家庭失去一个孩子之后所要面临的各种变故和给家人带来的伤害,同时把养育被拐儿童的家长的情感表达也作为一条线索。一面是给予生命的亲生父母、一面是有养育之恩的人,孩子的情感需求,情感与法理的两难选择,都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最后开放式的结局更是给了每一位观众以深思。
与电影、电视剧的发展历史相比,电视电影还是极为年轻的。但从它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在影视合流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艺术形式,已经凭借自身优势立足于影视行业。尽管在当下影视市场冲击下似乎呈现出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况,但在推动中国电影原创能力和产业化转型中,电视电影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电影在当下影视市场环境下,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以更加充满生机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扩宽后电影市场,增加影视行业新的经历增长点,推动中国民族电影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石磊. 电视电影的叙事策略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徐然. 中国内地电视电影的生产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交互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赵小青. 电视电影类型片概观[J]. 当代电影,2011(06):48-54.
[4]汪伶俐. 乡村题材电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D].安徽大学,2012.
关键词:电视电影 现状 趋势 创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在电视剧、国外大片的双重冲击,以及自身数量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呈现出惨淡的状态。到九十年代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开始尝试拍摄电视电影。通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电视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当时院线相对缺乏的状态下,广大观众养成了“打开电视看电影”的观影习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讲,国家在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院线电影的火爆、电视剧的热播、新媒体的兴起,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影视文化市场的大繁荣。观众面对更多的选择,享受到多元化的观影体验。与上述艺术形式相比,电视电影无论从视觉感受、音响震撼力、场面处理、甚至传播灵活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不足。相当比例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使得电视电影的影响力远不如从前。
一、 电视电影发展历程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往往一开始会受到质疑,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电视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在探索中前进。
1.诞生之初
1999 年 1 月 1 日,杨亚洲导演的《牛哥的故事之一别了冬天》通过审查,1999 年春节第一次播出电视电影《岁岁平安》,宣告中国电视电影的诞生。这期间共创作的 178 部作品(1999 年 47 部,2000 年 131 部)中,也不乏优秀作品。如《阿桃》(2000),展现了一对小姐妹的湘西生活;《上车,走吧》(1999),以外地进京打工的小巴司机为切入点,反映出“北漂”艰辛与奋斗;《公鸡打鸣,母鸡下蛋》(2000)则着眼于农村发展,讲述了鸡爪村一对小夫妻的故事。 2000 年 1 月 20 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电视电影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电视电影研讨会。本次会议历时两天,众多专家学者就电视电影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填补了电视电影的理论研究的诸多空白之处。 此时的电视电影无论创作还是理论,都处在一个相对匮乏的状态。可以说,从 1999 年电视电影诞生,到 2000 年电视电影研讨会的召开,是电视电影从无到有、起步发展的阶段。
2.跨步发展期
2001 年 6 月 1 日,电影频道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电视电影“百合奖”的颁奖仪式,并每年颁发一次,用以表彰评奖年度的优秀电视电影,鼓励更多的电影人投入到电视电影创作中。同年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金鸡奖等各大奖项也纷纷设立单独的奖项颁发给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很多电视电影更是获得了国际认可。2003 年,“首度走出国门参赛的中国电视电影《黑白》(2001,李虹导演,安子、艾敬主演)在第 16 届法国兰斯国际电视节上荣获评委会特别奖,这也是中国电视电影首度海外折桂。”2005 年,演员何琳凭借电视电影《为奴隶的母亲》(2003)获得第 33 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亚洲女星第一次获此殊荣。由此可见,中国电视电影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在短短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同时,电视电影出现系列创作,以《杨门女将》、《法官老张轶事》等优秀作品为例,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从 2001 年开始,中国电视电影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当理论与实践并行之后,电视电影进入跨步式发展。
3.稳步前进期
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发展, 2005 年,中国电视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电影局正式将电视电影纳入数字电影的管理范畴,所有的数字高清电视电影创作要求制作一个电影版,以便将来可以进入数字院线。“2006 年,高清作品占全部作品的 94.6%。”“2007 年,高清数字作品达到 100%。”在拍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剧情创作上也有了显著进步。在数量上,电视电影基本稳定在每年百部上下,不再追求数量的增长,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质量提升上面。选材更加多样化,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武侠片、军旅片、战争片、农村片等各种类型的作品,同时还出现了灾难片、体育片等选材相对冷门的类型影片。灾难片《雪狼》(2005)讲述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狼之间周旋、对峙及战斗过程,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体育片《摔跤少年》(2006)讲述的是一个墩子从村里壮小伙一步步成长,到最终接受专业摔跤训练的故事。这些不同的选材极大的丰富了电视电影的影片类型,促进了电视电影的发展。
