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与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这种“不同”在现行的德育课—道德与法治中相互促进、密切交织,共同促进个体的善。
道德与法治學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进行系统的编排,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儿童对生活的建构。那么他们要建构什么样的生活呢?德育课中美育的渗透就是在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积极关注,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同时,美育之“美”来源于生活,“美”的品质和意义也只有扎根在生活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德育与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这种“不同”在现行的德育课—道德与法治中相互促进、密切交织,共同促进个体的善。如果把个体的善比作成长的藤蔓,那么德育课是土壤,美育是深深插进土壤中的生长支架。学校德育课之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各种体验展开,正是要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怀特海提出:“我们的审美情感使我们对价值有生动的理解。如果你伤害这种理解,你就会削弱整个审美领悟系统的力量。”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学生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美,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好的体验和美的感受,最终才能学会展示美、释放美。笔者基于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对德育课之美加以探寻。
一、语言美与行为美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美内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之中,但是这种美并不是学生通过单纯地听与看就能内化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发现欲与探索欲,使学生在更深刻的层面去感受领悟,潜移默化地累积道德敏感性;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启发学生的道德想象力,在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最终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一年级上册“我认识您了”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做对吗”,通过看图辨析,让学生认识到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老师,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榜样,指导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如下:
师:(出示文本中出现的四幅插图,图一:在办公室门口嬉戏打闹;图二:摘花被老师制止后说“你又不是我们班的老师”;图三:老师帮忙包扎伤口,小朋友说“谢谢您”;图四:放学后跟老师说“再见”。)
有些同学在和老师相处时是这样做的,你们觉得他们做得对吗?
(观察图片作出判断。)
生1:图一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在老师办公室门口打闹,这样会打扰老师工作,是不礼貌的。
生2:图二是不对的,虽然她不是我们自己班的老师,但她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呀,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也要尊重老师。
生3:图三是对的,老师帮助了我们,我们要感谢她。
生4:图四是对的,见到老师要问好。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是尊重老师、懂礼貌的好孩子,那你们能给图上那些表现不好的小朋友提个醒吗?
生5:我们不能在老师办公室门口打打闹闹,要保持安静;当老师批评我们的时候要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对老师说“谢谢”。
师:你的建议非常棒!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同学也像他们一样尊敬老师呢?
(说一说身边的榜样。)
语言美和行为美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本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好的师生相处之道,初步认识到“尊师重教”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审美教育。
学生对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的理解以及自身道德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道德架构如何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理性分析能力固然重要,但理性分析能力还需要灵性感知能力的辅助,才能够使人作出符合道德的决定,语言之丰富性与敏锐性的习得与提高过程,正是扩展儿童道德生活的灵性感知能力的过程。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话语。这些话语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学生的整个生命世界。当代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将词语区分为阴性与阳性,当教师在课堂中大量使用“闭嘴”“安静”这种命令式十足的阳性话语时,儿童的内心感受到它的冷酷生硬,此时的压迫性恰恰阻碍了儿童世界的包容与接纳;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多使用一些启发性的、暗示性的阴性话语,儿童的内心就会感受到世界的温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语言要体现教育爱,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在课堂中对话的对象是孩子,而不是教案,尊重孩子在课堂上的即时生成,反馈与评价相伴而行。师生密切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能够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引起积极的智慧共生!
二、人情美与人格美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针对同伴群体生活中的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核心内容,引导一年级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时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在“温暖的‘接力棒’”这一环节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互助之美”,教学过程如下: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别人求助,如果他帮助了我们,我们的心里就会感觉暖洋洋的。你们知道吗?其实这种温暖还可以变成神奇的“接力棒”呢!(出示图片。)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这四幅图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的人是怎么传递这根“接力棒”的呢?
