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朴素稳定的方式助力阅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行动方式的核心要义
  朴素,即不华丽,不奢侈。这两个义项圈定了我在阅读上不追求运动式的轰轰烈烈,只把阅读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保证它每天自然而然地存在。稳定,即不在形式上做眼花缭乱的折腾,认准一个方式——不易不已。在指导读书上,我追求的境界如同丰子恺先生的那幅画——“草草杯盏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无需挑拣时日,也没有前期轰轰烈烈的大操大办,居家过日子的三两碟,看似家常,却最是隽永。无需奢华展板,一些花花绿绿的小木夹,三两根塑料绳,就在教室走廊一拉,读书小报一挂,简单,却牵扯着学生长长的视线;无需辉煌的舞台,每天只将讲台让出,将喜欢的书“说来听听”;无需兴师动众,每天午间书场,只围绕一本书,学生们轮番联播,惊险处戛然而止,让学生对明天的同一时间充满期待……如此,低成本投入的日常阅读生活,在我的教室每天自然而然发生。
  二、行动方式的背景理念
  1.基于对阅读的理解
  有一个空间,把自己静静安放,与书晤对,字里行间任我行,这是我心目中的真阅读。这样的阅读,不是用来装点脸面的,它是每天必需的心灵投靠。这样的阅读,需要安静与闲适,禁不起太多的商业吆喝与功利干扰。这样的阅读强调的是“小步走,不停走”的习惯,追求的是“水浸木头湿”的过程,而不是盲目追求篇目多多益善和速度上的快马加鞭。
  2.基于对过去的追问
  追问,能让我们逼近事物的本质。我们不妨追问一下:阅读朝纵深推进,我们究竟缺什么?
  有人说:缺书。真正深入到家长中间,你不得不感叹:我们小时候那个为一本小人书撒谎、挨打、卖破烂、求爹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用家长的话说,“不怕孩子说买书,就怕孩子不说买”。如果硬说缺的話,孩子们真正缺的是对书的“饥饿感”。
  有人说:缺活动。活动很重要,可以点燃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有“啊,书的世界真是美妙无比”的激情与冲动。但,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缺少活动吗?作家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五彩缤纷的校园读书节等等。在一次次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激情被点燃。可是,点燃之后,我们继续关注多少呢?字典里藏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字典第一个音节是“ɑ”,收尾的音节是“zuo”。这是不是在说:有“啊”的激情,更要有“做”的勤勉,“做”的不知疲倦,把内心的期待和向往落实到具体的地方、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时间上。我们缺的正是如何让学生将热情投入到旷日持久的行动中。
  有人说:缺精妙的高招。低下头来想想我们曾做过的,在指导学生读书活动中,我们是不是或多或少地用过一些金点子。但,往往只是一时之用,然后便弃之脑后。
  追问中,我们逼近问题的本源:在读书推进的路上,我们不缺激情,缺的是以安静的心绪日不间断;我们不缺活动一年一个样的换新,缺的是努力坚守“保留节目”,在反复坚持中形成稳定的节奏;我们不缺意识,缺的是坚持的品质。
  3.基于对常识的尊重
  其一,道不远人。现实中离我们最近的总成了最远的。一次次追慕绚烂、华丽,却忘记最朴素的做法是对学生最有用的做法。朴者无敌,素者至美!
  其二,“简洁才能专注”,苹果公司乔布斯如是说。因为每天都要做,方式必须是简洁朴素的。
  三、行动方式下的具体策略
  稳定就意味着要少一些干扰与控制,少一些自上而下的任务闹腾,留一些空间给学生自己经营,让每一个教室拥有《第56号教室》的自由空间。
  1.一个式子
  在推进阅读中,我始终坚持一个式子——1 X。
  “1”代表读书保底篇目,“X”则代表上不封顶的篇目。目标留有弹性,师生才有可能从容惬意、不慌不忙,按自己的节奏走。
  “1”代表一种集体行为,“X”则代表个人行为。通向读书的路千万条,允许个性,师生可以选择自己的脚步,他们乐此不疲,醉在其中。校园也因为他们的丰富多彩而洋溢着勃勃生机。
  “1”代表我们的教材,“X”则是以教材为根,自主开发的阅读小课程。“以教材中课文为根的小古文课程”“融课文于其中的绘本整合课程”在我班正悄悄兴起。更让人惊喜的是,歌词也走进我的阅读小课程视野。学了课文,再由课文引申出一些内容相关的歌曲听听、唱唱。读书声、歌声,声声入耳,字字入心。
  因为有集体朝向的引领、有底线外的空间拓展、有个性化操作的存在,我班的读书活动呈现出丰富的安静:看起来静悄悄,走进去却发现丰富多彩。我们在保底中,选择自己的脚步,做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自由舞蹈。
  “1 X”这个模式,给想有所为的学生空间,但不可否认,也给了一些学生偷懒钻空的机会,那就启用“两句话”吧。
  2.两句话
  (1)以微能量召唤正能量。见或不见,在我们的身边一定存在阅读或推广阅读的自觉前行者。虽说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个体,但我们用对了,一定能显现出令人惊叹的微力量。少一些空洞的口号和吆喝,睁大我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的榜样,扶植他们,在班上宣讲他们,将点点星火放大,再放大,微能量就能逐渐汇聚成一股正能量,推着一群人往前走。于是,你看到积极的集体朝向之路上出现了一群人。
  (2)以坚持邀约坚持。信与不信,我们的身边一定不乏一些热情的上路者,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的脚步便会停在某个时间。因此,自始至终的行为坚持,远比振臂高呼重要。每期班报上开辟固定栏目——亲子导读,每两周一次的经典导读大课堂——崇明讲坛,每周必推的方式——每周一读……固定时间,固定栏目,每周一点点,每月一点点,日不间断,水滴石穿。就这样一点一点,将阅读融入学生的生命,形成了良好习惯。在这些朴素的行为驯养下,师生共同拿出“方向不易,行动不已”的“恒”力,尝试开拓一些小栏目,利用一些小时间,让学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形成一种稳定的阅读节奏。
  3. 一个现场会
  不需豪华的场地,不要辉煌的舞台,不用隆重的仪式,只请同学科或者同年级的老师利用短暂的时间,走进班里看、听,当场或说或议,给学生方向和鼓励。
