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大企业在2008年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并且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名额缩减;同时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因此形成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寒冬时期”。虽然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出现回暖,但是还无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形势,首先分析就业结构中三方面不合理因素;其次,由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几种不成熟的就业心理表现;最后,依据这些不良的就业心理表现提出对应的政策措施,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关键词】 就业市场能力
择业焦虑症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还有一百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此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选择民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约七成一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有五成六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主要反映在专业所学与实际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另外是对职场人际关系的害怕等。
1.就业结构中不合理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1.1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带动了对知识素质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并极大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1.2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并且由于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与中部、东部及沿海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人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人才的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部分大城市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并且有的还占据着经济中心的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一些地方性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人才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或者“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1.3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缺乏适应职场变化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原因,他们更需要能一上岗就可以直接创造财富的员工,而不是无法胜任却要求颇多的学生,因此目前需求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
可是从学校走出的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本。长期以来,在我国部分大学在整个四年的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因此,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可以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在初入职场选择时缺乏以下几种能力:(1) 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2) 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无法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4)意识不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在金融危机下所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部分大学生择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焦虑、急躁心理。毕业前夕,多数毕业生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的情绪。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担心能否如愿以偿,还有的害怕就业无门,有的甚至患了“择业焦虑症”。择业时焦虑心理的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毕业生在就业中产生的急躁情绪,主要表现在就业单位没有最终落实以前,不是恨时间过得太慢,就是怨用人单位迟迟不给回音,他们希望在供需见面会上当场就能决定下来,希望不费周折就能如愿以偿。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时,在对用人单位信息掌握较少或不完全了解时就匆匆签约,签约以后又往往反悔;而未能如愿签约时,事后又每每后悔莫及。尤其是那些在毕业离校前尚未落实单位的就更为急躁和恐慌,他们没有目标地四处出击,东奔西跑,病急乱投医,不能冷静、客观地思考,情绪处于一利,难以自制的急躁状态中,其结果是处处碰壁、得不偿失。
2.2 自卑、怯懦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耻平衡的心理状态,常和消极、依赖、怯懦等心理交织在一起。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总认为自己竞争实力不够,因而在择业中缺乏一定的信心和勇气。有些专科毕业生在一次双向选择中未被单位录用,情绪便一落千丈,悲观失望;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来自农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的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更是不能勇敢地推荐自己:有的在求职桌前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一急之下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以至于畏畏缩缩。这些学生渴望机遇,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因而在“自我推销”中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致错失良机。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它不仅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而且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病态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对自己的过低评价和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暗示可能 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的大敌。
2.3 依赖、盲从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他们虽然接受了三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择业时,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的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过多地依赖他人。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景不明了,而个人又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到他人的干扰,因此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盲从心理。在招聘现场我们常常看到,在热门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以至于招聘单位接收求职材料应接不暇,这就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表现出来的盲从行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摆正位置,找准坐标,盲目从众只会错过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
2.4 悲观、低就心理。供需失衡的矛盾、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无情地打碎了大学生的幻想,特别是那些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现实面前更是显得手足无措、茫然无助,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变得悲观失望。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毕业生就业市场己转变为买方市场,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自己的人才招聘标准,而是片面地追求高学历,结果人才的高消费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困惑和怀疑。有些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为了安身立命,不得不降低就业门槛,低就职业。这种低就心理,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务实、理性的态度,另一方面也给低学历的就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2005年3月19日,福建省厦门市工商局面向全市招考1 5名劳动合同制工人,引来849人报名参考,其中中专学历的仅有5名,大专学历的有473名,本科学历的有368名,还有3名研究生学历的应考者。研究生报考工人无疑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人才资源浪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毕业生求职低就的无奈心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保持一种稳定而从容、乐观而进取的良好择业心态。
3.国家所采取的鼓励大学生成长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3.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3.2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3.3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3.4 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4.金融危机形势下,重塑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4.1 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4.2 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4.3 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学校就业中心应该随时随地利用信息网络、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总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尤其对全球的就业市场有一个不小的冲击,但是如果当代大学毕业生能够认清外部环境,理性地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那么在相对的就业困境中也能寻求到一份适合自己目前的状态,同样能够为将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的好工作。
【关键词】 就业市场能力
