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瓦尔特-本雅明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身份多重、涉猎甚广,要了解他的思想必须从他的著作入手。尽管他的文章观点多重、风格各异,但常常具有一种细察入微的敏感性—一对未来世界的预见。本文选取本雅明著作中的这一特点,以《单向街》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为例,简要阐述了作为文学家和批评家的本雅明的思想在今日仍能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敏感性 忧郁气质 膜拜价值 诗人神学家
如果要给本雅明的思想限定一个立场,众所周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似乎他是一个神秘莫测但又极其复杂的人,正如理查德·卡尼所描绘的:“他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在纳粹德国,他是一个犹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欢乐的巴黎,他是一个冷静的德国人。他永远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甚至没有职业——作为一个文人,学术界不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所写的一切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当然,这和他的生平与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在分析本雅明的忧郁气质时就引用了他本人关于“土星气质”的说法:“我在土星的标志下来到这个世界——土星运行最慢,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提倡者,他却仍然保有这种倾向于传统占星术神秘主义的思想,并且这些矛盾之处尽数体现在他的思想体系当中。
但也许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才导致本雅明写出的文章是那么的特别;特别是当时他作为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曾被法兰克福大学否决,可以说是因为评议者看不懂他所述的内容,然而这篇论文在后来却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经典。这种将多种学术观点置于一套体系当中并试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对于文学评论也许算不上多么高明,但这至少是本雅明思想的独特之处之一,值得后世之人去思考和探究。我们不能否定的是他对于多领域知识的涉猎造就了他的广思博学,尽管论证这些对于一个人的文学与哲学上造诣的作用只能说是陈词滥调,但仍然要强调此处的意义在于,如今社会上的人,包括普罗大众乃至能够上升到学者这种称呼的人群,他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这种基础的意识。
一、关于《单向街》
《单向街》是本雅明出版于1928年的作品,可以说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之一。它与《机械复制时代的文明》一文的风格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单向街》由很多篇文章组成,长短不一,最短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其内容大多是由他对于写作当时居住的那条街上的所见所思的感受,看似碎片化、内容零散,并且没有特别多的对于写作意图的论述,但实际上每一篇的文字都十分耐人寻味,也被称为是格言式的文字。就整部作品来说,可以解读其中渗透着的作者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或者说他谈到的内容其实数不胜数。我们能够从《单向街》的文字中察觉到本雅明对于文学批评、文章著述的观点,也能找到隐于文字背后的他关于政治观点的影射,亦能明白他对于文学或者是文化的执着追求、对于先代文学伟人的感念,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关于生活的各方各面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大众文化的期待,最后这点和《机械复制时代的文明》是具有相通之处的。
抛开本雅明复杂广泛的思想内容不说,《单向街》向我们展示的、更加值得人去深思的是他对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本雅明之于我们的启示,一方面是他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当然就本雅明本人来说,可能并不提倡用生活材料来进行写作,但他写出来的文章却处处能够体现生活的哲学。一个孤独而忧郁的作家形象,带着缓慢、宁静、沉思、漠然、犹豫、迟钝的土星气质,一遍又一遍地走过波尔特沃小镇的单向街,也许他有些涣散的目光接触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关于这些东西的思考已经深深植入他的大脑。
在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中记录着:“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也是本雅明和普通人的差别所在之一,他将整个街道中的景观内化为一种完整的可以思考的哲学,其中每一种东西,每一种活动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风景不仅仅是风景,建筑也不仅仅是建筑,其中生活的人与它们、与各个元素构建成了他脑海中的完整地图。
本雅明曾说:“在一个城市里找不到道很令人乏昧无趣,只要无知就成——用不着别的。不过,在一个城市迷路,——就像在森林中迷路。——那就需要交点别的学费了。于是,标牌和街名、路人、房顶、亭子或酒吧一定会同游逛者说话,就像森林里脚下踩得吱吱响的树枝,像原处麻雀的惊叫,像一块空地突然而至的宁静,只有一朵荷花立于中间。巴黎教会了我这种迷路的艺术;它圆了我一个梦,这个梦在学校作业本污迹斑斑的纸页上的迷宫里早就露端倪了。”
