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机器人”的工具性与社会性辨析——世界首例“机器人公民”的发生学意义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一直把"人工智能",甚至"类人机器人",单纯作为自己的使用工具而发明、生产甚至创造出来,即"工具性"是其第一属性。然而,作为"会使用工具的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还可能通过自我学习等自主方式,获得与人类一样的智商、情商与伦理道德,从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性"。世界首例"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在公民、社会与国家等观念上给予人类更多想象,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赖以生存的最直接"土壤"——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发生学意义上开始产生"祛魅"与重塑等变化。
其他文献
中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存在是由现阶段中国国情决定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创办实习工厂开始,到21世纪初拥有高校控股的上市公司40余家及5000余家科工贸企业,高校校办企业
本文阐述了服务标准化试点的成效和问题,分析试点中的趋势,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正>围绕"四个交通",真抓实干云南省航务管理局紧紧围绕"四个交通"发展目标,扎实开展"一台三运"建设全面推进年和"三化"建设启动年活动,水运工作前所未有地实现了新的突破。(
本文考察了姜黄油(主要成分为姜辣素)在油脂中的抗氧特征,通过测定体系的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获得了姜辣素抗氧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同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