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文体,却没有对小说进行论述。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未出现明确的小说观念,而作为志人志怪小说大发展时期,从《文心雕龙》中可以窥见小说理论因子,现主要分析《文心雕龙·史传》中的小说理论因子。
关键词:《史传》;小说;小说理论因子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巨著,它体大思精,从《明诗》到《书记》,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文体,但其没有论述小说。对此有学者进行推测,“一是‘刘勰的文学观相对保守,因而认为不值得列入文体论之中加以描述讨论’小说;二是在当时‘小说并不是一种文体,因而无法将其当作文体来描述’。”[1]虽然《文心雕龙》中没有明确提出小说理论,但是其潜在的小说观念,已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诸子》、《谐隐》和《变骚》中挖掘与小说相关的观念。
而《史传》的小说理论因子并没有受到学者的注意。《史传》是刘勰论述“史传”这种特殊文体的专篇。虽然在《史传》中,刘勰论述的是史书,但是《史传》自身谈论的对象,与中国古代小说密切相关,而在《史传》中,刘勰也涉及到了古代小说的核心理论“真实”与“虚构”的问题。
一、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始终与史传文学保持着密切关联,历史深深影响了古代小说艺术发展走向,史学观念也强烈影响对小说的认识。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小说加以论述: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2]
班固在此指出小说的来源是“出于稗官”,并肯定了小说的作用:“亦刍荛狂夫之议”,是史的补充。班固对“史”与 “小说”的看法对后世影响颇深。在小说观念之初,小说的功能是“补史之不足” 史学的“真实”原则也是小说的创作原则。
《搜神记》多记录神怪灵异之事,但干宝在《序言》中一再声明他的创作或考先籍,或遗轶, 皆属“ 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也就是说均为实录。南朝梁代萧绮在整理《拾遗记》时,也强调小说实录的观点,强调要“ 删其繁紊,纪其实美,搜刊幽秘,裙采残落”,要“ 考验真怪,则叶附图籍” (《拾遗记序》),哪柏所载灵怪,只要确实可稽,也须属真。刘知几在论述与小说的关系时,也认为小说具有实录的特点。
小说在创作上与史传文学密不可分。史传文学作为叙事性文学,它的结构、情节、叙事方式都影响了小说的创作。尤其是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更是在小说中得以发挥。作为小说这种文体独立成熟的标志:唐传奇,多以人物为中心,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故事,如《刘毅传》、《霍小玉传》、《谢小娥传》,跟史籍中的人物传记写作笔法相似。就连清代的文言小说集大成者《聊斋志异》里记录的花鬼狐神,也以人物传记的结构行文。在《聊斋自志》中,蒲松龄明确强调《聊斋志异》如同《史记》一样是一部抒发“孤愤”之书。
在写作题材上,史书更是给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有很多小说就是根据历史题材加工改编而来。鲁迅先生说:“章回小说如《三国志演义》等长篇的叙述,皆本于讲史’。其中讲史之影响更大,并且从明清到现在,《二十四史》都演完了。”[3]发展到明清之际的历史演义小说更是直接从历史题材中敷衍而来。
总之,我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息息相关。
二、《史传》篇中的小说理论因子
现在定义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而在中国古代,对于小说的定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小说的观念也是在不断的深化发展之中。由最初的无小说观念到其萌芽、发展、成熟是一个伴随着小说这种体裁不断成熟发展的长期的过程。先秦两汉时期,“小说”观念是潜在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觉醒时期,随着小说的觉醒,小说观念也开始明晰。
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里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涉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4]在这里,胡应麟指出了唐传奇成为小说成熟的标志的重要因素是“自觉虚构”,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志人志怪小说也荒诞不羁,但当时的人们还是以史家的“实录”作为写作原则,认为自己记录的都是真实的,如干宝在《搜神记序》中一再强调自己所写的都是真实的事实,所以并不能认为小说是独立的文体,它还是补史之不足的小言小话。
“虚构”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当小说家开始有意虚构小说的时候,小说就真正诞生了。而对小说虚构有影响的是被公认为具有丰富想象的古代神话传说,其实在史传文学中也存在着“虚构”的因子。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写到:
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况称录远详近;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传闻而欲伪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至于记编同时,时同多诡,虽定衰微辞,而世情厉害。勋荣之家,虽庸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常]嗤埋,吹霜煦露,寒暑笔端,此又同时之枉,可为叹息者也。故述远则诬矫如彼,记近则回邪如此,析理居正,唯素心乎?[5]
在这一段话中,刘勰叙述了写史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困难,一是由于时间的久远,很难了解事实的全貌而“代远多伪”;二是由于现实中的世俗原因,由于世情厉害而“时同多诡”。所以在史书记载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与原事实不相符合。
