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富春山居图》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这幅画是黄公望晚年居住在富春江时所画,表达了作者想寄托于山水之间,隐逸于富春江的思想感情。《富春山居图》好比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表现出当时文人所追求的“寄兴、寄乐、寄逸”在山水之间,在绘画中达到“可游”、“可居”,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构图笔墨等的分析,来阐述《富春山居图》是如何表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
【关键词】:《富春山居图》;隐逸;思想感情
绪论
《富春山居图》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享有“画中《兰亭》”之美誉,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一个巅峰。历代名人从不同角度对《富春山居图》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明代晚期时,董其昌说:“规摹董巨,天真烂漫,复极精能,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之笔”。1近代对于《富春山居图》的研究中,以常熟市文联编的《黄公望研究文集》为主。而且有关《富春山居图》的研究论文也有很多,就以上,对《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有些人认为是富春山的真实描绘,有些人则不以为然。但就我个人而言,《富春山居图》是作者隐逸思想的表达,下面我将论述自己的观点。
一、《富春山居图》的概述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后因过继给黄氏,黄氏兴曰:“黄公望子久矣”,因此而得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以少数名族为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民族采取了分化政策,曾经“万般皆下品,为由读书高”的文人士大夫,失去了过去重要的地位,而且汉族人难以进入仕途,但少数汉族的士大夫却以卑微的地位处于官场中,黄公望就是其中的一位。好景不长,黄公望因上司张闾的贪污受贿,遭受牵连入狱。出狱后 放弃了仕途,从而隐居于世外桃源,周游于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就是在他“弃人间事’期间创作的。
二、《富春山居图》隐逸思想的体现
(一)、富春江当地的文化
《富春山居图》中的景色位于浙江省杭州一带,这一带的主要景点是严子陵钓鱼台。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高士,因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召见,并拒绝被封为“谏议大夫”的官位,來到富春江一带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历代不少文人士大夫来此并留下佳句。正像钓台里的“子陵祠堂”中,北宋范仲淹写的《严先生祠堂记》里所说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因此,富春江以严子陵避世的故事成为隐居文化的象征。就从这一方面表现出黄公望想要隐居避世的心态。
(二)、“阔远”式构图
宋代以前山水构图大都是根据“全景式”的形式。郭熙曾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2到了元代,黄公望则提出了:“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3黄公望以“阔远”代替了郭熙的“深远”。在《富春山居图》中,以横卷式的构图逐渐展开,它不像传统绘画中采用纵向展开的方式,使人的视点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山峦采取有前到后纵深的方法。
在近景的丘陵上画出松林和丛树,将富春江面设定为中景虚处,用层层虚无的远山衬托前景,水隔两岸,纵观整幅画面,境界十分开阔,使人心情豁达。这就是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所展现出的“阔远”式的构图形式。这种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的绘画方式,以及将“平远”“高远”相结合,充分表现出广阔的境界。在画面中留有许多空白之处,郭熙在《林泉高致·画诀》中描述:“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4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关系,表面上是在刻画山水风景,它真正含义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富春山居图》的构图以及留白处,体现出黄公望对仕途的淡泊,以及想要隐逸的思想感情,是黄公望心灵皈依之处。
(三)、簡逸的笔墨
笔墨是绘画中的重要形式,它是画家们抒发自己感情的重要媒介。
在《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非常重视绘画的笔墨技巧,他在写实的基础上注重笔墨的内在趣味,偏有写意的倾向。
画山或浓或淡,或干枯之笔勾勒披之,清爽潇洒琉朗简秀,如同写字,远山及洲淆以淡且信手抹出,水纹以浓枯之笔勾出,偶加淡里泣染,树的描写让人看不出其自然特征,风情物趣不是刻愈描写,而皆随惫柔和,使笔里更主观、抽象、抒情。5黄公望以书入画,通过行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流畅以及墨的浓淡干枯,在笔墨的运用里,体现出黄公望飘逸洒脱、隐逸漂游的人生态度。
(四)、画中的内容
在《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隐藏了许多的人物形象,如:在富春江上,有两个坐在小舟上钓鱼的人;行走在左右两边桥上的人;以及坐在亭子里的人和山林中的挑担者等。这些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而且使画面具有可游可居的境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黄公望晚年所向往的生活。在画面中,亭中的道士是整幅画唯一的一个道士形象,这可能是黄公望引以自喻的象征,就如他在在卷末跋言所写的“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
在中国山水画中,会发现有许多画面当中都设有亭台楼阁,《富春山居图》中也不例外。苏东坡《涵虚亭》诗云: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泉。”6亭台作为建筑的一种,自然具有观望的功能,通过观望山水美景,来化解心中的忧愁,摆脱世间的困扰,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及“物我合一”的境界。亭台成为黄公望思想感情的载体,他借助亭台反映出自己远离仕途,隐逸避世的思想。
三、结语
《富春山居图》作为中国著名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因其画面的阔远以及笔墨的运用而得名,更重要的是作者将自己隐居避世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山水画面当中,达到“物我唯一”的境界,真可谓是“富春江烟写痴心”。
注释:
[1](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库全书本.
