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这方面的粗浅做法: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认识比”一课时,我给学生呈现了以下几道题:①汽车2小时行9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②小华家养鸡18只,鸭3只,鸡是鸭只数的几倍?③买3千克苹果用了7.5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这些题目都是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关系,所以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很容易说成是“什么除以什么”。接着,我告诉学生:有时我们也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什么比什么”。像上边的例子还可以说成:①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比2。②小华家鸡和鸭只数的比是12比3。③买苹果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7.5比3。这样,“比”的相关知识有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依托,学生学习起来就十分容易,他们就能够根据除法的概念、意义去同化比的概念和意义,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再如教学圆的认识,出示一幅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学生这种自行车漂亮吗?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轮子换成椭圆形后,再问学生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的路上都会像踩在颠簸不平的路上一样),老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 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 150×15=3090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 2)×20 (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所以他们对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是比较难学的。不少教师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何形体的一些概念、公式是从实践中得出,通过实践再现它,将起到加深理解记忆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实践。
例如,在教学完“圆锥体的体积”一课后,我让学生去测量一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刚开始无从下手,因为他们不能够得出计算这个圆锥体积的相关数据,这样,学生虽然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但在这个实际问题前面却无用武之地。于是,我把学生带到这个圆锥形的沙堆面前,引导学生借助软尺、木棒等工具并利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的知识测量出这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的半径以及高。这样,学生有了相关的数据以后,成功地利用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sh/3求出了这个沙堆的体积。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采取了以实带虚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历程,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民生小学117000)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认识比”一课时,我给学生呈现了以下几道题:①汽车2小时行9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②小华家养鸡18只,鸭3只,鸡是鸭只数的几倍?③买3千克苹果用了7.5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这些题目都是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关系,所以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很容易说成是“什么除以什么”。接着,我告诉学生:有时我们也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什么比什么”。像上边的例子还可以说成:①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90比2。②小华家鸡和鸭只数的比是12比3。③买苹果的总价和数量的比是7.5比3。这样,“比”的相关知识有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依托,学生学习起来就十分容易,他们就能够根据除法的概念、意义去同化比的概念和意义,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再如教学圆的认识,出示一幅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学生这种自行车漂亮吗?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轮子换成椭圆形后,再问学生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的路上都会像踩在颠簸不平的路上一样),老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 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 150×15=3090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 2)×20 (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所以他们对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是比较难学的。不少教师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何形体的一些概念、公式是从实践中得出,通过实践再现它,将起到加深理解记忆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实践。
例如,在教学完“圆锥体的体积”一课后,我让学生去测量一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刚开始无从下手,因为他们不能够得出计算这个圆锥体积的相关数据,这样,学生虽然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但在这个实际问题前面却无用武之地。于是,我把学生带到这个圆锥形的沙堆面前,引导学生借助软尺、木棒等工具并利用垂线和平行线的的知识测量出这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的半径以及高。这样,学生有了相关的数据以后,成功地利用了圆锥的体积公式V=sh/3求出了这个沙堆的体积。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采取了以实带虚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历程,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民生小学117000)