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是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高度重视。教师应该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工作方案。文章对新时期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小学生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071-01
一、新时期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最直接因素。有些学生长期处于单亲家庭当中,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導致其内心存在失落与自卑感,而后逐渐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闭和孤僻等[1]。在家庭当中,有些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和,学生难以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也会出现抑郁和孤独等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小学生的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限制了其健康快乐成长。
2.学校因素
在学校当中,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促进自身修养与素质的提升。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较为重视,极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出现厌学情绪。教师未能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与榜样,在教学当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而且对于成绩不同的学生也采取不同的态度,导致一些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
3.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当中存在多种不良信息,学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逐渐普及的趋势下,小学生很难抵制不良诱惑,导致其心中出现诸多矛盾与困惑[2]。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生难以进行有效辨别,导致不良价值观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二、新时期小学生健康教育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重要性,在使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了实现健康教育理念的渗透,学校应该重视将课程体系逐渐优化,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正面影响。为了消除学生的孤独、自卑和孤僻心理,学校还应该重视课外活动的举办,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各种现象,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加强家校联动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家长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与理念,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通过这种即时聊天软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异常问题,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3.利用社会资源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学校还应该重视各类社会资源的充分运用,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学校可以聘请相关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自尊心与隐私的保护,防止适得其反。
三、结语
心理问题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其个人成长与发展受到限制。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学校应该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家校联动和利用社会资源等途径,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案,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韩继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教育策略分析[J].才智,2019(23):62.
[2]张汉武.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95-196.
作者简介:包永强(1974—),男,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专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071-01
一、新时期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最直接因素。有些学生长期处于单亲家庭当中,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導致其内心存在失落与自卑感,而后逐渐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闭和孤僻等[1]。在家庭当中,有些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和,学生难以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也会出现抑郁和孤独等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小学生的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限制了其健康快乐成长。
2.学校因素
在学校当中,学生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促进自身修养与素质的提升。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较为重视,极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出现厌学情绪。教师未能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与榜样,在教学当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而且对于成绩不同的学生也采取不同的态度,导致一些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
3.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但是社会当中存在多种不良信息,学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逐渐普及的趋势下,小学生很难抵制不良诱惑,导致其心中出现诸多矛盾与困惑[2]。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生难以进行有效辨别,导致不良价值观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二、新时期小学生健康教育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重要性,在使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了实现健康教育理念的渗透,学校应该重视将课程体系逐渐优化,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正面影响。为了消除学生的孤独、自卑和孤僻心理,学校还应该重视课外活动的举办,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各种现象,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加强家校联动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家长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与理念,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通过这种即时聊天软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异常问题,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3.利用社会资源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对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学校还应该重视各类社会资源的充分运用,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学校可以聘请相关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自尊心与隐私的保护,防止适得其反。
三、结语
心理问题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其个人成长与发展受到限制。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学校应该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家校联动和利用社会资源等途径,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案,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韩继宁.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教育策略分析[J].才智,2019(23):62.
[2]张汉武.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95-196.
作者简介:包永强(1974—),男,甘肃定西人,一级教师,专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