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特点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把自然知识蕴藏在文字当中,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诗歌共有五小节,其中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片段实录
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后,笔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了课文的第2、3、4节。
笔者说:“这是多么有趣的一首诗歌啊!请你们再读读这三节,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1说:“我发现这三节的开头都介绍了三种植物妈妈。”
学生2说:“这三节都写了不同的植物妈妈是怎么做的。”
学生3说:“这三节诗的最后都写了孩子是怎样离开妈妈或者孩子去了哪里。”
学生4说:“读起来很好听。”
笔者说:“这三节诗都很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笔者继续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出示了预先准备的椰子、柳絮、樱桃、野葡萄等图片。
笔者说:“你们真是一群细心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模仿课文的写法,当回小诗人,来写一写植物妈妈的好办法。我编了两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樱桃妈妈真勇敢,她不怕小鸟吃掉娃娃。娃娃在小鸟肚子里睡大觉,就随着小鸟的粪便四处安家;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她把家安在大海边,孩子长大跳进大海,海浪叔叔会带他们到沙滩安家。”
笔者说:“欣赏了我编的小诗后,你们能试一试吗?可以在我提供的图片中选择植物,也可以选择自己了解的植物。”
学生1说:“西瓜妈妈有个办法,她让人们吃掉西瓜。小朋友将西瓜籽吐在地上,西瓜籽就在那儿生根发芽。”
学生2说:“柳树妈妈准备了软软的衣裳,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柳絮就飞舞着离开妈妈。”
学生3说:“松树妈妈十分大方,她让松鼠带走娃娃。没吃完的松果落在土里,小松树就在那儿安家。”
学生4说:“石榴妈妈很有办法,她把娃娃打扮漂亮。小鸟飞来吃掉娃娃,种子就随着小鸟落户安家。”
笔者说:“在这节课上,我发现你们都成了小诗人。现在,只要给自己写的诗加上开头和结尾,就能编出一首完整的小诗了。”
三、赏析
1.发现诗的规律
在学生朗读诗之后,笔者出示了课文第2、3、4小节,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美。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每节第一句都是介绍一种植物妈妈,然后写植物妈妈是怎么播种的,最后写孩子们怎样离开妈妈的。这首诗的语言灵活多样,同样是说种子离开植物妈妈,但诗中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如“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提供创作范例
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来进行诗歌的创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仿写不只是仿照内容、形式、方法,还应该做到模仿中有创新。在学生创作之前,笔者会先提供范文,以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
3.给予创作空间
在学生创作诗歌时,笔者会先让学生自由创作,然后安排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再选取优秀的诗歌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能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小诗。
4.让诗歌回归整体
在创编一段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整首诗歌的创编,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诗歌的创编,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而且也实现了读写的有效结合和语言的迁移。
拓展延伸是课堂小练笔常用的做法,但笔者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妈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课文的规范语言来表达意思,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这样的艺术加工,既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又遵循了教学的“小步子”原则,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董村中心完小)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把自然知识蕴藏在文字当中,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诗歌共有五小节,其中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片段实录
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后,笔者运用多媒体出示了课文的第2、3、4节。
笔者说:“这是多么有趣的一首诗歌啊!请你们再读读这三节,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1说:“我发现这三节的开头都介绍了三种植物妈妈。”
学生2说:“这三节都写了不同的植物妈妈是怎么做的。”
学生3说:“这三节诗的最后都写了孩子是怎样离开妈妈或者孩子去了哪里。”
学生4说:“读起来很好听。”
笔者说:“这三节诗都很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笔者继续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出示了预先准备的椰子、柳絮、樱桃、野葡萄等图片。
笔者说:“你们真是一群细心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模仿课文的写法,当回小诗人,来写一写植物妈妈的好办法。我编了两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樱桃妈妈真勇敢,她不怕小鸟吃掉娃娃。娃娃在小鸟肚子里睡大觉,就随着小鸟的粪便四处安家;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她把家安在大海边,孩子长大跳进大海,海浪叔叔会带他们到沙滩安家。”
笔者说:“欣赏了我编的小诗后,你们能试一试吗?可以在我提供的图片中选择植物,也可以选择自己了解的植物。”
学生1说:“西瓜妈妈有个办法,她让人们吃掉西瓜。小朋友将西瓜籽吐在地上,西瓜籽就在那儿生根发芽。”
学生2说:“柳树妈妈准备了软软的衣裳,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柳絮就飞舞着离开妈妈。”
学生3说:“松树妈妈十分大方,她让松鼠带走娃娃。没吃完的松果落在土里,小松树就在那儿安家。”
学生4说:“石榴妈妈很有办法,她把娃娃打扮漂亮。小鸟飞来吃掉娃娃,种子就随着小鸟落户安家。”
笔者说:“在这节课上,我发现你们都成了小诗人。现在,只要给自己写的诗加上开头和结尾,就能编出一首完整的小诗了。”
三、赏析
1.发现诗的规律
在学生朗读诗之后,笔者出示了课文第2、3、4小节,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美。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每节第一句都是介绍一种植物妈妈,然后写植物妈妈是怎么播种的,最后写孩子们怎样离开妈妈的。这首诗的语言灵活多样,同样是说种子离开植物妈妈,但诗中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如“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提供创作范例
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来进行诗歌的创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仿写不只是仿照内容、形式、方法,还应该做到模仿中有创新。在学生创作之前,笔者会先提供范文,以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
3.给予创作空间
在学生创作诗歌时,笔者会先让学生自由创作,然后安排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再选取优秀的诗歌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能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小诗。
4.让诗歌回归整体
在创编一段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整首诗歌的创编,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诗歌的创编,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而且也实现了读写的有效结合和语言的迁移。
拓展延伸是课堂小练笔常用的做法,但笔者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妈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课文的规范语言来表达意思,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这样的艺术加工,既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又遵循了教学的“小步子”原则,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县沙溪镇董村中心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