二、当前电视电影创作发展的困境
电视电影作为站在电视和电影两个巨人肩膀上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两者的优点进行发展,是影视合流的产物。但同时,它又缺乏很多电视和电影的优势,在影视行业高度发展、网络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电视电影似乎被冲击到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与诞生之初,影片匮乏、受众没有太多选择而使得电视电影获得巨大市场的情况相比,此时的电视电影发展则面临了很大困境。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有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做到认清当前困境。
1.社会大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
纵观现阶段的电影市场,一片空前的繁荣盛景。院线电影票房屡破新高,从之前的千万票房称尊,到现在十亿以上票房的电影屡见不鲜,再到诸如《美人鱼》、《捉妖记》等影片屡创票房奇迹,院线电影在电影领军的路上愈行愈远。以美国好莱坞为首,到印度的宝莱坞,中国的各大电影制作公司,在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上,逐渐形成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制度。面对各方面都成熟完善的院线电影,诞生了不到二十年的电视电影显然还不够成熟。相对于院线电影动辄几亿元的大制作、大投资,愈发重视现代高科技手段,电视电影的制作就格外单薄。 同时,电视剧市场也呈现井喷之势。近年来,以《闯关东》、《甄嬛传》、《大丈夫》、《琅琊榜》、《北平无战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国产电视剧强势登陆各大电视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四大名著、《渴望》、《我爱我家》等一批优秀电视剧就为电视剧打下了坚实的观众基础。而如今,随着拍摄制作技术、电视剧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当前的国产电视剧无论从剧情发展、人物塑造,到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电视剧的观众进一步扩大,很大一批电影观众被分流出去。 而随着娱乐行业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也成为观众的一大选择。与电视剧、电影相比,综艺节目轻松搞笑的风格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尽管这些节目的娱乐性大于艺术性,但这也是收到观众欢迎的最主要的原因。观众可以只单凭综艺节目“搞笑”就将其作为选择。从轰动一时的《超级女声》、到老少皆知的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再到《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都成为现象级的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也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在这种形势下,观众面临的选择太多,电视电影的位置就呈现出略显尴尬的处境。它既没有综艺节目那般广泛、快速的营销渠道,也没有电视剧、院线电影那样强大的号召力。尤其在院线电影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网络越来越普及、文化 呈现快速消费的情形下,许多电视电影的收视率,都依靠观众和电视电影进行“偶遇”。电影频道的“铁忠粉”也逐渐开始流失。 2.电视电影自身的局限性
“银幕电影最主要等艺术特征是具有审美的奇观性。巨大的银幕首次为人类塑造了一个四维的以奇观性为主的审美空间。”院线电影从“大银幕”时代,逐渐发展到如今“3D”、“4D”乃至“5D”体验,给了电影观众在传统观赏电影之外的新奇体验。在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前十名的院线电影中(包括进口电影),只有《港囧》是 2D 影片。可见观众对 3D 版院线电影的需求之大。而电视电影无论是从选材上、人物塑造上、表现手法上还是媒介传播上,都更加贴近生活。观众在观看电视电影时,“电视观影是在日常观景中,这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观众可以随意走动,边看电影边干其他事情,电视提供给观众的是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与院线电影相比,电视电影的“大荧幕”所带来视觉冲击力和观赏体验就显得很单薄,无论是从场面表现、特技展现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口味越来越“刁钻”的观赏者的要求。 其次,电视电影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小。在大银幕电影没有现阶段普及的时期,电视电影可以和电视剧平分收视天下,受众在缺少选择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对进行大量的关注。但是现阶段,网络的普及,电影院线的普及和升级,愿意守在电视机跟前去观赏电视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其受众群慢慢集中于家庭主妇、村镇农民和部分时间紧张的人群身上。这些受众的观影水平和观影口味不会很高,这也导致了电视电影的产品质量不由自主的跟着下降。题材大多集中于反应日常生活、平民生活的家长里短。有限的题材里,进行大量的创新和尝试成为奢望。 再者,电视电影由于播出平台的限制,在宣传推广上也没有像院线电影在线下铺天盖地的物料宣传,也没有娱乐节目一样的大量网络信息轰炸。而电视更多的则将宣传的重点放在黄金档的热播电视剧上。所以,电视电影能够分享到的收视率一降再降。 另外,受制于有关部门、机关的宣传需求和政策原因,很多所谓“主旋律”影片,以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为名,不顾自身的内容质量和制作水准,强行作为优质影片推荐给广大受众,诱导乃至欺骗受众的观影意向,也是造成电视电影口碑下降的一大原因。受众并不是排斥主旋律电影,反之对于优秀的主旋律影片是十分欢迎和乐于接受的。比如《集结号》、《智取威虎山》、《唐山大地震》、《亲爱的》、《湄公河行动》等不同类型的主旋律院线影片的评价和票房就是一大佐证。而讲述北漂生活的《上车,走吧》,反映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十八个手印》,弘扬无私大爱的《极限救援》等主旋律电视电影,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观众反馈,都是主旋律影片的典范。
三、今后电视电影的创作趋势