更为重要的是,刘勰在这里指出了当时一种社会现象“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当时读史的普通读者都“爱奇”,相对于讲究“实录”的严肃史书,大家会不会更喜欢作为“传闻”的小说、小语呢?也正是为了迎合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传闻而欲伪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而在这样写史的过程中,已经加入了作家的想象,对史书进行了虚构。只是这样一种想象和虚构是作为写史来说,不被认可的。
史书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史书是讲实录讲真实,而小说讲虚构。当小说不在作为补史之不足,小说家开始虚构故事,或者因为“俗皆爱奇”,或者因为娱消遣,或者因为抒发孤愤的时候,小说才成为独立的体裁。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把“真”与“伪”的对立,看成是“史传”与“传闻小说”的对立。
刘勰的这一段论述,似乎隐约间透露出史传与小说的分流,有了小说与史传的朦胧的区分。虽然刘勰因为某种原因,在《文心雕龙》中没有明确的涉及对小说的理解,可是学者从其相关篇章如《谐隐》、《诸子》、《辩骚》中窥见一些小说因素,对于后世的小说理论有所影响。
在《史传》篇的这段话中,虽然刘勰论述的史传,可是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志怪小说的出现发展提供了一个证据,就是“俗皆爱奇”的心理。“虚构”在文学作品中一直存在,而从什么时候开始“虚构”融入到叙事文学之中而出现小说这一独立的文体。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而把“虚构”作为自己的创作手法。
总之,《史传》中的这一段话,已经涉及到了后世重要的小说观念“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三、结语
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虽没有明确的小说理论,可在《史传》篇中涉及到了后世重要的小说理论“真实”与“虚构”的问题。在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大发展的时期,刘勰即使有意或无意的回避小说,但是我们能够从《文心雕龙》中找到一些与小说理论相关的因素。这些小说理论因子也是后世小说观念觉醒、发展、成熟的前期积淀。
参考文献:
[1]董定一《小论<文心雕龙>中的刘勰小说观》,《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
[2]班固《汉书·三十卷》,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745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出版社,1941年,第289页。
[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页。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3年9月,第151页。
关键词:《史传》;小说;小说理论因子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巨著,它体大思精,从《明诗》到《书记》,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文体,但其没有论述小说。对此有学者进行推测,“一是‘刘勰的文学观相对保守,因而认为不值得列入文体论之中加以描述讨论’小说;二是在当时‘小说并不是一种文体,因而无法将其当作文体来描述’。”[1]虽然《文心雕龙》中没有明确提出小说理论,但是其潜在的小说观念,已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诸子》、《谐隐》和《变骚》中挖掘与小说相关的观念。
而《史传》的小说理论因子并没有受到学者的注意。《史传》是刘勰论述“史传”这种特殊文体的专篇。虽然在《史传》中,刘勰论述的是史书,但是《史传》自身谈论的对象,与中国古代小说密切相关,而在《史传》中,刘勰也涉及到了古代小说的核心理论“真实”与“虚构”的问题。
一、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始终与史传文学保持着密切关联,历史深深影响了古代小说艺术发展走向,史学观念也强烈影响对小说的认识。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小说加以论述: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2]
班固在此指出小说的来源是“出于稗官”,并肯定了小说的作用:“亦刍荛狂夫之议”,是史的补充。班固对“史”与 “小说”的看法对后世影响颇深。在小说观念之初,小说的功能是“补史之不足” 史学的“真实”原则也是小说的创作原则。
《搜神记》多记录神怪灵异之事,但干宝在《序言》中一再声明他的创作或考先籍,或遗轶, 皆属“ 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也就是说均为实录。南朝梁代萧绮在整理《拾遗记》时,也强调小说实录的观点,强调要“ 删其繁紊,纪其实美,搜刊幽秘,裙采残落”,要“ 考验真怪,则叶附图籍” (《拾遗记序》),哪柏所载灵怪,只要确实可稽,也须属真。刘知几在论述与小说的关系时,也认为小说具有实录的特点。
小说在创作上与史传文学密不可分。史传文学作为叙事性文学,它的结构、情节、叙事方式都影响了小说的创作。尤其是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更是在小说中得以发挥。作为小说这种文体独立成熟的标志:唐传奇,多以人物为中心,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故事,如《刘毅传》、《霍小玉传》、《谢小娥传》,跟史籍中的人物传记写作笔法相似。就连清代的文言小说集大成者《聊斋志异》里记录的花鬼狐神,也以人物传记的结构行文。在《聊斋自志》中,蒲松龄明确强调《聊斋志异》如同《史记》一样是一部抒发“孤愤”之书。