[2](宋)郭熙.林泉搞致集[M].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 [M].台北: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3] (元)黄公望.写山水诀[M].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 [M].台北: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4]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5]戴艳艳.解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M].
[6] 宗白华.美学散步[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关键词】:《富春山居图》;隐逸;思想感情
绪论
《富春山居图》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享有“画中《兰亭》”之美誉,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一个巅峰。历代名人从不同角度对《富春山居图》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明代晚期时,董其昌说:“规摹董巨,天真烂漫,复极精能,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之笔”。1近代对于《富春山居图》的研究中,以常熟市文联编的《黄公望研究文集》为主。而且有关《富春山居图》的研究论文也有很多,就以上,对《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有些人认为是富春山的真实描绘,有些人则不以为然。但就我个人而言,《富春山居图》是作者隐逸思想的表达,下面我将论述自己的观点。
一、《富春山居图》的概述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后因过继给黄氏,黄氏兴曰:“黄公望子久矣”,因此而得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以少数名族为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对民族采取了分化政策,曾经“万般皆下品,为由读书高”的文人士大夫,失去了过去重要的地位,而且汉族人难以进入仕途,但少数汉族的士大夫却以卑微的地位处于官场中,黄公望就是其中的一位。好景不长,黄公望因上司张闾的贪污受贿,遭受牵连入狱。出狱后 放弃了仕途,从而隐居于世外桃源,周游于山水之间。《富春山居图》就是在他“弃人间事’期间创作的。
二、《富春山居图》隐逸思想的体现
(一)、富春江当地的文化
《富春山居图》中的景色位于浙江省杭州一带,这一带的主要景点是严子陵钓鱼台。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高士,因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召见,并拒绝被封为“谏议大夫”的官位,來到富春江一带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历代不少文人士大夫来此并留下佳句。正像钓台里的“子陵祠堂”中,北宋范仲淹写的《严先生祠堂记》里所说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因此,富春江以严子陵避世的故事成为隐居文化的象征。就从这一方面表现出黄公望想要隐居避世的心态。
(二)、“阔远”式构图
宋代以前山水构图大都是根据“全景式”的形式。郭熙曾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2到了元代,黄公望则提出了:“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3黄公望以“阔远”代替了郭熙的“深远”。在《富春山居图》中,以横卷式的构图逐渐展开,它不像传统绘画中采用纵向展开的方式,使人的视点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山峦采取有前到后纵深的方法。
在近景的丘陵上画出松林和丛树,将富春江面设定为中景虚处,用层层虚无的远山衬托前景,水隔两岸,纵观整幅画面,境界十分开阔,使人心情豁达。这就是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所展现出的“阔远”式的构图形式。这种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的绘画方式,以及将“平远”“高远”相结合,充分表现出广阔的境界。在画面中留有许多空白之处,郭熙在《林泉高致·画诀》中描述:“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4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关系,表面上是在刻画山水风景,它真正含义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富春山居图》的构图以及留白处,体现出黄公望对仕途的淡泊,以及想要隐逸的思想感情,是黄公望心灵皈依之处。
(三)、簡逸的笔墨
笔墨是绘画中的重要形式,它是画家们抒发自己感情的重要媒介。
在《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非常重视绘画的笔墨技巧,他在写实的基础上注重笔墨的内在趣味,偏有写意的倾向。
画山或浓或淡,或干枯之笔勾勒披之,清爽潇洒琉朗简秀,如同写字,远山及洲淆以淡且信手抹出,水纹以浓枯之笔勾出,偶加淡里泣染,树的描写让人看不出其自然特征,风情物趣不是刻愈描写,而皆随惫柔和,使笔里更主观、抽象、抒情。5黄公望以书入画,通过行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流畅以及墨的浓淡干枯,在笔墨的运用里,体现出黄公望飘逸洒脱、隐逸漂游的人生态度。
(四)、画中的内容
在《富春山居图》中,黄公望隐藏了许多的人物形象,如:在富春江上,有两个坐在小舟上钓鱼的人;行走在左右两边桥上的人;以及坐在亭子里的人和山林中的挑担者等。这些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而且使画面具有可游可居的境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黄公望晚年所向往的生活。在画面中,亭中的道士是整幅画唯一的一个道士形象,这可能是黄公望引以自喻的象征,就如他在在卷末跋言所写的“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
在中国山水画中,会发现有许多画面当中都设有亭台楼阁,《富春山居图》中也不例外。苏东坡《涵虚亭》诗云: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泉。”6亭台作为建筑的一种,自然具有观望的功能,通过观望山水美景,来化解心中的忧愁,摆脱世间的困扰,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及“物我合一”的境界。亭台成为黄公望思想感情的载体,他借助亭台反映出自己远离仕途,隐逸避世的思想。
三、结语
《富春山居图》作为中国著名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因其画面的阔远以及笔墨的运用而得名,更重要的是作者将自己隐居避世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山水画面当中,达到“物我唯一”的境界,真可谓是“富春江烟写痴心”。
注释:
[1](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库全书本.
[2](宋)郭熙.林泉搞致集[M].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 [M].台北: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3] (元)黄公望.写山水诀[M].引自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下) [M].台北: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4]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5]戴艳艳.解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M].
[6] 宗白华.美学散步[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