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这一理论。为此,我们需要积极利用人际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学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3-0039-04
任何理论,如果与千百万人们群众的实践脱节,就会失去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因此,深入实践、深入大众,实现大众化本身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问题远不是这些,而是在于我们需要从更独特的视角、以更敏锐的洞察力去深入地探讨其必要性、实现路径和有效手段。本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为切入点,把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联系起来思考,透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层社会受众之间深层互动关系的一种尝试。
一、从传播者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传播者是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的第一个环节,决定着传播的内容。传播者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或者说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它可以是单个的人、具体的组织或者一定的阶层。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角度看,他们或者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创造者,或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或者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各类宣传教育机构和团体。这些人、机构和团体为何要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为什么要向社会基层传播这一理论?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诉求
向人民大众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负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振兴和发展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事业等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些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仅靠党内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仅靠党自身的力量也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亿万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并使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让每个共产党员,让全体人民了解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需要让人民了解党所要实现的理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之中。通过向人们宣传这一理论,通过用这个理论武装人民的头脑,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顺利地带领人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在创造自己的理论时就明确指出,以往的思想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实现改变世界的宗旨,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由一种理论的形态变为人民群众的实践理性,成为人们规约自身行动、指导自己从事实践活动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昭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党内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人,也是最早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同时,毛泽东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中国工农红军到人民解放军,毛泽东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毛泽东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这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现。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邓小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他在《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新闻联系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思想,提出了大众化问题。他认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新闻办好教育,办好学术刊物,对青年进行树立理想的宣传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最根本的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通过宣传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能够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工作上的偏差,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确保建设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从媒介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信息的传递需要一种媒介(或称之为通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一种通道。总的来说,媒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际传播媒介,另一类则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众媒介提供了最佳且易于获得的(也是唯一的)与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相近似的信息。
1、人际传播媒介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或少数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等。人际传播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好、反馈及时、自由度较高等优点,较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的人际传播有很多种形式。
一是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每一次重要思想的推出,就伴随着一轮学习和讨论活动。这种形式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精神的推广。比如,科学发展观宣讲会的推行,使得各省、市、自治区的基层干部、广大党员很好地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传播学的角度,他们属于传播者的范畴,他们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因为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是,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将之转化为“大众话语”,并通过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的形式,使大众学到马克思主义。在学习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是以高校的“两课”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直接的体现就是高校的“两课”。两课是高校学生了解和学习“四观”、“四基本”、“四个如何认识”的主要场所,高校两课已经成功实现了改革,加入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使得两课教育更全面、更贴近中国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高校的“两课”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着眼,认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人手,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回答学生在这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还要依托两课,积极开展党支部、社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应重点抓好共青团、生活区、学生社团等重要阵地建设,创新思想教育形式,注重教育工作实效。
2、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除此以外,网络已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大众传媒承担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提供娱乐、传承文化、教育监督等诸多功能,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大众媒介的诸多功能才得以实现大众化的。
第一,印刷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和书籍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宣传媒介。一是报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机关和军队系统的报纸,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它们以大量的篇幅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二是杂志。杂志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和宣传某种思想。三是书籍。书籍也是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从陈望道翻译的《资本论》,到现在数以万计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从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电子媒介。主要有电影、广播和电视等。这些电子媒介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宣传方针、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坚持维护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好电影、广播和电视等电子媒介的优势,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网络媒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网络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从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多样化形式;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工作周期较长、效果反馈较慢,转变为跨越时空障碍,及时性较强,周期短,见效快。这些都有利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网络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可低估的。所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网络的积极方面,防范网络所带来的消极方面。
三、从受众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受众是媒介传播效果的最终鉴定者。媒介效果的大小和功能的发挥,最终要通过其争取受众的多寡反映出来,因此媒介无不注重发行率、收听率和收视率,而也只有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受众,媒介的思想才能得到传递,才能达到媒介传播的效果。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是受众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受众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是受众数量的广覆盖。从全国范围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几乎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的民众都能通过人际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是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质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了不断丰富的理论宣传形式和载体。在宣传过程中,很好地做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坚持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增强了理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二是受众接受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明确了领导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考核与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宣传、普及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去;同时,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三是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和群众的榜样,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2、“大众化”过程接受性的分析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面向党员干部的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多,符合受众需求特点的少。近年来,有关部门编著的理论学习资料数量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这个群体的,真正适合基层老百姓口味的、通俗易懂的、喜闻乐见的理论书籍很少,造成“有书无人看,有人无书看”的问题。广大基层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媒介的浅层次说教,没有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
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在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更多地关注实际利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
再次,受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得不到有说服力的解答,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开展工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这使我们的理论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于新经济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等新型组织、新型社会群体,如何加强理论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工作方法,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所以,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文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学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10)03-0039-04
