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的普及式发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诸如微博、豆瓣、天涯、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公共领域的结构。因此政府有必要重视这一点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举措虽然不一定能够改变公用领域转型的趋势,但却能在很多方面促使大众传媒朝向理性的、科学的方面发展。
关键词:公共领域;转型;大众传媒
一、引言
随着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的普及式发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诸如微博、豆瓣、天涯、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公共领域的结构。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言,在公共领域里的交往行为不仅限于私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开始渗入政治、经济等领域。而这一变化的结果,就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随着书籍和报刊杂志生产的组织、销售和消费形式的变化,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电子传媒的兴起,广告获得了新的意义,娱乐和信息的不断交融,所有领域趋于集中化,以及自由主义协会和一目了然的地区公共领域的瓦解,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又一次发生了转型①。
二、公共领域理论回顾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论述基本上是以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的,而他后期的公共领域分析则是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为历史背景。当然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这一概念本身内涵发生了变化,而只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及表现方式上存在些微的差异。
哈贝马斯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界定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在他的讨论中,对于私人所组成的所有范围里,亦可区分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这里的私人领域包括狭义上的市民社会,亦即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亦即其中的私生活也包括在其中。而政治公共领域是从文学公共领域,其机制体现为咖啡馆、沙龙以及宴会等的非政治形式的公共领域,中产生出来的;它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加以调节。哈贝马斯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共空间中的"结构变化"的分析其总体朝向是极度悲观的,他对堕落退化了的公众生活,其中自由民主的实质,在公民投票操作和个人化的冷漠混合中,作为公民分化了的集体精神状态被取消替代了。
三、我国传媒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出现了大量能够让网民自由发表言论的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个人博客等网络空间,使得每个公众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讨论,并且能够畅所欲言。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公共空间更能独立于政权及市场之外,摆脱了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控制,提供了一个自由辩论的场地;另一方面,参与主体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网民,他们的沟通及辩论也确实多是理性和具有批判性的②。从对公共领域的影响来看,大众传媒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性及公开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公众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比率大大在增加。不仅如此,政府对于信息公开也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于2007年1月17日在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电子政务是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强电子政务的同时,构建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于广大公众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一个极为便捷的途径,并且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二)大众传媒互动性的增强。
我们知道,在古代大众传媒的互动能力并不强。工业革命之后,电的使用大力推广,电话、电报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信息的传递比以往增强了数倍,人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迅速。如今网络时代的兴起,随着微博、网络社区等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传媒的互动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各类聊天室、论坛可以让网民就自己的看法、兴趣、爱好等等自发性的交流意见,往往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复。由于在网络空间里,公众可以摆脱社会身份的压力,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具有匿名的特性,因此在网络之中往往畅所欲言,完全可以对公共事务、对公共领域内的任何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否定的、批判的意见。这就鼓励了更多不同性别、民族、年龄、阶层的人来参加这一互动,甚至跨越了国界进行交流。
(三)大众传媒的技术性。
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中尤其是物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的大众传播媒体技术性非常强。计算机不仅是公众们之间交流的工具载体,更加成为他们了解国情、分析数据等的重要工具。公众们之间的交流内容更加的依托于计算机分析技术的发展。
四、公共领域发展的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自由形态的公共空间崩溃解散的倾向--这种公共空间是指通过阅读、推理,用一种具有讨论风格的信息中介来构成的--自50年代后期以来得以加剧。电子媒介的功能模式证实了这一点,首先是传递二、三手信息的组织机构趋向于垂直的、单向流动的中心化过程。我们大都市中心所表现出的特征确实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要素,而且抬升了一种非现实化现实的霓虹灯式魅力。非真实的、模仿古希腊的风俗习惯的陈腐混合又与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大众文化的崩溃与高度个人化的、消费心理的稀奇古怪的样式掺和在一起。文明的垃圾倾倒隐蔽在塑料袋之内。普遍的实质分解成为一种自我陶醉,丧失了每一个个体,沦为复制翻版、千篇一律的东西③。以下是作者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领域的发展问题并不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但是却在传媒界表现出来一种崩溃解散的趋势。公共领域的发展问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问题,它只是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附加问题。每一个时期的公共领域都有其问题,呈现不同的形态,而当今社会公共领域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领域。
(二)通过引导大众传媒以及公共文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共领域崩溃解散的现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性质和走向,或者传播内容,从深层次来引导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
(三)网络时代的发展给公共领域的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提出"第三领域"的概念以此区别哈贝马斯具有欧洲历史色彩的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在中国并不存在哈贝马斯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所强调的国家与社会对立的局面,相反,在中国情境中,国家与社会之外存在着第三空间,国家和社会都参与其中,这种空间在"中华帝国"、民国和当代中国都是存在的。
五、结语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型,这一系列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娱乐化等等非理性非正常的走向。首先,还有很多的公民由于经济等因素依然无法平等的使用先进的大众传媒;其次,新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分享资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使用它的人自由、自主的分析消息,做出自己的判断;再者,依然存在许多投机者利用新媒体传播不良消息,扰乱大众的视听;最后,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大众化,导致网络上讨论的低俗化平民化,降低了整体的素质。因此政府有必要重视这一点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举措虽然不一定能够改变公用领域转型的趋势,但却能在很多方面促使大众传媒朝向理性的、科学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②宋正伟.陈少华.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A].1673-5420(2007)03-0030-04.