(观察图片,看图说故事。)
生1:下雨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没有带伞,在雨里跑着,大哥哥就把自己的伞借给她了。
生2:后来,小女孩的爸爸来接她,她就把伞给了另一个没有伞的小男孩。
生3:小男孩的妈妈来接他放学,路上看到一个叔叔的蔬菜掉了,他就帮他捡起来。
师:小女孩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她又去帮助了小男孩,小男孩又去帮助了另一位叔叔。你们感受到这根“接力棒”的温暖了吗?你们有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接力棒”呢? 生4:我接到过,我上课没有找到直尺,我的同桌把他的借给我用。
生5:每次读完故事书的时候,组长都会帮我们把书收起来。
师:那你们有没有送给别人这根“接力棒”呢?
生6:课间操的时候,我的同桌不会整理跳绳,我就帮他系起来了。
生7:星期一换座位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抽屉里还有借的书没还。我帮他还掉了。
“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这堂课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绘本,感受“你帮我,我帮他,我们大家互相帮助”的情感与态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心,还让学生学会乐于助人。从个体角度来说,这是人格美的体现;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这是人情美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入手,不仅能够使所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还能使学生的思考有迹可循,激发求知的内在驱动力。贴近儿童生活的另一条途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他们的生活,教师在这里要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当学生在这种真实或类似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探究时,由于身临其境,所以他们在认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往往更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人情美和人格美还体现在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师生交流对话的首要原则是公平,只有作为平等的个体,双方才能敞开个体的内心世界,积极进行交流;师生对话要求尊重差异与个性,教师应该包容学生,尤其要包容低年段学生的不成熟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师生对话注重过程,而不是教师作为权威者直接给出结果和定式,对话的目的是敞开自我、相互沟通、相互提升,而不是简单地下结论。
三、自然美与和谐美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我与大自然”单元,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大自然的风、植物、动物,引导学生内在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比如,在与动物共处时,不仅要学会观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物,还要思考在与动物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建立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实现与大自然的亲密交流,热爱大自然。
怎样才是真正的喜欢?这是在处理人与动物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处于心理学上的“泛灵论”阶段,他们对动物有很大的善意,但是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总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动物,比如“我喜欢猴子就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喂给它”“我喜欢蜻蜓就把它抓住带回家养着”,这是一种不恰当的爱动物的行为。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泛灵论”特点,教学过程如下: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有很多动物朋友,那你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扮演一下我们的动物朋友,猜猜他们想说什么吧!
(给小朋友带上动物的面具,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图片的内容,让小朋友从动物的角度说一说。)
有一天,我家的猫从纸箱里跑了出来,我生气极了,拿起木棍就去追它,它可能一害怕就会回来了。小猫啊,你跑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生1:我非常害怕,如果被木棍打到的话,我肯定就没命了,我要快点跑,不要被他抓到。
师:非常棒!你果然很了解你的小猫朋友。那如果你家的小猫跑了,你会拿着木棍去追它吗?
生1:不会的,这样会把它吓跑,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师:那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拿好吃的给他,告诉它我不会伤害它的。
师: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我相信你会和小动物相处得很好的!