择业焦虑症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还有一百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此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选择民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约七成一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有五成六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主要反映在专业所学与实际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另外是对职场人际关系的害怕等。
1.就业结构中不合理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1.1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带动了对知识素质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并极大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1.2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并且由于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与中部、东部及沿海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时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虽然国家实施西部人开发计划而产生大量需求,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能支付的价格(工资收入、发展机会、人才的流动性等)不足以补偿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结合。在我国,由于人才流动的单向性特点导致的流动成本过高进一步恶化了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需求不足。尽管国家也采取了“西部志愿者计划”等政策措施,但是无论从需求量扩大还是人力资本补偿来说,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
与此相反,部分大城市都居于高端的产业结构,并且有的还占据着经济中心的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一些地方性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人才流动等),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其结果是直接人为地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有效需求或者“促进”灵活就业,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与风险。
1.3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缺乏适应职场变化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节约人力成本的原因,他们更需要能一上岗就可以直接创造财富的员工,而不是无法胜任却要求颇多的学生,因此目前需求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
可是从学校走出的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本。长期以来,在我国部分大学在整个四年的教育过程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因此,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可以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在初入职场选择时缺乏以下几种能力:(1) 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2) 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无法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4)意识不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在金融危机下所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部分大学生择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焦虑、急躁心理。毕业前夕,多数毕业生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的情绪。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担心能否如愿以偿,还有的害怕就业无门,有的甚至患了“择业焦虑症”。择业时焦虑心理的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毕业生在就业中产生的急躁情绪,主要表现在就业单位没有最终落实以前,不是恨时间过得太慢,就是怨用人单位迟迟不给回音,他们希望在供需见面会上当场就能决定下来,希望不费周折就能如愿以偿。急躁心理还反映在选择单位时,在对用人单位信息掌握较少或不完全了解时就匆匆签约,签约以后又往往反悔;而未能如愿签约时,事后又每每后悔莫及。尤其是那些在毕业离校前尚未落实单位的就更为急躁和恐慌,他们没有目标地四处出击,东奔西跑,病急乱投医,不能冷静、客观地思考,情绪处于一利,难以自制的急躁状态中,其结果是处处碰壁、得不偿失。
2.2 自卑、怯懦心理。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失去心耻平衡的心理状态,常和消极、依赖、怯懦等心理交织在一起。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总认为自己竞争实力不够,因而在择业中缺乏一定的信心和勇气。有些专科毕业生在一次双向选择中未被单位录用,情绪便一落千丈,悲观失望;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来自农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的大学生,面对择业市场更是不能勇敢地推荐自己:有的在求职桌前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一急之下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以至于畏畏缩缩。这些学生渴望机遇,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因而在“自我推销”中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致错失良机。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它不仅有碍于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而且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病态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对自己的过低评价和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暗示可能 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来说,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的大敌。
2.3 依赖、盲从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心理。他们虽然接受了三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择业时,对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的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过多地依赖他人。有些毕业生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景不明了,而个人又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到他人的干扰,因此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盲从心理。在招聘现场我们常常看到,在热门招聘单位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以至于招聘单位接收求职材料应接不暇,这就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表现出来的盲从行为。“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摆正位置,找准坐标,盲目从众只会错过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求职机会。
2.4 悲观、低就心理。供需失衡的矛盾、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无情地打碎了大学生的幻想,特别是那些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现实面前更是显得手足无措、茫然无助,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变得悲观失望。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毕业生就业市场己转变为买方市场,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自己的人才招聘标准,而是片面地追求高学历,结果人才的高消费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困惑和怀疑。有些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为了安身立命,不得不降低就业门槛,低就职业。这种低就心理,一方面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务实、理性的态度,另一方面也给低学历的就业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2005年3月19日,福建省厦门市工商局面向全市招考1 5名劳动合同制工人,引来849人报名参考,其中中专学历的仅有5名,大专学历的有473名,本科学历的有368名,还有3名研究生学历的应考者。研究生报考工人无疑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人才资源浪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学毕业生求职低就的无奈心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保持一种稳定而从容、乐观而进取的良好择业心态。
3.国家所采取的鼓励大学生成长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尽管大学生就业当前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
3.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3.2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3.3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含高职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就业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3.4 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实施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机制。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4.金融危机形势下,重塑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4.1 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4.2 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4.3 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学校就业中心应该随时随地利用信息网络、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总之,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尤其对全球的就业市场有一个不小的冲击,但是如果当代大学毕业生能够认清外部环境,理性地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那么在相对的就业困境中也能寻求到一份适合自己目前的状态,同样能够为将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