③包亚明.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方显如(1993--),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13级社会学研究生。
关键词:公共领域;转型;大众传媒
一、引言
随着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的普及式发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诸如微博、豆瓣、天涯、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公共领域的结构。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言,在公共领域里的交往行为不仅限于私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开始渗入政治、经济等领域。而这一变化的结果,就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随着书籍和报刊杂志生产的组织、销售和消费形式的变化,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电子传媒的兴起,广告获得了新的意义,娱乐和信息的不断交融,所有领域趋于集中化,以及自由主义协会和一目了然的地区公共领域的瓦解,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又一次发生了转型①。
二、公共领域理论回顾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论述基本上是以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的,而他后期的公共领域分析则是以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为历史背景。当然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这一概念本身内涵发生了变化,而只是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及表现方式上存在些微的差异。
哈贝马斯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界定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在他的讨论中,对于私人所组成的所有范围里,亦可区分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这里的私人领域包括狭义上的市民社会,亦即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亦即其中的私生活也包括在其中。而政治公共领域是从文学公共领域,其机制体现为咖啡馆、沙龙以及宴会等的非政治形式的公共领域,中产生出来的;它以公众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加以调节。哈贝马斯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共空间中的"结构变化"的分析其总体朝向是极度悲观的,他对堕落退化了的公众生活,其中自由民主的实质,在公民投票操作和个人化的冷漠混合中,作为公民分化了的集体精神状态被取消替代了。
三、我国传媒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公共领域的影响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出现了大量能够让网民自由发表言论的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个人博客等网络空间,使得每个公众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讨论,并且能够畅所欲言。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公共空间更能独立于政权及市场之外,摆脱了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控制,提供了一个自由辩论的场地;另一方面,参与主体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网民,他们的沟通及辩论也确实多是理性和具有批判性的②。从对公共领域的影响来看,大众传媒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性及公开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公众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比率大大在增加。不仅如此,政府对于信息公开也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于2007年1月17日在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电子政务是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强电子政务的同时,构建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对于广大公众参与公共生活提供了一个极为便捷的途径,并且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二)大众传媒互动性的增强。
我们知道,在古代大众传媒的互动能力并不强。工业革命之后,电的使用大力推广,电话、电报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信息的传递比以往增强了数倍,人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迅速。如今网络时代的兴起,随着微博、网络社区等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传媒的互动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各类聊天室、论坛可以让网民就自己的看法、兴趣、爱好等等自发性的交流意见,往往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复。由于在网络空间里,公众可以摆脱社会身份的压力,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具有匿名的特性,因此在网络之中往往畅所欲言,完全可以对公共事务、对公共领域内的任何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哪怕是否定的、批判的意见。这就鼓励了更多不同性别、民族、年龄、阶层的人来参加这一互动,甚至跨越了国界进行交流。
(三)大众传媒的技术性。
大众传媒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中尤其是物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今的大众传播媒体技术性非常强。计算机不仅是公众们之间交流的工具载体,更加成为他们了解国情、分析数据等的重要工具。公众们之间的交流内容更加的依托于计算机分析技术的发展。
四、公共领域发展的问题
哈贝马斯认为自由形态的公共空间崩溃解散的倾向--这种公共空间是指通过阅读、推理,用一种具有讨论风格的信息中介来构成的--自50年代后期以来得以加剧。电子媒介的功能模式证实了这一点,首先是传递二、三手信息的组织机构趋向于垂直的、单向流动的中心化过程。我们大都市中心所表现出的特征确实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要素,而且抬升了一种非现实化现实的霓虹灯式魅力。非真实的、模仿古希腊的风俗习惯的陈腐混合又与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大众文化的崩溃与高度个人化的、消费心理的稀奇古怪的样式掺和在一起。文明的垃圾倾倒隐蔽在塑料袋之内。普遍的实质分解成为一种自我陶醉,丧失了每一个个体,沦为复制翻版、千篇一律的东西③。以下是作者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领域的发展问题并不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但是却在传媒界表现出来一种崩溃解散的趋势。公共领域的发展问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问题,它只是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附加问题。每一个时期的公共领域都有其问题,呈现不同的形态,而当今社会公共领域的问题则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领域。
(二)通过引导大众传媒以及公共文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共领域崩溃解散的现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性质和走向,或者传播内容,从深层次来引导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
(三)网络时代的发展给公共领域的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观点。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提出"第三领域"的概念以此区别哈贝马斯具有欧洲历史色彩的公共领域的概念。他认为,在中国并不存在哈贝马斯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所强调的国家与社会对立的局面,相反,在中国情境中,国家与社会之外存在着第三空间,国家和社会都参与其中,这种空间在"中华帝国"、民国和当代中国都是存在的。
五、结语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的转型,这一系列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娱乐化等等非理性非正常的走向。首先,还有很多的公民由于经济等因素依然无法平等的使用先进的大众传媒;其次,新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分享资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使用它的人自由、自主的分析消息,做出自己的判断;再者,依然存在许多投机者利用新媒体传播不良消息,扰乱大众的视听;最后,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大众化,导致网络上讨论的低俗化平民化,降低了整体的素质。因此政府有必要重视这一点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这一举措虽然不一定能够改变公用领域转型的趋势,但却能在很多方面促使大众传媒朝向理性的、科学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②宋正伟.陈少华.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A].1673-5420(2007)03-0030-04.
③包亚明.哈贝马斯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方显如(1993--),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13级社会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