本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揭示课文主题,在“怎样才是真喜欢”中,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学生与动物相处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从动物的角度理解动物的感受,在课堂交流中深化学生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认识,起到了课堂引领生活的作用,体现了自然美与和谐美的内在统一,这也是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促进。学生的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还在于实地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思想道德状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差异性引起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的教学才是观照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基于生活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扎实稳重地进行美好生活的建构。
教师所营造的生活场景必须是经过细化解读的,提高学生在情境中对审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活动性的环节(比如角色扮演、绘本故事、游戏)培养学生对审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悟出与动物友好相处之道,进而主动去践行,去正确对待动物,对待自然中的一切。德育課是活动性的,但并非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冲突的解决是检验活动的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贴近儿童生活的课堂,教师的过度预设会压抑儿童的情感表达和生活反思,注重倾听儿童的声音更能发现生活德育之美!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道德和法治两种维度之间的综合,这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对“回归生活”的理解,真正考虑到儿童、生活、儿童的生活三个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什么是好的生活”的确认,培养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意志。
【董文杰,上海市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道德与法治學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紧紧围绕儿童的生活进行系统的编排,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儿童对生活的建构。那么他们要建构什么样的生活呢?德育课中美育的渗透就是在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积极关注,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同时,美育之“美”来源于生活,“美”的品质和意义也只有扎根在生活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德育与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这种“不同”在现行的德育课—道德与法治中相互促进、密切交织,共同促进个体的善。如果把个体的善比作成长的藤蔓,那么德育课是土壤,美育是深深插进土壤中的生长支架。学校德育课之所以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各种体验展开,正是要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怀特海提出:“我们的审美情感使我们对价值有生动的理解。如果你伤害这种理解,你就会削弱整个审美领悟系统的力量。”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学生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美,在参与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好的体验和美的感受,最终才能学会展示美、释放美。笔者基于文本解读与教学实践对德育课之美加以探寻。
一、语言美与行为美
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美内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之中,但是这种美并不是学生通过单纯地听与看就能内化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激发学生的发现欲与探索欲,使学生在更深刻的层面去感受领悟,潜移默化地累积道德敏感性;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启发学生的道德想象力,在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最终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一年级上册“我认识您了”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做对吗”,通过看图辨析,让学生认识到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老师,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榜样,指导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如下:
师:(出示文本中出现的四幅插图,图一:在办公室门口嬉戏打闹;图二:摘花被老师制止后说“你又不是我们班的老师”;图三:老师帮忙包扎伤口,小朋友说“谢谢您”;图四:放学后跟老师说“再见”。)
有些同学在和老师相处时是这样做的,你们觉得他们做得对吗?
(观察图片作出判断。)
生1:图一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在老师办公室门口打闹,这样会打扰老师工作,是不礼貌的。
生2:图二是不对的,虽然她不是我们自己班的老师,但她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呀,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也要尊重老师。
生3:图三是对的,老师帮助了我们,我们要感谢她。
生4:图四是对的,见到老师要问好。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是尊重老师、懂礼貌的好孩子,那你们能给图上那些表现不好的小朋友提个醒吗?
生5:我们不能在老师办公室门口打打闹闹,要保持安静;当老师批评我们的时候要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对老师说“谢谢”。
师:你的建议非常棒!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同学也像他们一样尊敬老师呢?
(说一说身边的榜样。)
语言美和行为美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本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好的师生相处之道,初步认识到“尊师重教”的内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审美教育。
学生对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的理解以及自身道德的发展都离不开语言,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道德架构如何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理性分析能力固然重要,但理性分析能力还需要灵性感知能力的辅助,才能够使人作出符合道德的决定,语言之丰富性与敏锐性的习得与提高过程,正是扩展儿童道德生活的灵性感知能力的过程。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话语。这些话语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学生的整个生命世界。当代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将词语区分为阴性与阳性,当教师在课堂中大量使用“闭嘴”“安静”这种命令式十足的阳性话语时,儿童的内心感受到它的冷酷生硬,此时的压迫性恰恰阻碍了儿童世界的包容与接纳;而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多使用一些启发性的、暗示性的阴性话语,儿童的内心就会感受到世界的温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语言的感染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语言要体现教育爱,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在课堂中对话的对象是孩子,而不是教案,尊重孩子在课堂上的即时生成,反馈与评价相伴而行。师生密切而真诚的对话和交流能够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引起积极的智慧共生!
二、人情美与人格美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主要是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针对同伴群体生活中的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核心内容,引导一年级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时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在“温暖的‘接力棒’”这一环节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互助之美”,教学过程如下: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别人求助,如果他帮助了我们,我们的心里就会感觉暖洋洋的。你们知道吗?其实这种温暖还可以变成神奇的“接力棒”呢!(出示图片。)来,我们一起看一下,这四幅图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的人是怎么传递这根“接力棒”的呢?