在本雅明的作品中不止一处提到这种“迷路的艺术”,这让人将他写作出《单向街》的光景和意图与之联系起来。现实的景色在存于脑海中之后变成为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地图,或许在了解这幅地图的全貌之前我们会不停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失,但恰好是这种迷失促成了人对这个地方的观察以及印象的停留与拓展,进而由本地的每一个事物引发更多的思考,这种思考最终会上升到生活之上的高度。而《单向街》正是由这种思考集结而成的文字构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雅明能够留给后世的一个或许仍能沿用下去的啟发之处就是不要停下我们的脑子。一个城市的风景到底只带给路人走马观花的感受,回想之时能够残留下来的只是模糊的好与不好的概念,还是这种风景的每一寸都能够成为思想宇宙中的一部分,激发我们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思索,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探究。
本雅明在《单向街》中有不少关于写作和文学评论的原则的论述。例如题目为“教学器具——写作恢宏大作的原则,如何写一本厚重的书”的一篇,以及“禁止张贴!作家写作技巧的十三条提纲”和后续的“用以反击自认为懂艺术者的十三条提纲”“批评家技巧十三条”。这些总结十分精辟且独到,及至今日仍然值得写作者们学习和思考。
他在前者的第三条中提到:“工作时要想办法躲避日常生活的平庸,带有嘈杂声,不完全的宁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相反,一段肖邦或者李斯特的乐曲,或者写作时发出的轻小的嘈杂声,与深夜里感受世界的宁静同样重要。如果说后者能够使你的灵魂和听觉变得敏锐,那么,前者就会成为文体的试金石。文体一旦出现,它就会淹没那些外在的声音。” 这种观点其实与前段论述一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本雅明对空间的思考,也提醒了我们所谓的“寫作”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至少那种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与思考当中的状态,是如今的大多数人完全无法体会的感受,这也许是高质量的作品与论文在我国并不多见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他也写到很多设施的变化和关于它们未来发展的猜测。本雅明在很多细节上是拥有一定的预见性的,这种预见性包罗万象,很难全部将之一一列举出来,与他对这些事物的分析一起,糅合成《单向街》这部作品,目之所及,四处都是让人停下来思考和难以理顺的“废墟式”论述。相比起这部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则以较为严谨清晰的叙述,集中性地体现了他的预见性,尽管这种预见性带着过分的单纯和乐观。
二、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这篇论文发表于1934年,内容主要论述了现代艺术生产模式下的艺术品的复制问题。本雅明谈到的方面也很多,他主要以电影为例子,涉及演员、摄像手法、导演,以及电影这种现代艺术和过去的艺术品的对比。
在他看来,过去的艺术品具有一种“不可接近性”和膜拜的价值,他将这种特性称为“光晕”,而现代复制技术使得“光晕”消失了。现代大众文化对娱乐的需求和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的追求,打破了他们对于传统艺术品的评价模式。于是电影技术可以说是符合大众期待应运而生,并且很快改变了大众对于艺术品的欣赏方式。
总体来说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技术是持有乐观态度的,虽然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但本雅明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其能够在政治运动中起到的对于大众思想的转变的力量。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作为法西斯统治下遭到迫害的犹太人,他十分清楚希特勒将艺术政治化运用的技术手段。希特勒依靠这种理念煽动普通民众,使他们狂热地支持自己的战争主张。本雅明从中看到了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接受性和选择性,并期待能够依赖这种特性,运用现代艺术技术扭转德国当时混乱不堪的局面。
这也是使得能够被划分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之一的本雅明成为整个学派中一股清流的原因。他的好友,同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之一的阿多诺认为意义存在于生产方式之中,而本雅明则认为意义是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由消费过程所决定,与生产方式无关。阿多诺和正统的法兰克福学派其实仍然传承了“文化与文明”传统的精英主义视角,将文化与群氓文化以二元对立的观点严格区分开来,他们实际上忽略了接受者的能动性。而本雅明却视这种大众文化为一种变革的力量,虽然他的观点不能说是完全正确,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后世的“文学接受论”相关联。至少从百年后的现实来看,他的观点是具有洞察性和预见性的。
除了整体性的观念之外,《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也有很多细小的论述富有远见,值得读者和研究者去思考。比如对于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演出方式的对比、对于观众在接受戏剧和电影的不同反应之间的对比等。相比《单向街》,这篇文章显然更容易理解,论点也相对集中。
三、结语
本文从几个特殊的角度探讨了本雅明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能够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但本雅明的思想极其广泛并富有深度,绝不是一篇文章能够厘清的。本雅明毫无疑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评论家,本雅明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致力于写作、批评和实验的人生。他的未完成的作品和独特的洞见,对当今的文化研究产生了富于启迪性的影响。他独特的运思方式能够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还将继续延续。
参考文献:
[l]本雅明著.陶林译.单向街[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苏珊·桑塔格著.姚君伟译.在土星的标志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本雅明著.潘小松译.莫斯科日记柏林童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4]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敏感性 忧郁气质 膜拜价值 诗人神学家
如果要给本雅明的思想限定一个立场,众所周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似乎他是一个神秘莫测但又极其复杂的人,正如理查德·卡尼所描绘的:“他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在纳粹德国,他是一个犹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欢乐的巴黎,他是一个冷静的德国人。他永远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甚至没有职业——作为一个文人,学术界不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所写的一切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当然,这和他的生平与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在分析本雅明的忧郁气质时就引用了他本人关于“土星气质”的说法:“我在土星的标志下来到这个世界——土星运行最慢,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提倡者,他却仍然保有这种倾向于传统占星术神秘主义的思想,并且这些矛盾之处尽数体现在他的思想体系当中。
但也许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才导致本雅明写出的文章是那么的特别;特别是当时他作为教授职位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曾被法兰克福大学否决,可以说是因为评议者看不懂他所述的内容,然而这篇论文在后来却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经典。这种将多种学术观点置于一套体系当中并试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做法,对于文学评论也许算不上多么高明,但这至少是本雅明思想的独特之处之一,值得后世之人去思考和探究。我们不能否定的是他对于多领域知识的涉猎造就了他的广思博学,尽管论证这些对于一个人的文学与哲学上造诣的作用只能说是陈词滥调,但仍然要强调此处的意义在于,如今社会上的人,包括普罗大众乃至能够上升到学者这种称呼的人群,他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这种基础的意识。
一、关于《单向街》
《单向街》是本雅明出版于1928年的作品,可以说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之一。它与《机械复制时代的文明》一文的风格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单向街》由很多篇文章组成,长短不一,最短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其内容大多是由他对于写作当时居住的那条街上的所见所思的感受,看似碎片化、内容零散,并且没有特别多的对于写作意图的论述,但实际上每一篇的文字都十分耐人寻味,也被称为是格言式的文字。就整部作品来说,可以解读其中渗透着的作者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或者说他谈到的内容其实数不胜数。我们能够从《单向街》的文字中察觉到本雅明对于文学批评、文章著述的观点,也能找到隐于文字背后的他关于政治观点的影射,亦能明白他对于文学或者是文化的执着追求、对于先代文学伟人的感念,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关于生活的各方各面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大众文化的期待,最后这点和《机械复制时代的文明》是具有相通之处的。
抛开本雅明复杂广泛的思想内容不说,《单向街》向我们展示的、更加值得人去深思的是他对事物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本雅明之于我们的启示,一方面是他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当然就本雅明本人来说,可能并不提倡用生活材料来进行写作,但他写出来的文章却处处能够体现生活的哲学。一个孤独而忧郁的作家形象,带着缓慢、宁静、沉思、漠然、犹豫、迟钝的土星气质,一遍又一遍地走过波尔特沃小镇的单向街,也许他有些涣散的目光接触到某些东西的时候,关于这些东西的思考已经深深植入他的大脑。
在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中记录着:“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也是本雅明和普通人的差别所在之一,他将整个街道中的景观内化为一种完整的可以思考的哲学,其中每一种东西,每一种活动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风景不仅仅是风景,建筑也不仅仅是建筑,其中生活的人与它们、与各个元素构建成了他脑海中的完整地图。
本雅明曾说:“在一个城市里找不到道很令人乏昧无趣,只要无知就成——用不着别的。不过,在一个城市迷路,——就像在森林中迷路。——那就需要交点别的学费了。于是,标牌和街名、路人、房顶、亭子或酒吧一定会同游逛者说话,就像森林里脚下踩得吱吱响的树枝,像原处麻雀的惊叫,像一块空地突然而至的宁静,只有一朵荷花立于中间。巴黎教会了我这种迷路的艺术;它圆了我一个梦,这个梦在学校作业本污迹斑斑的纸页上的迷宫里早就露端倪了。”