在写作题材上,史书更是给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有很多小说就是根据历史题材加工改编而来。鲁迅先生说:“章回小说如《三国志演义》等长篇的叙述,皆本于讲史’。其中讲史之影响更大,并且从明清到现在,《二十四史》都演完了。”[3]发展到明清之际的历史演义小说更是直接从历史题材中敷衍而来。
总之,我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息息相关。
二、《史传》篇中的小说理论因子
现在定义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而在中国古代,对于小说的定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小说的观念也是在不断的深化发展之中。由最初的无小说观念到其萌芽、发展、成熟是一个伴随着小说这种体裁不断成熟发展的长期的过程。先秦两汉时期,“小说”观念是潜在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觉醒时期,随着小说的觉醒,小说观念也开始明晰。
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里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涉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4]在这里,胡应麟指出了唐传奇成为小说成熟的标志的重要因素是“自觉虚构”,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志人志怪小说也荒诞不羁,但当时的人们还是以史家的“实录”作为写作原则,认为自己记录的都是真实的,如干宝在《搜神记序》中一再强调自己所写的都是真实的事实,所以并不能认为小说是独立的文体,它还是补史之不足的小言小话。
“虚构”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当小说家开始有意虚构小说的时候,小说就真正诞生了。而对小说虚构有影响的是被公认为具有丰富想象的古代神话传说,其实在史传文学中也存在着“虚构”的因子。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写到:
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况称录远详近;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传闻而欲伪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至于记编同时,时同多诡,虽定衰微辞,而世情厉害。勋荣之家,虽庸夫而尽饰,迍败之士,虽令德而[常]嗤埋,吹霜煦露,寒暑笔端,此又同时之枉,可为叹息者也。故述远则诬矫如彼,记近则回邪如此,析理居正,唯素心乎?[5]
在这一段话中,刘勰叙述了写史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困难,一是由于时间的久远,很难了解事实的全貌而“代远多伪”;二是由于现实中的世俗原因,由于世情厉害而“时同多诡”。所以在史书记载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与原事实不相符合。
更为重要的是,刘勰在这里指出了当时一种社会现象“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当时读史的普通读者都“爱奇”,相对于讲究“实录”的严肃史书,大家会不会更喜欢作为“传闻”的小说、小语呢?也正是为了迎合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传闻而欲伪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而在这样写史的过程中,已经加入了作家的想象,对史书进行了虚构。只是这样一种想象和虚构是作为写史来说,不被认可的。
史书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史书是讲实录讲真实,而小说讲虚构。当小说不在作为补史之不足,小说家开始虚构故事,或者因为“俗皆爱奇”,或者因为娱消遣,或者因为抒发孤愤的时候,小说才成为独立的体裁。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把“真”与“伪”的对立,看成是“史传”与“传闻小说”的对立。
刘勰的这一段论述,似乎隐约间透露出史传与小说的分流,有了小说与史传的朦胧的区分。虽然刘勰因为某种原因,在《文心雕龙》中没有明确的涉及对小说的理解,可是学者从其相关篇章如《谐隐》、《诸子》、《辩骚》中窥见一些小说因素,对于后世的小说理论有所影响。
在《史传》篇的这段话中,虽然刘勰论述的史传,可是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志怪小说的出现发展提供了一个证据,就是“俗皆爱奇”的心理。“虚构”在文学作品中一直存在,而从什么时候开始“虚构”融入到叙事文学之中而出现小说这一独立的文体。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而把“虚构”作为自己的创作手法。
总之,《史传》中的这一段话,已经涉及到了后世重要的小说观念“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三、结语
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虽没有明确的小说理论,可在《史传》篇中涉及到了后世重要的小说理论“真实”与“虚构”的问题。在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大发展的时期,刘勰即使有意或无意的回避小说,但是我们能够从《文心雕龙》中找到一些与小说理论相关的因素。这些小说理论因子也是后世小说观念觉醒、发展、成熟的前期积淀。
参考文献:
[1]董定一《小论<文心雕龙>中的刘勰小说观》,《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
[2]班固《汉书·三十卷》,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745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出版社,1941年,第289页。
[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页。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3年9月,第1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