(观察图片,看图说故事。)
生1:下雨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没有带伞,在雨里跑着,大哥哥就把自己的伞借给她了。
生2:后来,小女孩的爸爸来接她,她就把伞给了另一个没有伞的小男孩。
生3:小男孩的妈妈来接他放学,路上看到一个叔叔的蔬菜掉了,他就帮他捡起来。
师:小女孩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她又去帮助了小男孩,小男孩又去帮助了另一位叔叔。你们感受到这根“接力棒”的温暖了吗?你们有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接力棒”呢? 生4:我接到过,我上课没有找到直尺,我的同桌把他的借给我用。
生5:每次读完故事书的时候,组长都会帮我们把书收起来。
师:那你们有没有送给别人这根“接力棒”呢?
生6:课间操的时候,我的同桌不会整理跳绳,我就帮他系起来了。
生7:星期一换座位的时候,我看到他的抽屉里还有借的书没还。我帮他还掉了。
“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这堂课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绘本,感受“你帮我,我帮他,我们大家互相帮助”的情感与态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心,还让学生学会乐于助人。从个体角度来说,这是人格美的体现;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这是人情美的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从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入手,不仅能够使所学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还能使学生的思考有迹可循,激发求知的内在驱动力。贴近儿童生活的另一条途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他们的生活,教师在这里要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当学生在这种真实或类似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探究时,由于身临其境,所以他们在认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往往更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人情美和人格美还体现在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师生交流对话的首要原则是公平,只有作为平等的个体,双方才能敞开个体的内心世界,积极进行交流;师生对话要求尊重差异与个性,教师应该包容学生,尤其要包容低年段学生的不成熟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师生对话注重过程,而不是教师作为权威者直接给出结果和定式,对话的目的是敞开自我、相互沟通、相互提升,而不是简单地下结论。
三、自然美与和谐美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我与大自然”单元,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大自然的风、植物、动物,引导学生内在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比如,在与动物共处时,不仅要学会观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物,还要思考在与动物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建立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实现与大自然的亲密交流,热爱大自然。
怎样才是真正的喜欢?这是在处理人与动物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处于心理学上的“泛灵论”阶段,他们对动物有很大的善意,但是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总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动物,比如“我喜欢猴子就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喂给它”“我喜欢蜻蜓就把它抓住带回家养着”,这是一种不恰当的爱动物的行为。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泛灵论”特点,教学过程如下: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有很多动物朋友,那你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扮演一下我们的动物朋友,猜猜他们想说什么吧!
(给小朋友带上动物的面具,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图片的内容,让小朋友从动物的角度说一说。)
有一天,我家的猫从纸箱里跑了出来,我生气极了,拿起木棍就去追它,它可能一害怕就会回来了。小猫啊,你跑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生1:我非常害怕,如果被木棍打到的话,我肯定就没命了,我要快点跑,不要被他抓到。
师:非常棒!你果然很了解你的小猫朋友。那如果你家的小猫跑了,你会拿着木棍去追它吗?
生1:不会的,这样会把它吓跑,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师:那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拿好吃的给他,告诉它我不会伤害它的。
师: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我相信你会和小动物相处得很好的!
本环节通过角色扮演揭示课文主题,在“怎样才是真喜欢”中,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学生与动物相处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从动物的角度理解动物的感受,在课堂交流中深化学生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认识,起到了课堂引领生活的作用,体现了自然美与和谐美的内在统一,这也是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促进。学生的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还在于实地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其思想道德状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差异性引起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有的放矢的教学才是观照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基于生活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扎实稳重地进行美好生活的建构。
教师所营造的生活场景必须是经过细化解读的,提高学生在情境中对审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活动性的环节(比如角色扮演、绘本故事、游戏)培养学生对审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悟出与动物友好相处之道,进而主动去践行,去正确对待动物,对待自然中的一切。德育課是活动性的,但并非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冲突的解决是检验活动的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贴近儿童生活的课堂,教师的过度预设会压抑儿童的情感表达和生活反思,注重倾听儿童的声音更能发现生活德育之美!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道德和法治两种维度之间的综合,这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对“回归生活”的理解,真正考虑到儿童、生活、儿童的生活三个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什么是好的生活”的确认,培养学生面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意志。
【董文杰,上海市松江区中山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