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新校园·学习(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e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但长久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言之无物的困惑。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也感到迷茫无助,很多学生也发出“作文、作文,所见就头晕”的感叹。
  在教学中笔者也遇见了同样的难题,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习作教学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人为地提高要求,长期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以成人化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作文就应写一点“有趣”“有意义”的东西,因而导致学生作文中“假大空”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教师讲得再深、再透,也不能涉及到所有方面。三是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的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的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不得不人手一本厚厚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作文集,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的兴趣。
  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主动地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造的源泉。一切创作有赖于人思维能力的发达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是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希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具有开拓思想的思维训练。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涌泉、下笔有神。例如,教师要带领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学生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够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他们对周围的生活了解比较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就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所以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让学生自己作“文”
  小学生所谓的“创造”,只能是相对模仿而言。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组语言,进行“作文”。只要是书上和其他同学没有用过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的叙述,一个词语的新用法,教师都要抓住机会进行表扬或鼓励,让学生尝到独立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独立写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同学的创造欲。尤其是在课堂上新学的词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运用,如让学生先造句,再要求他们把这些句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对于有自己的新观点、新体会的作文,或者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描写事物,可以在课堂上作范文读给其他同学听,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写,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
  我们提倡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当他们做到“眼观四路,耳聽八方”,接触和了解一些事物后,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引导大脑思考,考虑成熟之后就产生了与外界交流的欲望,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鼓励,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这样创造出来了。如此,抄袭和机械模仿的现象当然就不复存在了,学生的作文也就更加真实,更能表达情意了。
  三、作文评价要善于用良性的激励评价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过程,即使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想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水平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学困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优等生的竞争意识。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为“乐”写,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其他文献
一、案例介绍  小A,女,初中一年级学生,智力较好,学习认真努力,有思想、懂道理,考试成绩优异。两只眼睛总是躲藏在长长的刘海之下。剪头发时,从来不把前边的刘海剪掉或剪短,露在外面的脸上从未表现出任何的喜怒哀乐。上课听讲认真专注,但从不回答问题,即使老师采取强硬手段逼她回答,她也只是毫无表情地站在那里。课间从来不与同学说话,看到老师总是敬而远之,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世界里。  二、案情分析  1.
期刊
摘 要:在金陵十二钗中,探春排名第四,是仅次于黛玉、宝钗的重要人物。她是贾府四位小姐中最有才华的一位少女。探春不仅和其他女性一样是弱势群体的受难者,同时还是嫡庶制度的受难者,庶出使她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尽管她最终超越了自卑,但依然无法摆脱“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探春;与众不同;庶出;自卑  探春是贾氏“四春”中性格最为鲜明、突出的一位,也是全书着笔最多的“一春”。探春无疑是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建立开放意识主导下的开放课堂,并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文献检索课为例,从意识开放、知识开放、体系开放、手段开放等四方面总结了具体的实践办法。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意识开放;知识开放;体系开放;手段开放  一、背景研究  文献检索课的课堂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的讲授思维,缺少专业和现代信息支撑,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戏称为“凹凸曼”(out man)。笔者认为文检课应该是一个集大成的
期刊
一、探究问题  任务型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運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成为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二、设计思想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期刊
美术欣赏能够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最重要的是让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由此可见,教会学生欣赏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可是,实际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忽略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具体表现在认识不足、内容贫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等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水平。  一、提高对美术欣赏教育的
期刊
在浏览教育专著的时候,记得叶澜教授有过这么一句经典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名师。”这句话对笔者触动颇深,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可从确定内容后观察分析到重新概括最后形成的实际验证,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分析问
期刊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措施上下功夫。  一、方法创新是关键  笔者结合自己十六年的语文教学实际,创立了语文“八步循环”阅读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  1.课前检测。(1)检测上节课所学内容。根据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识字量的多少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根基,所以探讨如何高效地达成识字教学目标历来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识字量大,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
期刊
随着教改高潮的掀起,深化高效课堂改革已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是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高效课堂应突出学生主体,展示学生收获  我们一定要把“讲堂”变为“学堂”,把“教师”变为“导师”,一定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己应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学习。高效课堂,教师不应再以先知者、布道者、
期刊
语言是流动的,它如同血脉,奔流不息,跳跃不止,为童话输送新鲜的空气和养分,使童话永远具备灵动飞扬的气息。仔细品味童话的语言,会发现它别具特点。因为写给儿童看,所以它的语言浅显而不失生动,简约而不失深刻,质朴而不失丰富。在用语言搭建的童话世界里,童话的文字充满张力,形象感特别强。也正因为这样,它与儿童的心灵贴得最近。但是,童话一旦进入课堂,进入到阅读体系来,我们在鉴赏它时就应重视语言的品味,要凭借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