受到外部影视市场的冲击,加上电视电影自身的局限性。电视电影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认清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属于电视电影自己的创作之路。
1.加强艺术性
一部影片想要成为经典,它必然是一部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影片。院线电影由于前期的成本投入、后期的宣传发行,包括院线分账种种因素,必须要考虑票房收入、周边产品开发等商业运作。但艺术与市场并不矛盾,抛开电影的资本投入和制作,电影的艺术性更能衡量一部电影在影视市场中的价值。而电视电影投资小、制作周期短,一方面降低了创作者的制作门槛,另一方面也的确有收到了资金方面的影響。但院线电影中也不乏极具艺术性的小成本电影。电视电影多为现实主义题材,选材贴近百姓生活,因此它的艺术性就相对弱一些。但随着社会但不断进步,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单纯的写实风格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而加强艺术性,也应该是电视电影创作的必经之路。
2. 发扬主旋律
对于主旋律影片,首先要明确的知道,所为“主旋律”,不只是歌颂我党我军的光辉事迹何光辉历史的影片才能称之为“主旋律”影片。所有表现社会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影片都属于“主旋律”之列。而如何进行艺术性的影片创作,不是单纯简陋的进行歌颂,对于人物形象如何进行丰满、全面、立体的展示。 “‘高大全’的桎梏必须在创作上加以破除,因为‘高大全’从本质上束缚了人性,抹杀了人物应有的内心波澜,使人物变得刻板生硬,缺乏生活的气息乃至生命应由的气息,使人物成为某种平面高冷的符号。”塑造光辉人物形象,不仅讴歌人物的高尚的一面,同时展现出人物作为普通人的苦恼,更加“接地气”,使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更加真实可信。对于事件的发展的讲述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是“主旋律”电影创作过程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3. 发展娱乐性
在走进影院的人群中,年轻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据数据显示,“电影受众人群以 15-35 岁为主,占据比例达 90%;其中 15-25 岁的人群居首位,占据比例 55%;25-35 岁的人群站局比例 35%。”按照时间推算,这部分观众的出生时间在 1980 年至新世纪前后,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虽然 80 后、90后成为当下电影市场的主力观众,但电影发展至今日,已经深入人类生活,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更多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愿意走进影院看电影,但他们同样具有审美需求。电视电影就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但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观众的选择不断增多,电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娱乐方式,只单纯的表现司空见惯的百姓生活,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要想发展电视电影,必须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加影片的娱乐元素。 对于年轻观众而言,单纯的剧情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他们的观影习惯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娱乐性更强的院线电影。电视电影想要吸引这一部分观众,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影片的娱乐性。
4.深挖话题性
电视电影想要发展,就必须汲取院线电影的诸多优点,弥补自身因小屏幕的限制而在视听效果、场面展现等方面的劣势。除了要加强影片的艺术性,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同时加入娱乐元素吸引观众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人性、针砭时弊。电视电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据电视这一重要媒介,覆盖最广大的受众群体。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平和思考意识的提高,影片在植入艺术元素、主流价值观、娱乐元素的同时必须增添对社会话题的讨论和反思,这样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影片观赏度。以近几年比较成功的话题院线电影为例。2014 年上映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深刻挖掘拐卖儿童这一社会问题背后的亲情与法理的抉择,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片不仅仅是在情感上表达当一个家庭失去一个孩子之后所要面临的各种变故和给家人带来的伤害,同时把养育被拐儿童的家长的情感表达也作为一条线索。一面是给予生命的亲生父母、一面是有养育之恩的人,孩子的情感需求,情感与法理的两难选择,都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最后开放式的结局更是给了每一位观众以深思。
与电影、电视剧的发展历史相比,电视电影还是极为年轻的。但从它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在影视合流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艺术形式,已经凭借自身优势立足于影视行业。尽管在当下影视市场冲击下似乎呈现出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况,但在推动中国电影原创能力和产业化转型中,电视电影仍然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视电影在当下影视市场环境下,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以更加充满生机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丰富观众的观影体验,扩宽后电影市场,增加影视行业新的经历增长点,推动中国民族电影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石磊. 电视电影的叙事策略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徐然. 中国内地电视电影的生产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交互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3]赵小青. 电视电影类型片概观[J]. 当代电影,2011(06):48-54.
[4]汪伶俐. 乡村题材电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D].安徽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