  阅读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面对固定的时间常数,此消彼长是一定的。如果站在狭隘的角度无限放大阅读的功能,将无序无根的阅读一股脑儿塞给儿童,一定会遮蔽儿童的其他重要事。以安静的心绪看待阅读,便会少些盲目追风的疲惫;以朴素的方式经营阅读生活,便会多一份自由自在的从容惬意。少些眼花缭乱的读书运动,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刻写出教室的阅读保留节目吧!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经过两周的入学教育,孩子们对学校的一些规则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主观上,他们愿意按规则做事,以期赢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同与赞赏。但客观上,由于自我控制力弱,他们又会常常违反规则,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有时也会受到同学的指责。这是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一个必然过程。本周的绘本读写课,在继续发展适应性的基础上,引导儿童从不同的图画细节中去读懂人物。  ——第三周题记  《大卫上学去》是《大卫,不可以》的姐
【设计理念】  童话故事《树和喜鹊》是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讲述了一棵树和一只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变化过程。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文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达的含义,继而结合语境,学写生字。我以唐婉老师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站在儿童的视角,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在经历中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在“语”中学“文”,在“文”中用“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
很巧,最近周蓉祯老师和我都整理出了各自的一节低年级阅读课的课堂实录,里面都运用了同一本绘本《小猪变形记》。这两节课,一节是自己上的,一节是参与评课的。反思两节课,回顾之前的点点滴滴,我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周老师是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既承担学校教务处工作,又担任听障班语文教师,工作量是很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有师资缺乏之困,有教师发展之难,并且更甚。如何克服困难,带
说起表格,大家都会想到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统计表格。的确,表格就是指按所需的内容项目画成格子,分别填写文字或数字的书面材料,便于统计查看。表格是人们表达解释事物性质所运用的数据传达形式,在经济领域或者统计活動中运用广泛。从表格的定义看,它和语文课文的理解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表格对于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可以为教师们找出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以内,一
【设计初想】  《水》是一篇记叙文,根据现代作家马朝虎先生的《饿水》改编。背景是从前一个缺水的偏僻村庄,家家户户建有水窖。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的生活情景,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课文回忆了作者儿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得“大呼小叫”,更衬托出水
从“诗性教学”到“诗慧课堂”再到“诗教语文”,这是一个语文教学改革者的探索轨迹,也是他身后的团队成长的足迹。郭剑波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教以诗”“以诗教”“诗教化”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是一个教育者对自己的身份反思,并赋予再认知的转化过程,是这个教学主张从萌芽到开花结果的演化过程,是对既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再理解、再实践、再开发的进化过程。如果“思无邪”可以概括“诗教”的本质,那么一个“化”字正好可以
一、背景分析  长久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忽略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这样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要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切实落实语用训练。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必然是在情境中对语言产生体验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时刻表、地图、证书、票据清单、图解文字、传单、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  学会从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最关键的内容。姜正德老师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给了
“書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从踏上教书育人的道路,我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视。  那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阅读宜早不宜迟,0~7岁是儿童阅读启蒙的黄金期,阅读启蒙可以从绘本、简单的古诗儿歌开始。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让他们感受被书本包围着的幸福,感受安安静静的图书馆,感受在角落看书的怡然自得,感受阅读的氛围,经常浸润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身上也会有一种书香气。  亲子阅读是一个
读完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我不禁感慨,细微处能见真功夫,小细节皆是大学问。书中记录着一线带班的琐碎日常,语言虽朴实无华,大白话中却渗透着具体可行的带班举措,字里行间藏着满满干货,让一线教师有“法”可学,有计可用,经验不足的教师更是得以拨开云雾见明月。读此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管老师居然这么懂“心”,他仿佛有一双火眼金睛,将家长的想法、学生的内心一览无余。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只有家长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