在本雅明的作品中不止一处提到这种“迷路的艺术”,这让人将他写作出《单向街》的光景和意图与之联系起来。现实的景色在存于脑海中之后变成为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地图,或许在了解这幅地图的全貌之前我们会不停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失,但恰好是这种迷失促成了人对这个地方的观察以及印象的停留与拓展,进而由本地的每一个事物引发更多的思考,这种思考最终会上升到生活之上的高度。而《单向街》正是由这种思考集结而成的文字构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本雅明能够留给后世的一个或许仍能沿用下去的啟发之处就是不要停下我们的脑子。一个城市的风景到底只带给路人走马观花的感受,回想之时能够残留下来的只是模糊的好与不好的概念,还是这种风景的每一寸都能够成为思想宇宙中的一部分,激发我们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思索,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探究。
本雅明在《单向街》中有不少关于写作和文学评论的原则的论述。例如题目为“教学器具——写作恢宏大作的原则,如何写一本厚重的书”的一篇,以及“禁止张贴!作家写作技巧的十三条提纲”和后续的“用以反击自认为懂艺术者的十三条提纲”“批评家技巧十三条”。这些总结十分精辟且独到,及至今日仍然值得写作者们学习和思考。
他在前者的第三条中提到:“工作时要想办法躲避日常生活的平庸,带有嘈杂声,不完全的宁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相反,一段肖邦或者李斯特的乐曲,或者写作时发出的轻小的嘈杂声,与深夜里感受世界的宁静同样重要。如果说后者能够使你的灵魂和听觉变得敏锐,那么,前者就会成为文体的试金石。文体一旦出现,它就会淹没那些外在的声音。” 这种观点其实与前段论述一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本雅明对空间的思考,也提醒了我们所谓的“寫作”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至少那种全身心沉浸在创作与思考当中的状态,是如今的大多数人完全无法体会的感受,这也许是高质量的作品与论文在我国并不多见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他也写到很多设施的变化和关于它们未来发展的猜测。本雅明在很多细节上是拥有一定的预见性的,这种预见性包罗万象,很难全部将之一一列举出来,与他对这些事物的分析一起,糅合成《单向街》这部作品,目之所及,四处都是让人停下来思考和难以理顺的“废墟式”论述。相比起这部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则以较为严谨清晰的叙述,集中性地体现了他的预见性,尽管这种预见性带着过分的单纯和乐观。
二、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这篇论文发表于1934年,内容主要论述了现代艺术生产模式下的艺术品的复制问题。本雅明谈到的方面也很多,他主要以电影为例子,涉及演员、摄像手法、导演,以及电影这种现代艺术和过去的艺术品的对比。
在他看来,过去的艺术品具有一种“不可接近性”和膜拜的价值,他将这种特性称为“光晕”,而现代复制技术使得“光晕”消失了。现代大众文化对娱乐的需求和工作之余的消遣方式的追求,打破了他们对于传统艺术品的评价模式。于是电影技术可以说是符合大众期待应运而生,并且很快改变了大众对于艺术品的欣赏方式。
总体来说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技术是持有乐观态度的,虽然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但本雅明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其能够在政治运动中起到的对于大众思想的转变的力量。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作为法西斯统治下遭到迫害的犹太人,他十分清楚希特勒将艺术政治化运用的技术手段。希特勒依靠这种理念煽动普通民众,使他们狂热地支持自己的战争主张。本雅明从中看到了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接受性和选择性,并期待能够依赖这种特性,运用现代艺术技术扭转德国当时混乱不堪的局面。
这也是使得能够被划分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之一的本雅明成为整个学派中一股清流的原因。他的好友,同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之一的阿多诺认为意义存在于生产方式之中,而本雅明则认为意义是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由消费过程所决定,与生产方式无关。阿多诺和正统的法兰克福学派其实仍然传承了“文化与文明”传统的精英主义视角,将文化与群氓文化以二元对立的观点严格区分开来,他们实际上忽略了接受者的能动性。而本雅明却视这种大众文化为一种变革的力量,虽然他的观点不能说是完全正确,但在一定程度上与后世的“文学接受论”相关联。至少从百年后的现实来看,他的观点是具有洞察性和预见性的。
除了整体性的观念之外,《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也有很多细小的论述富有远见,值得读者和研究者去思考。比如对于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演出方式的对比、对于观众在接受戏剧和电影的不同反应之间的对比等。相比《单向街》,这篇文章显然更容易理解,论点也相对集中。
三、结语
本文从几个特殊的角度探讨了本雅明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能够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但本雅明的思想极其广泛并富有深度,绝不是一篇文章能够厘清的。本雅明毫无疑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评论家,本雅明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致力于写作、批评和实验的人生。他的未完成的作品和独特的洞见,对当今的文化研究产生了富于启迪性的影响。他独特的运思方式能够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还将继续延续。
参考文献:
[l]本雅明著.陶林译.单向街[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苏珊·桑塔格著.姚君伟译.在土星的标志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本雅明著.潘小松译.莫斯科日记柏林童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4]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