任何理论,如果与千百万人们群众的实践脱节,就会失去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因此,深入实践、深入大众,实现大众化本身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问题远不是这些,而是在于我们需要从更独特的视角、以更敏锐的洞察力去深入地探讨其必要性、实现路径和有效手段。本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为切入点,把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联系起来思考,透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基层社会受众之间深层互动关系的一种尝试。
一、从传播者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传播者是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的第一个环节,决定着传播的内容。传播者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或者说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它可以是单个的人、具体的组织或者一定的阶层。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角度看,他们或者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创造者,或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或者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各类宣传教育机构和团体。这些人、机构和团体为何要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为什么要向社会基层传播这一理论?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诉求
向人民大众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负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振兴和发展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事业等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些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仅靠党内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仅靠党自身的力量也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把亿万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并使他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让每个共产党员,让全体人民了解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需要让人民了解党所要实现的理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而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之中。通过向人们宣传这一理论,通过用这个理论武装人民的头脑,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顺利地带领人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在创造自己的理论时就明确指出,以往的思想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实现改变世界的宗旨,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由一种理论的形态变为人民群众的实践理性,成为人们规约自身行动、指导自己从事实践活动的根本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健康发展,也只有当这种科学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中国革命与建设经验的昭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党内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人,也是最早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同时,毛泽东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中国工农红军到人民解放军,毛泽东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毛泽东在要求各级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这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现。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邓小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他在《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新闻联系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思想,提出了大众化问题。他认为,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新闻办好教育,办好学术刊物,对青年进行树立理想的宣传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最根本的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树立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通过宣传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和真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能够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自觉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工作上的偏差,排除各方面的干扰,确保建设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从媒介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信息的传递需要一种媒介(或称之为通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一种通道。总的来说,媒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际传播媒介,另一类则是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众媒介提供了最佳且易于获得的(也是唯一的)与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相近似的信息。
1、人际传播媒介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或少数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等。人际传播是一种面对面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好、反馈及时、自由度较高等优点,较易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的人际传播有很多种形式。
一是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每一次重要思想的推出,就伴随着一轮学习和讨论活动。这种形式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精神的推广。比如,科学发展观宣讲会的推行,使得各省、市、自治区的基层干部、广大党员很好地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次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理论工作者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传播学的角度,他们属于传播者的范畴,他们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因为是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的规定等形式确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但是,要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必须将之转化为“大众话语”,并通过座谈会、宣讲会、学习讨论会的形式,使大众学到马克思主义。在学习中,要注意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是以高校的“两课”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大众化,直接的体现就是高校的“两课”。两课是高校学生了解和学习“四观”、“四基本”、“四个如何认识”的主要场所,高校两课已经成功实现了改革,加入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使得两课教育更全面、更贴近中国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当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高校的“两课”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着眼,认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人手,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回答学生在这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还要依托两课,积极开展党支部、社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应重点抓好共青团、生活区、学生社团等重要阵地建设,创新思想教育形式,注重教育工作实效。
2、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除此以外,网络已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大众传媒承担着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提供娱乐、传承文化、教育监督等诸多功能,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大众媒介的诸多功能才得以实现大众化的。
第一,印刷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和书籍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的宣传媒介。一是报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中央机关和军队系统的报纸,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它们以大量的篇幅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二是杂志。杂志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和宣传某种思想。三是书籍。书籍也是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从陈望道翻译的《资本论》,到现在数以万计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从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电子媒介。主要有电影、广播和电视等。这些电子媒介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定宣传方针、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坚持维护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好电影、广播和电视等电子媒介的优势,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网络媒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网络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从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分散的多样化形式;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工作周期较长、效果反馈较慢,转变为跨越时空障碍,及时性较强,周期短,见效快。这些都有利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网络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可低估的。所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网络的积极方面,防范网络所带来的消极方面。
三、从受众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受众是媒介传播效果的最终鉴定者。媒介效果的大小和功能的发挥,最终要通过其争取受众的多寡反映出来,因此媒介无不注重发行率、收听率和收视率,而也只有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受众,媒介的思想才能得到传递,才能达到媒介传播的效果。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方面是受众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受众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是受众数量的广覆盖。从全国范围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几乎覆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的民众都能通过人际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是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质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形成了不断丰富的理论宣传形式和载体。在宣传过程中,很好地做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了理论宣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坚持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增强了理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二是受众接受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明确了领导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考核与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宣传、普及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去;同时,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三是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和群众的榜样,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群众比单纯讲道理更富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2、“大众化”过程接受性的分析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面向党员干部的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多,符合受众需求特点的少。近年来,有关部门编著的理论学习资料数量应该说还是比较多的,但主要是针对党员干部这个群体的,真正适合基层老百姓口味的、通俗易懂的、喜闻乐见的理论书籍很少,造成“有书无人看,有人无书看”的问题。广大基层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媒介的浅层次说教,没有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
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在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更多地关注实际利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
再次,受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得不到有说服力的解答,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阻碍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开展工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这使我们的理论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于新经济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等新型组织、新型社会群体,如何加强理论宣传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工作方法,都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所以,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